Sheet3
Sheet2
六国年表
公元前476
周元王元年。。
秦厲共公元年。
魏獻子。衛出公輒後元年。
韓宣子
趙簡子。四十二。
楚惠王章十三年。。。吳伐我。
燕獻公十七年。
齊平公驁五年。
二
二。蜀人來賂。
晉定公卒。
四十三
十四。越圍吳,吳怨。
十八
六
三
晉出公錯元年。
四十四
十五
十九
七。越人始來。
四
四十五
十六。越滅吳。
二十
八
五
五。楚人來賂。
四十六
十七。蔡景侯卒。
二十一
九。晉知伯瑤來伐我。
六。義渠來賂。綿諸乞援。
四十七
十八。蔡聲侯元年。
二十二
十
七
七。彗星見。
衛出公飲,大夫不解襪,公怒,即攻公,公奔宋。
四十八
十九。王子英奔秦。
二十三
十一
四十九
二十四
十二
定王元年。。
九
五十
二十五
十三
十。庶長將兵拔魏城。彗星見。
五十一
二十二。魯哀公卒。
二十六
十四
五十二
二十三。魯悼公元年。三桓勝,魯如小侯。
二十七
五十三
二十八
十六
知伯伐鄭,駟桓子如齊求救。
五十四。知伯謂簡子,欲廢太子襄子,襄子怨知伯。
燕孝公元年
十七。救鄭,晉師去。中行文子謂田常:「乃今知所以亡。」
十四。晉人、楚人來賂。
鄭聲公卒。
五十五
鄭哀公元年。
五十六
十六。塹阿旁。伐大荔。補龐戲城。
五十七
十七
五十八
二十九
五十九
三十
六十
三十一
二十。公將師與綿諸戰。
襄子。元年未除服,登夏屋,誘代王,以金斗殺代王。封伯魯子周為代成君。
三十二。蔡聲侯卒。
晉哀公忌元年。
三十三。蔡元侯元年。
衛悼公黔元年。
三十四
齊宣公就匝元年。
四。與智伯分范、中行地。
三十五
魏桓子敗智伯于晉陽。
韓康子敗智伯于晉陽。
五。襄子敗智伯晉陽,與魏、韓三分其地。
三十六
二十五。晉大夫智開率其邑來奔。
三十七
二十六。左庶長城南鄭。
三十八
五。宋景公卒。。
衛敬公元年。
三十九。蔡侯齊元年。
六。宋昭公元年。
二十八。越人來迎女。
四十
燕成公元年
二十九。晉大夫智寬率其邑人來奔。
四十一
四十二。楚滅蔡。
三十二
四十四。滅杞。杞,夏之後。
三十三。伐義渠,虜其王。
三十四。日蝕,晝晦。星見。
秦躁公元年
二。南鄭反。
考王元年。
晉幽公柳元年。服韓、魏。
八。六月,雨雪。日、月蝕。
五十四
燕湣公元年
衛昭公元年。
楚簡王仲元年。滅莒。
十三。義渠伐秦,侵至渭陽。
三。魯悼公卒。
秦懷公元年。生靈公。
四。魯元公元年。
威烈王元年。。
四。庶長晁殺懷公。太子蚤死,大臣立太子之子,為靈公。
衛悼公亹元年。
三十三。襄子卒。
秦靈公元年。生獻公。
魏文侯斯元年。
韓武子元年。
趙桓子元年。
二。鄭幽公元年。韓殺之。
趙獻侯元年
三十三
三。作上下畤。
三。鄭立幽公子,為繻公,元年。
五。魏誅晉幽公,立其弟止。
六。晉烈公止元年。魏城少梁。
七。與魏戰少梁。
八。城塹河瀕。初以君主妻河。
八。復城少梁。
三十九
十。補龐,城籍姑。靈公卒,立其季父悼子,是為簡公。
秦簡公元年
十一。衛慎公元年。
十。中山武公初立。
四十二
二。與晉戰,敗鄭下。
四十三。伐晉,毀黃城,圍陽狐。
十三。公子擊圍繁龐,出其民。
四十四。伐魯、莒及安陽。
