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是痉挛期下肢仲肌痉挛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步态和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脑卒中后偏瘫下肢功能恢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伸肌共同运动模式而引起足内翻下垂。康复训练过程中诱发患者足背屈并不困难,但患者足背屈同时往往合并足内翻,如何打破偏瘫瘫患者下肢仲肌共同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引导患者足背屈并外翻是脑卒中康复经常面对的问题。
在施行技术操作过程中,强调患者要集中注意力,使所有活动对患者来说都成了目的性的运动而在完成某一目的性活动中,患者大脑仅需指令某一活动,而不必去作出收缩或放松某一肌肉的具体指令,容易被执行,且有目的性的、反复进行的运动训练可使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最终引发突触再生,从而使大脑恢复对偏瘫肢体的运动控制能力。
作者在施行技术操作过程中,较多地运用针对性的拍打、点压、刷擦、冰刺激、手法和语言引导等,较好地诱发足背屈外翻,并通过增强患者的随意性反应进行强化,并不断指导患者往外翻方向运动。较好地打破仲肌共同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逐渐引出高级运动控制模式的出现。而对照组由于缺乏针对性,不容易诱发足背屈外翻。使这动作得不到有效训练和强化,所以疗效不及治疗组。
由作者对患者的脑卒中后足内翻下肢施行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为主的手法治疗,每次30min,每周5次。此外患者还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每次30min,每周5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小腿三头肌牵拉:取用徒手或站楔形板待办法来松弛小腿三头肌。
2)屈踩训练:仰卧位,患足支撑在床上治疗师一只手向下压其踩关节,同时另一只手将患者的足和足趾提至充分背屈并外翻位。
3)诱发足背屈运动训练:诱发足背屈运动首先要以训练胫前肌为主,同时激发趾长仲肌,然后激发腓骨肌。具体方法如下:①早期以诱发共同运动为目的:在仰卧位(也可在坐位进行),让患者做髓、膝屈曲时施加阻力以增加待长收缩,引发及强化足背屈运动,以后逐渐减少髓、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后在膝关节仲展位做足背屈训练。训练要注意时刻纠正足内翻,不断提醒患者往外翻方向运动。②用拇指指腹或指尖加力按压踩关节外侧稍前方以诱发踩关节背屈外翻和髓、膝关节屈曲,诱发出来后保持这种肢位,后通过增强患者的随意性反应进行强化。
3利用冰刺激诱发足背屈肌:用冰刺激足趾背侧及足背外侧诱发足背屈外翻,后通过增强患者的随意性反应进一步强化。④手指叩击:用手指快速刺激足背外侧部,可促进足背屈。要注意尽量诱发外翻。5缓慢刷擦足背外侧部以诱发背屈反应(持续约30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