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风导致肌张力高针刺治疗
2013-09-24 | 阅:  转:  |  分享 
  
中风导致肌张力高针刺治疗



脑血管意外后多数患者于一两周后开始出现患肢肌张力升高,即痉孪。是康复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痉孪模式和下肢伸肌痉孪模式,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给家人及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所以,寻找有效易行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人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相结介,治疗脑血管意外后肌张力高取得满意的疗效。

治疗方法:现代康复治疗:(1)抗痉孪模式:整个上肢的伸展、外旋、上举和整个下肢的屈曲。(2)尽早负重:坐或站立患侧负重,让患者获得立位的感觉刺激。(3}坐站转换及站立平衡训练。(4}抗痉孪措施的应用:充气夹板及电刺激。(5}上肢控制能力训练:肘关节分离运动及腕伸展练习。(6)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

传统康复治疗:针刺及按摩患侧肢体穴位,根据中医理论,肢体前、内侧为阴,后、外侧为阳,脑血管意外后上肢屈肌痉孪模式和下肢伸肌痉孪模式,属于阴急阳缓,治以泻阴补阳。选取极泉、尺泽、曲泽、少海、大陵、内关、阴包、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照海、大钟等穴,行泻法,留针10-20min,1次/日。

治疗前后比较

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骸膝关节伸自、尖足内翻。脑血管意外后肌张力高患者经康复治疗后,患侧肢体肌张力高减轻,治疗后改良。根据中医理论,阴阳经筋缓急失衡则“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疹”治法宜泻阴补阳。故取肢体阴侧穴行泻法,阳侧穴行补法。下肢痉孪状态是山于阴阳跷脉脉气失调所致,故下肢肌张力升高取跷脉为主,阴急阳缓治以扶阳抑阴,重泻大钟,泻照海、血海。照海穴通阴跷,主身体平衡,凡行走小稳,足下垂、内翻等阴急阳缓症均可用。脑血管意外后患侧肢体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阴急而阳缓,根据中医学理论,拘急属实,驰缓属虚,治宜补虚泻实,故行泻阴补阳之法,在阴侧穴位用泻法,在阳侧穴上行补法,以调和阴阳。

献花(0)
+1
(本文系wltsg10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