十三。城平邑。
四十五。伐魯,取都。
五。日蝕。
六。初令吏帶劍。
十六。伐秦,築臨晉、元里。
七。塹洛,城重泉。初租禾。
十七。擊守中山。伐秦至鄭,還築洛陰、合陽。
韓景侯虔元年。伐鄭,取雍丘。鄭城京。
趙烈侯籍元年。魏使太子伐中山。
二十四。簡王卒。
四十八。取魯郕。
十八。文侯受經子夏。過段干木之閭常式。
二。鄭敗韓于負黍。
楚聲王當元年。魯穆公元年
四十九。與鄭會于西城。伐衛,取毌。
二十。卜相,李克、翟璜爭。
五十一。田會以廩丘反。
齊康公貸元年
二十三。九鼎震。
二十二。初為侯。
六。初為侯。
五。魏、韓、趙始列為諸侯。
二。宋悼公元年。
七。烈侯好音,欲賜歌者田,徐越侍以仁義,乃止。
六。盜殺聲王。
燕釐公元年
安王元年。
十四。伐魏,至陽狐。
二十四。秦伐我,至陽狐。
楚悼王類元年
二十五。太子罃生。
九。鄭圍陽翟。
二。三晉來伐我,至乘丘。
三。王子定奔晉。
秦惠公元年。
二十六。虢山崩,壅河。
韓烈侯元年。
趙武公元年
三。歸榆關于鄭。
二。鄭殺其相駟子陽。
四。敗鄭師,圍鄭。鄭人殺子陽。
三。日蝕。
三。(鄭人殺君)三月,盜殺韓相俠累。
四。鄭相子陽之徒殺其君繻公。
五。伐綿諸。
五。鄭康公元年。
十。宋休公元年。
六。救魯。鄭負黍反。
十一。伐魯,取最。
三十二。伐鄭,城酸棗。
九。伐韓,取負黍。
三十三。晉孝公傾元年。
九。伐韓宜陽,取六邑。
九。秦伐宜陽,取六邑。
十。與晉戰武城。縣陝。
三十五。齊伐取襄陵。
十五。魯敗我平陸。
十一。太子生。
三十六。秦侵陰晉。
十六。與晉、衛會濁澤。
十三。蜀取我南鄭。
秦出公元年。
魏武侯。。元年。襲邯鄲,敗焉。
韓文侯元年
趙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亂,奔魏。
十九。田常曾孫田和始列為諸侯。遷康公海上,食一城。
二。庶長改迎靈公太子,立為獻公。誅出公。
二。城安邑、王垣。
二。伐鄭,取陽城。伐宋,到彭城,執宋君。
二十。伐魯,破之。田和卒。
秦獻公元年。
二十一。田和子桓公午立。
二。城櫟陽。
四。魏敗我兔臺。
三。日蝕,晝晦。
四。孝公生。
七。伐齊,至桑丘。
七。伐齊,至桑丘。鄭敗晉。
楚肅王臧元年
二十五。伐燕,取桑丘。
六。初縣蒲、藍田、善明氏。
八。襲衛,不克。
二十六。康公卒,田氏遂并齊而有之。太公望之後絕祀。
九。翟敗我澮。伐齊,至靈丘。
九。伐齊,至靈丘。
齊威王因元年。自田常至威王,威王始以齊彊天下。
十。晉靜公俱酒元年。
四。蜀伐我茲方。
十一。魏、韓、趙滅晉,絕無後。
韓哀侯元年。分晉國。
十一。分晉國。
五。魯共公元年。
三。三晉滅其君。
烈王元年。
十。日蝕。
二。滅鄭。康公二十年滅,無後。
十一。縣櫟陽。
趙成侯元年
三十。敗齊林孤。
六。魯伐入陽關。晉伐到鱄陵。
十五。衛聲公元年。敗趙北藺。
三。伐衛,取都鄙七十三。魏敗我藺。
燕桓公元年
七。宋辟公元年。
十六。伐楚,取魯陽。
六。韓嚴殺其君。
十。魏取我魯陽。
惠王元年
莊侯元年。
五。伐齊于甄。魏敗我懷。
九。趙伐我甄。
十六。民大疫。日蝕。
