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大规矩
2013-11-14 | 阅:  转:  |  分享 
  


6大规矩

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规则能够保护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生活

中,我们经常给孩子一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尽管并非故意。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

需要建立哪些规则?什么样的规则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一生都适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一

次,孙老师将进一步解答。



孙瑞雪:

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火车上,一个4岁的孩子在卧铺席上爬上爬下。几次攀爬后,他的妈妈开始制止他:“听

话,下来!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句话并没能阻止孩子,对攀爬的需求使他忽略了母亲

要抛弃他的威胁,仍然开心地探索着。就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乘警。爷爷赶紧说:

“看,再不下来,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孩子立刻紧张地坐在了铺位上,放弃了攀爬。

在我看来,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攀爬,这是他心智成长的一个需求,活动是他智能运

用的一部分。火车有3个高度的铺位,每攀爬一层都是一种心理挑战,同时也会带来一种空

间的新感受。一般情况下,只要别人同意,孩子是可以这样活动的。但是,孩子的攀爬行为

很可能给父母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很多父母不容许孩子攀爬,并不是因为孩子打扰了别人,

而是他不愿意让孩子发生危险。

于是,许多成人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定了这些“规则”:

“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

“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

“乖,不要弄脏手。”

“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

“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

……

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常常限制着孩子,并可能威胁着他的成长。

当一个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时,他会认为一切都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事件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无法判定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安全的。这样,危机感就变成了他生活中一

个随机性的东西,安全感没有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规则”,有的内化成了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的随着孩子的长大慢

慢废弃掉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公共场所写着一些对成人的要求:不要随地吐痰;

请记住冲厕所;请把手纸扔进纸篓……实际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在成人的世界里被人们称为最

基本的素养和素质,这个没有建立起规则的成人正是由于没有基本的素养,于是又在影响着

下一代孩子。

道德的根基

在我们的学校里,一位父亲既无奈又骄傲地告诉我:

有一次他严厉而粗暴地谴责他的孩子,孩子等他发完火,对他说:“爸爸,你能不能注意一

下你的坏脾气?你的坏脾气解决问题了吗?”然后孩子继续说:“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这个孩子,遵守了这样一条规则:粗野的行为不能有。在实行了这个规则的幼儿园生活中,

孩子显然经验到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规则使他超脱了对父亲的恐惧,跳到局外来观察父亲。

其二,他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了更多、更好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发

展打开通道。

这些,他是受用终生的。

事实上,真正的规则能够从人性的根基上奠定道德规范。当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全体人都遵守

着规则,孩子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就能够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

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

对于从未建立规则的孩子来说,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可能需要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中,

你能够看到,孩子是多么乐意遵守规则;当孩子发现某些人不能遵守规则的时候,他又是多

么地痛苦和不安。

我们常常看到1岁多的婴儿,对规则有着强烈的要求:杯子一定要放到原处,出门时一定要

由他来关灯……这样的状态表明秩序化是生命本身的内在要求。孩子如果自然地长大,不会

去破坏社会道德规范,只会建构更高、更完善的道德规范。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给他建立的规则奠定了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本

句话复制后插在文内,突出)

6大基本规则

给孩子的基本规则,必须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要遵

守。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状态,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对于0~6岁的孩

子来说,实际需要建立的规则并不多。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十几年中,总结了以下的6条: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6条规则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孩子们能够自己判断是

非善恶,能自发地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秩序与和谐的氛围。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就有了希望的

理由。



上一期,孙老师提到了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6大基本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在实际执行中,父母们遇到了一些困扰:如何实现这些规则?怎样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意

义?下面,孙老师将作进一步阐释。



困扰1:基本规则中有一条“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粗野、粗俗,是指随意打人、骂

人吗?孩子违背了这一条,该如何处理?

