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陈宝琛《沧趣楼诗集》注译83
2013-10-03 | 阅:  转:  |  分享 
  
苦旱吟



天公不谅耕者苦,

当晴不晴雨不雨。

入秋干旱逾七旬,

淅沥偶沾何足数(1)!

水田龙蜕不断声(2),

山田龟坼无完土(3)。

藷藤掀翻随风飞(4),

稻穗瘦薄向日舞。

去年苦水今苦旱,

天老爷不体谅种田者的辛苦,

应当晴天不晴,雨天不下雨。

入秋以来的干旱超过七十天,

偶尔小雨淅沥沾点湿算什么!

水田里不断的水下降的声音,

山田里龟裂得没有完整的土。

甘薯藤被掀翻,随风在飞舞,

稻穗瘦小单薄,日光下摇摆。

去年苦于多水,今年苦干旱,

剜肉可怜疮不补(5)。

煌煌蠲贷闽独无(6),

匪民之辜谁实主?

追徵火迫典卖尽,

此状无人告大府(7)。

昨闻守令爇佛香(8),

为民斋祈满城睹(9)。

过时虽雨亦何用?

禁嚇无端及屠户(10)。

开镰须丐半月晴(11),

民自吁天祷田祖(12)。



像剜肉补疮,可怜又不补上。

唯独闽县没大规模免税放粮,

不是百姓罪过,是谁的主使?

追缴如火急迫,财物典卖光,

这景象没人禀告巡抚和总督。

昨天听说太守县令点香求佛,

满城人看见为民来斋戒祈祷。

这时虽然下雨又有什么用处?

没来由的禁忌威吓牵连屠户。

开镰收割需要借来半月晴天,

百姓只有自己求天祷告田祖。

【题解】

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是岁闽中苦旱,入秋干旱逾七旬,山田龟坼,而官府追徵未已,乡民典卖俱尽。公为作《苦旱吟》。

【注】

(1)淅沥,此指小雨。何足数,不值得称道。

(2)龙蜕,传说中龙所脱的皮。宋何薳《春渚纪闻·龙蜕放光》:“横海清池县尉张泽居于鄆州东城,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行遇道傍木枝,爗然有光,因折以烛路。至家插壁间,醉不復省也。晨起,怪而取视,则枝间一龙蜕,才大如新蝉之壳,头角爪尾皆具。形容天旱土地裂开。宋王炎《喜雨赋》:“视衍沃而龟坼,况高田之未耰,苗已悴而半槁,惧西畴之不收。”语本唐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糶新穀。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比喻用有害的手段救眼前之急,不暇顾及后果。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新唐书·韩滉传》:“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明清时称总督、巡抚为“大府”。清朱琦《关将军挽歌》:“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斋戒祈祷。《隋书·礼仪志二》:“守令皆洁斋三日,乃祈社稷。七日不雨,更斋祈如初传说中始耕田者。指神农氏。《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毛传:“田祖,先嗇也。”孔颖达疏:“以迎田祖先嗇之神而祭之。”朱熹集传:“谓始耕田者,即神农也。”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