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戏说经济学家
2013-11-19 | 阅:  转:  |  分享 
  
戏说经济学家

文/王磊

聪明又愚蠢

有人说,经济学家是这样一种人,他并不知道他所谈论的,但是他让你觉得这是你的错误。从这句话中,经济学回家的含糊其辞可见一斑。

杜鲁门总统曾恶狠狠地说:“我希望找到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因为经济学家在提出经济建设时常说:“一方面(英文字面意义为‘在一只手上’),另一方面(英文字面意义为‘在另一只手上’)。”

当然也有称赞经济学家智慧的。说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同乘车旅游。去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买了三张票,而三个经济学家只买了一张票。数学家想:“这下经济学家要被罚款了。”当查票员过来时,三个经济学家一起躲进洗手间。查票员就紧跟到洗手间门口敲门。躲在里面的三个经济学家递出一张票,查票员看看就算了。数学家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回来时,三个数学家也买了一张票,准备如法炮制。三个经济学家却连一张票都没有买。上车后,数学家看到查票员就躲到洗手间,听到敲门声就把买的一张票递出来,但票并没有还给他们。为什么?因为经济学家敲门把票拿走的,然后他们躲在另外一个洗手间。

也有拿经济学家开涮的。说爱因斯坦碰到三个新西兰人,他们聊了起来。细心的爱因斯坦先了解他们的智商。第一个人说智商是190,爱因斯坦很高兴:“我们可以讨论原子物理学和我的一些理论观点。”第二个人说是150,爱因斯坦说:“我们可以讨论新西兰为追求世界和平所确立的核不扩散条约。”第三个人说是50,爱因斯坦稍作踌躇后问道:“你预计一下明年的财政赤字是多少?”

经济学家追求的是经世济民,因而他们的政策主张总是希望能够被采纳。但是,“摩非定律”给了当头棒喝:“经济学家在他们最为了解、也最易达成一致的领域,对政策的影响最小;而在他们最不了解、分歧最大的领域,对政策的影响最大。”

乏味又有趣

话说美苏冷战时期,一次苏联大阅兵,坦克部队走过,飞机飞过之后,走过来10位身着黑色服装的人。旁观者问:“他们是刺探美国情报有功的间谍吗?”一位克格勃官员回答说:“他们是经济学家,是我们把这些经济学家送到美国,结果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经济学家通过解释其他人为什么贫穷而变得富有。但是,“经济分析就像比基尼,其所暴露的都是重要的;但是其所掩盖的,却是致命的。”

经济学家的乏味也被好事者狠狠攻击了一下。说是一个夫人患了绝症,医生说她只能活半年时间。于是建议她嫁给一个经济学家,妇人奇怪地问:“难道经济学家可以治好我的病?”医生说:“不是,但你如果与经济学家结婚,就会觉得半年也是十分漫长的。”

于是,就有人说:“应当说,哥伦布是第一个经济学家。当他去寻找美洲大陆的时,他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当他到达美洲大陆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是,他的所有活动都是由政府无偿支持的。”

献花(0)
+1
(本文系四川依然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