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口高中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预案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全面提高我校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时实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基本情况
????由于学校建筑密集,特别是教学楼为字形结构、楼道狭窄拥挤;如学生课间不文明休息,追跑打闹等都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加强事故防范尤为重要。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急处置在高级中学校园拥挤踩踏事故。
、应急处置部门与职责
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职责: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预防办法和措施
加强日常管理
1出操、升旗仪式、上专用室上课、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规划各班学生上、下楼的路线,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
护导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各班班委,每日在教室、班级门口楼道内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宣传教育
1加强师生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
2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
3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教育提醒学生过道及楼梯要慢行,并设置防滑设施和防滑标志。
检查整改
1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定期对学校建筑物、电器线路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限时解决;
3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4对学校无能力排除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
培训演练
经常要开展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能力;同时学校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专项演练。
、应急处置
信息报告
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扭伤、骨折、挤伤、踩伤、坠楼、楼层倒塌或楼道拥挤造成伤害事故等。
1目击者第一时间内报告校长室或事故处理负责人。
2一般事故。学校发生无人员死亡,重伤1人以下的安全事故后,学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局应急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应急办。
重、特大事故。事故死亡1人及以上、伤多人,学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区、局应急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区、局应急办。
4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事故处置程序
1启动处置预案。发生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启动本预案;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指令开展工作。
2应急处置现场指挥
进入岗位。现场指挥部的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后,根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情况汇总。参与现场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负责人、现场处置教师迅速向学校现场指挥部反馈现场处置情况,并由指挥联络组负责汇总。
分析判断。学校负责人要向现场指挥部总指挥详细报告事件的危害程度以及自己的分析意见。
指挥决策。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现场指挥部迅速研究现场处置措施,果断作出指挥决策。学校负责人按照决策、职责分工,认真准确地做好下达指令、报告请示等工作。
3组织疏散、救护
迅速发出报警铃声,直至全体师生安全撤离。
立即打“120”、“110”急救电话,请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护。
立即口头报告教育局、各保险公司。
依就近原则疏散,疏散路线按平时班级早操进场秩序线路下楼。
现场疏散、救护分工:
4关闭场所。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并保护好现场。
5配合调查取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目击的师生进行询问,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初步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善后处置措施
1评估分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指挥部立即组成有关人员对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并下达指令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收集动态。学校成立善后领导小组,努力做好当事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预防事态延伸扩展。一旦发生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的事件。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3抚慰师生。学校迅速派出有关人员安抚伤员,帮助受伤、死亡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家属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快予以满足。
4其他工作。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处理、调解工作;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汇总情况上报区教育局。
、注意事项
处置人员防护要求
1应急队伍保障。不断增强学校应急队伍的总体力量、处置能力,若进行重大调整和人事变更,及时报局应急办备案。
2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应急队伍要制订相应的处置方案,并积极开展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