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小夹缝”突破于“大课间”
——雷州市白沙镇第二初级中学德育创新管理纪实
雷州市教育局周教培
摘要:白沙二中是雷州市一所“五差一多”学校。为改变学校原来的薄弱状况,以陈华为校长的新领导班子,大胆提出“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大跨越”的办学目标,在“以人为本”和“健康、合作、快乐”理念的引领下,从“破解德育难题”入手,开展了以“快乐大课间”活动为主体的“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取得了“使学生向往、令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效益。
关键词:快乐德育创新管理
白沙镇第二初级中学是雷州市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它创办于1989年,座落在雷州市城郊西部、207国道东侧。三年前,该校仅有教学班27个,学生1700多人。为改变学校原来的薄弱状况,以陈华为校长的新领导班子,大胆提出“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大跨越”的办学目标,在“以人为本”和“健康、合作、快乐”理念的引领下,从“破解德育难题”入手,开展了以“快乐大课间”活动为主体的“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取得了“使学生向往、令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效益。
在“小夹缝”中求生存
由于地理位置偏离城区等客观原因,白沙二中成了雷州市一所名副其实的“二流”学校。其“二流”程度不亚于在危险的“夹缝”中挣扎,举步维艰。它主要体现在“五差一多”:一是办学条件差:校舍缺教室,缺宿舍,班额大,住舍拥挤,更别说其它功能室了;二是周边环境差:校园地处城乡交界处,周边住户来自农村,环境复杂,外来干预多;三是学生素质差:学生来源于四面八方,行为习惯差异大,大多数都是学困生,无心向学者居多;四是教学质量差: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差,中考上重点中学率难突破;五是社会声誉差:学生流失严重,辍学率高,学校综合考评在雷州市排名连续在倒数第二、三位;六是学校债务多:学校负债达200多万元,追债的人多,学校工作几乎无法正常运转。在城区几所优质学校的挤压下,白沙二中犹如生存在“小夹缝”之中。
2009年2月,白沙二中迎来新机遇——新校长陈华同志走马上任。面对学校“五差一多”之现状,学校新领导班子通过走访调研、召开民主生活会,集思广益,大胆提出了“一年见成效,二年大变样、三年大跨越”的办学目标。新领导班子清楚地意识到: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首先让学校生存下去。要使学校生存下去,先决条件是把教师疲惫的“心”重新激活,把学生摇动的“根”留住。
用“人本化”管理凝聚人心
任何的成功取决于积极、快乐的心态。为此,新领导班子提出了“人本化”德育管理工作思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体验进步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快乐中工作,又在工作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学校采取降低“进步”和“成功”的门槛的做法,让每位师生都能搭乘上“快乐快车”。主要做法体现在:
一是改变评价观。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陈华校长提出“三不看三看”评价标准:不看成绩看表现,不看外表看心灵,不看性格看习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男学生长头发变短了,校园里传出了久违的招呼声、问候声和欢笑声。
二是尊重差异,鼓励发展特长。为让不同层次学生展示自我,学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举办各种活动,给学生张扬个性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并大面积表彰有点滴进步的学生,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和成就感,让学困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用汗水拼搏获得荣誉和一张优秀成绩单同样重要”的道理。
三是创设和谐环境。在工作上,学校领导总是挑着苦力干而不计较得失;在生活上,老师的疾苦成了学校领导首先考虑的议题。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全校营造了“思想一条心,学习一股劲,工作一家人,生活一盘棋”的和谐环境。
以“大课间”突破德育管理“瓶颈”
经过一年多的“人本化”管理的探索,白沙二中总算迎来了走向成功的曙光。面对成绩,学校领导清醒地意识到:要把学校办出特色,学校德育工作还得有所创新、有所突破。2011年,“阳光锻炼一小时”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于是,学校组织召开教师代表会议和班子会议,确定了“以大课间活动打造快乐德育”的蓝图,并开始了艰难的推进。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快乐体育氛围。为了营造好大课间氛围,白沙二中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大张旗鼓地对阳光大课间活动进行宣传。学校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标语、横幅悬挂学校显目位置,向全体学生发出“阳光、快乐、健康、幸福”大课间活动的倡议。学校组织师生分批次送到外地观摩学习大课间,让他们开眼界,长见识,接纳认同大课间,使思想认识趋于统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打造全员参与格局。白沙二中成立了“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后勤主任、班主任、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领导小组。在短短的时间内,全校师生参与热情高涨,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体育、音乐老师积极配合实施,全员参与”的大课间活动格局。
