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伤寒金口诀
2013-09-11 | 阅:  转:  |  分享 
  
真伤寒,世罕希,

多少庸医莫知机。

仲景石与节菴泄,

千金不易伤寒秘。

方不同,法更异,

四时伤寒各有例。

惟有冬月正伤寒,

不与春夏秋同治。

真伤寒、真中风,

表实表虚各自中,

表虚自汗脉浮缓,

疏邪实表①有奇功。

①疏邪实表汤:

疏邪实表治中风,桂枝白芍与川芎,

羌活防风白术草,生姜大枣煎服灵。



表实无汗脉浮紧,

升阳发表汗自松。

②升阳发表汤:

升阳发表治伤寒,羌活防风白芷添,

麻黄杏仁桂枝草,川芎升麻姜葱煎。

背恶寒,背发热,

头痛脊强一般说,

俱属太阳膀胱经,

有汗无汗须分别。

春夏秋,别有方,

通用羌活冲和汤①。

①羌活冲和汤

(即九味羌活汤,阴虚气弱人禁用)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兼甘草,发汗去风可建功。

春温夏热秋治湿,

随时加减细酌量。

病证与冬皆相似,

深浅表里脉中详:

脉有浮,脉有沉,

半浮半沉表里存,

有力无力求虚实,

或温或下细推成。

更有汗吐下三法,

当施当舍莫留停。

两感证①,日双传,



①伤寒的传经,有一种表里相传者。其中又有表里双感者,即日传两经的现象,称为两感证。其一日太阳与少阴同病、二日阳明与太阴同病、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邪在太阳则发热头痛;在少阴则咽干口燥;在阳明则目痛鼻干;在太阴则腹满自利;在少阳则耳聋胁痛;在厥阴则烦满囊缩。其表里并传,病情的变化最速,这就是所谓“传经两感”。另还有“直中两感”,如《伤寒论》所谓少阴病,反发热,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即为“直中两感”。(说见《医学心悟?两感证》)

一日太阳少阴连,

肾与膀胱脉沉大,

口干头疼是真原;

二日阳明与太阴,

沉长之脉脾胃兼,

目又痛,鼻又干,

腹满自利不通安;

三日少阳厥阴病,

肝胆脉息见浮弦,

耳聋胁痛囊卷缩,

古人不治命由天。

陶节菴,泄漏方,

不问阴阳两感伤,

通用冲和灵宝饮①,

①冲和灵宝饮

冲和灵宝两感证,羌芎生地草防风,

柴胡黄芩细辛芷,石膏薄荷生姜冲。

一服两解雪跷阳。

更明表里多少病,

治分先后细推详:

表病多,里病微,

麻黄葛根汤②最奇。

②麻黄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

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表缓里急宜攻里,

调胃承气①急通之,

①调胃承气汤

调胃只用硝黄草,甘缓微和将胃保,

不用枳实伤上焦,中焦燥结服之好。

寒中阴经口不干,

身痛发热自下利,

脉沉细,又无力,

回阳救急汤②急取。

②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都言两感无治法,

谁知先后有消息;

结胸证,分轻重,

双解①、六一②二方觅;

阳明证,不得眠,

鼻干目痛是根源,

柴葛解肌汤③一剂,



①柴胡双解散

柴胡双解半表里,脉来弦数是根源。

小柴胡汤加苓芍,姜枣煎服随证添。

②六一顺气汤

六一顺气治结胸,柴胡黄芩芍药增,

大承气汤加甘草,水煎临服铁锈攻。

③柴葛解肌汤

节庵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程氏除羌桔芷石,加入丹地二母良。

犹如渴极遇甘泉;

耳聋胁痛半表里,

柴胡双解①力甦痊;

腹又痛,咽又干,

桂枝大黄汤②可蠲。

太阳发黄头有汗,

茵陈退黄汤③独羡。

①柴胡双解散(见前页注①)

②桂枝大黄汤

桂枝大黄阳传阴,腹痛咽干脉又沉。

桂枝大黄芍药草,枳实柴胡生姜临。

③茵陈退黄汤

茵陈退黄散滑石,芩连黄柏柴栀子,

木通升麻龙胆艸,甘艸灯心水煎之。

(便秘加大黄,睛芮甚倍胆草,气虚加人参)

