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江西省2012年服务业发展报告_江西省统计局
2013-10-28 | 阅:  转:  |  分享 
  
2012年江西服务业发展报告



日期:2013-04-1500:00:00

文章点击数:983

稿源:江西省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









2012年,江西省继续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略,积极应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面巩固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整体规模和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新兴现代服务业,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服务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为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社会经济贡献力显著提升



(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稳步增强。2012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460.76亿元,比同增长9.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增加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33.5%上升到34.5%,提高了1个百分点。



2011-2012年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



2011年

2012年





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占GDP比重

(%)

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占GDP比重

(%)



地区生产总值

11702.82

12.5

100.0

12948.48

11.0

100.0



第一产业

1391.07

4.2

11.9

1520.23

4.6

11.7



第二产业

6390.55

15.2

54.6

6967.49

13.4

53.8



第三产业

3921.20

11.1

33.5

4460.76

9.5

34.5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情况看: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45.94亿元,排在第一;其次是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为714.42亿元和567.82亿元。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增长15.9%,高于服务业增速6.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11.4%和6.2%;房地业增速较缓,增长3.6%。



2011-2012年江西服务业增加值构成及增速



2011年

2012年





增加值

(亿元)

占服务业的比重

(%)

增长

(%)

增加值

(亿元)

占服务业的比重

(%)

增长

(%)



服?务?业

3921.20

100.0

11.1

4460.76

100.0

9.5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07.44

12.9

6.3

567.82

12.7

6.2



批发和零售业

831.97

21.2

11.7

945.94

21.2

11.4



住宿和餐饮业

270.29

6.9

12.2

338.95

7.6

5.9



房地业

402.51

10.3

0.9

411.43

9.2

3.6



营利性服务业

592.39

15.1

24.1

714.42

16.0

15.9





(二)服务业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2年,随着全省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显著增强。全省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571.97亿元,比2011年增加79.20亿元,增长16.1%,服务业地方税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1.7%。从税收贡献看,房地产完成地方税收247.02亿元,占4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地方税收完成91.38亿元和66.07亿元,分别占16%和11.6%;从税收增幅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长最快,增长416.7%,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117.5%和47.8%。



2012年全省服务业地方税收分行业情况

行?业

地税收入

(亿元)

增长(%)

比重(%)



服务业

571.97

16.1

100.0



批发和零售业

33.16

38.6

5.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1.38

47.8

16.0



住宿和餐饮业

13.59

9.3

2.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55

33.8

2.0



金融业

66.07

-4.2

11.6



房地产业

247.02

-5.2

43.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7.02

117.5

6.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6



1.2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9.41

44.6

5.1



教育

1.79

-12.7

0.3



卫生和社会工作

0.74

-20.4

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

-10.3

0.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6.3

416.7

4.6



其他行业

3.84

-45.7

0.7





(三)服务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2011年末,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898.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从员比重为35.5%,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422.03万人,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128.66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82.60万人。三大传统服务业行业仍是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共有从业人员633.29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70.5%,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5.0%。



2007年-2011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情况



(四)服务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12年,全省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9%。从投资额看,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406.03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891.83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490.04亿元,三个行业投资额2787.90亿元,占服务业固定投资的64.6%,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24.5%;从投资增长速度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长最快,为86.5%,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增长56.4%,56.1%和55.2%。



2012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比重(%)

增长(%)



服务业

4312.39

100.0

28.1



批发和零售业

439.91

10.2

55.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90.04

11.4

10.0



住宿和餐饮业

274.02

6.4

33.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2.59

1.2

18.6



金融业

25.69

0.6

8.8



房地产业

1406.03

32.6

2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6.42

3.2

56.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0.80

0.9

56.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91.83

20.7

19.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2.43

1.4

24.6



教育

147.17

3.4

38.4



卫生和社会工作

80.39

1.9

1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1.25

2.3

-4.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63.81

3.8

86.5





(五)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显著增长。2012年,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8.39亿美元,增长30.2%,占全社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27.0%,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92倍、4.5倍、3.3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52.5%和52.3%。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36.6%,33.9%、31.6%。