二。敗韓馬陵。
二。魏敗我馬陵。
六。敗魏涿澤,圍惠王。
楚宣王良夫元年
十。宋剔成元年。
顯王元年。
十七。櫟陽雨金,四月至八月。
三。齊伐我觀。
七。侵齊,至長城。
十一。伐魏取觀。趙侵我長城。
十九。敗韓、魏洛陰。
五。與韓會宅陽。城武都。
六。伐宋,取儀臺。
五。賀秦。
二十一。章蟜與晉戰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
二十三。與魏戰少梁,虜其太子。
九。與秦戰少梁,虜我太子。
九。魏敗我于澮。大雨三月。
十三。魏敗我于澮。
秦孝公元年。彗星見西方。
十。取趙皮牢。衛成侯元年。
燕文公元年
九。致胙于秦。
二。天子致胙。
十二。星晝墮,有聲。
韓昭侯元年。秦敗我西山。
二十一。鄒忌以鼓琴見威王。
十四。與趙會鄗。
二。宋取我黃池。魏取我朱。
十八。趙孟如齊。
十三。君尹黑迎女秦。
二十二。封鄒忌為成侯。
十五。魯、衛、宋、鄭侯來。
十九。與燕會阿。與齊、宋會平陸。
二十三。與趙會平陸。
七。與魏王會杜平。
十六。與秦孝公會杜平。侵宋黃池,宋復取之。
二十四。與魏會田於郊。
八。與魏戰元里,斬首七千,取少梁。
十七。與秦戰元里,秦取我少梁。
二十一。魏圍我邯鄲。
十八。邯鄲降。齊敗我桂陵。
六。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二十二。魏拔邯鄲。
二十六。敗魏桂陵。
十。衛公孫鞅為大良造,伐安邑,降之。
十九。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
十八。魯康公元年
十一。城商塞。衛鞅圍固陽,降之。
二十。歸趙邯鄲。
八。申不害相。
二十四。魏歸邯鄲,與魏盟漳水上。
十二。初聚小邑為三十一縣,令。為田開阡陌。
二十一。與秦遇彤。
十三。初為縣,有秩史。
十。韓姬弒其君悼公。
趙肅侯元年。
十四。初為賦。
十一。昭侯如秦。
三。公子范襲邯鄲,不勝,死。
三十三。殺其大夫牟辛。
二十五。諸侯會。
二十七。丹封名會。丹,魏大臣。
三十五。田忌襲齊,不勝。
二十六。致伯秦。
十九。城武城。從東方牡丘來歸。天子致伯。
二十七。魯景公偃元年。
二十。諸侯畢賀。會諸侯于澤。朝天子。
二十九。中山君為相。
齊宣王辟彊元年
二十一。馬生人。
三十。齊虜我太子申,殺將軍龐涓。
二。敗魏馬陵。田忌、田嬰、田馊將,孫子為師。
二十二。封大良造商鞅。
三十一。秦商君伐我,虜我公子卬。
三。與趙會,伐魏。
二十三。與晉戰岸門。
三十二。公子赫為太子。
楚威王熊商元年
二十四。(秦)大荔圍合陽。孝公薨。商君反,死彤地。
三十三。衛鞅亡歸我,我恐,弗內。
秦惠文王元年。楚、韓、趙、蜀人來。
二十二。申不害卒。
三十三。賀秦。
二。天子賀。行錢。宋太丘社亡。
三十五。孟子來,王問利國,對曰:「君不可言利。」
七。與魏會平阿南。
三。王冠。拔韓宜陽。
二十四。秦拔我宜陽
八。與魏會于甄。
四。天子致文武胙。魏夫人來。
魏襄王元年。與諸侯會徐州,以相王。
