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朱熹的读书法
2013-11-14 | 阅:  转:  |  分享 
  
第12卷第2期

2010年4月

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ngshanUniversity

Vo1.12.NO.2

Apr.2010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朱熹的读书法

李凯

(西南大学哲学系,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一种以己意解《诗》的诠释方法,然而朱熹却认为,“以意逆志”要求诠释

者务必将己意悬隔起来,力求通过仔细研读经典中的字句。从而发现圣人的微言大义。朱熹之所以会误读

“以意逆志”说,主要原因在于《孟子》原文的表述方式容易误导读者作出歧异性的解读,因此。朱熹的误读极

有可能是不自觉的。尽管朱熹的解读偏离了孟子本义。但也许正是受到这种误读的启发.朱熹提出了在其哲

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虚心涵泳”读书法。可见,朱熹的误读并非毫无意义。

关键词:以意逆志;误读;虚心涵泳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7X(2010)02—0029—04

孟子在论述说《诗》之法时,提出了他的“以意

逆志”说。原文如下:

成丘蒙日:“……《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

瞍之非臣如何?”(孟子)日:“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日:‘此莫非王事。我独

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

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日: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1】章上

咸丘蒙引《诗经》为证,认为在政治伦理与血缘

伦理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当秉持政治伦理优先的

原则;然而,儒家所尊崇的圣王舜在处理与其父瞽

瞍的关系时,却未能贯彻这一原则。孟子在为舜作

辩护的过程中,涉及到对《诗经》的诠释问题。“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

小雅·北山》,后文紧跟着还有一句“大夫不均,我从

事独贤”。、雅吡山通观全文可知,这首诗反映的大概

是一位士子因徭役分配不均、自己负担过重而产生

的怨恨心情,毛亨的序文说:“役使不均,己劳于从

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闼小山正标明了这一文章

意旨。由于咸丘蒙对诗句作了断章取义的理解,背离

了这首诗的原意。孟子正好借此指出正确的诠释方

法——“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及“以意逆志”。

许慎的《说文解字》注释“志”说“意也,从心之

声”,【3】注释“意”说“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3]695

志意互训,由此可见,二者在语义上原本就存在着某

种内在关联。关于“以意逆志”的确切含义,不同的

注释家作出了不同的解读。除了朱熹以外,较有见

地者当属赵岐及吴淇。赵岐说:

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孟子言

说诗者当本之志,不可以文害其辞,文不显乃反显也。

不可以辞害其志。辞日:“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志在

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人情不

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网万幸上

赵岐指出,志是“诗人志所欲之事”,即作者所

要表达的意义,意是“学者之心意”,即诠释者的心

意。“以意逆志”是诠释者“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

即诠释者以自己的心意去推求作者的原意。赵岐还

认为,“以意逆志”这一方法的成立依据在于“人情

不远”。即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同构。对于上述问题,

收稿日期:2oo9—10—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先秦哲学研究”(02JAZj『D720011);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孟子诠释思想研究”

(SWU080917)

作者简介:李I~(1980一)。山东淄博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30·黄山学院学报2010血

清人吴淇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说:

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日文日辞.蕴于内者日

志日意……汉宋诸儒以“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

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

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

“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

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

治人也。即以此诗论之:“不得养父母”,其志也;“普

天”云云,文辞也;“莫非王事,我独贤劳”,其意也。

故用此意以逆之,而得其志,在养亲而已。同雌逆志

与赵岐相同,吴淇同样把志解释为作者之志,

不同的是吴淇将意解释为典籍的思想内容或意义,

主张“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即通过典籍的思

想内容。去推求作者的原意。

对于志的理解,赵岐与吴淇基本相同,都将志

理解为作者之志。近人闻一多说:“志有三个意义:



,记忆;二,记录;三,怀抱”。这里的志应当属

于第三种情况,指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把意

解释为诠释者的心意是基本符合孟子本义的。孟子

在涉及《诗经·大雅·文王》、《尚书·周书·武成》等篇

的诠释问题时,都是以己意作为理解或评判的标准

的。至于“逆”,《说文解字》云:“逆,迎也”,131∞这说

明“以意逆志”是诠释者以己意对作者之志的探求。

据统计,《孟子》引《诗》、论《诗》共39次。17165--~

在诠释《诗经》的过程中,孟子广泛应用了“以意逆

志”的方法。本文限于篇幅,仅举1例。《孟子》载:

(孟子)日:“……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

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

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

所履.小人所视。”’[11科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出

自《诗经·小雅·大东》。对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孔颖达疏日:“如砥,贡赋平均也。如矢,赏罚不偏

也”,闼小雅.大东对于“君子所履,小人所视”,郑玄笺云:

“此言古者天子之恩厚也,君子皆法效而履行之;其

如砥矢之平,小人又皆视之、共之无怨”。[21小雅.大东可

见。这四句诗的原意是用来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

均如一。孟子所谓“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

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是指诸侯召见君子时应待之

以礼义。孟子用《诗经》中的言辞说明这一观点,就

赋予了“周道如砥”等四句诗以崭新的含义,即礼义

恰似平而直的大路,君子能够恪守礼义,正如循此

大路行走,而小人则反之。在这里,孟子依据儒家思

想学说对诗文作出创造性的诠释,体现了对“以意

逆志”方法的运用。

孟子的诠释实践告诉我们,赵岐对“意”的解读,

即所谓“学者之心意”,虽亦无不可,但失之宽泛。孟

子的“意”特指“理义”,【情子上是“心之所同然者”,[11告干上

惟因如此,对于同一诗篇的理解,诠释者与作者之间

方有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这里的“心”当系孟子所谓

“本心”,【l】告子上是“天之所与我者”,01告子上因而具有超

验特征。由此可知,作为“以意逆志”基础的并非赵岐

所谓“人情不远”。“人情”往往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是

落于经验层面而言的;作为形而下意义的心,其同构

性是根本无法得以保障的。当然,采用以本心为根基

的“以意逆志”法,诠释者也未必总能与作者心同理

同、莫逆于心。这是因为,《诗经》中的许多篇章或文

字并不合乎理义或与理义无关,例如前述“周道如

砥”四句。因此,“以意逆志”之“志”虽然被解释为作

者的原意,实则首先是诠释者之“意”,它未必就是作

者的原意,“志”往往成为一种虚设。

朱熹十分推崇“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朱子

语类》中有多处谈及此说,但其对“以意逆志”的解

读却颇为独特。《朱子语类》载:

(余大雅)再问:“所说‘寻求义理,仍须虚心观

之’,不知如何是虚心?”(朱熹)日:“须退一步思

量。”次日,又问退一步思量之旨。(朱熹)日:“从来

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是难说。今人观书,先自立了

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

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

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

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

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意逆志,是为得

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来时且

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其心急切,

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

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

益。’’罔卷十一

朱熹借“以意逆志”阐释所谓“虚心”,并把“逆”

解读为“等待”,对此,黄俊杰教授说道,“将‘逆’字

解为‘等待’的说法可能与孟子有所差距”,因为

这样一来,“以意逆志”的含义就演变为,将己意搁

置起来,以尽可能客观、公允的态度从古人原著中

挖掘其本义,“朱子这种讲法是很有问题的”。恻m朱

熹反对以己意解经的方法,贬称其为“以意捉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熹认为“看文字先有意见,恐

只是私意。”;嗍卷十一而孟子由于承认本心的同构性,

所以主张己意与作者之志之间的沟通是可能的。因

此,在孟子那里,“志”往往成为一种虚设,而在朱熹

第2期李凯: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朱熹的读书法.31.

这里,“意”则始终是一种虚设,二者恰恰相反。

显然,朱熹误读了孟子的“以意逆志”说。笔者

认为。朱熹的这种误读极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因为

《孟子》原文中原本就潜藏着误读此说的可能性。首

先,在与成丘蒙的对话中,孟子同时给出了两种不

同的诠释方法,除了“以意逆志”之外,还有“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两种诠释方法并存,就为读者

混淆二者埋下了伏笔。对于“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赵岐注云:“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

诗人所歌咏之辞。”,嗍万章上‘‘文”指作品的文采,即修

辞方式,“辞”指作品的言辞,即言语表达。它的意思

是,不要拘泥于作品的修辞方式而损害作品的言语

表达.也不要拘泥于作品的言语表达而曲解作者的

原意。“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要求诠释者剥

离作品表面文辞的障蔽,剥离文辞的障蔽不能误解

为不要文辞或否定文辞的作用,它恰恰是强调应当

通过对文辞冷静、深入地分析,达到对作者原意的

客观了解。类似于苟子“虚壹而静”的方法,要达到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目的,诠释者就应当