服务业分行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情况



二、重点服务业行业运行情况



(一)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发展。2012年,江西继续以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不断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交通运力紧张局势得到进一步缓解,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共完成货运量11.37亿吨,增长15.6%;货物周转量2559.78亿吨公里,增长23.9%。公路客运量77650.0万人,增长7.1%;旅客周转量371.89亿人公里,增长9.1%。全年完成水路货运量7930.5万吨,货物周转量207.2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了6.5%和2.0%;客运量254.8万人,旅客周转量0.3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了1.3%和6.2%。铁路运输止跌回稳,全年货运总量5384.4万吨,货运周转量681.75亿吨公里;客运量为6334.5万人,客运周转量584.06亿人公里。



(二)国内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围绕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政策,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培育市场消费热点、优化购物环境、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稳定物价”等举措,促进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达到4006.2亿元,增长15.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1.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07.8亿元,增长23.3%。从限额以上统计商品类别看,吃、穿、日用品等刚性消费需求稳步增长,食品类、服装类、中西药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26.7%、29.2%、31.7%、22.4%、25.4%;文化娱乐类商品需求保持了高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41.9%和26.3%。分行看,住宿餐饮业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7.8亿元,增长21.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5.9个百分点。分城乡区域看,城镇市场增长快于乡村市场,全省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31.2亿元,增长16.5%;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5.0亿元,增长12.8%。



(三)金融业稳健发展。2012年,省政府围绕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两大战略,主动融入国内外金融产业分工,强化与沿海发达地区和金融机构总部合作,通过实施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战略,做大特色金融资产总量,做强区域金融辐射功能,不断提升金融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839.02亿元,增长17.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080.15亿元,增长19.1%。银行业境内贷款11063.73亿元,从贷款投向看,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实体经济,分别占银行境内贷款的10.1%,16.7%,14.7%,11.7%。2011年股票发行量5.04亿股,筹资49.50亿元。2011年末,全省31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资产2341亿元,增长19.7%;总股本194.99亿股,股票市价总值2189.29亿元,流通市值1831.08亿元。2012年,全省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71.72亿元,增长7.7%,增速居中部六省第1位。其中,产险公司保费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1.57亿元,增长14.8%。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70.15亿元,增长3.9%。全年保险业赔付支出93.16亿元,增长25.4%。2012年末,全省有1家期货公司,24家期货营业部,投资者开户总数2.36万户,代理成交203.86万手,代理成交金额2011.51亿元。



(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2012年,受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影响,全省房地开发速度有所回落,进入调整稳步发展期。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69.62亿元,增长11.8%。从房屋用途看,住宅投资684.21亿元,增长3.5%;办公楼投资62.10亿元,增长2.1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7.64亿元,增长23.1%;其他房屋投资105.66亿元,增长17.4%。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504.79亿元,增长4.7%,银行贷款154.57亿元,增长9.6%。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9465.63万平方米,增长1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319.85万平方米,增长4.6%;办公楼施工面积280.19万平方米,增长1.1倍;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1188.94万平方米,增长34.3%;其它房屋施工面积676.66万平方米,增长52.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97.10万平方米,下降0.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125.90万平方米,下降1.4%;办公楼销售面积47.56万平方米,增长1.2倍;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189.46万平方米,下降1.4%;其他房屋销售面积34.19万平方米,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额1137.35亿元,增长13.5%。其中,住宅销售额931.39亿元,增长13.0%;办公楼销售额50.62亿元,增长1.6倍;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140.23亿元,下降2.6%;其他房屋销售额15.10亿元,增长3.2%。



(五)邮政通信业务总量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邮政企业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61亿元,增长5.7%。快递业快速发展,对邮政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大,2012年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5472.6万件,增长47.3%,实现业务收入8.41亿元,增长26.3%。全省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80亿元人民币,增长11.5%;电信业务收入230亿元,增长13.6%。2012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44.2万户,普及率14.4%;移动电话用户达2573.4万户,增加251.4万户,普及率57.4%;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72万户,增加59万户。电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7.6亿元。



