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分享唐时代
2013-10-30 | 阅:  转:  |  分享 
  
读书1:上海教育20136B

《唐盛昌:一个有预见性的校长》

有人说,他是当今杏坛的富翁,教育头衔没有两百字无法涵盖;有人说,他将育人与办学做到了极致,和上中彼此成就,国际课程、高中课程图谱、数字化校园、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等等,无一不在当代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产生影响。

现将本文精彩内容摘录如下:

一、精彩句、段:

前人之树,今时之路

唐盛昌认为有三个主要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凝聚人心,改革分配制度,合理拉开奖金差距,而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需要学校靠自身的力量筹集资金;二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形成学校良性的运作机制;三是抓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他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在短时间内为学校建立、健全了校长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精神激励制、按量核奖制、班级等级制和流动优化制等六项校内管理制度。

他构建“三、四、五”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一流意识、国际意识和时代意识,爱国心、事业心、创造性和适应性,从深层思想、外显行为和服务社会三个层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还制定了《上海中学学科教学纲要》,在充分重视学生的基础学力基础上,通过课程教材改革,发展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唐盛昌又根据上中的发展特点做出了一系列决策:创办外国人子女学校;积极推行选择性的课程改革;促进“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的教学特色形成;加强数字校园的建设……这些决策的落实不仅将上中推向了“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点,也向世界名校发起挑战。

敢为人先开先河

上中迈上良性发展道路后,唐盛昌及其领导的一班人马意识到:若要使上中真正焕发勃勃活力,学校必须有战略性改变,从以内部改革为核心向以外部拓展为导向。上中提出了“让上中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上中”的基本框架构想,并得到了上中师生的一致认可。于是,上中加强了与美国、德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与香港地区的一些国际学校、德国汉堡的多所中学、美国圣·安德鲁学校等建立了对口交流关系。

1990年7月,首届“上中——哈佛”夏令营在上中如期开营。美方组织了20名哈佛大学的学生来到上中,在为期六周的时间里分别为上中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开办了两期语言培训班,由一位美国大学生带六名上中学生分专题开展讲座,然后组织讨论。

1993年夏令营即将结束时,美方领队约翰找到唐盛昌,希望能留下来任教。问及原因,他沉吟了一下,“是(因为)我所看到的中国,我所了解的上中!在我没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毫无了解,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国家一定贫穷、落后、闭塞、愚昧。但来了之后,我看到的中国完全不是那样,这是一个古老悠久又很有朝气的国家。还有上中,也跟我想象中的中国学校大不一样,这样的学校即使在美国,也是非常好的学校。”

依靠校企合作吸引投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外国人子女学校——上中国际部。唐盛昌将其视为一种双赢的事业,一方面如果办好了,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释放公立学校潜能;二来办国际学校会推动本部教育教学。

离开学半个月,报名的孩子仅有几个,开办第一学期,只招了18名学生,层次也是参差不齐。

来自中国的声音

在上海,这所18名学生的学校是那么不起眼,但唐盛昌相信,这些学生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是在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结合上,创出具有心仪的教育模式。

1995年秋,国际部通过验收加入国际文凭组织(IBO)。……根据组织提供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实施纲要,国际部实施IB课程,基本课程设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艺术科学六组学科群,核心课程包括拓展论文(EE)知识论(TOK)、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CAS)。两大类9门课程中,又分标准级和高等级,前者层次相当于一般高中课程,后者难度相当于国外大学一年级水平。

“我们要成立的是国际文凭组织全球校长委员会。‘国际’‘全球’应包括除欧美之外的其他地区。按照现在的组织模式,是无法体现国际性和全球性的。世界是多民族的,世界文化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构成的。既然如此,我们的全球校长委员会在建构时,就要考虑吸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校长,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校长委员会。”

“非欧美人的国际学校的校长虽然少,但不等同于没有。现在有很多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办国际学校,这也是事实。他们的经验少,更需要与国际文凭组织建立联系,更需要全球校长委员会的帮助。如果我们的组织里没有这样的人,那么他们的需要谁来反映?他们的发展谁来指导?我们又怎么能够倾听到他们的意见呢?并且这一支力量,随着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许就是未来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为唐盛昌的争取,会议结束时全球校长委员会的建构原则中增加了一条:要尽量考虑吸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校长。

