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鲜为人知的东陵第二次被盗案(密文)
2013-12-12 | 阅:  转:  |  分享 
  
鲜为人知的东陵第二次被盗案(历史背后惊人的秘密一)

2009-03-2316:51阅读(2315)评论(1)???今天是第一次听说东陵还有第二次被盗案,而且这次比第一次严重多了,居然几乎将东陵挖了个光,真是稀奇,自以为知识广,却连这个也不知道。现将文章列如下:

1928年7月,国民党第20军军长孙殿英以其无赖妄为、唯利是图的本性,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剿匪”为名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消息一经传出,天下为之哗然,也震惊了满清皇族及国民党政府要员,世人称之为“东陵第一盗案”。事隔17年后的1945年的下半年,当地土匪、恶棍们拉拢腐蚀革命队伍中的腐败分子,纠集了一群农村流氓无产者和落后群众,将这里绝大多数陵寝盗劫一空。由于多种原因,清东陵第二次被盗案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一、盗陵者看准了“时机”?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扶植末代逊帝溥仪登上伪满洲帝国的皇帝宝座后,随即在清东陵设立了东陵地区管理处。日本觊觎东陵珍宝已久,借机在此建“大日本驻马兰峪领事馆”,名义上为溥仪看守祖宗陵寝,实际上是扩大伪满洲国地盘和窥伺这里的文物,伺机夺取南京政府管辖下的东陵办事处(俗称“东府”。它主要负责维修陵寝、保护树木、防盗防火,看管马兰峪城内的西大库文物,设护陵警察数十人,轮流守护着各大陵寝)。日伪时期,守护之事由日军和伪军们负责。?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东陵的守护和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真空”,鬼子走了,伪警察散了,虽然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人民政权,由于内战烽火迭起,八路军作战频繁,当时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抽不出军队来守护陵寝,只好组织附近村庄的民兵配合区小队来看管,加之当时没有有效的护陵机制,无形中成为盗陵者作案的最佳时机,于是一小撮坏人打着“打倒封建地主的头子皇帝”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陵寝。?二、盗陵队伍是一伙社会渣滓?日本人败走后,藏匿在陵寝周边的土匪头子王绍义突然变得“机灵”起来,星夜访“挚友”杨芝草。“你听说了吧,陵上和马兰峪街上的日本人、满洲队和警察都走了,陵里的事没人管,何不趁此机会捞一把?等着八路军都安排好了,自然就不好办了。”?杨芝草,盗陵主犯之一,王绍义的得力干将,两人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人称“小诸葛”。年岁不大,坏事没少干,年轻时曾挨土匪绑票,后来投靠日本人当伪警察,觉得油水不大,回家种地,因此被吸收到民兵队伍里来,从盗挖定陵开始,他一个陵也没拉下,得了多少宝物,只有他自己清楚。?穆树轩,50多岁,祖辈守陵人,同土匪头子“四海红”沾亲带故,长大成人后成为“四海红”的左膀右臂,跟着干了些绑票、打劫、聚赌、嫖女人的勾当。后来这支土匪队伍被八路军打散后,他才回到家里,以砍陵上的树木、拆陵上的房屋为生。因为是个人尖子、土光棍,又当上了副村长,他上头也顶,下头也压,是个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坏家伙。?围绕着东陵的几十个村庄,多是为了侍奉陵寝而建的,住的都是些清代守陵人的后裔,因而对每座陵的情况十分熟悉。当年孙殿英盗陵抓的向导其后代大有人在,这次盗陵当然也离不开他们。盗陵主犯关会增便是其中之一。关家祖辈是修陵的,又是建地宫的名匠,知道定陵的底细,自然与王绍义一拍即合,最后也按股分成。?狡猾的王绍义知道仅凭他们这几人力量单薄,也成不了气候,得圈套几个干部加入才稳当。他用几颗猫眼石把当时区公所公安助理分区长赵国正拉下水。赵国正,自幼游手好闲不务正业,1931年日本人占领东陵后,他带着哥哥逃荒到新立村。1938年新立村建立共产党基层组织,苦大仇深的他被发展入党。赵聪明伶俐,工作积极,得以重用,但财迷心窍的他经不起巨额利益的诱惑又成了盗陵主犯之一。另外,还有区助理赵子新、民兵小队长贾正国等“能人”。?他们作案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咸丰皇帝奕的陵寝定陵。1945年9月23日这天正逢集日,守陵的班长轮到新立村的张小秃。