所谓粗野和粗俗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显见的,指行为和语言上的粗野;另一个是隐性

的,指对他人心理上的控制和压制。

我们先来谈显见的: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

胁迫,以达成自己的愿望。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粗野、粗俗的行为。

比如,一个孩子想得到别人的某样东西,当这个愿望达不到时就开始打人或骂人:“我把你

妈妈抓到监狱里,让警察枪毙了她。”

此时,这条规则能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如何对待自己的期望;如何处理已经酝酿在胸腔里的

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宽松的自由空间用以自我调整,

同时给予他们判断是非的概念和再次选择的机会。唯一的要求是不可以伤害到别人。

具体而言,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行为,首先要帮助他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这是粗野的

行为。”然后请孩子重新选择:“请换一种正确的方式解决。”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孩子

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同样的处理模式也适用于隐性的粗野和粗俗的行为。当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不给

我吃,我就不跟你玩儿了。”我们的孩子会这样回应:“这是威胁。如果你不愿意跟我做朋

友,我可以选择别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这样,当他长大后,他同样

会沿用这套模式对待周围的人,客观地看待爱与不爱、控制与平等、交友与树敌、诚实与谎

言、威胁与和谐、暴力与沟通、失去与得到,而不会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困扰2:孩子往往很难分辨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

拿,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这条规则对现在的他,意义在哪里?

这条规则能够帮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界限。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我的世

界”:妈妈是我的,我看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要告诉孩子:

“这是你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儿童已能很好地区分你、我、他后,再跟他说:“这是你

的,这是我的,这是他的。”这个概念很清晰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重复问孩子:

“这是你的吗?”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不论这个人是谁。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样

做是让孩子学会区分“你的”、“我的”,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

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违法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不是我

的,但我就要”。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老师们总在重复地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你的吗?别人的东西不能

拿。”“如果你想分享,你必须征求这个东西的主人的同意。”这个过程使孩子学会了正确

地看待被拒绝和被接纳的过程。这个既明确又简单的心态过程,为人生节约了成本。



困扰3:提到归位,尽管我一直提醒,但是4岁的儿子经常做不到,游戏结束后,玩具总散了

一地。他是不是还太小?这个习惯是不是等他再大些再培养?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这条规则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

和自身的教养。所以我们才会对一个刚入园的孩子说:“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同时

和他一起把东西归位,帮助他慢慢建立起这样的习惯。几个月后,无论这个孩子身处什么环

境,他都能这样做。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条规则都是合适

的和有益的。



困扰4:在家里我尽量和孩子一起遵守“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的规则。但

是我发现,有的时候很难做到。前天早晨,我等孩子先行洗漱,可洗着洗着,他就玩起水来

了,这一玩儿怎么也停不下来。我不得不结束“等待”,强行带他离开。

这条规则限于公众场合和集体生活。在5岁以前,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对妈妈实行这一规则。

如果妈妈认为该自己洗漱了,就请把孩子抱开。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资源往往有限,很多情况下它属于所有人。当别人先拿到的时候,

我们必须学会等待。这条规则能够保证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使人们拥有一个愿意等待的好

心态。

在我们的学校里,不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必须遵守这条规则。这样就不会出现由老师来决定

怎么使用资源的事情。否则,孩子们就必须仰视老师,等待老师的决定,平等的心态也就随

之改变。

但如果两个人一起拿到,老师就会介入:“你们自己决定怎么办,决定好了再来拿。”孩子

们一定会很快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



孙老师提示

在一个文明、平等的环境中如果想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须有这些规则来保证。成人也

能够遵守这些规则,是孩子得到自由的基本保证。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孩子都会知道他做

事情的底线,并且知道这个底线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

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不好的”、“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

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的轨道。这就是我倡导的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精神。

Q:我一直认为给孩子立规则非常重要,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又经常会产生些困惑。比如,

我要求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6点到7点之间,但有时她实在想看,我也会让她看。而我的

一位朋友属于坚决执行派,一旦决定给孩子立某项规则,就决不让步。而她的坚持,往往会

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的问题是:规则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不

是一定要采用强硬的方式?也就是说,是不是一定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北京蚌蚌妈)



孙瑞雪:

在回答这位妈妈的问题前,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规则。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是

保护全体人权利和自由的共同约定。“全体人”指的是规则范围内的所有的人,比如家庭中

的每一位成员,幼儿园里的每一位成员,包括老师、校长和孩子。

当这些“全体人”共同遵守某种约定时,规则才成为规则。例如:如果要求孩子在教室里小

声说话,那么教师或者校长也一定要小声说话。如果规则由强势群体把握,并且只有孩子遵

守,那么它就变成权力,而不是规则。这正是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面临的巨大问题。



规则保护自由

我必须要说的是,成人更应该遵守规则。孩子有探索和尝试的心理需求,有时候他们会试探

成人的底线,有时候会观察成人的生活,这些都会使他们思考并得出对成人世界的答案和看

法。

在幼儿园里一个5岁的孩子对另一个5岁的孩子说:“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大人的世界,