无热自利是脏寒,

加味理中汤①最端。

时行病,身大热,

六神通解②须当啜。

小水不利导赤饮③,

下焦蓄血凭斯诀。



①加味理中汤

加味理中汤最奇,人参白术共陈皮,

炮姜肉桂生姜草,煎加木香末一匙

②六神通解汤

六神通解治寒疫,麻黄甘艸芩滑石,

苍术石膏芎羌活,细辛葱姜淡豆豉。

③导赤饮

导赤茯苓与泽泻,猪苓甘草滑石柏,

桂枝白术山栀子,煎加生姜盐灯且。



一切下证并结胸,

六一顺气①分明说。

身有热,头无痛,

面赤饮水不下咽,

庸医误认为热证,

岂知心火反上炎,

自是戴阳多不晓,

复元汤②纳得安然。

身如硃,眼似火,

发斑狂叫误认我,

病在三焦无人识,



①六一顺气汤(方见前)

②复元汤

复元汤治元气弱,脉数无根并虚火。

参连柴冬熟附子,知母五味甘芍药。

三黄石膏汤①最可。

发斑之证先咳呕,

耳聋足冷定无他,

休发汗,愈斑烂,

消斑青黛饮莫慢②。

劳力感寒证有异,



①三黄石膏汤(又名石膏汤)

石膏汤用芩柏连,麻黄豆豉山栀全。

清热发汗兼解毒,姜枣细茶一同煎。

②消斑青黛饮

消斑青黛栀连犀,知母元参生地齐,

石膏柴胡参甘草,便秘参去大黄入,

煎加姜枣一匙醋,阳邪里实此方施。

养营调卫①金不换,

内伤气血外感寒,

莫与伤寒一般看。

身出汗,热又渴,

如神白虎汤②最确。

食积证,类伤寒,

发热不恶寒,

吐逆身不痛,

头痛体凝痰,

①养营调卫汤

养营调卫治伤寒,劳力内伤虚外感,

补中益气去升麻,羌活防风白芷添。

②如神白虎汤

如神白虎治汗渴,石膏知母粳米多,

麦冬五味甘栀子,人参花粉竹叶和。



只消加味调中饮①,

气口紧盛休变验。

小水利,大便黑,

桃仁承气②对君说,

热邪传里蓄血证,

血热自利病安贴。

吐血衄血别有方,



①加味调中饮

加味调中治食积,平胃散加姜白术。

山楂黄连并草果,神曲生姜兼枳实。

②加味桃仁承气汤

加味桃仁承气汤,甘草桂枝硝大黄,

柴胡青皮当归芍,枳实桃仁枣生姜。

生地芩连汤①最切。

阴格阳,难辨详,

阴极发厥面戴阳,

欲赴井中脉无力,

急救回阳返本汤②。

水不下咽瘀血证,

加减犀角地黄汤③。



①生地芩连汤

生地芩连治吐血,柴胡川芎山栀丹,

犀角桔梗芍药草,韭汁枣煎病安贴。

②回阳返本汤

回阳返本脉沉绝,附子炮姜老茶叶,

麦冬五味陈皮草,人参肉桂姜枣截。

③加减犀角地黄汤

加减犀角地黄汤,黄连甘草苦参当,

枳壳桔梗粉丹皮,赤芍红药藕生姜。

真中寒,真厥证,

回阳救急汤①连进。

阳毒发斑脉洪数,

三黄巨圣汤②之证。

原无热,

精采不与人相摄,

热结膀胱休误下,

桂苓饮子③真奇绝。



①回阳救急汤(见前)

