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中药鉴定学第一、第二章
2013-10-26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第二章

历代重要本草一览表

书名 成书年代 著者 载药味数 特点 《神农本草经》 汉 不详 365 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知识。 《本草经集注》 梁 陶弘景 730 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为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新修本草》

(《唐本草》) 唐 苏敬等 850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海药本草》



李珣

124

主为外国输入的药物

《图经本草》



苏颂 为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绝大多数的图都是经实地写生绘制。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证类本草》)



唐慎微

1746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的重要典籍之一。 《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1892 全书按药物自然属性自立分类系统,为自然分类的先驱,也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被译成多国文字。 《本草纲目拾遗》 清 赵学敏 921 收载《本草纲目》未记载的药物有716种。新增药有西洋参、冬虫夏草、鸦胆子等。 《晶珠本草》

清 德玛尔.丹增彭措 2294 收载了青海、西藏东部、四川西部的药材,是历代收载藏药最多的典籍。 《植物名实图考》 清 吴其濬 1714 为植物学名著,其中很多植物均根据著者平生经验,辨别形色气味,摹绘成图,附以考证,以求名实相符。





1.中药鉴定学的四大任务: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本草记载不详;一药多基源情况较为普遍;

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化。

3.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中成药

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方法是:

从生物和亲缘关系中发现新药源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新药源

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新药源

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

从古本草中寻找

















献花(0)
+1
(本文系如影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