经过精心策划,王绍义把盗陵队伍分成两拨,一拨在陵西用雷管炸药打石头以掩人耳目,另一拨盗陵。这次所盗的珍贵之物,全归头目所得,剩下的珍珠玛瑙、翡翠等小东西,给参加盗陵的20多个村民每人抓上一把了事。定陵被盗后的又一个日落西山、百鸟入林的清秋之夜,王绍义与赵子新、刘恩、杨芝草、赵国正等人聚在一起,将慈安太后的陵寝盗掘一空。?王绍义他们盗陵的事很快被上面发觉,为了寻找黑后台,狡诈的王绍义瞄住了张尽忠。张尽忠身为15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队长,曾在汤泉金矿当过护矿警察,后投奔八路军,长期活动在马兰峪和陵圈之内。由于他胆大包天,生死不惧,经常只身出入敌人心脏,被人传为神出鬼没的“张大胆”。可就是这个有点声望的人,在王绍义带来的珍宝金头九连环(一两八钱多)、白玉镯、翠板指、白珍珠面前(皆为盗定陵、慈安陵所得)束手就擒,成为东陵第二盗案的又一组织者和策划者。同时下水的还有小麻子张森,他从小卖烧饼、麻花,又跳过大神,参军后被六区队长曹致福看上,留在身边跟张尽忠一起搞敌工。他能说会道,会耍小聪明,绰号“小神仙”,也是个不好侍弄的人物。?三、野蛮卑劣的盗陵经过?张尽忠不愧为情报队队长,提出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口号,把盗陵冠以“斗争皇上大地主”、“帮助群众度过饥荒”之名,以迷惑群众,还合计定了些“黑话”以防万一。管盗陵叫“挖金”,调集民兵叫“集训”,晴天称“天高”,黑天称“明路”,动手叫“立拖”。同时广泛动员陵寝地宫的知情者、会玩雷管炸药的能人加入。末了这群匪徒、社会渣滓还软硬兼施地拉拢了八路军队伍中的一名干部——介儒区长(专案组侦查时,介儒首先向组织交代自己只跟着盗过惠陵的罪行,争取了宽大处理)。就这样,在张尽忠等人的精心策划下,利用陵寝周围刚刚解放、人们心里没底这一时机,加以蛊惑人心的口号,把盗陵的罪行“合理合法化”,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和一些流氓无产者纷纷加入这种“挖金”的行列。?且看王绍义是怎样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乡亲们,共产党早就说了,一定要打倒大地主和封建剥削。过去的皇帝就是头号的大地主,是几千年来骑在人们头上拉屎撒尿的大坏蛋,虽说他们人死了,可他们搜刮的财宝不计其数啊!有的还带进棺材里去了。现在我们就要挖他们的坟,分他们的财,叫他们在阴间也过得不舒坦。”针对盗陵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王绍义又有一套宣传技巧:“如今共产党说话算数,皇上的律条不中用了,而且区里和县里还号召我们采用一切办法度过饥荒,咋能说犯法呢?我们就是要团结起来,扒开皇帝老儿的坟,掘开他们的墓,用他们陵里埋着的宝贝来发咱们的家,致咱们的富!”于是乎,受蒙蔽的群众有的把家中的“独子厥”手枪拿来抵一股,铁匠则打几根钎子来算一股,美其名曰“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一切准备就绪,王绍义、张尽忠等决定对几座大的陵统一行动,剩下的陵由着大伙儿随便挖。首先向同治帝夫妇合葬的惠陵开炮。王绍义作战前总动员:“这座陵里埋着的是同治哥,20来岁就死了。他是慈禧老妖婆生的,从小就不学好,也抢了不少人民的财宝,他老婆自个儿吞金子撑死了。这金子留着干啥不好哇!要是没用处,给咱们穷人,大伙还说他个好呢!看看,这两口子心眼多坏,挖坟活该!把他的这些房子拆了也不解恨!大伙还是按照分工,各干各的吧!”这王绍义非但宣传到位,防范手段也很严密,“岗哨啊,东边放到侯家山,西边放到新立去,北面放到塔山上,南面放到新城去。圈里头一个生人也不让进来。啥时候撤,听上级命令。”?王绍义在前边训着话,张尽忠在后面已经布置好战斗准备,见人群散了,皇城下就响起了“轰隆隆”的爆炸声,相伴的是锹镐的撞击声和嘈杂的人语声,硬是把这对沉睡了五六十年的小夫妻“搅醒”了。这座陵建造比较粗糙,又因前几年有人盗过(已挖下半米深),这次在原处动工,挑选的全部是在金矿干活的强劳力,渴了有白糖蜂蜜水,饿了有马兰峪大饽饽,又加上几个头子都在一旁督战,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地宫口很快被打开了,张尽忠只挑了几个心腹和头头进地宫。?第一道石门被手榴弹炸了三次,旁边炸开个能钻进人的小洞,第二道第三道石门被王绍义撬动“白来石”而推开。张尽忠道:“所有人一律站门外去,我挑几个进去。谁乱动就打死谁。旁边站着的把手电往里照。”张尽忠指挥王绍义、赵国正、杨芝草、张森等人,先撬同治爷的棺材,自己则站在娘娘的棺材上面,一手持枪,一手打手电,全神贯注地监视着……人们看见皇帝的龙袍在闪光,认为人体坏不了。当王绍义手一伸,里面只剩一床骨头,因同治帝筋肉腐烂,满身带着刺鼻的腥臭,一抓犹如泥屎,十分令人作呕。尽管这样,为了珠宝,十几只手在臭气冲天的泥骨里乱搅,直到搜罗干净为止。