大人说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不然大人就会说‘你不是好孩子’。”如果成人不能够遵守

自己的承诺,谎言和应付就会在儿童身上出现。

有一次,老师领着孩子上楼梯:“上楼梯时,请从右边走。”而下午,这位老师却从左边走

了,孩子就问老师:“你为什么从左边走呢?”老师忙说:“对不起,我忘记了。”可是孩

子依然问老师:“可是早晨你告诉过我们了呀!”孩子在疑惑,大人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

里。这种对人的思考能力是孩子所具备的,只不过有些孩子没有办法表达,而有些孩子却表

达了成人根本没有思考和理解的问题。

遵守规则是人生活的基本道德标准,遵守规则的生活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会使孩子将来

成长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

当规则是规则的时候,儿童会使用规则保护他成长的自由,这才是规则最根本、最高的意

义。这个自由包括成长的自由,发展潜力的自由,解决问题的自由,承担责任的自由,以及

得到答案的自由。

规则像一只高举着真理权杖的手,把专制、强势、暴力清除出儿童的成长之路。

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问他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打人就是坏孩子,你打人就是爱?”我

期望这个妈妈的回答不会是:“因为我是妈妈!”



规则具有弹性

当一个妈妈跟自己的孩子商量好晚上6点至7点可以看电视,那么这就成为相互间的一个约

定,它就是一个规则。在这个时间里看电视的自由就由儿童来把握。做父母的不能随意进去

打扰和唠叨:“怎么又看电视了?”“看这么久,把眼睛都看坏了!”……父母必须遵守这

个约定,规则保护了这个孩子。

但是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7点到了以后孩子并没有离开电视机,父母就会担忧。

要问孩子:“为什么约定的时间到了还要看呢?”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妈妈,还有一点

就完了,让我看完好吗?”

我的答案是:“好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看完这一点结尾,保持孩子对一个故事的了解

的完整性,否则孩子会发疯的,家长也会发疯的。

规则是有弹性的。孩子正在学习规则,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舒服地接纳规则,然后在漫长的

时间中有心理能力承受这个规则,并将其内化。

如果家长想快刀斩乱麻似的让孩子马上就遵守规则,机械地按规定执行,干净利落,一次解

决问题,你会发现这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意志,并且对事物有一定要求的人会站在你的对

立面与你斗争。这场斗争会没完没了,建立规则的本来目的也就在这种生活的纠葛中变质

了。

假如到了7点钟,新的电视节目又开始了,孩子并没有遵守规则,妈妈就要跟孩子说:“我

们已经商量好的。”如果孩子还不遵守,你可以坚定而亲切地对孩子说:“妈妈要帮你关掉

电视了。”孩子也许会大哭大闹,很好,这正是他调整的一个机会。让他哭一会儿,给他空

间,让他自己慢慢调整。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接纳这样一个现实:这是和他约定好的,他需

要从现在开始学会遵守自己的约定。一周以后,孩子就会接纳这样的现实。

做父母的没有必要发火或者谴责孩子,因为那样会给孩子造成新的心理问题。我们不是法

官,不是审判者,我们是父母。父母的职责就是“我在这儿等待着,只要你需要,我就把爱

给你”;父母的职责还是“我要保护你,给你所有成长的机会和自由”。从这个出发点来

看,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可以了。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建立规则最高的原则。

有什么能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呢?我知道,如果要给孩子设立规则,那一定是为了保证孩子不偏离成长的道路,并且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成长才是每一位母亲养育孩子的最高标准。规则只不过是这个标准的一个帮手,而不是目的。

:丫丫6个月时,我销假上班。自此,白天外婆来看护她,下班以后我再接手。现在丫丫3

岁4个月了,让我头痛的是,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总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从不主动与

人交往,在家则没有这个问题。比如:其他孩子抢她的东西,她不知躲闪拒绝,更别提去要

回来,但是东西被抢走后她会对我发脾气;外人给她东西,无论多么想玩、想要、想吃,也

不敢自己拿,必须让我帮着拿回来,至少要拉上我才行;刚上幼儿园时,即使大小便憋得难

受,也不敢跟老师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也很头痛为什么她这么没有安全

感。

北京小许

我首先想探讨什么是儿童成长的理想状态,并以此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一个生命从母体中

