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論奧秘
2013-12-04 | 阅:  转:  |  分享 
  
論奧秘

見聞覺知與本體既是同體又非同體,本體者,無體為體,無形無象,見聞覺知乃是本體的用,由用可知本體,但又不能眼見本體,只能用靈明中的那點覺知,覺到本體。

一切事物皆是從本體中流露出來的,所有的現象皆是本體的顯現,本體顯也未顯,依因緣而生,生即不生,緣即是生,生即是緣。

若求佛,須見性,性即是佛,性即是心,心即是佛,性同諸佛心,心性一體不二。

自性猶如虛空,無形無像,但又能生起妙有,生也無生,它是借人的見聞覺知來顯其自身的妙用,用也無用,只是感而遂通,隨機應物,用之則有,過後則無。

下無大地上無天,水無波浪火無煙,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搖,仁者能道來是個什麼?

本來面目無所不在,並非只在身體裡面。當我執消失以後,周圍的一切都是本來面目,山河大地皆是如來。

不把身體忘掉,真我就不會出現,人們常說的“我”、我,指的都是身體,正是因為太執著身體的這個假我,才把那個真我給遺忘了。事實上真我什麼都有可能成為,成為什麼他都不怕,都不會改變他,喜怒哀樂不是真我,但也不離真我,猶如水不是冰,然而冰即是水,又非是水,離開了水也無冰可言。真我是一種存在,是一種知覺,是一種照見,沒有真我,身體也就成了廢物,真我是能知,身體是被知,真我是駕駛員,身體是部車子。

身體是修行最大的障礙,一直到證果的時候才能徹底轉變身體,在心態上一開始就得轉變,心態上轉變不過來,根本談不上是修道。

化身並非是靠意念化出來的,高層次裡既不用氣,也不用意念,乃是妄念熄滅後,真心所顯現的用,也即真空後的妙有,是前八識轉識成智後的妙用。大抵來說,祖師禪多數是把法身見到後就告一段落了,如來禪則是三身俱足才為圓滿。說句笑話,不想當教主就沒有必要修化身,證個法身佛就算解脫啦。

佛法並非只是經書中的這一點點,三藏十二部連佛法的十分之一也沒說到,僅是佛法的初級階段,那個不是東西的東西千比喻、萬比喻也無法用語言完全把它比喻出來,世間上的語言始終是比喻它,但絕對不是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以後,還離它有十萬八千里。釋佛能夠達到源頭,並非是靠肉體達到的,而是處在三摩地中的那個真我達到的。

宇宙中有無數個空間,每一個空間都有眾生,並各自依不同的方式在生存。欲界的眾生是有肉質之身,色界的眾生是以光的形象為身體,無色界的眾生連光體也沒有,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以心識的方式交流,彼此念頭一動即可溝通。整個宇宙對無色界的眾生來講是沒有距離,宇宙只在心識之中,欲界天的眾生性交是以肉體來交,色界天是以光體,無色界是以神識,動個念頭性交完畢。

入定並非是什麼也不知道,真定者猶如一潭清水,一輪明月映在水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知道的定早已落在外道的定上了,無記定和斷滅定入上一百年也不會開悟,如枯木頑石沒有兩樣,真定乃是:沒有分別不作意,無依無靠同一體。

雖然傳統佛教從不明講人體能量與修道的關係,但嚴守佛教戒律也就自然包含了這股能量。在六通中,有一通便是漏盡通,此漏盡不僅暗指生理上證得無漏,也指證得三界的無漏;此漏不止,要想明心見性,超越三界,那是妄談。在《楞嚴經》中把能量暗喻為菩提種子,"漏失菩提種修諸善法是為魔孽"。在人體下部則為精能量,在中部為氣能量,上部為光能量。生命來自生命力,生命力又來自生命質,這個"質"就是光,就是菩提種子,它潛藏在人體脊椎最下部,順則凡夫,逆則成仙。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醒來幾個悟,倘若把這股能量喚醒,而且還能使它逆流,那麼開悟就有了希望,喚醒以後降服不了它,還是大凡夫一個。人體本來沒有精子的,只有能量和元氣,只因有了欲望後,才在元氣的基礎上淪落為精子,一旦成為精子就要放射。所謂的把能量修煉上去,是指的元氣,而不是精子,精子是化不掉的,只有漏掉,若認為成佛靠的就是它,那也是邪見,它僅是修行的助道品。