二是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由于运动场凸凹不平,为保证大课间顺利开展,白沙二中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全校师生参与平整场地,安排专人淋跑道、划跑道,全校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三是精心设计常态化“大课间”活动方案。经多方参考,白沙二中选择动感性强、有精神内涵、旋律优美、充满活力且容易领会的校园歌曲《踏浪》、《校园的早晨》等作为“大课间”背景音乐。通过本校体育教师、音舞教师和外聘专业人员的合作,从不同的艺术审美、活动健体等角度,创编了展现新时代中学生快乐课间生活的大型动感韵律操。整个大课间活动,分为“阳光跑步、感恩的心、青春之歌、勇往直前”五个乐章,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有跑有跳,有歌有舞,使整个校园变成欢乐的海洋,让师生大家尽情地享受欢乐的时光。
四是努力拓宽“大课间”外延。白沙二中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举办各种活动,让更多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如,每学期举办书画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球类比赛、航模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每年度都举办艺术节、风筝节、运动会等,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比赛、每一次考试,学校都大面积表彰,以树立典型,激励先进。仅去年的艺术节,参与活动的学生达到在校学生的近50%,受到表彰的占参与学生的90%。今年艺术节期间,学校连续两晚的文艺晚会节目精彩纷呈,获得受邀嘉宾的极高的赞赏。
用“大课间”拓宽德育管理空间
两年多的“快乐大课间活动”的大胆探索,让全校师生尝到了进步和成功的甜头。于是,白沙二中抓住难得的机遇,不断丰富学校德育管理内涵。
一是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实际,白沙二中提出了学生管理“从大课间开始,从体育课开始,从集会开始,从行为习惯养成开始”的思路,努力做到“到位抓,抓到位;反复抓,抓反复;规范抓,抓规范”,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落实到具体的班级上、具体的学生身上;在学生养成教育上落实“三动”:口动,文明礼貌用语先动口;心动,改变陋习常怀感恩要心动;行动,走向成功自己要行动;在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上,提出和推行“五会五能”和“三读两唱”。五会五能”即“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办事、会合作”,“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一篇好文章、能唱一首好歌、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跳一道舞”。“三读两唱”即早读、午读、晚读和上下午正课唱歌。教导处制定计划,科学合理安排科目朗读时间,在师生中发动宣传,接着培训带读学生,召开班干部会议,以点带面,从而全面铺开,学校跟踪记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往无人读书到现在的的“三读两唱”,校园里充满了读书声、唱歌声。学生在规范上自觉,在生活上体悟,在活动中践行,在学习上进步,最终形成好习惯并转化成自觉行动。
二是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打造幸福快乐合作团队。为了改善师生们的生活条件,在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白沙二中仍拿出大笔资金用于教师生活小区、车棚、校道和学生宿舍硬底化改造。对外聘老师及本地的班主任老师租借住房,生活设施费用全由学校垫付。由于学校教师宿舍有20多套,且大多都是退休老师居住,住房问题给学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解决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学校积极向上级争取60套公租房项目并获得批建。学校努力为教师健康成长搭建平台,经常组织老师外出参观学习,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经常组织教师参与有趣的文娱体育活动,着力培养、打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工作带给他们的健康与快乐,真正感受到集体给予的温暖与关爱。
