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姓申的人从哪里来
2013-09-11 | 阅:  转:  |  分享 
  


姓申的人从哪里来

申志均

树有根,水有源。人生在世,也应当知道自己的本源。中华民族有十三亿人,一万多姓氏。一万多个姓氏的历史,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据专家研究,申人的始组是炎帝神农氏,姓姜。《国语》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所以,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其实,姜字和羌字,原本是一个字。羌字,前面一羊,后面一人,就是牧羊人;姜字,前面一羊,后面一女,就是牧羊女的意思。说明,古羌人,是个游牧民族。人类最早不会种地,靠采集植物果实和打猎为生。能牧羊,驯养家畜,已经是很先进的了。所以,羌(姜)人在原始社会初期,是很先进的部落。炎帝是姜氏部落的一个首领。据说他“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称炎帝。相传他发明了耒、耜等原始农具,教人搞农业生产。又曾尝百草、选草药为人治病。故又号神农氏。姜氏部落最早是在陕西、山西一带活动,后来向中原地区发展。最原始的申人,就生活在陕西麟游县一带的黄土高原上。时至今日,还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有一条河,叫申家河,一个村子,叫申家塬。这是一个不算小的山村,大约有近百户人家。可是,已经没有一户姓申。站在村头向东望去,从北向南,郁郁葱葱的林木深处,是申家河的崖岸。沟壑纵横,林木茂密,无路可通。这条流了二十多公里长的河,就是申家河。远古申人的祖先,就是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过着游牧生活。

申人,是古羌人的一支。申族人的图腾是闪电。申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字形像闪电,是电光回曲闪烁的样子。所以,申字是电字的初文。“申”与“电”本是一个字。汉代学者许慎在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申”字的解释是:“申,神也。”为什么训为神?在原始社会,自然界的雷、雨、风、闪电以及大山、大河等等,都是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自然要被当作神来崇拜。申族又是历来担任“奉岳神之祀”的职务。陈奂在《毛诗传疏》中说:“申之祖先,主岳之祀,自尧乞周,历千余年。”历来“奉岳神之祀”的申族人,其图腾、徽号是“闪电”,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当代学者何光岳先生就说:“申正是由姜姓信奉电神的巫师为首,周围团结了一批同族的成员,形成了申的部族,他们是从太岳之地迁出来的。……申人大约在夏代时,随着夏人的强盛,由申首之山经上申之山和申山,逐渐向东迁徙。……东渡黄河,到达霍太山。”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侯申”的记载。可见殷商时代,已经有一个申国。孔颍达在《左传正义》中说:“然则申之始封,亦在周兴之初。其后中绝,至周宣王时,申伯以王舅改封于谢。《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两千五百年前,中国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过孔夫子的整理,到汉代定名为《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崧高》是“大雅”中的一篇。这首诗的作者,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这是尹吉甫送给他的好友申伯的诗。申伯是周厉王之妻申后的弟弟,周宣王的舅舅。周厉王因“暴虐侈傲”,被“国人”推翻、赶走,死在外地。由母亲申后抚育的周宣王姬静接受父亲的教训,任用贤能,国家日益强盛,被称为大周的“中兴之主”。他为了巩固南部边疆,决定派一位最信得过的大臣去担此重任。恰好申伯来朝,这时厉王已死,申后深宫寂寞,姐弟情深,不让申伯离去。申伯是一个文武全才的贤能之士(诗中说他“文武是宪”,意思是能文能武,是诸侯们的榜样),而且道德高尚(诗中说他的德行是“柔惠且直”,意思是温和仁慈而且正直)。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人才。年轻有为、知人善任的周宣王待之甚厚,与这位舅舅骨肉情深。决定把守卫南疆的重任交给自己的舅舅。他改封申伯于谢,增加了申伯的封地。派大臣召伯虎带领人马去给申伯建筑新的都城和宗庙,开发、治理申国的田地和疆界,储备粮食;又派自己的近臣太傅和侍御去帮助迁移申伯的家臣。临别又赐申伯车马、介圭,并亲自去为申伯饯行。尹吉甫在诗中对申伯的德行大加赞扬,充分表达了周王朝对申伯镇守南疆所寄予的厚望。

