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郑孝胥《海藏楼诗》注译94
2013-10-25 | 阅:  转:  |  分享 
  
用贾岛真山民三月晦日诗作首句





三月正当三十日(1),

挽春无计祗伤春(2)。

明朝惘惘成追忆(3),

却道春光属别人(4)。

三月正应该有三十日这个晦日,

无计挽回春天,只有为春感伤。

明日一切都成为伤心的追忆,

却说是春光啊,已经属于别人。



【题解】

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4月24日)。时正当甲午战后,和约商签时候。贾岛,晚唐著名诗人。真山民,宋遗民,所至好题咏,署名山民。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注】

(1)三月三十日,作者自注:“贾首句。”首句出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2)挽春,挽回春天,此喻挽回甲午败局。无计,无办法。郑孝胥4月18日闻和议割台及辽东,日记中云:“闻之心胆欲腐。举朝皆亡国之臣,天下事岂可复问,惨哉!”

(3)惘惘,伤感,失意。唐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

(4)春光属别人,比喻甲午战后日本等列强得利。





九十风光能有几(1)?

春风春雨总经过。

谁知地变天荒意(2),

莫借鲁阳逥日戈(3)。



九十日的好风光能有几天?

春天总是风风雨雨中度过。

谁知老天地变天荒的本意,

不再借给鲁阳回天的戈矛。

【注】

(1)九十句,作者自注:“真首句。”。首句诗出《三月晦日》“九十风光能有几,东风遽作远行人”。九十,春天三个月九十天。此言国家发展机会不多。

(2)地变天荒,犹言改朝换代。此句言天意难知。

(3)鲁阳,《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此句言朝局难挽。

【附】

战败的耻辱未去,割台将成定局。二诗中的“挽春”“伤春”“地变天荒”,都暗指此事而言。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