二十五。旱。作高門,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門。」
二十八。蘇秦說燕。
九。與魏會徐州,諸侯相王。
五。陰晉人犀首為大良造。
二。秦敗我彫陰。
二十六。高門成,昭侯卒,不出此門。
七。圍齊于徐州。
十。楚圍我徐州。
六。魏以陰晉為和,命曰寧秦。
三。伐趙。衛平侯元年。
韓宣惠王元年
十八。齊、魏伐我,我決河水浸之。
燕易王元年
十一。與魏伐趙。
七。義渠內亂,庶長操將兵定之。
八。魏入河西地于秦。
五。與秦河西地少梁。秦圍我焦、曲沃。
九。度河,取汾陰、皮氏。圍焦,降之。與魏會應。
六。與秦會應。秦取汾陰、皮氏。
十一。魏敗我陘山。
十。張儀相。公子桑圍蒲陽,降之。魏納上郡。
七。入上郡于秦。
楚懷王槐元年
十五。宋君偃元年。
十一。義渠君為臣。歸魏焦、曲沃。
八。秦歸我焦、曲沃。
十二。初臘。會龍門。
十三。四月戊午,君為王。
八。魏敗我韓舉。
趙武靈王元年。魏敗我趙護。
相張儀將兵取陝。初更元年
十一。衛嗣君元年。
二。城鄗。
二。相張儀與齊、楚會齧桑。
十。君為王。
六。敗魏襄陵。
齊湣王地元年
三。張儀免相,相魏。
十三。秦取曲沃。平周女化為丈夫。
四。與韓會區鼠。
五。取韓女為夫人。
三。封田嬰於薛。
慎靚王元年。
五。王北遊戎地,至河上。
燕王噲元年
四。迎婦于秦。
十四。秦來擊我,取鄢。
十。城廣陵。
七。五國共擊秦,不勝而還。
魏哀王元年。擊秦不勝。
十五。擊秦不勝。
八。擊秦不勝。
十一。擊秦不勝。
三。擊秦不勝。
六。宋自立為王。
八。與韓、趙戰,斬首八萬。張儀復相。
二。齊敗我觀澤。
十六。秦敗我脩魚,得將軍申差。
九。與韓、魏擊秦。齊敗我觀澤。
七。敗魏、趙觀澤。
九。擊蜀,滅之。取趙中都、西陽。
十。秦取我中都、西陽。
五。君讓其臣子之國,顧為臣。
十一。秦敗我將軍英。
周赧王元年。。
十一。侵義渠,得二十五城。
五。秦拔我曲沃,歸其人。走犀首岸門。
十五。魯平公元年。
七。君噲及太子相子之皆死。
十二。樗里子擊藺陽,虜趙將。公子繇通封蜀。
六。秦來立公子政為太子。與秦王會臨晉。
十三。秦拔我藺,虜將趙莊。
十六。張儀來相。
十三。庶長章擊楚,斬首八萬。
七。擊齊,虜聲子於濮。與秦擊燕。
二十一。我秦攻楚,圍景座。
十七。秦敗我將屈饨。
九。燕人共立公子平。
十四。蜀相殺蜀侯。
八。圍衛。
韓襄王元年
燕昭王元年
秦武王元年。誅蜀相壯。張儀、魏章皆出之魏。
九。與秦會臨晉。
十六。吳廣入女,生子何,立為惠王后。
二。初置丞相,樗里子、甘茂為丞相。
十。張儀死。
十一。與秦會應。
四。與秦會臨晉。秦擊我宜陽。
四。拔宜陽城,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
十二。太子往朝秦。
五。秦拔我宜陽,斬首六萬。
十九。初胡服。
秦昭襄王元年
十三。秦擊皮氏,未拔而解。
六。秦復與我武遂。
二。彗星見。桑君為亂,誅。
十四。秦武王后來歸。
二十四。秦來迎婦。
二十五。與秦王會黃觉,秦復歸我上庸。
四。彗星見。
十六。秦拔我蒲阪、晉陽、封陵。
九。秦取武遂。