打开皇后的棺材,光亮下人们全发呆了:这娘娘像个活人,面如荷花而温馨地闭目养神呢!王茂(王绍义长子)“哎呀”一声吓昏过去。张尽忠见几个人目瞪口呆的,大声吼道:“他妈的,都愣着干啥?还不快动手搜罗东西!”大家这才动作起来,有的扯衣服上的珍珠,有的取身旁的宝物,有的摘头上的凤冠霞帔,有的取簪环首饰……?1945年12月22日,月黑风高,伸手难见五指。昌瑞山下震耳欲聋,刀枪闪亮的一场新战斗冲着康熙皇帝的景陵打响,300多双罪恶的手伸向景陵地宫,对康熙皇帝拖骨暴尸。经过三昼夜的“激战”,终于拿下了景陵地宫这个“碉堡”,搜出了珍宝几大口袋。王绍义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所挖的几座陵,就数这景陵的宝物多,不次于慈禧、乾隆的陵啊!”张尽忠也乐不可支:“好东西比孙殿英得的还多呀!”?王绍义一伙本来就是土匪、无赖、盗墓贼,干将们贪婪成性,打的招牌是“救济贫民”、“按股分配”,却又导演出一幕又一幕分赃大火拼的丑剧。张尽忠心狠手辣,坚持在孝东陵分定陵和景陵的宝物,这里距他家近,一旦打起来也有退身之地。面对众多的珍宝,众人你拿我抢的乱成一锅粥,最后以比枪法打孝东陵殿檐上的人兽定输赢分宝物。另外张尽忠和王绍义还设下圈套,事先安排好人,听见枪响就冒充军分区敌工部的人来敲门过问,又由他张队长出面应付过去,最后自然得宝最多的是王绍义和张尽忠。?好事不出庄,坏事乱嚷嚷。“要发财去盗墓,一夜成为暴发户”,这股邪风迅速蔓延到陵区的四周邻舍。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见状,纷纷走上这盗陵生财之道。?八区的赵子新带领10多名区小队队员和民兵一夜间把景陵妃园陵寝一座贵妃陵盗了。?关会增、贾正国一起挖掘了康熙的双妃陵。?穆树轩同贾井满把裕陵园寝里的香妃墓掘了。?王绍义父子又钻进裕陵园寝连盗两座妃子墓……?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四、军统的介入,使盗陵案复杂化?王绍义一伙“挖金人”的一举一动很快被北平国民党特务侦知,时任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军统北方五大干将之一的马汉三立即密报重庆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根据蒋介石的密令,马汉三迅速指使手下特务郑恩普、张树庭全力调查此事,并做了周密部署:一、抽调人员,四路设卡,安排部分特工守在珠宝店里,捉拿来北平销赃的盗陵犯,没收其全部珠宝,人员关押审讯;二、派出专人,缉拿主犯张尽忠,企图把盗陵的幕后指挥者这一罪名往共产党头上戴;三、要展开宣传攻势,召开新闻记者会,大造中共盗窃清东陵的舆论,使之在政治上站不稳脚。?在其主子唆使下,特务张树庭几进东陵,收集盗陵的情报,军统头目郑恩普调集城内的侦缉队堵住四门八巷,缉拿马兰峪的人关押审讯,先后抓捕70余人,收缴了800多件珍稀之宝(部分被马汉三等贪污,还有部分马汉三送给戴笠,仅存小部分追缴转送故宫博物院)。为了邀功,张树庭混水摸鱼,竭尽其能挑拨事端破坏国共谈判,致使有些报纸上发表了“曹致福(冀东军区司令员)与张尽忠将清东陵掘了”的新闻,终于导致了1946年1月10日至30日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会议上蒋介石责问周恩来的闹剧。?五、盗陵者的可耻结局?尽管国民党特务捏造事实栽赃陷害,但事实是不容篡改的。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蓟遵兴联合县专案组也随之介入,掀起了揭发检举的热潮,追查盗陵犯的工作很快呈现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态势。经过一年多的揭发、追查、审讯、抓捕工作,东陵的盗掘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穆树轩、贾正国、赵国正、李树卿、刘恩、刘继新等六名主犯武装拒捕,在1946年2月1日(农历大年三十)被枪决。?八区介儒区长投案自首,区助理赵子新被缉拿归案,受到法律严惩。?区财粮助理仇治胜和民兵副队长贾井满潜逃了一阵子,后仇治胜在国民党军队进攻时吓死了。贾井满被判刑20年,释放后在“文革”中自杀了。杨芝草外逃下落不明。?首犯王绍义、张尽忠畏罪潜逃。张尽忠潜往唐山唐家庄一个小煤矿,1946年6月27日被军统特务抓获,1948年2月28日病死于北平地方法院看守所。惯匪王绍义依仗手中有枪,且枪法又准,1946年初外逃。我公安人员行程万余里,历经三个县和上百个村庄,连续缉捕五年之久,最后终于在八仙桌子山上将其抓获,1951年3月21日王绍义被枪决。?跳梁小丑张森,这个当过八路军和国民党特务的“小麻子”,既为国民党特务捉拿张尽忠尽过力,又帮共产党逮捕了首犯王绍义。投案自首得到宽大处理后,不久,忘乎所以又干起盗陵的坏事,最终没有逃脱人民专政的法网。

