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山秋眺命名的深意与诗意
2013-11-17 | 阅:  转:  |  分享 
  
历山秋眺命名的深意与诗意

□侯林

尽管济南人仍习惯地将它称为千佛山,而它最具光彩和自豪感的名字却是历山,或者,舜耕山。

山不算大,但古朴,优雅,你顺着西边的山路往上走,首先看到的,是唐槐亭。此处原为曾公祠(曾巩对济南的贡献真是千古一人,纪念他最为得当),后为胡国公祠。如今改为唐槐亭,真是越改越缩小了意义;接着,齐烟九点、仰观俯察、云径禅关、峰回路转等坊,那是绝妙好词对应着恰如其分的绝妙好景的。兴国禅寺不大,但有韵味,给济南人的感觉如同趵突泉的东门,虽则旧,虽则小,但那雅致超逸的味道,却是任何的高门崇楼所不能取代的。

兴国寺的楹联很有特点,上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有着一种不以名利为念、追求精神境界的超越情怀。我相信许多的济南人都受过它的启发与熏陶。这里还是观景的佳处。犹在夏日,清凉无比。古人有“七月欲尽热似炙,来此忽然风生脚”的妙句。这里景致也美,即便在山下或远处望它。刘鹗在《老残游记》有段描写:“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如果你以为刘鹗在这里只是写的千佛山或兴国寺,那就错了。他是借此引出那个神秘莫测的盖世奇观:“佛山倒影”。他接下来写道:

(老残)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济南南面的千佛山和北面的大明湖相距五六公里,然而海拔不到三百米的千佛山的影子却能倒映在大明湖中,形成“佛山倒影”的奇观。自古以来,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许多游人不远千里前来观赏。元初,大诗人元好问作《大明湖泛舟》诗,其中有诗句“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真个是写尽了“佛山倒影”的仪态和风韵。而千佛山的妙处还不在此。

真正写出千佛山的独特魅力的,是艾芜。

他在《游千佛山》一文中这样说,到了千佛山,一开始感觉很平常,不怎么秀丽,不怎么壮伟。但当你爬上山去,然后掉回头来,陡然望见“盆一样的大明湖,躺在万家烟火的济南城里。如带的黄河,绕在苍茫无际的天野时”,你的心便会激动起来,激动得无以复加……

从美学的角度说,这叫借景:景致不是千佛山本身固有的,但只有在千佛山上能够更好地看它、欣赏它,任何别的地方都不行,这就无疑成为千佛山的独有资源了:不是我的,全部让我占有了;不是我的,全部让我利用了。这正是最高的智慧境界。

还有,秋天是济南最美的季节,登山远眺,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秋湖一镜,烟树万家,黄河帆影,齐烟九点……一切都历历在目,还不令人目醉神迷。

“历山秋眺”表达了这座山的最大特点,最大优势之所在。这也许是新八景评选中唯一一个超越了传统名称的吧。

如今,即便是在山腰,也被诸多的高楼大厦遮住了眺望大明湖、黄河的视线。

关键是要选择并重建一个历山秋眺的新的最佳的观测点或曰观景处。今之一览亭是不行的,它过于简陋,且海拔位置低。它甚至不及古代的对华亭,那亭对着华山,名好,位置佳,建得质量也好些。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毛鸿宾作《修千佛山记》。据此文,当时,人们在前院北厅三间屋后,“拓数弓地,叠石为台”,修了可供远眺的长廊,扩大了一览亭的规模,使之“屹立悬崖上”,这样,那味道就出来了。于是,“花天霜晨,游人士女,相与下上于晓岚晚照间”。

如今我们便可以参照这种构思,选择一个更高更美的位置,用现在的造园技术,重造一个更其宏大更其美观的一览亭,让黄河、大明湖、齐烟九点……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至于那些商业的、碍眼的、破坏规划的建筑,那些笨头笨脑的“傻大个”,我们可以仿效杭州人对付西湖边的高大建筑的方法:炸掉它们。为了城市的千秋万代,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而正确的抉择。

让城市的眼中满是翠绿,让济南永远守望着青山绿水。

献花(0)
+1
(本文系苦夏20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