出来,降临在这个复杂的物质世界里。这个世界蕴涵着复杂的关系,复杂的心态,复杂的意

识形态,而婴儿对此一无所知,他仅仅带着巨大的生命动力来到世界。母亲,是他与世界联

系的纽带。

在知道母亲不在眼前也依然存在之前,他首先需要时时看到母亲,触摸到她,嗅到她的气

味,听到她的声音,得到她的关注;痛苦时需要母亲迅速来到他的身边,帮助他,使他舒

服。孩子能经验到这世界是安全的、好的,他便会将此关系延伸到家庭之外、母亲之外的环

境中去。

我认识一位美国妈妈,她有两个孩子,大孩子4岁多,小孩子1岁多。我常常能发现,无论手

中正做着什么事,只要孩子需要,她都会立刻放下,先照顾孩子。那大孩子永远都全副精力

地探索世界,小贝贝也精力旺盛地在抓、拉、爬,认识世界,而她总是不远不近地跟在后

面,让孩子在需要她时能看到她,但同时,她也不干扰孩子。

这位美国妈妈曾问我:“你能发现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吗?”

“有什么不同?”

她说:“我的孩子不用回头找妈妈,而很多孩子都会害怕妈妈不见了,总是回头找。”

总是回头找妈妈的孩子,跑不远,也不会勇往直前,充满信心。

原本,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不离开孩子,孩子永远在母亲的视线内,孩子的呼唤妈妈永远都

能及时地回应;等到孩子长大些了,探索的范围更大,孩子需要的时候,也能在妈妈劳作的

地方找到妈妈,不会产生离开妈妈的焦虑,直到他有足够的能力,不再时时依赖母亲的呵

护。母子的分离,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但现实是,目前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必须去挣钱,要生存;或许,我们有的人自我也没有成长好,在刚刚获得

自由的时候我们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丫丫妈妈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白天就要离开她。孩

子一整天见不到妈妈,她需要和接替妈妈的外婆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在新的依恋关系建立之

前,与妈妈的漫长分离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儿童是否感到环境、他人对他没有威胁,通常取决于带养孩

子的人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质量,这个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儿童同外人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

系,而不取决于成人的主观愿望。

首先,我要说的是,儿童是否能得到带给他安全感的爱,取决于他生活中那个客观存在的关

系。理想状态下,带养孩子的是母亲。但是母亲本身不能保证孩子处在一种能给他带来安全

感的关系氛围中,更根本的是,带养他的人能否为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例如:带养她的

成人,即便是亲生父母,如果经常吵架,儿童待在旁边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惶恐,感到被抛

弃,感到不明白,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被抛弃,这种被抛弃在一边的同成人之间的关系,容易

造就具有这样一种心态的儿童。

再比如:带养孩子的成人在孩子爬高时惊恐地说,“会摔”;使用一样东西的时候惊恐地

说,“会伤”;走在某个环境中时,惊恐地认为,“会丢”;端杯子的时候惊恐地说,“会

烫”等等。这种非常害怕出事,不给孩子空间的担忧的心态,以及这种担忧所派生出来的行

为,都能被儿童感受到。成人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感到外界是

如此不安全。而这一切并不由成人是否认为自己爱孩子来决定。

所以我想,要解决安全感的问题,除了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的成长的途径外,再没有其他方

式。假如父母要把孩子交送到另一个成人的手里,把家庭的环境转换成了幼儿园的环境,至

少应该由母亲和孩子一起来熟悉这个人或者环境,熟悉之后,使孩子体验到转入新环境、新

关系中是有爱存在的,才能够谈到如何帮助儿童解决其他问题。高质量的抚养关系衍生出来

的爱的感受是帮助儿童的前提。





蒙台梭利知识问答

如何判断一位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师

第一,由于蒙台梭利教师首先要把握的是这个教育中最高的精神本质——自由,而儿童的世

界与成人世界不同,所以蒙台梭利教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热爱孩子,如果不热爱孩子,就会

觉得这个职业很苦、无味和难以忍受。忍耐的愤怒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第二,由于儿童是自由的,而教师要从成人的系统进入儿童的系统,因此,他应该是一个观

察者。这一条在教师进入学校后是可以逐渐培养的。

第三,在人的一生中,0~6岁的成长变化的惊人程度往往是成人难以发现的。因此,成人必

须是一条流淌着的河流,才能够跟随着孩子的发展,与孩子互动着。所以教师的生命特质是

不断成长的,至少要有成长的潜质。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第四,每一天都要为孩子预备一个良好的物的环境,这是一位蒙氏老师最基本的条件。这