?

使人怀疑的是,孙殿英仅仅挖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就周密策划,动用了很多人,惹得沸沸扬扬,而第二次被盗,一群流氓竟然敢干这么大的事,而且,时间不是一天两天,把个东陵都挖光了,如果没有某种大的势力支持,我想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个事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还不能判断真伪,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事还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通过这个事也可以揭开某些势力的画皮。

?

?

?

?距北京125公里的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两大陵园之一,埋葬着一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落。????这个面积达48平方公里的虎踞龙盘之地,建有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内葬人物,多在生前对中国的历史走向产生过重要影响: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清朝盛衰转折的咸丰、同治,把大清王朝国势葬送殆尽的慈禧……????然而,这些生前享尽尊荣的封建统治者想不到,他们选择的这片“风水宝地”,不但没有庇佑住清朝的命运,就连他们长眠的墓穴也不能保全。他们带入地宫、期待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的稀世珍宝,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婪盗匪。????盗墓贼中,最著名的要数军阀孙殿英。一部电影《东陵大盗》,让发生在1928年7月的这起民国大案尽人皆知。鲜为人知的是,孙殿英盗掘的是清东陵14座陵寝中的两座——乾隆裕陵和慈禧定东陵,而清东陵遭遇的更大一次浩劫发生在十几年之后。????在1945年的那次大盗案中,清东陵其余12座陵寝,除顺治孝陵因传言地宫内没有随葬品而幸免外,悉数被盗。这次盗陵案,规模之大、损伤之重,远远超过了第一次,时至今日,其背后仍隐藏着诸多谜团未解。????守陵真空????1945年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举国的欢庆气氛还没有过去,9月,清东陵的定陵被盗了。而这,仅仅是此次浩劫的开始。????清东陵的被盗怎么和日本投降联系在了一起?话还要从孙殿英盗东陵说起。????除了紫禁城,皇家陵区可称得上是第一禁区。清朝未亡的时候,清东陵是何等森严、神圣之地。驻扎在东陵的清八旗军和守陵人员超过3万人。????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之后,根据优待条件中的有关条款,清东陵的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然而清朝已垮,昔日的神圣禁地再也难维持那份尊严。守陵人员薪饷无着,落魄求生,开始对陵区内的祭祀用品和建筑监守自盗,管辖着东陵地区的军阀张宗昌则成立“东荒垦殖局”,直接盗伐林区林木,上百万株古树被砍得一干二净。????更为严重的是,在把持北洋政府的张作霖的奉军溃败、北伐军到来之时,东陵处于无人过问管理的真空状态。清东陵好比一块敞开放置的肥肉,众多军匪、强盗瞪着血红的眼睛垂涎欲滴。????1928年夏初,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只有一山之隔的清东陵成了这个军阀头子唾手可得的一大宝藏。7月,孙殿英的部队盗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寝。????这次盗墓案被披露后,举国哗然、海外震惊。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和军事法庭,大张旗鼓地追查。然而孙殿英用他盗墓所得的奇珍异宝上下打点,不但秋毫未损,居然还官运亨通,继续着他的军阀人生。