②三黄巨圣汤

三黄巨圣治大渴,脉数发斑乱言多,

芩连黄柏石膏草,硝黄枳实姜枣药。

③桂苓饮

桂苓饮治膀胱结,狂言烦躁滑石柏,

猪泽知母山栀草,桂枝灯心姜术切。

心下硬痛利清水,

热结利证医莫测,

又谵语,又作渴,

身热黄龙汤①莫错。

口禁摇头名痉痓,

如圣饮②内抽添诀。

瘥后昏沉百合病,

柴胡百合汤③休越。



①黄龙汤

黄龙汤即大承气,加入参归甘桔比。

②如圣饮

口禁摇头如圣饮,羌防芍芷乌药芩,

归芎柴胡半夏草,姜枣煎服竹沥临。

③柴胡百合汤

柴胡百合汤芩芍,瘥后谵语发热渴,

参苓鳖甲知母草,姜枣煎服重地合。

亡阳证,过汗多,

头痛振振病不和,

筋惕肉瞤虚大甚,

温经益元汤①最和。

男女劳复阴阳易,

逍遥汤②治脉沉疴。

脚气证,类伤寒,

禁用补剂与汤丸,





①温经益元汤

温经益元汗过多,参术附子草芍药,

归芪生地干姜桂,生姜大枣糯米多。

②逍遥汤

逍遥汤内用人参,知母竹青韭菜根,

犀角滑石柴胡地,姜枣煎服裩裆群。

暑中(读去声)身热寒中冷,

浮风湿热脉之端,

便秘呕逆难伸曲,

加味续命汤①保全。

撮空证,仔细认,

休认风证误人命,

循床摸衣为证验,

又手摸胸不识人,

只因汗热相伤肺,

升阳散火②效如神。



①加味续命汤

加味续命羌防风,桂枝防己与川芎,

麻黄芍药苍术草,煎加姜枣灯心入。

②升阳散火汤

伤寒升阳散火汤,六君子汤加生姜,

归芍芩柴麦冬枣,谵语便实加大黄。

睡觉中,忽言语,

梦寐昏昏神不出,

汤粥与之强吞咽,

形如中酒多不举,

心火尅肺越经证,

泻心导赤汤①急取。

身热渴,不头痛,

神思昏昏乱语言,

小水不利大便黑,

误投凉药伤黄泉,

病传心肺夹血证,





①泻心导赤汤

泻心导赤治昏沉,独言面赤不识人,

芩连犀麦知参草,滑知生地姜茯神。

当归活血汤①最玄。

挟痰证,类伤寒,

寒热昏迷头又眩,

涎出口中为证验,

七情内损伤之源,

神出舍空乱语言,

加味导痰汤②最端。



①当归活血汤

当归活血汤赤芍,桃仁红花桂枝壳,

人参柴胡干姜地,甘草生姜入酒和。

②加味导痰汤

加味导痰汤乃导痰汤加味而成

导痰汤歌附于二陈汤下:

二陈汤乃夏和陈,益以茯苓甘草陈,

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为珍;

导痰汤内加星枳,顽痰胶固力能驯;

再加参术芩连桔,姜枣竹沥瓜蒌仁。

大头病,是天行,

项肿恶寒热并煎,

一剂芩连消毒饮,

痰饮喉痹尽安全!





①芩连消毒饮

芩连消毒(治)大头瘟,柴胡甘桔翘条芩,

荆芥枳壳羌防风,白芷射干川芎存。



关于两感证的“日双传”:

病邪中人,由此经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

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依次相传者,称为“循经传”;

由于病邪偏盛、正气不足,病情不按上述规律相传,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者,称为“越经传”。

又有表里传者,即相为表里的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阳明传太阴、少阳传厥阴。此由阳经传入阴经的,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衰,病情加重的表现;若从阴出阳,则为正能盛邪,病有向愈的可能。

在表里传中,还有一种表里双感,日传两经的现象,称为两感证。即一日太阳与少阴同病、二日阳明与太阴同病、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其在太阳则发热头痛;在少阴则咽干口燥;在阳明则目痛鼻干;在太阴则腹满自利;在少阳则、在厥阴则烦满囊缩。其表里并传,病情的变化最速,这就是所谓“传经之两感”。

又如伤寒论所谓“少阴病,反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者,就是“直中之两感”。须知太阳病初得病时,尚未传经,即见少阴化热证,临床以温热病多见。这是因为本有积热在内,而外为风寒鼓之,故表里并见,阴阳双传,其病至暴,倘治失其宜,病易危笃。

合病与并病:合病和并病,都是不能单独用一经来归纳的复杂证候。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的称为合病;

凡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的,称为并病。





献花(0)
+1
(本文系大道至简64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