样,在孩子进教室后拿到的任何东西都将是完善的、合适的。

第五,教师为儿童预备好的环境的同时还要能够保护这个环境。保护儿童的精神环境、文化

环境、环境中的自由观念不受到损害,保护孩子工作时不受打扰,帮助孩子为自由所建立起

来的规则。



下期预告

老师说5岁的琛琛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在家时妈妈也发现,给他讲个故

事,他却总是钻来钻去,往往是听了一半就不见了踪影。孩子的专注力差原因何在?怎样才

能让他做事情专心点?敬请关注下一期《让专注成为习惯》。

:我的儿子琛琛5岁了。老师说他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在家时我也发

现,给他讲个故事,他却总是钻来钻去,往往是听了一半就不见了踪影。为什么琛琛的专注

力这么差?怎样才能让他做事情专心点?(上海李睿)



孙瑞雪:

想要弄清楚一个孩子的专注力为何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从本质上了解专注力来自哪里,这

样可能会对父母们更有益处。

一个5岁的孩子专注力差,原因可能出自以下两点:第一,他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

成长的机会;第二,他成长的环境里充满了干扰因素。这一次,我们仅就第一点来阐述。

“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

一个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强烈的生命冲动: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成长和

发展。这种冲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是强烈的、首要的,无需由外人来催促。这种冲动使孩

子具有高度的专注力:他要寻找和吸收所有能使他成长的营养,让自己独特的自我逐渐形成

和丰满起来。

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很缓慢,要用十几年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最清楚什么对他的

发展是有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当我们把自由给予孩子时,通过观

察,我们才能发现他的兴趣在哪里。

我们要把“兴趣”这个概念提取出来,使父母能够注意到,而不至于忽略。每一位家长都能

够发现,只要孩子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

中,如果没有人打扰他,兴趣就会保持相当的时间,并维持一定的强度,我们就能看到孩子

在专注地做这件事情。孩子能够被兴趣引导,持续地把精力投入一件事情中,这就是专注

力。

如果孩子常常能专注地做一件事,这种专注力就会逐渐变成他自身具有的品质。要做到这一

点,除了“自由”,还能依靠什么呢?

我们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呢?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

“基本的物质需求、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注意力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孩子自我的成长和他的基本需求总是交融在一起的。一旦基本的物质条件不能实现,

与之相联系的成长主干就会受影响,注意力就会从自我成长中被外力吸引出来,孩子就难以

将兴趣点放在成长的过程中的。

生命是一个有机体,无论他内在的精神胚胎是何等的强大,他也需要活下去,也需要满足自

己的吃、住、行。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可能更为明显。例如,“吃”对成人来说,很大程

度上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享受。但对孩子来说,吃不仅仅是为了存活、建构安全感,也蕴

涵着他的生命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建构自我、发展认知。孩子不仅通过吃感知人间百味,

形成和演练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通过吃,了解环境、了解自己:这个世界美妙吗?丰富

吗?我从中能得到丰富的满足吗?他吃得是否丰富、是否充足、是否享受,都影响到他对环

境和自我的感觉;他吃的内容、方式和吃的氛围,也影响着他对世界的最初感觉。

另一个需要是孩子对爱的需求。孩子对爱的需求是基本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一点作保证,孩

子就会处于惊恐之中。我们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大群的到处寻求爱的孩子。这种焦虑中的

孩子又如何将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上呢?

孩子对尊重的需求也是基本的需求。尊重使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加进了一个最重要的内

涵:自我价值感。这一点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人的尊严。所以,当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

不被尊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扰乱心智的发展而阻碍专注力的获得。因此,满足尊

重的需要,是使一个人成为人的基本条件。

上面这几个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因自我成长的潜在动机而派生出来的注意力就会大打折

扣。一个孩子就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被其他任何一个杂乱无章的东西所吸引,注意力的发展就

容易偏离自然发展的轨迹。

“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

的副产品。”