?

?

?孙殿英先是投靠阎锡山,抗日战争中他曾经对日作战,也曾经投降做了汉奸。抗战胜利后他又投靠蒋介石打起了内战,直到1947年在河南被解放军生擒,当年病死狱中。但终其一生,东陵大盗案虽然人神共愤,孙殿英却始终未受审判,惊天大案最终不了了之。????孙殿英盗东陵时,溥仪寓居天津张园。闻知此事“痛心疾首、肝胆欲裂”,却已无能为力,只能求告蒋介石和阎锡山。直到一个月后,清王室才到东陵查勘,收敛先人遗骨重葬。????1932年春,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之后,抬出溥仪来充任“满洲国”皇帝。再次上台的他当然不过是日本人手里一傀儡,但护卫祖陵的能力还是有了。日本关东军和“满洲军”强行进驻东陵地区,把东陵划归“满洲国”热河省管辖,并在这里设置了“东陵地区管理处警察署”。????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末日来临的日军和“满洲军”纷纷向长城以北退去,伪警察机构也立即溃散。与孙殿英盗陵时的情景类似,清东陵又一次失去了所有庇护,暴露在历史的风雨中。????不过,此时的清东陵并不是处在真正的守陵“真空”中。????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介绍,清东陵的位置处在当时的遵化、蓟县、兴隆三县交界处,三座县城在国民党手中,农村地区则属于共产党领导的冀东军区。但日本刚刚投降,长期处于地下的党组织尚未在东陵地区建立起有效的行政机构。而当时,国共两党的和谈刚刚开始,时局非常微妙。????当时冀东军区部队主力开进东北,中共冀东区党委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前往守卫清东陵。但由于就在此时国民党的军队对离此不远的玉田、武清摆开了阵势,这个营随即开赴他处。清东陵的守卫只能依靠当地拼凑起来的民兵、公安助理(类似现在的治安员)。????面对着薄弱、甚至可以说空设的清东陵守卫,始终惦记着东陵宝藏的盗贼们又开始磨刀霍霍了。砍伐陵区树木、撬拆地面建筑等零零星星的盗墓活动逐渐出现。这其中,有一个盗贼并不满足于陵区的地上物,他盯着的是地宫中随葬帝、后、妃的奇珍异宝。????这名盗贼叫王绍义,他谋划盗陵已有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