三、当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2012年江西服务业发展情况看,总体上呈现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也应清醒的看到,我省纵向相比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横向与国内经济发达省市相比,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很滞后,部分服务业行业和企业经营情况不够稳定,发展速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持续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加上国内政府消费紧缩,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出台,当前服务业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速度滞后。目前,我省产业结构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其中服务业严重滞后是产业结构最突出的问题。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4460.76亿元,增长9.5%,占GDP的比重为34.5%,在中部六省增速和比重均居第四位。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滞后GDP增速1.5个百分点,滞后于工业3.9个百分点。



2012年中部六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增速情况

地?区

增加值

(亿元)

占GDP的比重

(%)

增长

(%)



江西

4460.76

34.5

9.5



山西

4405.90

36.4

9.5



河南

9017.36

30.3

9.2



湖北

8210.94

36.9

10.8



湖南

8643.60

39.0

12.2



安徽

5629.40

32.7

11.0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我省以传统服务业行业为主,而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所在比重偏低。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1-11月,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9%、19.4%、9.1%、18.9%、15.7%。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三大类行业低于服务调查行业总量16.6%的增长速度。



(三)服务业固定投资增速回落,利用外资的比重偏低。2012年,全省服务业投资增长28.1%,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投资比重从2011年38.4%下降到37.9%。在服务业投资中,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四个行业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74.9%。其他新兴服务业行业投资严重不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0.9%。从分行业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看,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偏低,仅占社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27.0%,低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7.4个百分点。



四、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和我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崛起”的总要求,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优化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社会就业压力。



(一)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一是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集中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服务业发展的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服务业。对服务业中的薄弱环节,政府采取贴息的办法,积极向服务业项目发放贷款,提高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二是优化服务业投资结构。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在继续加强对传统服务业改进提升的同时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金融保险、科技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业、旅游、中介服务、物流等行业投资,增强投资的集聚效应,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投资规模圈。加大创意产业园区和服务外包示范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吸引研发设计、文化传媒、网络信息等创意企业,集聚一批具有高增值服务能力的国内外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三是积极引导外商对服务业投资。



(二)优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和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着重加强与国际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的联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落户,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与物流业发达地区物流信息交换中心的对接,形成一个为用户、企业、商业、社区和配送中心服务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信息体系,把物流业打造成为一个主导性的产业。二要培育壮大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发挥政府引导调控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多层次科技企业投入支持体系。全方位改革科技企业,形成多种所有制科技服务业企业并存的局面,支持科研机构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独立的科技服务企业。进一步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技术开发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实现公共科技资源的社会共享。



(三)培育壮大服务业企业。一是支持和鼓励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和已发展成较大规模的服务企业争创名牌,做大做强。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组成大型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名牌企业。二是积极引导和扶植中小型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改变服务企业“小、散、弱、差”和经营方式陈旧、技术设备落后、功能单一的被动局面,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逐步做强中小型现代服务企业。



(四)加强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一是依托省会南昌和地级城市为载体和平台,形成以金融、企业总部和商务服务为主的核心集群、以娱乐高档消费为主的衍生集群、以旅游餐饮服务为主的支持集群。二是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形成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主的辅助集群,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支撑集群,以服务外包为主的延伸集群。三是在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基础上,拓展服务辐射空间,使服务价值链向外延伸。



(五)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经济全球化推动着服务业国际化的加速发展,服务业国际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快,为我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迎来难得机遇。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科技不断创新、国内消费升级等战略机遇,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破除行政性垄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旅游、医疗、教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国际贷款代理等领域。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大力促进国际现代生产服务企业进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采购、营销中心等落户江西。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品种,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高我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撰稿:黄小平



审核:周红





















献花(0)
+1
(本文系tigergroup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