申伯这一支申人,是随同周王朝灭商有功而被封于中原地区的。在申人的故乡,今山西南部的霍太山(即太岳)一带,仍留有一部分申人,没有迁往中原。这部分申人称作西申、西戎、姜戎或姜氏之戎。这部分申人,文化比中原地区落后,依旧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但这支申人,善于骑射,战斗力很强,相当强大。不断与周王朝发生磨擦。

周宣王虽是个“中兴之主”,但史学家说他是“勤于始,怠于终”。他在位四十六年。当其即位之初,少年英俊,志存高远,在周公、召公、申伯、仲山甫、尹吉甫等一邦贤臣的辅佐下,北逐猃狁,南征荆蛮,巩固边防,确曾干了一些有为之事。但是在他的晚年,却干了不少失德之事。我认为,其最失德、也最失策的是,不断与申戎制造冲突。甚至到了必消灭申戎而后快的程度。

就在周宣王三十九年,他调集诸侯国的大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剿灭申戎的战争。《竹书记年》说:“征申戎,破之。”一开始,对申戎大兵压境,打了胜仗。宣王并不就此罢兵,一直率军北进,深入申戎腹地,到达霍太山以北地区。这时,战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出现了“亡南国之师”的古怪事。亡者,逃亡也。“南国,南阳也”(唐固语)。这就是说,南阳申伯国的军队,发现自己跟着宣王攻打的“姜氏之戎”,竟然是故乡的亲人。申人不打申人!于是纷纷倒戈,土崩瓦解了!《史记》记载说:“三十九年,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县的千亩聚),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老迈昏庸、好大喜功的周宣王吃了大败仗,堂堂周天子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丢人”丢到这种程度,如何肯甘心?于是匆匆忙忙在太原又干了一件蠢事——“料民”。什么是“料民”?说得好听一点,那叫做“普查人口,补充军队”;说白了就是,挨门挨户“抓壮丁”!一个政权若是弄到靠“抓壮丁”来维持的程度,也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了。

周代申族史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两个“申后”的命运。周宣王的母亲申后,是一个命运可悲的女人。她的丈夫周厉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不让人讲话”的暴君。他的胡作非为,召致“国人”的批评。召公劝他,不听。反而对人民的批评大搞其特务活动。他找了个特务头子“卫巫”,带着特务监视人民,谁批评他,抓来就杀。弄得“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试想一个国都之内的人,见了面连句话都不敢说,只能使个眼色就过去,这是何等的高压政策啊!三年后,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把这位暴君赶下了台。申后给这样一个暴君当王后,命运之悲惨,内心之辛酸,不问可知。幸亏自己抚育的儿子姬静(宣王)很争气,又有个文武全才的弟弟申伯,国势强大的娘家——申国,所以,这位老太后的晚景尚可。

周宣王死后,幽王即位。周幽王也是向申国求亲,娶了申伯的孙女、申侯之女为王后。这位申后,比起她的姑奶奶、厉王之妻、宣王之母的申后来,命运更是可悲。周幽王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当他宠幸美女褒姒之后,干出了一连串荒唐事。首先是把申后之子、太子宜臼废掉,姬宜臼只好到姥姥家——申国逃命去了。又把申后打入冷宫,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伯盘)为太子。

据说这位新王后不好笑。幽王千方百计逗她,总也不笑。幽王下旨:谁能逗褒姒一笑,赏赐千金。“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献计,点燃骊山的报警烽火,诸侯以为有外寇入侵,纷纷带兵来救,来到后没有发现敌人,诸侯们面面相觑,千军万马十分尴尬。看到这巨大的滑稽场面,“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以后又多次玩这种“烽火戏诸侯”的把戏,弄得烽火失灵。只有“千金难买一笑”却作为一句成语,流传下来。