惯匪????在1945年清东陵第二次被盗大案发生6年之后,潜逃多年的王绍义才被抓获。当时审判他的遵化县人民法院的审讯笔录这样对他进行登记:????王绍义性别:男年龄:56岁籍贯:蓟县太平安出身:土匪文化:粗通职业:惯匪????惯匪王绍义在盗挖清东陵时已经50岁。这时的他,是东陵西侧新立村一个以弹棉花为生的手艺人。????王绍义“惯匪”的身份,要再向前追溯17年,这也和孙殿英盗东陵有着瓜葛。????孙殿英率部盗掘清东陵时,为掩人耳目将陵区周边进行了戒严,号称进行军事演习。这是尽人皆知的借口。而孙殿英部最初来到东陵地区,还有一个借口——“剿匪护陵”。????“护陵”自然是掩耳盗铃之说,“剿匪”倒是并非虚言。????当时在清东陵一带,因清朝守陵人及其后裔失去了朝廷俸禄,衣食无着,而这些八旗子弟们又多数不事农商,不少人就干起了抢劫、偷盗的土匪勾当。????土匪中最大的一股是马福田匪帮,人数有数百人,占据着清东陵东侧的马兰峪镇,大肆盗取东陵文物。王绍义就在这个匪帮之中。他从20来岁就落草为寇,当时已是马福田的一个心腹头目。????孙殿英部来到清东陵,先是真刀真枪地和马福田部打了一仗,把马福田匪帮彻底打散了。蚕食清东陵的狼被赶走了,来的却是孙殿英这只恶虎。????王绍义逃跑了,不过他并没有逃远,而是从清东陵东侧逃到了西侧,在同样紧挨着清东陵的新立村落脚。????在王绍义的审讯记录里,没有记录他选择新立村落脚的缘由,也没有直接证据能说明他从那时候起就埋下祸心。但从1945年东陵大盗案的实施过程看,王绍义这个最关键的主谋显然预谋良久。????李寅告诉记者:“清东陵的守卫几乎是刚刚出现空缺,王绍义就开始了盗墓活动,显然早已伺机准备。而且盗陵过程非常‘专业’,选择盗取的陵寝目的、指向明确。没有长时间的预谋、策划、准备是不可能的。”????王绍义很清楚,他要盗掘的是庞大、坚固的皇家陵寝,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那么,他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寻找“帮手”。????“帮手”绝不仅仅是帮着盗挖和警戒的劳动力,王绍义更迫切要找到的是打通盗陵两个关键环节的帮手。????其一是陵区守卫。????清东陵当时的守护主要依靠的是拼凑起来的民兵,虽然力量薄弱,组织松散,但不能说没有。王绍义对此还是有所忌惮的。突破这个环节,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直接把守护者拉下水。????当时的清东陵地区,党组织刚刚从地下转为公开,地方政权尚未完全建立。民兵乃至行政机构的成员组成来源混杂。一些投机者、流氓无产者也混入其中。????王绍义最先找到的是同村一个叫杨芝草的人。杨芝草既当过土匪也干过伪警察。日本投降之后,他又混进了民兵组织,负责定陵周边的守卫。????王绍义与杨芝草一拍即合。随后他又找到了裕大村的副村长贾正国。贾正国最初并未直接参与盗陵,而是入了“暗股”,贡献了村里民兵组织的一杆枪。????枪,是大型盗陵必不可少的作案工具。李寅介绍,枪的作用首先是对犯罪集团内部震慑,防止盗陵时发生哄抢,对外则用于警戒和自卫。贾正国提供了枪,同样可以在盗陵后按一个人头份分得赃物。????有了这两个人,王绍义还不放心,随后,他又拉拢了当时冀东分区蓟遵兴联合县八区公安助理国正(原名赵连江)、村助理继新。这些混入基层组织的败类后来成了整个盗陵活动的主犯。????另一个关键环节的帮手是“向导”。????皇室的陵寝构造,向来被民间传说得颇为神秘,甚至传闻地宫内机关密布,令人望而生畏。而李寅说,所谓机关只是想象而已。对盗陵者而言,真正的难题首先是找到地宫入口。????皇帝陵寝的宝顶周围有一圈围墙,围成的院落别称“哑巴院”,传说招募的工匠都是哑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机密。在哑巴院北面有一道琉璃照壁,照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皇后的陵寝宝顶没有琉璃照壁,但地宫入口位置相同。妃子的陵寝没有围墙,地宫入口在宝顶方台台阶的正中间一级。????“当然,这些结论是我们后来整理被盗现场时总结的。就当时而言,知道这些秘密的人少之又少。”李寅说。????王绍义就找到了这样一个人,他是裕大村的关增会。????裕大村的“裕大”,指的是乾隆皇帝的裕陵。与之对应的是“裕小”,是乾隆皇帝后妃的陵寝裕妃陵。类似的还有“定大”、“定小”、“惠大”、“惠小”。村子里居住的分别是这些陵寝的守陵人及其后裔。????据说孙殿英盗裕陵时所找的向导也出自裕大村,而且是关增会的亲戚。而这个关增会不但知晓地宫入口的秘密,年轻时还曾参与过某个皇陵的修建。????有了这些关键的主力帮手,其余的帮着挖掘、警戒的小喽啰就非常好招募了。????王绍义一伙几十个人,把盗陵的第一个目标选在了定陵。



献花(0)
+1
(本文系生活情趣67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