了解了以上基本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也是发展儿童注意力的

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透过他的感官来感知:触觉——用手、身体去接

触他能够触到的任何东西;视觉——用他的眼睛去捕捉他需要的东西的形象;听觉——用耳

朵倾听世界上任何对他的发展有用的声音;嗅觉——用鼻子去探索这个世界所有的味道;味

觉——不仅仅用口来认识味道,也用口来认识他能够接触到的物质世界。

这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活动是儿童人格的一部分”。儿童必须使用他的感觉,透过活动来

发展自己。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

害的能力的副产品。

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了导致5岁的琛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能缺少

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专注的品质,但往

往会不自觉地成为他成长中的干扰者。如何做才不会干扰孩子专注力的形成?怎样做才是遵

循科学的儿童成长法则?这一次,孙老师将进一步予以解答。

在火车上,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下,妈妈拣起给他,他又砸,

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虑,妈妈也准备斥责他了。这时,中铺上

的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

开。”妈妈拣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所有的大

人都感到释然,释然中又带有惊奇。可能,相对于30岁的成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

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

这个两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他认为这个方法不能

帮他打开瓶盖时,才会想到换另外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

世界,不会想到他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

盖。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子极有可能会遭到责备。因为大家

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孩子在胡闹,越来越想禁止和斥责他。

这样的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成长是最高的法则,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

孩子自我成长的冲动,这一冲动会使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其中。正如我们在上一期所阐

述的那样,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延怠孩

子的成长呢?我经常给家长以下这些建议:



建议1.预备一个不受干扰的房间。

如果您的家庭条件容许的话,请一定要为孩子预备一个房间,房间的色调要统一、和谐。这

个房间里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高低正好能适合孩子自行取用(尺寸大约为:

高0.8米,长1.1米),以白色或米色为基调。

玩具都需要分类、敞开地摆放在玩具架上,孩子可以独立选择。房间里还需同时备有给孩子

画画的小桌子和凳子。这样,当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时,大人与孩子不会相互打扰。

另外,成长中的孩子更喜欢席地而坐,所以地面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或者放一个薄的床

垫。这样,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有了休息的地方。如果条件容许的话,可以为孩子提

供一台电视和DVD,这样就可以确保孩子不受成人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传达出的信息的影响,

能保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内容。

这个房间是属于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在这儿自由地玩,即使房间乱一些也没有关

系。家里来客人,或者过多的家庭成员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的重叠都不会影响到另

一个独立空间的孩子。这实际上是在父母无意识时不破坏儿童成长的最好保证。

这样的一个独立空间还可以确保父母在情绪烦乱的时候,能够独自处理情绪,而不至于影响

到孩子——您可以选择离开这个空间躲到自己的卧室或客厅里。这个空间保护了您,也保护

了孩子。

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好处外,不受打扰的空间保护了孩子的专注力,也等于同时为孩子提

供了一个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



建议2.带孩子去一些不需要遵守很多具体规则的场所。

如果必须去一些需要遵守很多规则的场所,您要事先告诉孩子,并且为孩子预备必须保持安

静时可以玩耍的玩具或物品。让一个孩子陪伴着大人,什么也不做,只是等待,那会让孩子

发疯,最后也会让大人发疯。



建议3.建立规则,然后放手。

怎样保证父母不去打扰孩子呢?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

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只要孩子没有违背这3个基本规则,就不要去打扰他。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要坚定地这样

做,3岁以后,您可以告诉他这样做的理由。

例如,孩子喜欢爬高,如果这个高度危害到他的安全,就把他抱到一个不危害他安全的

地方让他继续玩耍,而没有必要谴责他。

再比如,瓜瓜的妈妈看到孩子在教室的木地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了旁边午

休的孩子。她并没有禁止瓜瓜,只是跑过去脱掉了瓜瓜的鞋,让瓜瓜光脚在地板上跑,响声

没有了。

现在我们看看父母该如何来把握下面这个问题:4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用餐,妈妈在桌上放

了一个透明的开口塑料瓶,瓶里放着漂亮的雨花石做装饰。男孩伸出手就要去抓石头玩。这

时妈妈该怎么面对他呢?

同样,妈妈可以问自己:他伤害自己了吗?没有。他伤害他人了吗?没有。他伤害环境了

吗?没有。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可以去玩这个石头,我们不应该在旁边斥责或者禁止他。

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只要孩子醒着,他是不可能停止活动的,只可能用一种活动

代替另一种活动。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通道。活动是儿童成长的法则,人不应该也不能够

跟自然法则来斗争。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1

















献花(0)
+1
(本文系bingbing86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