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郑孝胥《海藏楼诗》注译66
2013-10-13 | 阅:  转:  |  分享 
  
感旧示李君芝楣



浮生百事苦难就,

所贵得意当我身(1)。

吾力能为未敢必,

况乃假力于他人(2)。

皆云未至时有待(3),

伤哉心胆几沈沦。

往年都城盛朋友,

缄斋忍盦情相亲(4)。

激扬掩抑性虽异,

用意沉着不可言(5)。

倏如花落风雨过,

置我惘惘销精魂。

向来缄忍竟何得,

俯仰各已归九原(6)。

宁当入海尚负气,

痴念志业空穷年。

忆尝吟咏戏相劝,

检视遗句馀凄酸。

今者聊欲托此事(7),

浮生百事,都苦于有所成就,

最看重的是人生得意到我生。

我的能力做到,未必定实现,

何况还要得借助于他人之力。

都说是时机未到,需要等待,

伤心啊,精神胆量几近沉沦。

往年我在京城有许多的朋友,

缄斋和忍盦,情感最为亲近。

激扬与沉静的性情虽然不同,

思考从容不迫,言语难形容。

快如如风雨摧折落花般快速,

剩下我心思恍惚,精魄销沉。

从那缄斋和忍盦究竟有何得?

俯仰之间各自已经魂归九泉。

我怎可渡海东来,意气用事?

痴心于志向事业,终年无得。

回忆起友人曾经咏诗来相劝,

翻检遗留的诗句,只剩悲酸。

现在暂且想寄托于写诗此事,

天道弗忌当长存(8)。

心知寥落谁与语,

惊叹李君下笔真。

君傥感此可共作,

精力足用毋逡巡。



天意如不妒,应使诗句长存。

心知友朋寥落,可与谁相语?

惊叹你李君笔下,满怀真情。

你若对此有感,可共同作诗,

精神与笔力足够,不要犹豫。

【题解】

据郑孝胥日记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1893年12月26日)“芝楣以诗示余”,十二月十三日(1894年1月19日)“夜,观李芝楣诗数首,甚有作意,因作《感旧》诗一篇。”李芝楣,郑孝胥友人,在日及归国后多有来往。

【注】

(1)得意,犹得志。《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

(2)况乃,恍若,好像。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唐杜甫《江边星月》诗之一:“余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3)时有待,谓等待时机。《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4)缄斋,陈与冏,见前《人日登陶然亭》诗注。忍盦,王仁堪,见前《官学杂诗》注。

(5)用意沉着,思考镇定,从容。

(6)俯仰,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宋王安石《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一:“追思少时事,俯仰如一夕。”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泛指墓地。唐皎然《短歌行》:“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