三是“借力”完善办学设施,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了一支好团队,就要创建一个好平台,才能让团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才能实现最佳的办学效果。打造好的平台需要大笔的资金,学校班子善于借助外力,大大改善办学条件。2009到2012年白沙二中先后争取上级支持,拨款250万元建了一幢学生宿舍楼,同时争取社会力量建硬底化校道,打水井。今年上半年又向上级争取到教学综合楼的批建项目。学校充分利用湛江二中“千校扶千校”和珠海市城南学校帮扶资源,获赠大批教学设备。目前学校拥有5部教学平台,30台办公电脑,一大批体育器材等。通过“借力”,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已走在同类学校前列,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迎接2013年“创强”验收,白沙二中又投入700万元资金,启动了塑料篮球场、塑料跑道和教学综合楼的建筑工程。
以精神文化彰显教育活力
两年来,白沙二中“快乐大课间”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形成了“快乐教育”的特色,实现了学校管理从“人治”向“精神文化引领”的转变,促进了校风的明显转变,从而加速了学校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一是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白沙二中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责任感及进取精神明显提高。上课迟到、睡觉现象几乎杜绝。从以往无人读书到现在“三读两唱”,校园里充满了读书声、唱歌声。学生文明守纪,勤奋进取。在县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学生获奖达123人次,获县级以上各类先进103人次,有一位学生获得2012年宋庆龄奖学金。
二是教师思想境界大大提高,“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蔚然成风。近三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全体教师工作投入,撰写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48人次,参加优质课竞赛获县以上奖励9人次,被评为获县以上各类先进47人次,有一位教师获雷州市“百名优秀教师”称号。
三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白沙二中学生辍学率明显下降,今年春季开学学生返校率高于同类学校,防流控辍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本学期,白沙二中学生人数继续递增,已发展成为30个教学班、2400多学生的规模。
四是学校谱写了“低进高出”的篇章。连续几年来,白沙二中成为全市中考平均分进步增幅最大的学校,受到雷州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2012年中考有16位同学突破800分大关,40多位同学考重点中学,一位同学考上湛江一中,8位同学获文化科目单科满分,60多位同学体育科获满分。2013年有41位学生被雷州一中以上重点中学录取。近两年学校被评为雷州市中考先进单位。在近几年全市学校综合考评中,白沙二中从全市倒数第二、第三名跃居全市前十名,今年学校综合考评居全市第一名。近两年来,白沙二中“快乐大课间”多次被湛江市教育局推荐参加广东省“阳光体育”展示和“德育创新成果”展评,其中陈华校长主持的德育创新成果《快乐德育研究》先后获湛江市一等奖、广东省三等奖。白沙二中参加雷州市科技创新及航模大赛成绩斐然,共有二十多人次获一、二等奖,获奖人次排名在雷州市第一。近两年来,白沙二中获得了“湛江市规范化学校”、“雷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湛江市德育示范学校”、“湛江市绿色学校”等称号。
五是推动了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和社会效应。2011年白沙二中“大课间”活动在雷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成功表演,博得全体运动员、裁判员、与会嘉宾的较高的评价,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反响。近两年,白沙二中“快乐大课间”带来的效应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各本县和外地的兄弟学校的同行前来参观指导。2011、2012年雷州市教育局两次组织全市中小学领导、教师到白沙二中观摩大课间。到目前为止,白沙二中已接受湛江、茂名地区1000多所学校共达20000多人次同行的前来参观和交流。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下,白沙二中办学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起点低、进步快”的办学经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陈华校长于2009年、2012年两次在雷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管理经验介绍,于2012年5月在湛江市教育局组织的体卫艺工作会议上做了“快乐大课间”经验交流,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赞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爱和众多兄弟学校的指导,无形中也成为一种“借力”,很好地促进了学校发展“大气候”的形成。这种“借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和动力。如今,白沙二中已旧貌换新颜,到处散发着朝气,正以昂扬自信的恣态,迎接新一轮发展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