在思想开放、精神专一、内心宁静的状态下去阅读

典籍,否则他很容易被典籍中的文辞所迷惑,从而

得出错误的见解。所谓“虚”,是指“不以所已臧害所

将受”,【嘴蔽即诠释者的心意固然无法抹煞,但诠释

者可以控制其对诠释过程的参与从而弱化其作用。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方法内在地要求诠释

者对己意采取“虚”的态度,这里的“虚”与朱熹所谓

“虚心”在概念上相同;“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方法的实质是主张诠释者应以典籍为依据,着力探

究作者原意。这与朱熹误读后的“以意逆志”说在含

义上类似。可见,朱熹在对“以意逆志”加以解读时,

误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逻辑理路作为前

者的理论内涵。其次,孟子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

害志”与“以意逆志”并提。这种语序上的安排容易

使读者产生错觉,将二者混为一谈。孟子之所以将

二者并提,原因在于在诠释《诗经》的过程中,“不以

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之“志”与“以意逆志”之“意”

往往是暗合的,换言之,采用这两种不同的诠释方

法,诠释者常常可以殊途同归地了解到作者的原

意。这是因为,《诗经》中的许多篇章记述了古人对

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抨击,其价值取向

契合了儒家的道德理念。以孟子论及的《北山》之诗

为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诗句中隐含了作者的拳拳孝子之心,而“养父母”

的真挚情感恰恰合乎儒家“理义”。最后,在诠释《诗

经》的个案中,孟子虽并用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及“以意逆志”两种方法,但运用前者的思路更易

从中辨析出来,这就有可能误导读者错认前者为后

者。当诠释者的心意与作者原意不符时.诠释者运用

“以意逆志”法的迹象往往是清晰可辨的.譬如孟子

对“周道如砥”等四句诗的诠释;然而,孟子在与咸丘

蒙的对话中所论及的《北山》、《云汉》两首诗,其所表

达出的深层意涵正为儒家思想学说所认同。“普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一段文采斐

然、极易使人产生误解的文字。这段话前后对仗工

整、气势恢宏,这是其“文”;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普

天之下,没有一块土地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以内,

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这是其“辞”。咸丘蒙正

是拘泥于这段文字的表面文辞,而未作深入地分析,

从而产生了错误的联想。认为这段话是在强调天子

所拥有的权力至高无上。并以此论证身为天子之父

的瞽瞍也应当对舜行人臣之礼的看法。孟子指出。

《北山》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国家大事没有一件不是

天子之事,而唯独他一人在为国事奔波、操劳,以至

于无暇奉养父母。因此,简言之,“普天之下”等四旬

诗所蕴含的意思并不在于渲染天子的绝对权威。而

在于强调天子的广泛义务。郑玄对诗文的注释:“此

言王之土地广矣,王之臣又众矣,何求而不得,何使

而不行!”,【l1】卷正突出了这~思想内涵。“周馀黎

民,靡有孑遗”出自《诗经·大雅·云汉》。这两句诗的

字面意思更富有迷惑性,是说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

一个存留的。如果仅仅停留在这首诗的表面文辞上,

便只能得出“周无遗民”的结论;只有认真地研读原

诗,才会发现其实作者“志在忧旱”。万章上在这里,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诠释理路跃然纸上,而

“以意逆志”的应用过程则隐而不彰。基于上述种种

原因,朱熹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误读“以意逆志”说便

是一件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朱熹对“以意逆志”说的解读虽然不切合孟子

本义,但却绝非毫无意义。

朱熹极为重视读书方法,《朱子语类》中有两

卷内容集中记录了朱熹对它的论述。朱熹死后,其

弟子、门人将他的“读书法”归纳为六条,其中一条

名为“虚心涵泳”。【】卷三关于“虚心”,朱熹说,“凡看

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卷十一‘先立说”即

“先立己意”;【81卷十一所谓“涵泳”,朱熹指读书需要

“着意玩味”、【。】卷十一‘徘徊顾恋”,IS]卷十一这是因为,

“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肤,

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8]卷十一朱熹还曾说,“凡

人读书,须虚心入里玩味道理,不可只说得皮肤

·32·黄山学院学报2010点

上。”嘲卷一百二十,“虚心”、“涵泳”两层意思一滚说,可

见,对朱熹而言,“虚心”、“涵泳”并非可以截然分开

的两种读书方法,而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显然,

从义理的角度分析,“虚心涵泳”与朱熹误读后的

“以意逆志”都强调对己意的悬隔、对古人原著的悉

心体味,二者同出一辙;如前所述,朱熹还曾借“以

意逆志”表述“虚心”之意。这充分表明,“虚心涵泳”