有許多人不願往生佛國,還願來人間做人享受人間生活,這也是件好事。倘若臨終時的中陰身(脫離現在的這個肉身,還沒有進入另外一個身體中的這個中間的身體就叫做中陰身,通常是一團光,活人出去叫神識,死後為中陰身)能做主,天上人間由你選擇,若不能做主就會隨著業力去投胎,而不是由自己的定力或念力去投胎。中陰身在生前就必須能識別何謂人道的標誌,中陰身是可以看見周圍的事物,畜生道和佛道的標誌,人道的標準是黃色,畜生道是藍色,地獄為黑色,佛道為黃白色,也即金色之光,或極亮之色。途中的形形色色極為複雜,最好是有明師的接引才為上策,若明師不在或沒有的情況下,一心念佛的名號,或明師的名號,都能使中陰身與高境界相應,絕不會墮落。

神和佛並不是不存在,但你必須通過深入內在去才能找到它,當你進入了內在核心,找到了源頭,你將會發現,你就是神和佛,神和佛與你無二無別,你和佛並非是有兩個個體組成,乃至整個宇宙和佛和你都是一體的,除了你以外再沒有其它的東西,然而你也是"無我"的,在你裡面不會看到自己的個體存在,只是有種存在——整體的存在。整體是種空無,空無也是種存在,是種無上的力量的存在。達成這一切,必須放棄外界的追求,才能深入到源頭,見到本來面目。

實際上正是因為你無法深入內在修煉,才會修煉外面——修氣修脈修明點。或許有一天你找遍了外面,進入一個極端,也會回頭往內找。佛教裡講:"返觀觀自性,返聞聞自性"。向內觀到一個極端,也是流向外觀,內外本是一體,猶如一枚硬幣的兩個面。處在紛雜的紅塵裡,頭腦裝得滿滿的,本來就快"爆炸"了,所以古來先師們總主張放棄外界紛雜的事物再往內尋找。果真有定力的人就是在十字街口修煉也會成功。紛雜的外境干擾不了你以後,那個如如不動的東西才會出現,或是在山洞中把那個如如不動的東西修出來後,再到十字街口遊戲人間也行。

無始以來的本來面目既不在內也不在外,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正是因為處處都在,所以人們才把本來面目忘記了。金錢很少,所以人們會時時記得它,少的東西才能讓人記得它的存在,人才會被它轉動。佛性是久有的東西,它一直都在,而且是真實的東西,從不會消失,太久的東西讓人沒有新鮮感,天長地久以後,自然就把佛性忘記了。金錢可以天天獲得,而且必須天天保護,否則就會消失,因為金錢是不究竟的東西,會來來去去,對於頭腦來講,來來去去的東西更適合它。佛性對於釋佛來講不多一點,對於乞丐來講也不少一點,不多不少的東西,誰還會追求它呢?金錢則恰恰相反,富人有,窮人則無,金錢會產生比較,佛性無需比較,人人平等。金錢是無窮的,是沒有限制的,凡是追求金錢的,其痛苦也是無窮無限的。大而言之,物質是無窮的,追求物質,那麼痛苦也是無窮的。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把神說成是至高無上的,是獨一無二的,把人比喻成奴隸,人應當對神百依百順,否則神就會降下滅頂之災。惟有佛教還給了人類真正的尊嚴,不僅如此,而且包括了飛潛動植的尊嚴,釋佛講:"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都可成佛,人人本是佛,六道眾生皆有佛性,而且都是平等的佛性,我所能夠達成的,眾生都可達成,眾生之所以現在未能成佛,是因為妄想和執著"。惟有佛教才是以人類為中心,惟有釋佛最愛人類,其餘的宗教從未說人人都可成神,只有說惟有聽神的話才能進入神堂,而且人都比神低一等。

不管你怎麼做都在使用同一個能量,愛和恨是同一個能量,上天堂和下地獄也是同一個能量,高興和憤怒還是同一個能量,體內只有一個能量,可以千變萬化,可以用於萬事萬物。內在的能量是一個統一體。愛的時候一定帶有恨的能量,否則你無法深入愛,要麼你是虛假的愛,愛有多深,恨也有多深,恨可以衡量出你對配偶愛的程度。真實的愛,一定有真實的恨,真實的恨來自於自身的經歷,而不是道聼塗説。

