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_末梢神经病变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013-12-06 | 阅:  转:  |  分享 
  
·论著·

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末梢神经病变与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冯波李栩李惠芝王蔚薇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及其与其他糖尿病慢性

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心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系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测定308例糖尿病患者

(平均年龄49岁,平均HbA1c9.8%,平均病程14年)的心自主神经功能和肢体的末梢神经传导速度、

皮肤痛温觉、振动觉,同时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眼底视网膜照相。结果糖尿病患者心自主

神经病变患病率为47.1%,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为54.2%,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并与病程和糖尿病控

制状况呈显著正相关,并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并发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机率增高。结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病率较高,并与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自主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

Clinicalstatusofdiabeticcardiovascularautonomicneuropathyandperipheralpolyneuropathyinpa-

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FENGBo,LIXu,LIHuizhi,etal.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

ShanghaiEastHospital,Shanghai200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aminetheprevalenceofdiabeticneuropathyanditsrelationship

withotherchronicdiabetic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Methods308patients

withdiabetesmellitus(162men,146women;meanageof49years,meandiabetesdurationof14

years,meanHbA1cof9.8%)wereobserved.Testsassessingcardiovascularautonomicfunctions

andperipheralnervefunctionsandretinographwereperformedineachpatient.Urinealbuminexcre2

tionwasdetermined.ResultsTheprevalencewas47.1%fordiabeticcardiovascularautonomic

neuropathyand54.2%for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Therewas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

diabeticcardiovascularautonomicneuropathyandperipheralneuropathy(P<0.01).Thediabetic

neuropathywasassociatedsignificantlywithdurationofdiabetesandqualityofglycaemiccontrol(P

<0.05,0.01).Thereweresignificanthighprevalenceofdiabeticretinopathyandnephropathyinpa2

tientswithdiabeticneuropathycomparedwiththatwithoutdiabeticneuropathy(P<0.01).Con-

clusionThereishighprevalenceofdiabeticneuropathyin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Diabetic

neuropathyisrelatedtootherdiabeticchroniccomplications.

【Keywords】Diabetesmellitus;Cardiovascularautonomicneuropathy;Peripheralneuropathy;

Prevalence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严重并

发症,对其自然发展规律仍不是很清楚,但临床上可

观察到并发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患者病死率显著

升高,且对其他慢性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

重要作用。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根据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

作者单位:200120上海市东方医院内分泌科

标准选择住院的308例糖尿病患者,男162例,女

146例;平均年龄49岁,平均病程14年;平均HbA1c

9.8%,平均体重指数(BMI)26.7kgm2。其中并发

糖尿病性肾病9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33例。

所有患者无明显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无明显的充

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在

检查前1周无酮症酸中毒,没有使用明显影响心

率、神经传导的药物。

二、方法

11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和

外周肢体的神经功能检查。心血管自主神经反射试

·241·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年第10卷第3期ChineseJournalofDiabetes,June2002,Vol10,No3

?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验采用ProSciCard计算机自动测定系统(德国

MediSyst产品)完成,包括静卧时心搏间距变异系

数、心搏间距频谱分析的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深呼

吸时的MCR值、30∶15值、Valsalva比值,采用Di2

namap21846SX监测系统(德国Critikon产品)自动

测定体位性收缩压变化。若上述7个指标中病理结

果计数大于或等于3个,则定义为心自主性神经病

变\[1\]。末梢神经功能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痛温

觉、振动觉,2项异常则定义为末梢神经病变\[2\]。

21所有患者均连续3次检测24h尿白蛋白排

泄率(免疫比浊法),取其平均值为测定值,若大于

20Lgmin,则判定为并发糖尿病性肾病。

31利用CR3245NM照相系统(Canon,Tokio,

日本)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照相,由专职眼科医师判

断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1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绝对计数或患病

率表示,利用SPSS软件包进行Fisher精确检验、

Logistic回归分析等。

结果

一、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

患病率

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心自主神经病变145

例(47.1%),并发末梢神经病变167例(54.2%),均

累及感觉神经,同时累及运动神经58例。糖尿病性

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并发

心自主神经病变者末梢神经病变患病率明显增加

(两者同时有病变105例),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P<0.01)。

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与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并发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较未并发心

自主神经病变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肾病

发生率明显增高(59.7%∶29.0%,P<0.01;