二十六。太子質秦。
五。魏王來朝。
十七。與秦會臨晉,復歸我蒲阪。
十。太子嬰與秦王會臨晉,因至咸陽而歸。
六。蜀反,司馬錯往誅蜀守煇,定蜀。日蝕,晝晦。伐楚。
十八。與秦擊楚。
十一。秦取我穰。與秦擊楚。
二十五。趙攻中山。惠后卒。
二十八。秦、韓、魏、齊敗我將軍唐眛於重丘。
二十三。與秦擊楚,使公子將,大有功。
七。樗里疾卒。擊楚,斬首三萬。魏冉為相。
二十九。秦取我襄城,殺景缺。
二十四。秦使涇陽君來為質。
八。楚王來,因留之。
二十。與齊王會于韓。
十三。齊、魏王來。立咎為太子。
三十。王入秦。秦取我八城。
二十五。涇陽君復歸秦。薛文入相秦。
二十一。與齊、韓共擊秦于函谷。河、渭絕一日。
十四。與齊、魏共擊秦。
趙惠文王元年。以公子勝為相,封平原君。
楚頃襄王元年。秦取我十六城
二十六。與魏、韓共擊秦。孟嘗君歸相齊。
十。楚懷王亡之趙,趙弗內。
二。楚懷王亡來,弗內。
十一。彗星見。復與魏封陵。
十六。(與齊魏擊秦)秦與我武遂和。
三。懷王卒于秦,來歸葬。
十二。樓緩免。穰侯魏冉為丞相。
魏昭王元年。秦尉錯來擊我襄。
韓釐王咎元年
四。圍殺主父。與齊、燕共滅中山。
四。魯文公元年。
二十九。佐趙滅中山。
十三。任鄙為漢中守。
二。與秦戰,我不利。
三十。田甲劫王,相薛文走。
十四。白起擊伊闕,斬首二十四萬。
三。佐韓擊秦,秦敗我兵伊闕。
三。秦敗我伊闕,斬首二十四萬,虜將喜。
十五。魏冉免相。
七。迎婦秦。
五。秦拔我宛城。
十七。魏入河東四百里。
六。芒卯以詐見重。
六。與秦武遂地方二百里。
十八。客卿錯擊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七。秦擊我。取城大小六十一。
十九。十月為帝,十二月復為王。任鄙卒。
十一。秦拔我桂陽。
三十六。為東帝二月,復為王。
九。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
二十一。魏納安邑及河內。
十。宋王死我溫。
十。秦敗我兵夏山。
三十八。齊滅宋。
二十二。蒙武擊齊。
十四。與秦會中陽。
十四。與秦會宛。
三十九。秦拔我列城九。
二十三。尉斯離與韓、魏、燕、趙共擊齊,破之。
十二。與秦擊齊濟西。與秦王會西周。
十五。取齊昔陽。
十五。取齊淮北。
二十八。與秦、三晉擊齊,燕獨入至臨菑,取其寶器。
四十。五國共擊湣王,王走莒。
二十四。與楚會穰。
十三。秦拔我安城,兵至大梁而還。
十六。與秦王會穰。
齊襄王法章元年
十四。大水。衛懷君元年。
十四。與秦會兩周閒。
十七。秦拔我兩城。
二十六。魏冉復為丞相。
十八。秦拔我石城。
二十七。擊趙,斬首三萬。地動,壞城。
十九。秦敗我軍,斬首三萬。
十九。秦擊我,與秦漢北及上庸地。
二十。與秦會黽池,藺相如從。
二十。秦拔衝、西陵。
五。殺燕騎劫。
二十九。白起擊楚,拔郢,更東至竟陵,以為南郡。
二十一。秦拔我郢,燒夷陵,王亡走陳。
燕惠王元年
三十。白起封為武安君。
二十二。秦拔我巫、黔中。
魏安釐王元年。秦拔我兩城。封弟公子無忌為信陵君。
二十三。秦所拔我江旁反秦。