體內的能量往往很少從正面全然地表現出來,而在反面的時候將會更好地全然地表現出來。靜心可以成佛,手裡拿著屠刀也一樣成佛,因為它們來自同一個能量,也就是為什麼說成道的人象個小孩子一樣,惟有小孩子的能量才是全然的,說哭就哭,說尿就尿,全然的能量用於一處,可以成就一切。記住:成佛是屬於小孩子的專利。

為什麼說"道"不是修出來的?它原本是現成的,所謂的努力也是針對頭腦而已。當頭腦轉變後,道也就自然顯現。頭腦的轉變需要一些方法,靜心是指向頭腦,頭腦需要寧靜,所有的方法也都是種設計,是種手段。要進入道之前是需要努力一些,對頭腦而言是需要的。道的本身是現成的,只等你去享用,它一直都在廚房等候你,要到達廚房,進入廚房內,有那麼一點點距離,需你努力走進去。有修指的是外面的距離,無需修指的是內在現成的東西。往往初修的人不知如何放鬆和放下,因此上師才會叫你去努力修行,猛用功。上師知道,努力對道的本身是沒有用的,然而進入道內又需要這麼一個設計——努力。用功達到頂點,山窮水盡,無力承受,即將崩潰時,身心突然間會有個逆轉的急流——進入生命的另一面——放鬆和放下。在這一刹那間,完全可以瞥見佛性,進而走進去。也即古人所講的:從有為進入無為。倘若一個人不知道如何停下來,那麼上師會告訴他——拼命地猛跑!有跑就意味著有停止。

成功與失敗僅是刹那間的閃爍,不要因外表的東西而影響內在的靈性,要把那個知者和被知者,照者和被照者全部修到消失掉,整個內外猶如一張明鏡,外表的事物象圖像一樣都會清清楚楚地映在鏡子裡,來就讓它來,去就讓它去,來者是什麼,鏡子裡面便是什麼,自己不要有固定成見,自己要變成空無,要變成無我。既是成了無我,還怕萬物來困擾我嗎?

不要責怪周圍的環境,不要拋棄周圍的環境,記住:周圍的一切都是助你成功的,周圍的一切都是為你所用,而不應該變成你被外物所轉,之所以缺乏定力被物所轉,那是因為內心的佔有欲還沒消失,拋棄了我執,成了無我,歌舞廳裡也能來去無掛,無我的人就是聖人,是和諸佛菩薩同一體。

詩的境界已接近了宗教的週邊,但始終未進入宗教的核心裡面。詩的週邊是非邏輯的,是超越頭腦的,但詩的核心還是屬於邏輯範圍,還未突破邏輯。宗教的週邊是邏輯的,是科學的,但宗教核心不屬於邏輯。邏輯是可以想像,宗教的核心不是想出來的。詩的週邊不是想出來的,更不是做出來的,能做出來的詩算不上好詩,詩的核心又是頭腦的產品——想像出來的。

宗教的核心之所以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那是因為核心部分不是屬於頭腦的部分,凡是頭腦的產品都能用頭腦表達出來,核心必須是以核心的語言才能表達出來。因此在佛經上有一百多個名詞都是指的那個核心——真如、本性、實相般若、本來面目……縱然如此表達得還是不夠準確,只能說是接近它,相似它,可謂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正是因為科學、哲學、詩詞、宗教它們有共同之處,又有非同之處,所以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在某些階層它們似是而非,某些階層又似非而是。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這樣:是是非非、好好壞壞、男男女女、正正邪邪永遠在一起,永遠互相襯托增強對方,使對方更好地顯現出來。超越二字對頭腦來講是困難的,必須冒很大的危險才能超越頭腦的某項概念。生活是從一個未知進入另外一個未知,頭腦對於未知總是既嚮往又恐懼,未知是由頭腦築成的圍牆,最終還是由頭腦超越圍牆,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築了又毀,毀了又築……。

?

能離開身體中的那個無形無相的東西,並非就是無影無蹤,它來去自由,變化莫測,它不是本體,僅是本體的用。修來修去,覺來覺去,也就是玩的那個“用“,能把"用"修好則無事不辦。

萬行所到之處,就是正法,就是天堂。天堂、地獄、正法、末法,皆是你一心所造。

天地未生之前,聖人在道裡面;天地已生之後,道在聖人裡面。

日月因它而發光,時空因它有活力,仁者能道來是個什麼?

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仁者會否?

眼前月出,晝夜難分,空中仙樂,虛空粉碎,仁者見乎?

真正的愛,真正的道,真正的法門都是無法用語言描繪的。語言已是"實相"的第三層投影了,真進入道和愛裡面語言不足以形容,只能感受到是一個整體的存在,是一個如如不動的存在。

?