的读书法与被误读的“以意逆志”说之间存在某种

内在关联,或者“虚心涵泳”的读书法潜移默化地影

响了朱熹对“以意逆志”说的解读,或者在被误读的

“以意逆志”说启发下,朱熹才提出了“虚心涵泳”的

读书法。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根本上取决于哪种见

解首先成型;然而,一种思想见解成型的时间与思想

家首次对其公开表述的时间往往并不同步,因此,无

法从发生学的角度对此问题加以考察。不过,朱熹明

确表示,“以意逆志”“是教人读书之法”,嘲卷五这一

表述说明,“虚心涵泳”的读书法极有可能是在误读

后的“以意逆志”说启发下而提出的。即使在解读

“以意逆志”说之前,朱熹早已形成关于读书之法的

见解,误读后的“以意逆志”说仍然为此见解提供了

有力的佐证.其意义不容忽视。

“虚心涵泳”的读书法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并

非可有可无,而是其哲学运思的必然结论。从朱熹

思想的整体思路来看,“理一分殊”的宇宙观及“即

物穷理”的修养论是“虚心涵泳”读书法的理论前

提。朱熹将天地万物之理的总合称为“太极”,认为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8J卷九十四但由于“气

禀不同”,嗍卷四太极之理在人物中的呈现是不同的,这

便是所谓“理一分殊”。圣人由于禀气较清,故能呈

现理之全体,而凡人由于禀气较浊,故太极之理难

免有所遮蔽,因此,对于凡人而言,后天的修养是必

要的。在《大学章句》中,朱熹训“格物致知”为“即物

穷理”,主张学者应当穷究事事物物之理,如此积而

久之,便能达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嗣卷六的目的。

朱熹还认为,“读书是格物一事。”嗍卷十又说,“穷理之

要,必在于读书。”【31卷十四这说明“读书穷理”是其“即

物穷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读书穷理”,朱

熹指出,“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

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

理自安且固矣。”I8】卷十_因此,所谓“读书穷理”是指,

不断地读圣贤书,“体验圣人之心”,[81卷一百二十从而最

终“革尽人欲”、【8]卷四‘‘唤醒”嘲卷一百一十三‘‘本心之义理”,

在这里,“即物穷理”之物特指圣贤书,外物之理特

指圣人之心。“读书穷理”的这种内涵意味着。学者

应当虚心揣摩圣贤本义,决不能以己意解经,否则

便会使书中义理受到学者“物欲之心”的歪曲,显

然,这正是“虚心涵泳”读书法的要求。

综上可知,朱熹“虚心涵泳”的读书法是其“即

物穷理”学说的必然逻辑推论,而被误读的“以意逆

志”说则恰好成为这种读书法的理论来源。因此,对

于其自身哲学体系的建构而言,朱熹的误读反而起

到了建设性的作用。

爹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新~T[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汉)赵岐,等.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M四库全书存日丛书.济南:

齐鲁书社.1997.

【6]闻一多.歌与诗【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15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M】.济南:齐鲁书社,1994.

【8](宋)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9]李明辉.儒家经典诠释方法【C】.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4.

【1o](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元)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纲领【M]//9部丛刊续

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3】(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高焕

The“Yiyinizhi”ofMenciusandtheReadingMethodofZhuXi

LiKai

(DepartmentofPhilosophy,XinanUniversity,Beibei4007l5,China)

Abstract:The“Yiyinizhi”ofMenciusisasortofmethodofinterpretingtheBookofSongswiththe

reader’Smind.However.ZhuXithoughtthat“Yiyinizhi”requestsreadertoshelvehisorherownmind

andtrytofindthedeepmeaningofsaintbyresearchingthewordsandsentencesofsutracarefully.The

primarycausethatZhuXimisreadedthe“Yiyinizhi”iSthatexpressivemodeofMenciusiSlikelytomis。

guidereadertomakemistakes.ThereforeZhuXi’Smisapprehensionshouldn’tbeself—conscious.Although

ZhuXididn’tunderstandMencius’originalmeaning.ZhuXiprobablycreatedthereadingmethodof

“Xuxinhanyong”whichisindispensableforhisphilosophyundertheenlightenmentofmisapprehension.It

iSobviousthatZhuXi’Smisapprehensi0nisn’tmeaningless.

Keywords:Yiyinizhi;misapprehension;Xuxinhanyong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