此后几年的时间里,唐盛昌每年参加4次委员会会议,参与对全球数千个IB学校业务发展的研讨,为中国乃至亚洲赢得了国际教育中的一席之地。

上中多年来参与国际交往的体会证明: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改革与创新,正是从这些交流中获得的灵感。像外国人子女学校的成功创办、数字校园的建构、“激励·优化·高效”的管理机制的创设等,都或多或少在借鉴了国外教育改革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性地发挥,使得上中获得长足的发展,积累挑战世界名校的实力与勇气。

菁英教育与精英教育

在唐盛昌提出的教育理念中,如果论资排辈,“乐育菁英”应该可以置于前列。

“当我按照国际教育的标准作参照,发现我们首缺的就是对志趣的关注。”唐盛昌发现,问起高中毕业后要做什么时,国外学生会回答金融、艺术、音乐、医生,然后对该专业所在的国内最好的大学如数家珍,而中国学生回答的是考北大、清华,而对个人爱好、社会责任、未来方向、院系专业都不在意,能安逸地当个白领是最大愿望。

“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普罗塔戈的话或许可以理解为:“学校不是一个加工和生产知识容器的工厂,而是一片能让青春的生命自由、健康绽放的绿洲。”唐盛昌意识到,智力水平相仿的学生,志向、责任与思想境界直接影响创新动力和未来发展高度。……不过一个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菁英’,如果不爱国、不爱社会、没有健康的心理,他们不但不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反倒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这种人就不是‘菁英’。‘菁英’应该具备克服困难的精神、创造性的思维、健康的体魄、服务社会的思想、强烈的爱国热诚、渊博的知识等。”

上中的教育怎样促进资优生思想境界、成长视野、知识结构、发展选择等方面更加良好的发展?……关注在全面提升学生厚实基础与潜能开发的同时,正确处理好高考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唐盛昌力求解决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既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与志趣逐步聚焦;既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又不忽视当前高校招生制度对学校的影响;既注重国内优良传统与改革元素的深化,又注重在实践国际主流教育中挖掘先进元素加以中国化改造。

聚焦菁英“志趣能”

2008年,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突破口,上中在上海市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科技实验班首批45名学生正是入学。借实验班成立的契机,构建德育图谱、学习领域和优势潜能开发图谱,并以“立志”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起始,通过德育课程图谱将学生成才志向与社会理想相联系。

重立志的德育课程图谱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确立将所学所会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志向;二是立志创新,见人所未能见,做人所未能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意。上中学生的德育课除了有高中政治课程、高一学军、高二学农、高三社会实践等国家规定课程,还创设了《组织与领导(LO)》课程、《人际交往与自我认识(双I)》课程、《48小时野外适应性生存训练》科目及创新、实践、服务(CPS)》课程。其中,LO和双I课程对应认识、反思两大类型,通过团队合作和自我剖析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立志报国。48小时生存训练和CPS课程对应体验、实践,以接触社会为切入口,在学军、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中立志以创新精神应对挑战。四类德育课程为不同特质、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活动空间。

李想的CPS课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文欣社”,以社团的方式开展民间保护活动。她与社员撰写春节祝福,亲自送往多个国家的驻沪领事馆,并通过领事将祝福交至该国总统,表达中国学生对该国人民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国家间长期友好交流的渴望。……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举行了“愿在我心,任在我肩——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万人签名活动”,……

“诺贝尔奖——光环背后的精神”是学生对创新科研精神必须不畏艰辛的认同……“立志”之所以可以成为上中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开篇之举,是因为它脱离了一般意义上以成绩为重的旧模式,从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活动能力与人文素养入手,拓开创新追求的视野。

……两年中丘深完成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分支学科个性化的选择学习。

上中自主开发了877门发展型课程供学生选学,与图谱匹配的实验教材802本,其中自己独立编写的校本教材383本。

迄今为止,上中在建成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激光与通讯、自动化控制、汽车模拟驾驶、纳米技术、人体医学、生态学、现代仪器分析等30个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基础上,与交大、复旦、同济、财大、华政、天文台、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等16所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2008年至今,基于志趣聚焦的专业选择正成为学生在选择大学时的主导。

“聚焦志趣能”改分数导向、应试导向为志趣导向,从一般意义上的“尖子”选拔与再加工中解脱出来,强调志趣聚焦而非应试分数、竞赛名次。在学生广泛涉猎课程的基础上,逐步聚焦兴趣领域。“志”让学生将自身的发展志向与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理想、信念、责任联系在一起:“趣”让学生逐步认识、发展的兴趣与潜能结合,构建自身的个性化知识,与一定的未来发展指向性意向相结合,以此形成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达到育能的目的。