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無住,無捨"。

佛性不需要成長,本來就是圓滿的,裡面什麼智慧都有。

佛和上帝並非是個東西,或某種個體,乃是宇宙中存在的最高力量的代表。這種力量到來誰也無法抗拒,因緣的合和能使這股力量產生巨大的效應。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既非主宰也非自然,乃是這股力量因緣合和的產物。這股力量到來可成事、可壞事。開悟的明師都得到這股力量,所以說明師是佛、是上帝都可以。凡夫俗子沒得到這股力量,並不能說他失去了這股力量,只能說他沒有掌握這股力量。這股力量是種存在,無處不在。六道眾生皆有這股力量,都可以開發出來,都可以成佛,成上帝。

?

宇宙萬有只有一個根源,哲學上稱本體,佛學上稱如來,宗教稱靈魂。

佛者,乃是覺悟的眾生,只不過是弄明白了生命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罷了。

宇宙萬有的生命和事物,既無主宰,也非自然,乃是因緣合和。

所謂的涅槃,就是把生命的本質回歸到本位上,還給它本來的面目,例如把冰融化為水。

死亡只是自身的這一光團和宇宙的這一大型整體光團融入一體。生命並不是以死亡作為結束,死亡僅是另一階段的開始。

?

三摩地是種最深沉、最喜悅,一心能于萬境(萬物同一體)而都又不散亂的境界。

處在三摩地中就是種死亡(指的是頭腦)的體驗,這種死亡並非痛苦,而是種喜悅的死亡的體驗。

佛門裡講"三界唯心",這是真實的。有許多境界,許多事情都是唯心想像出來的。想像本身就是種創造力,本身是種潛在力。沒有這種力量存在,又怎麼可能想像呢?有許多癌症患者,醫院裡判了死刑,通過吃齋、念佛、靜坐,結果癌症好了,這不就是心力的作用嗎?

?

真正和佛溝通,就是和你周圍的人溝通罷了。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是獨立存在的,都是息息相關的。

無論你是信,還是不信,是修,還是不修,事實上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和宇宙相連的,是息息相關的,是和宇宙一體的。宇宙原本是"一",是一個整體,你的心念搖動一下,整個宇宙都在搖動,只是你未覺察到而已。

?

肉體只不過是不滅的"真我"的工具罷了,肉體和真我中間還有一個身體,既不是氣體,也不是光體,又類似光體,還是傳統佛教起的名字好:"報身"(肉體),化身(中間類似的氣體),法身(真我,也即本體)。

?

常人所見到的多數是中間的"氣體"身,根本沒有進入本體之中,法身不解決掉,功夫不算圓滿。煉精化氣所充實的也只是中間這個"氣體"身,這個"法身"根本不是精氣神所能充實的,它原本就是現成的,亙古迄今永遠是圓滿現成的,無須假修。

?

"真我"無形無相,並非無影無蹤,更不是不可觀到它,欲觀到它,靠的就是煩惱和妄念,沒有強烈的煩惱和妄念,是無法觀到真我的。欲見到風的形象,必須讓空氣流動,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樹搖枝擺,這時你才見到風的形象,風就是以這種形式讓你見到它的。當你借助煩惱見到真我後,才豁然明瞭,煩惱妄念原本就是菩提,原本就是真我,煩惱除盡菩提也無。

?

佛魔一念之差,一紙之隔,其實也沒有差,也沒有隔,只是兩者出現的形式不同而已。為了理解何謂佛的力量,唯一最快的捷徑,就是借助魔的力量出現,因為人類往往更會從反的一面理解到真理。用力對抗魔,就是把佛的力量給分散開了。往往在修行時,總是抱有一個佛的形象在等待,一旦出現不符合自己想像中的境界時,如是就視為眼前所發生的都是魔境。只要空心靜坐,一無所求,眼前出現的一切,也無所謂魔,也無所謂佛,它只是種存在的力量罷了。

?

真理永遠是自相矛盾的,因為真理是前後左右兼顧的,它裡面什麼都具備才算真理。煩惱與菩提共存,佛與魔共存,黃金與砂礫共存,真實也是與虛假共存。

你原本就存在我裡面,我原本也存在你裡面,你我他她它原本都是互存的,一人修道眾生沾光,一人成道,天地鬼神皆受益。

?