太子姬宜臼逃到申国,申侯筑“太子城”让他住下。这时候,幽王的怒气迁到申侯身上,来了个“王师伐申”。结果是“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遂杀幽王骊山下。”诸侯们无人帮助幽王,申侯领导的诸侯联军在骊山跟幽王率领的讨伐军相遇,讨伐军无心恋战,兵败如山倒,残暴无道又好色的幽王被杀,刚册立的小太子伯服也死于非命。美人褒姒则被西戎军“以轻车载之,带归毡帐取乐”去了。昨日王后,成了今日军妓。

“于是,诸侯乃即申侯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西周灭亡了,诸侯们都到了申国,在那里共同扶原来的太子宜臼登上王位,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后来把国都迁到了洛阳,成了东周第一位国君。姬宜臼的母亲申后从冷宫出来,重见天日,回到申国的娘家,后来随儿子平王到了洛阳的王宫。跟她的姑奶奶一样命运,两位贤惠的王后,遇上两个不成才的丈夫,抚育了两代贤明的国君。两位申后都早早地成了寡妇,以太后的名义,在深宫里寂寞地走完了后半生。千秋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到了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幅员辽阔,国势日强。他向北扩张,力图问鼎中原。南方的诸侯小国,相继被灭。楚文王二年(即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先灭掉了南阳的申国,又占领了信阳的申地。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楚文王灭申以为县,其后以国为氏,楚大夫申侯是也。其族仕诸侯者,齐有申蒯,又有申鲜虞……。鲁有申丰、申儒、申须、申夜姑,又有申党,字周,为孔子弟子。”邓氏的话是对的。“以国为氏”,就是申伯的后裔从此便姓申了。申国灭亡于楚,后来,其遗民又被迁往楚国腹地,所以,楚地姓申的人就特别多。有一部分申人投奔同姓的齐国和历代都有亲戚关系的鲁国。所以,齐、鲁大地上,姓申的人也很多。

现在,在中国一万多个姓氏中,以人数排列,申氏排在第123位。其中有一支,从明清以来,称做“打锅申”(铁釜申、锅片申,铜锅申,罗锅申等)。有文字记载的,打锅申的远祖,是南宋时候的一位将军,叫申宪。元初大学士姚枢的文章中说他在“议转浙西制置使”之时,“因得罪权相贾似道,逃避于潞安州,改姓为曰。卒后葬于长子县。”明代赐进士第征吉郎工科给事刘文炳给申家族谱写的序言中说“延四世,支脉繁庶,声势昌大”,被人告了一状,说“曰氏坟有王气”,“子孙自此潜逃,···兄弟遂各持锅一片,逃散四方,复姓为申,后世相传为锅申云。”这篇文章,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打锅申事件。写于大明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距“打锅申”事件的发生(元末1365年前后),已经250年了。而河南新郑碑文的记载是:申宪(曰伯河)于“元代徙居山西长子郡甘润村,始改姓曰,封魏国公,伯河生兴,兴生政,政有十八子,皆孪生也。因馋避祸,分窜雍于荆襄间,复改姓申焉。”河北的记述,则把曰政,称为曰璟(说是元顺帝族叔)。璟、政,音近。当是口耳相传的不同,决不会是同时同地同事件的两个人。2001年秋,我北过黄河,西穿太行,去山西长子县探访甘润村。

甘润村!这个让中原大地多少申氏家族的子孙魂牵梦绕的地方啊!元朝末年,一场政治灾难从天而降,魏国公曰伯河之孙曰政,悲愤交加,与世长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的十八个儿子草草地拜坟辞庙,仓皇出逃。离乡背井,翻山越岭,东出太行,南渡黄河,星散于中原各郡县。星转斗移,人世沧桑。这场申氏家族的政治大灾难,屈指算来,距今已有六百多个寒暑了。但这场灾难,深深地铭刻在申氏族人的心里,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打锅申”的传说,至今言之历历,不绝于耳。