二、关键词:

Worldteach(世界教育)组织

“附属”价值





《唐盛昌20问》

经验的分享

问1.您在上中最满意的一项工作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国际部的创办于成功。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视野比较狭隘,完全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待,也没有借鉴经济领域企业的思维。企业是一个什么思维?比如说生产彩电,我会先把彩电买来,全部拆开,把每一个零件都搞清楚,然后再弄清楚整体的功能。但是,教育好像到现在为止,没人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在说国际教育如何如何,但国际教育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有没有把它所有的零部件一个个拆开来,搞懂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为什么必须这样?没有。现在高校做的比较教育只是一个

大的框架的比较,就像是概念车,而不是一个产品。

而我们是真正地去了解了国际教育当前主要发展的趋势,怎么去具体运作它,去设计整个的框架,从哲学思想到课程,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再到训练系统、评价系统。我感到这20年,从国际部的创办,从对国际教育、国际课程所知甚少,到现在吃透它的标准、要求,我们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应该说,这是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可能是当前最满意的。

问2.您在上中24年的校长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又是怎么层递演进的?

上中24年校长的经历,我的一个感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重整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还解决了上中进一步发展的五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发展方向的问题。1993年创办国际部,也就是明确了上中应该走本土化与国际化充分结合的发展道路。第二个是教学的规范问题。上中的课程图谱知道的人比较多,它就是在当时我们做的各学科教学纲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纲要的制定是基础性工作,我们按照上中应该达到的水平,对每一门学科根据不同的年段进行梳理,建立了一个常规教育的基本规范。第三个是信息技术的支撑问题。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硬件建设,而学校硬件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使用。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就开始着手进行信息技术建设。第四个关键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重整。学校要办好,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是不能放的。所以,我到上中的前三年,离开的教师少说也有四五十人,一进一出,上中的教师队伍才基本成型。第五个关键问题是机制和文化的确立。我们当时就明确提出,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生,所以对学校来说,第一位的是教学;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上课。所以,上中的行政会是在下午四点以后开的,教师的课是不能随意调的,学生的欢迎程度是评判教师的重要指标。在这个阶段上,上中的这些机制和文化基本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5年。……第一个发展就是国际部,短短七年时间,国际部学生就从200多人一下增加到了2000多人。参加IB考试的平均成绩也从二十几分上升到了三十几分。第二个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到2005年的时候,上中的信息技术已经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2年,我们又在学科纲要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自主课程、创新课程,并提出了资优生发展的概念,2004年资优生德育研讨会在上中召开。资优生概念的提出,又使学校到达了新的发展高度。也是在这个阶段,上中的一批优秀教师开始脱颖而出,大家对学校的文化、制度都形成了高度共识。可以说,第二阶段是上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基本确立了领头羊的地位,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大概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在探索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路,特别是高端学校的发展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这一阶段,我们从资优生教育开始转型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举措和探求。比如说,高端学校必须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要与高校紧密结合,这个我们之前也做,但不成规模,而这个阶段就开始大规模地做了。还有,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就必学要有完整的、系统的课程。针对当前中国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缺少有效衔接的弊端,我们在常规课程外,又增加了专门课程和课题研究,以此来达到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另外,在国际化的征程中,我们也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所以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从2005年开始,方向更加清晰了:从教育局部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到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教育的全局视角;从做到国内最好,扩展到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具体的一个一个实践,到能够做出一些理性的系统性架构和分析。

问3.耕耘上中24年,您认为在教学模式探索方面最有价值的创新是什么?

我感到,最有价值的就是专门课程的设立及其与课题探究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高端学校的教学模式。

探究怎么做?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专门课程+课题探究。我原来也认为课题探究是最重要的,但是经过三四年的实践,大量的数据否定了我原来的想法。因为中学生的探究跟大学生、研究生不一样,他是边学习边探究的模式,因为他的知识不完备、条件也不成熟。所以中学生的探究,是一种不完整的探究,更多的应该是学习探究。怎么学习探究?我们没有现成的东西。用现有的课程作为载体也可以,但现有的课程过分成熟、过分系统完整,学生可以质疑、提出问题的东西太少,探究性不强。所以必须要有新的载体,这就是我之前讲的专门课程的课题研究。这样做下来,效果非常好。所以说,中学生探究是专门课程和课题探究相结合的这么一种教学模式。

问4.您在推进改革,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是靠什么去解决的?