親愛的讀者,萬行告訴你一個千古之秘密:你我他她它的"本我"從來沒有輪回過,從來也沒有下過地獄從來都是聖潔的,從來都是圓滿的;所謂的輪回,是指你的理想、你的欲望、你的習氣,也即宗教裡的"業障"。當一個生命死亡後,他她它的"本我"也即本來面目,將會自動地融入廣袤的本覺的海洋之中,不管你是聖徒還是妓女都會歸到源頭上去。留下世間的惟有你的欲望。欲望再輪回、再投胎,當欲望滿願時,也就沒有了輪回。一個凡夫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惟有開悟的聖者是沒有欲望的。

?

傳教士們為了標榜天堂的美好,竟將人間說成地獄,——可惡。

傳教士們宣稱自己是神轉世,騙取信眾大量財物,——可恨。

信眾們聽信了傳教士的妖言惑眾——"世界末日來了",如是便拋棄工作,賣掉財產,上山避難,——可笑。

?

永遠不會有世界末日,也從未有過世界末日。

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天災人禍,從未停止過,也永遠不會停止。

有人類的地方就有天堂,有人類的地方就有地獄,有人類的地方就有神,有人類的地方就有鬼。

世人有種用燒香引鬼的辦法,說是可以找到自己的主人——也即真我。敬鬼和鬼相應,敬佛和佛相應,生前和誰相應,死後便到那裡。鬼怎麼可能使你找到真我呢?之所以是鬼就是沒有找到真我啊。

所有的神通都鬥不過"無我"的等級;"我執"重的人最易招業障。

?

修行中出現的境界大多數都是幻覺,那是因為你對真理太渴望了,同時也是先前經典上記載的種種境界進入腦子裡太深的緣故。比如,對一個異性太渴望,就會在夢中相會,渴望中脈通,如是身上就有氣機蠕動,因為頭腦有製造幻覺的本能。

?

現在流行一派修行人,認為只要把那個"觀照者"修出來就算大功告成,觀照者修出來也非功德圓滿,充其量也只是進入靈修的開始,何況真能把那個"觀照者"修出來的人少之又少。觀照者修出來可算證得"無師智",以後可以脫離上師獨立修行,有能觀的心,有所觀的物,怎麼能說圓滿呢?還是屬於見聞覺知的範圍。

?

修行的次第,應該是由"觀、行、照、度、空、無"達到圓滿。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思?果真文字和語言可以悟道,可以成佛,那麼佛學研究者、科學家、哲學家早已成佛了。學問不足論道,拾人牙慧,如數別人家珍,與道又何益呢?況且最根本的那個實相,是超越語言和種種思想的。從老子到惠能,沒有一個人能把實相描繪出來的,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就象為什麼相愛的男女還要同床的道理是一樣的,禪不能用語言,需要親證,需要經驗。

?

為什麼法師總是辯論不過禪師?法師僅是一個禪學研究者,研究開悟後的禪師的悟道思想及其修道經過,禪師是身體力行,是走進道裡,又走出來,是親履本地風光過的人,法師得的是第三手材料,禪師得到的是第一手材料。真如實相——頭腦思維——文字語言,一個單從文字入手修行的人,是絕對不可能進入實相的終極點上,況且現在的修行人都是在拾人牙慧。拾一個悟道者的牙慧,拾佛陀、拾耶穌的牙慧。

?

理論猶如西洋哲學,還是屬於思維範圍,還沒有脫離頭腦的作用,幾千年來西洋哲學都是靠頭腦思維,企圖解釋宇宙萬有的本體,但始終沒有證入本體,反而離本體越來越遠。根本原因,西洋哲學是用頭腦研究,禪法是拋棄頭腦直接進入本體實相之中,前者是靠思維,後者是拋棄思維。

任何一種宗教,任何一個人,只要你不能和道溝通,你就是外道。

?

人人都有佛性,但是不瞭解佛性,未見到佛性的眾生是最貧窮的眾生。這就象皇帝有兩個兒子,各自得了父親的遺產,一個找到了這筆遺產,一個還未找到,未找到遺產的兒子就是一個貧窮的兒子。萬能的寶藏就是佛性。

平常學佛的人,多數是在思想上感悟到了"真空妙有"的道理,但在境界上並沒出現真空,更沒有產生妙有,煩惱來時也空不掉了,需要智慧時妙有也不來了。

道理悟了,事上行不通,猶如未悟;若在理上真悟了,在事上必能行得通。

釋萬行2000年8月於三聖洞





献花(0)
+1
(本文系光自在菩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