二。秦拔我兩城,軍大梁下,韓來救,與秦溫以和。
二十一。暴鳶救魏,為秦所敗,走開封。
三。秦拔我四城,斬首四萬。
三十四。白起擊魏華陽軍,芒卯走,得三晉將,斬首十五萬。
四。與秦南陽以和。
五。擊燕。
韓桓惠王元年
二十七。擊燕。魯頃公元年。
二十八。藺相如攻齊,至平邑。
燕武成王元年
三。秦擊我閼與城,不拔。
二十九。秦攻韓閼與。趙奢將擊秦,大敗之,賜號曰馬服。
十四。秦、楚擊我剛壽。
九。秦拔我懷城。
四十。太子質於魏者死,歸葬芷陽。
十一。秦拔我廩丘。
四十二。宣太后薨。安國君為太子。
趙孝成王元年。秦拔我三城。平原君相。
七。齊田單拔中陽。
九。秦拔我陘。城汾旁。
齊王建元年
四十四。(秦)攻韓,取南陽。
十。秦擊我太行。
四十五。(秦)攻韓,取十城。
楚考烈王元年。秦取我州。黃歇為相。
四十六。王之南鄭。
五。使廉頗拒秦於長平。
四十七。白起破趙長平,殺卒四十五萬。
六。使趙括代廉頗將。白起破括四十五萬。
五十。王齕、鄭安平圍邯鄲,及齕還軍,拔新中。
二十。公子無忌救邯鄲,秦兵解去。
九。秦圍我邯鄲,楚、魏救我。
六。春申君救趙。
燕孝王元年
五十九。。赧王卒。
二十一。韓、魏、楚救趙新中,秦兵罷。
十七。秦擊我陽城,救趙新中。
七。救趙新中。
五十二。。取西周。王稽棄市。
八。取魯,魯君封於莒。
燕王喜元年
十。徙於鉅陽。
二十五。衛元君元年。
十五。平原君卒。
十二。柱國景伯死。
四。伐趙,趙破我軍,殺栗腹。
秦孝文王元年。
秦莊襄王楚元年。。蒙驁取成皋、滎陽。初置三川郡。呂不韋相。取東周。
二十四。秦拔我成皋、滎陽。
十四。楚滅魯,頃公遷卞,為家人,絕祀。
二。蒙驁擊趙榆次、新城、狼孟,得三十七城。日蝕。
十五。春申君徙封於吳。
三。王齮擊上黨。初置太原郡。魏公子無忌率五國卻我軍河外,蒙驁解去,
三十。無忌率五國兵敗秦軍河外。
二十六。秦拔我上黨。
始皇帝元年。。擊取晉陽,作鄭國渠。
二十。秦拔我晉陽。
三。蒙驁擊韓,取十三城。王齮死。
二十九。秦拔我十三城。
趙悼襄王偃元年
四。七月,蝗蔽天下。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三十四。信陵君死。
二。太子從質秦歸。
十二。趙拔我武遂、方城。
五。蒙驁取魏酸棗二十城。初置東郡。
魏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
三。趙相、魏相會柯,盟。
十三。劇辛死於趙。
六。五國共擊秦。
二。秦拔我朝歌。衛從濮陽徙野王。
二十二。王東徙壽春,命曰郢。
七。彗星見北方西方。夏太后薨。蒙驁死。
三。秦拔我汲。
八。嫪毐封長信侯。
九。彗星見,竟天。嫪毐為亂,遷其舍人于蜀。彗星復見。
五。秦拔我垣、蒲陽、衍。
韓王安元年
二十五。李園殺春申君。
十。相國呂不韋免。齊、趙來,置酒。太后入咸陽。大索。
八。入秦,置酒。
楚幽王悼元年
二十八。入秦,置酒。
十一。呂不韋之河南。王翦擊鄴、閼與,取九城。
九。秦拔我閼與、鄴,取九城。
十二。發四郡兵助魏擊楚。呂不韋卒。復嫪毐舍人遷蜀者。
八。秦助我擊楚。