远在南宋末年,我们的先祖申宪,因得罪权奸贾似道,举家来到了潞安州。在雄伟的慈林山下,秀丽的天神岭前,幽雅的丹河岸边,结庐隐居。为了表示“韬晦”之意,他把“申”字末笔一竖抹去,改姓了“曰”。“申”字早在甲骨文中,就是写成上下放出光芒的闪电之形。改“申”为“曰”,既符合仓颉造字之本义,又暗合自己“收敛光芒,不求闻达”的“韬晦”深意。虽只是一字之改,若非学富五车、通权达变、道德文章超凡脱俗之鸿儒,断然难为此举。同时,还把自己所选择的隐居地命名为“甘润村”,以示“归隐田园”之决心。所以,申宪不愧是文武全才的申伯后裔!据说,元代朝廷还是发现了他,为巩固其统治,仍然给了曰伯河一个“魏国公”的虚衔。

据密县现存曰伯河的重孙申义的墓碑记载,这位世袭了“国公”爵位的曰政,其为人“秉性刚强,直言不讳,抵触群僚”,终于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人奏了一本。因为实在“无隙可间”,就拿曰政夫人“九产十八子”这件事做文章。说他和十八个儿子“人才济济,弓马娴熟,违背国政,法宜剪除”。于是,“圣上批旨宣谕”,命令他“携十八子赴京对证”。这使得曰政忧愤之极,“陡然辞世”(河北人说“曰璟公”是随长子逃难途中而亡)。老头子一死,“十八子无一人敢进京与群僚明辩,只得隐姓讳名,更曰为申,潜逃河南各郡县”。

除以上的文字记载外,还有传说:十八子逃亡之时,曾在祠堂(家庙)里召开家族紧急会议。为逃避仇家的迫害,决定不再姓曰,恢复姓申。与此同时,把一口大锅打烂,十八子各怀揣一块锅片,约定待大难过后,再回长子县甘润村祠堂,“对锅片”认亲。这件事,发生在元帝国行将灭亡的前夕。(山东的传说是,打锅事发生在逃难途中,地点是东明县大鱼窝)。待到明朝初年,天下既定,十八子经多方联络,终于陆陆续续回到故乡,在祠堂团聚了。这次聚会的时间和内容,已无从考证。有文字记载的,只有十八家各自通报的居住地(从略)。全国各地打锅申传说中十八公名讳和排行各有不同,山东是:仁义礼智信金木水火土奎光恩照言合(或写作荷)恭钦。河南是:显照贤侯公卿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坤广。陕西是:魁光显昭贤侯公卿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河北是双音名,首字为文,末字是:秀端正美信平智惠法亮俊雅临翰简瑞宪义。

十八公中最小的一位——老十八,来到祠堂参加聚会时,发生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因为当年逃亡的时候,这个“老疙瘩”的年纪还太小,此时已经长大成人,面目全非,无人认得;小孩子对外乡话学得又快,口音全变;最遗憾的是,这孩子在逃难途中慌慌张张,把怀里的“身份证”——“锅片儿”跑丢了!他不能参加“对锅片”的仪式,因而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他的众家兄长和留守甘润村的族叔们,鉴于家难的惨痛教训,警惕性很高;无论他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最后,允许他站在祠堂院内,但不得进入议事厅。他只得独自一人,孤零零站在大厅门外的走廊上,尽量伸长脖子,倾听着屋里传出的众家兄长们久别重逢、亲兄热弟的问候声;倾听着兄长们各自陈述的九死一生的逃亡经历;倾听着兄长们互相引见子侄的亲热声。说到伤心处,满堂全是抽噎声;叙述喜庆事,祠堂一片欢笑声。老十八听着、想着,满腹委屈,忍无可忍,终于如火山喷发般,放声大哭。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倒成了老十八的“身份证”。侄子们跑出来,把这位老叔搀进了屋。此后,就有了“外申”、“内申”的说法。究其原因,仅仅是老十八逃难途中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证”——锅片儿!(这则故事,是听我的一个年近90岁的族婶讲的,她老人家现居住在郑州北花园口东边黄河堤上的申庄。)