我现在碰到的更多的困难,是政策的滞后、体制机制的滞后与我要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冲突。如何突破原有的那些边界,这是最大的困难。突破的基础在哪里?就在于你对政策的深刻了解,你要知道原来政策的边界在哪里,在这个边界上,哪几个点是可能有伸缩空间的。只有这个度把我握得非常精确,这个是候你才有可能突破。

对校长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需要有非常高的政治敏感性,否则做不成事情。就说上中的国际部为什么可以办成,实际上就是精确地把握了政策的边界。第一,改革开放政策,这个是大政策。……第二,中国人可不可以办国际班,法理上是没有问题的。

问5.上海中学在引领上海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成功实践中,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分享?

就是我一直说的,教育是今天的人去培养明天的人,校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明天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一种设想和感觉。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光靠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是没用的,必须出去看,看人家比我先进的做到什么样子,他们有哪些问题,还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所以要说有什么规律的话,真正的规律,就是对今天教育形态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才能够知道,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用什么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

问6.面对一般学校的普通学生,如何在注重学业基础的同时,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做什么?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建设,哪个更重要?

不同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的要求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以此为发展主线。上中以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为主线,但是一般学校,如果是把这个作为主线来处理,那就会产生问题。对一般的孩子来说,重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则比创新意识要更强一点,它有更强的指向性,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一般较适合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而真正的要达到创新能力的高度,可能就是最高端的几所学校。

至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建设的重要程度,则要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来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是培养创新意识,我想对实验室的要求就不会太高,而要培养创新能力的话实验室就非常重要了。

校长的智慧

问8.作为知名学校的知名校长,您的成长经历不可复制。请问,回顾自己的历程,哪些因素对您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规定动作?

什么叫校长的成长?我的视角可能不太一样,你要成长,你就有不同的成长高度,有不同的成长内涵。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内涵,其规定动作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要做好今天上中的校长,英语必须过关。跟外教能直接对话,参加国际上的各种交流,那英语就是规定动作了。但是对其他学校的校长来说,英语就不一定是规定动作。所以这个问题是与高度相关,与校长的内涵紧密相关。

问10.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批顶尖的或者说是大师级的教师。您认为上中有这样一批大师级的教师吗?大师级的教师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

大师不应只在高校,中学里也需要有更多大师级的教师,但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可能有的,因为这需要有很多条件。我认为,上中现在有一批相当好的教师,但是缺少顶尖的、大师级的教师。因为真正要成为一名顶尖的、大师级的教师,没有二三十年的积累,是到不了这个境界和高度的。而且也不是二十年、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就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真正顶尖的、大师级的教师是什么样?至少牵涉到三大方面。第一,从专业的角度讲,有非常高深的造诣,对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够有所引领;第二,教师跟单纯学者、科学家还不一样,还有一个真正的人文素养的问题,人文素养没有达到相当高的高度,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教师;第三,就是教师个人的人品、自身各方面的修养。

未来的发展

问15.当前,上海基础教育要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已成为关键环节。您对国际课程十分了解,研究得也很透彻,在您看来深化课改,可以向国际课程借鉴些什么?另外,您能否展望上海国际教育的愿景?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但是,理念如果没有载体,如果不能落地,那就是一句空话。我们的课程,能不能支持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机制,能不能支持这样的理念;我们的硬件设施,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条件,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理念;我们的老师,能不能适应这样理念……都是无数个非常大的问号。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从理念走到实践,走到操作,那就是上海教育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评价方面需要多元化。比如国际上的IB课程,197门课,选6门就够了。还有不同水平的,有上万种的组合。可以说,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要的是对每一个学生,来设计一把适合他自己发展的尺子。这就是教育的进步。所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评价方面,就必须要有这种深层次、大的改革。上中为什么做得比别人稍微好一点儿?因为我们永远不只是停留在理念。我提出任何一个理念后,就尽最大的可能,寻找合适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去实现它,去完善它。这就是上中可能与其他有些学校不完全一样的地方。



摘自《上海教育》2013年6B唐时代





































1

















献花(0)
+1
(本文系阿华宝贝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