47.6%∶15.3%,P<0.01)。同样并发糖尿病性末

梢神经病变患者较未并发末梢神经病变者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及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57.2%∶

27.1%,P<0.01;41.3%∶17.7%,P<0.01)。

三、糖尿病控制状况和病程与糖尿病性神经病

变的关系

随着HbA1c增高和病程延长,患者并发心自主

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也显著增高

(P均<0.01,表1)。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表1糖尿病控制状况和病程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

Tab1Therelationshipofdiabeticneuropathy

withdiabeticdurationandHbA1C

项目

Item

心自主神经病变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例数

Case%

末梢神经病变

Peripheral

neuropathy

例数

Case%

P值

Pvalue

HbA1c(%)

≤6.551435174142816<0.01

>6.5~≤8.53076391532764211<0.01

>8.5~≤12811744616981745613<0.01

>122944651933447510<0.01

病程(年)

Diabetes

duration(y)

≤52577321531774013<0.01

>5~≤15481054517501054716<0.01

>15~≤30581055512711056716<0.01

>301421661715217114<0.01

提示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

与病程及糖尿病控制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分别<

0.05、0.01)。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在很长时间内无临床症

状,许多患者是在仔细检查时才被确诊。因此,对其

患病率,文献报道在10%~100%之间,差异较大。

其原因可能是缺乏统一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分类

及诊断标准,以及各家检查所使用的方法不同。目前

临床上采用在SanAntonio会议\[3\]上推荐的Ewing

等\[4\]的方法,来诊断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采用

Dyck\[5\]方法判断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因为这些

诊断技术属非创伤性方法,且重复性良好,所以使糖

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较为规范化和标准化。我们

利用这一公认的标准方法,观察到近12的糖尿病

患者存在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且末梢神经病变较

心自主神经病变患病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非是一种临

床上少见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神经纤维的萎缩、脱

髓鞘以及神经内微循环的改变。对其发生、发展影响

因素较多,病程、糖尿病控制状况和高血压等是重要

的影响因素\[2,6\]。我们也观察到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

变和心自主神经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延长和

HbA1c增高而显著增高,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341·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年第10卷第3期ChineseJournalofDiabetes,June2002,Vol10,No3

?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我们的研究显示并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患

者,糖尿病性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显著升高,

表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不仅本身严重危害着患者的

身体健康,病死率明显升高,而且和其他糖尿病慢性

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糖尿病发展过程

中,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使全身各脏器受累。而糖

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存在,使其对其他器官的调节作

用发生障碍,从而使受调节的器官功能障碍进一步

加重。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

率较高,且对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形成起着促

进作用。因此,有必要选择非创伤性的方法对每个糖

尿病患者进行检查,以做到早期发现和诊断,从而给

予合理的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ZieglerD,DannehlK,MuhlenH,etal.Prevalenceofcardio2

vascularautonomicdysfunctionassessedbyspectralanalysis,

vectoranalysis,andstandardtestsofheartratevariationand

bloodpressureresponsesatvariousstagesofdiabeticneuropa2

thy.DiabetMed,1992,9:8062814.

2ZieglerD,CicmirI,WiefelsK,etal.Peripheralandautonomic

nervefunctioninlong2terminsulin2dependentdiabetes.Diabetes

Res,1987,4:9214.

3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mericanAcademyofNeurolo2

gy.Consensusstatement:reportandrecommendationsofthe

SanAntonioconferenceondiabeticneuropathy.DiabetesCare,

1988,11:5922597.

4EwingDJ,ClarkeBF.Diagnosisandmanagementofdiabeticau2

tonomicneuropathy.BrMedJ,1982,285:9162918.

5DyckPJ.Detection,characterization,andstagingofpolyneu2

ropathy:assessedindiabetics.MuscleNerve,1988,11:21232.

6冯波,李栩,李惠芝.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的关系.临床内科杂志,2001,18:1782180.

(收稿日期:2001206214)

读者·作者·编者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

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

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

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

(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

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

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1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q±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

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

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

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1统计分析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

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

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

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

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

应盲目套用V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

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

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

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

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1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

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意

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

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

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

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V2=

4.68,F=6.79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

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

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

·441·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年第10卷第3期ChineseJournalofDiabetes,June2002,Vol10,No3

?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