趙王遷元年。
三。秦、魏擊我。
十三。桓齮擊平陽,殺趙扈輒,斬首十萬,因東擊。趙王之河南。彗星見。
二。秦拔我平陽,敗扈輒,。斬首十萬。
十四。桓齮定平陽、武城、宜安。韓使非來,我殺非。韓王請為臣。
三。秦拔我宜安。
十五。興軍至鄴。軍至太原。取狼孟。
四。秦拔我狼孟、鄱吾,。軍鄴。
二十三。太子丹質於秦,亡來歸。
十六。置麗邑。發卒受韓南陽。
十二。獻城秦。
八。秦來受地。
五。地大動。
十七。內史騰擊得韓王安,盡取其地,置潁川郡。華陽太后薨。
九。秦虜王安,秦滅韓。
十四。衛君角元年。
十九。王翦拔趙,虜王遷邯鄲。帝太后薨。
八。秦王翦虜王遷邯鄲。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十。幽王卒,弟郝立,為哀王。三月,負芻殺哀王。
二十。燕太子使荊軻刺王,覺之。王翦將擊燕。
魏王假元年
代王嘉元年
楚王負芻元年。負芻,哀王庶兄。
二十八。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秦伐我。
二十一。王賁擊楚。
二。秦大破我,取十城。
二十九。秦拔我薊,得太子丹。王徙遼東。
二十二。王賁擊魏,得其王假,盡取其地。
三。秦虜王假。
二十三。王翦、蒙武擊破楚軍,殺其將項燕。
四。秦破我將項燕。
二十四。王翦、蒙武破楚,虜其王負芻。
五。秦虜王負芻。秦滅楚。
二十五。王賁擊燕,虜王喜。又擊得代王嘉。五月,天下大酺。
六。秦將王賁虜王嘉,秦滅趙。
三十三。秦虜王喜,拔遼東,秦滅燕。
二十六。王賁擊齊,虜王建。初并天下,立為皇帝。
四十四。秦虜王建。秦滅齊。
二十七更命河為「德水」。為金人十二。命民曰「黔首」。同天下書。分為三十六郡。
二十八為阿房宮。之衡山。治馳道。帝之琅邪,道南郡入。為太極廟。賜戶三十,爵一級。
二十九郡縣大索十日。帝之琅邪,道上黨入。
三十一更命臘曰「嘉平」。賜黔首里六石米二羊,以嘉平。大索二十日。
三十二帝之碣石,道上郡入。
三十三遣諸逋亡及賈人贅婿略取陸梁,為桂林、南海、象郡,以適戍。西北取戎為三十四縣。築長城河上,蒙恬將三十萬。
三十四適治獄不直者築長城。取南方越地。覆獄故失。
三十五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
三十六徙民於北河、榆中,耐徙三處,拜爵一級。石畫下東郡,有文言「地分。」
三十七十月,帝之會稽、琅邪,還至沙丘崩。子胡亥立,為二世皇帝。殺蒙恬。道九原入。復行錢。
二世元年十月戊寅,大赦罪人。十一月,為兔園。十二月,就阿房宮。其九月,郡縣皆反。楚兵至戲,章邯擊卻之。出衛君角為庶人。
二將軍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追楚兵至河。誅丞相斯、去疾,將軍馮劫。
三趙高反,二世自殺,高立二世兄子嬰。子嬰立,剌殺高,夷三族。諸侯入秦,嬰降,為項羽所殺。尋誅羽,天下屬漢。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