时至今日,中原地区姓申的人们见了面,一说是姓申,第一句话必问:“是打锅申吗?”这句话,已经问了六百多个年头了!尽管记载与传说中,故事的细节千差万别,十八祖名讳,居住地等各有说法。但是,据我遍及全国的考察中发现,打锅申,乃至所有姓申的人,最显著的五个特点是相同的,叫做“申氏五感”。星转斗移,年移代革,人世沧桑,变化万千。许多细节,千差万别,说法不一,许多事的是与非,已经无可查考。你不必计较其他,只要凭此“五感”相认,决不会认错:

一,自豪感。姓申的人相聚,一说起自己的家族史,从申国国君申伯,韩国丞相、法家创始人申不害,汉代讲诗经的太中大夫申公,明丞相申时行,乃至现代越剧艺术家申凤梅,无不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满面春风,喜形于色。对自己的家族史,津津乐道,对祖先前辈崇敬热爱,由衷地为自己姓申而感到自豪。

二,亲情感。从申国归楚,申人逃散,直至打锅申的近百年间两次政治避难的大逃亡,生存的危机,共患难的经历,历尽沧桑的磨难,加深了姓申的人的感情凝聚力。血肉亲情,深深地扎根于姓申的人记忆中。所以,时至今日,姓申的人相遇,异乎寻常的亲情感迎面扑来,不允许抗拒。走遍全国,大都如此。

三,自强感。从历史上看,申家人家里的坛坛罐罐,曾多次被打烂。“打锅”,是姓申人家的悲剧。所以,申家人都有一股勇敢顽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走访过许多贫困县姓申的人家,感触特深。

四,“柔直”感。《诗经》赞颂申伯的为人是:“申伯之德,柔惠且直”。就是既温和仁慈,又很正直。姓申的人,大都继承了这种老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申人不打申人,让周宣王打不成战争的事件是明证。申宪为奸相所害,蒙冤受屈,也不肯率领部下造反,而是选择了举家避难。既不向权奸低头,又不让无辜者血流成河。姓申的人,大都继承了这种温和宽厚,仁慈善良,又正直不屈的传统品质。

五,超脱感。由于多灾多难的家族历史,长期以来,姓申的人,大都不愿意热衷于政治斗争,多有避世之意。申伯虽为诸侯,却无南征北伐的战功记载。跟着周宣王去讨伐申戎的申人,还大都当了逃兵。避居甘润村的曰伯河,和后来的不愿意上朝与权奸对质,而是选择了举家逃避的打锅申十八祖,更是继承了这种传统。就连明代丞相申时行,历史评价也是说他“务为宽大,无所作为。”他自己写的《传家百字铭》就是姓申的人为人处世的代表作,全录于此:

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少杯不乱性,忍气免伤财。贵自勤中得,富从俭里来。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正直真君子,叼唆是祸胎。暗中休放箭,乖戾放些呆。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闲非口莫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以上这“五感”精神,是姓申的人的重要特征。这精神,从始祖申伯开始形成,历代祖先为之发扬光大,直到现在,星散于各地的申族人身上,都散发着这精神的光芒。这就是我多年考察研究申族史和打锅申家史的最大收获。我相信,“五感”精神,就是我们的申氏家族繁荣昌盛的根本保障。这精神,也必将对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申伯后裔曰伯河(申宪)二十世孙曰政十六世孙申义十七世孙申志均



































献花(0)
+1
(本文系acer81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