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春秋战国_玉(2)
2013-11-19 | 阅:  转:  |  分享 
  
玉器21,22南越國“透雕龍鳳紋重環佩”直徑:10.6厘米內徑5.2厘米厚0.5厘米雙龍首璜,戰國晚期,1977年安徽長丰楊
公鄉墓葬出土,長17.5厘米,肉寬3厘米,厚0.4厘米,安徽省博物館藏。玉器23,24戰國,獸首玉帶鉤,青色,局部有褐色浸痕,
琵琶形,短粗肥厚,底部有一圓鈕,獸首,背部作淺浮雕云紋。長5.5厘米,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院。戰國,云
紋玉梳,青色,體扁平,略呈梯形,梳背平直,轉角圓滑,厚度至齒口漸薄。二十二齒,尖處薄銳,梳背兩面皆陰刻云紋和斜線紋,出自墓主頭部,
長9.6厘米,中部厚0.4厘米,齒口寬6.5厘米,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器25,26戰國,獸面紋
玉帶鉤,黃色,有浸痕,呈鏟形,鉤身飾獸面紋,雙眼突出,長眉上卷,左右和脊背用陰線刻出卷曲紋、花形紋、卷云紋等。鉤端作回首獸頭狀,背
面圓形鈕,并飾菱形紋、勾云紋等。形制特珠,雕鏤精巧,長8.3厘米,寬6.8厘米,1977年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墓葬出土,現藏曲阜文物管
理委員會。戰國,透雕四龍玉璜,青色,體扁平,呈弧形,透雕對稱的四條龍,曲身卷尾,單面陰刻眼、鱗、爪等。同時用陰線刻出兩條蛇紋,精
雕細琢,布局對稱,長15.2厘米,寬4.6厘米,厚0.6厘米,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器27,28
戰國,獸頭玉帶鉤,深青色,長17.1厘米,寬2.2厘米,鉤身扁長,圓形鈕,鉤端呈獸頭形,腹面有七個凹凸的方塊,各飾纖細的圓
圈紋、卷草紋,方格紋及云紋等。尾飾獸面紋,背面刻曲線紋、云紋。1977年河北平山中山國王陪葬墓出土。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
國,龍首玉璜,青色,有褐色浸痕,體扁平,形如半瑗,邊沿有對稱的凸脊。兩端各飾一張口的龍首。以繩索紋將器分隔成三塊,每塊隱起不夫遇的
云雷紋、蠶紋等,以示龍形的五官和鱗甲。兩端各有兩圓孔,中央部位有大小不等的十一個圓孔。其中六孔穿以金絲,將斷開的兩部分綴合在一起。
其他各孔供佩系用,雕琢精巧。通長11.8厘米,厚0.25厘米,寬2.7厘米,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
器29,30戰國,云獸紋玉璜,青白色,體扁平,由七塊玉組合而成,中間一塊近方形,雕變形云紋,其上透雕一獸,作回首垂尾卷伏狀,下端
有一鼻鈕,兩側兩玉塊較長,飾變形云紋,再外兩玉塊雕成龍頭形,長20.5厘米,寬4.8厘米,1950年河南輝縣墓葬出土,現藏中國歷史
博物館。戰國,雙龍首玉璜,白色,長17.1厘米,寬7.4厘米,厚0.5厘米,體扁薄,呈半圓形。兩端鏤雕龍首,龍口微啟,唇微卷
,露牙,環眼圓睜,長耳后伏于頸,飾陰刻細線紋。龍身浮雕六行勾連紋。外綴以對稱的鏤空夔紋,中部有一圓孔,可穿系。制作精巧,現藏故宮博
物院玉器31,32戰國,雙龍紋玉佩,長5.9厘米,寬4.2厘米,厚0.5厘米,青色,體扁薄,呈橋曲形,透雕相背對稱的兩條卷龍
,龍口吐舌,身上刻谷紋,造型別致,雕琢精細,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戰國,十六節玉挂飾,青色,用五塊玉
料分別雕出十六節龍、鳳、璧、環形飾件,再用三個橢圓形活環及一根玉銷釘將其連接成一串,可以折卷。活環上均有榫頭和銅銷釘。鏤空和浮雕龍
蛇、鳳、鳥,身飾蠶紋,間雜弦紋、云紋和繩紋等。是戰國玉器中環節較多、紋飾復雜的一件,堪稱玉雕之杰作。通長48厘米,寬8.5厘米,厚
0.5厘米,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器33,34戰國,谷紋玉佩,青色。由璧、珠、管、夔龍等十一件組
成。璧徑5.2厘米,棗核長4.5厘米,徑1.4厘米,圓柱其中長者長4.6厘米,鏡1.3厘米,短者長3.3厘米,徑1.5厘米,扁圓形
管長4.9厘米,夔龍長11厘米,寬4.3厘米,1977年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墓葬出土,現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戰國,獸形玉佩,黃綠
色,扁平,似虎,作伏臥狀,卷耳,橢圓形眼,寬鼻大口,下唇內勾,背呈連弧狀凸起,腹部垂圓,尾部上前折,前后各一足,有肘毛。長10.9
厘米,寬4.6厘米,厚0.2厘米,1977年河北平山中山國王墓出土,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器35,36戰國,虎食人紋玉佩,
青色,體扁薄,長6.2厘米,寬3.8厘米,厚0.4厘米,呈環狀。中間透雕一虎扑于一裸體人身上,口銜人體作吞食狀,被銜人舉手抬腿似作
掙扎。環兩側有對稱的裸身纏螭人形紋飾。虎食人的紋飾與古代饕餮食人的傳說有關,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戰.國,人騎獸玉佩,灰白色,器呈
小孩騎伏獸狀,小孩昂首,頭梳雙丫髻,臉面蛋形,鼻梁隆起,口微凸,雙耳卷曲。高3.1厘米,長3.3厘米,寬1.4厘米,1957年河南
洛陽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玉器37,38戰.國,竹節形瑪瑙管,大者長12厘米,小者長3.6厘米,孔徑一般為0.8厘米,同出
三十五件,完整者十三件,竹節中間較短,上下段外壁微微內收呈亞腰形,縱向貫穿一孔,可穿系。1982年浙江紹興墓葬出土,現藏浙江省博物
館。戰.國,拱手玉人,黃色,扁平,頭頂結角形發髻,圓形臉,菱形眼,鼻大,口小,雙耳突出,拱手而立,身著長衣,飾花格紋,似成年婦女形象,高4厘米,1974年河北平山中山國墓葬出土,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献花(0)
+1
(本文系woshiahu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