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几个小偏方
2013-12-12 | 阅:  转:  |  分享 
  
几个小偏方西红柿治皮肤病平时大家喜欢吃的西红柿,其实还是作用相当不俗的“药材”。真菌性皮肤病(如头癣、手足癣等)患者将鲜熟西红柿去皮合籽捣烂敷患处,每日2~3次,皮肤病症状会大为改善;还可以将鲜熟西红柿捣烂取汁,并加少许白糖,每天用该汁涂脸,能使皮肤细腻光滑,不仅美容效果极佳,还有不错的防衰老效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教授李斌点评:西红柿又名番茄,原产于中美洲,进入我国时间不长,晚清方引入我国。它不但是可口食物,也是具有丰富营养和一定药物作用的药食两用品。西红柿含丰富维生素A原及C,分离西红柿可得苹果酸、柠檬酸、腺嘌呤、葫芦巴碱、胆碱和少量西红柿碱,通常吃起来较酸,这是柠檬酸及苹果酸的作用。研究发现,西红柿确有抗真菌作用,能抑制某些对植物或人有致病力的真菌,这很可能是因为其中所含西红柿碱的作用。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外用西红柿不但能治疗一些真菌感染类疾病,还能起到美容嫩肤功效。此外,常饮番茄汁还有一定降压作用。胡椒治胃病胡椒不仅是调味佳品,还能当药使,比如治胃病。胃寒引起的胃痛患者,可取胡椒10粒、大枣3枚、甜杏仁5个,混合研末用温开水调服,每日1次,很快即可控制症状。也可用胡椒和半夏各3克,研末冲开水服,每日2次,此法可治恶心呕吐。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胃寒为中医病证名,是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病证。此证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口水、口淡喜热饮,消化不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治疗胃寒宜暖胃散寒。胡椒味辛性热,有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功效,可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冷痢等证。药理研究表明,胡椒有抗惊厥、镇静、止痛等作用,对治疗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等有极佳效果;而大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治脾虚乏力、食少便溏等证,并有助胡椒祛除胃中寒气;加甜杏仁能润肺、祛痰、通便,有一定滋补功效。3味合用,具有温胃散寒、健脾止呕功效。胃寒引起胃痛等症状时,服用上方当有较好效果。另外,还可选择加用半夏,其性温味苦,乃降逆和胃、止呕要药,与胡椒同用,同样能起到温散胃寒、止痛止呕效果。提示:上方适用于寒邪致之胃痛、呕吐清水等证。如胃痛、呕吐是系热邪、肝郁化火等引起,则不宜选用上方。黄连素降压调脂黄连素用途十分广泛,不仅在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上十分拿手,对于发病率极高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它也有不俗功效。如用于治疗高血压,可每次口服黄连素0.4~0.6克,每日3次;如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则每次口服0.5克,每日4次,1个月为1疗程,1疗程即可见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黄连素是中药黄连或黄柏的根须里提取的药物,亦名盐酸小檗碱,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它通过肠道缓慢吸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即使较长时期服用通常也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作用,可以治疗阿米巴痢疾、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其中,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胃溃疡均可首选本药。黄连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黄连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古籍记载,“黄连入药主要用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腹痛泻痢、目赤肿痛、湿疹”等,这些症状大都与高血压有关联。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加证实了这一点。专家发现,黄连素除了前述功效外,还有降血压、调血脂、降血糖、抗心律失常和保护心肌等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小,使用很安全,受到患者广泛欢迎。不过需要注意,空腹服用黄连素对胃肠道有一定剌激,最好改在饭后服用。牙痛,喝杯大黄石膏茶牙痛看起来是小病,不过俗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让人无法小觑。关于治牙痛的偏方,民间有很多。下面我将给大家推荐一款治牙痛茶,取大黄15克、生石膏30克,沸水冲泡2~3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胃火牙痛以及牙床腐烂出血。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此验方中的大黄和石膏是中药中常用的两味药。大黄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清利湿热、逐淤通络功效,能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目赤红肿;现代医学也证实,大黄中含有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均有抗菌作用。石膏性大寒,味辛甘,入胃、肺经,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泻火解肌作用,能治疗胃火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古代很多治疗由胃热引起的牙痛、口舌生疮的方剂中都用了石膏,如泻黄散、清胃散、玉女煎等,都是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牙痛的良方。中医认为,牙痛分风火牙痛、虚火牙痛和胃热牙痛,其中胃火牙痛表现为牙龈、颜面红肿,牙龈溢脓出血,张口困难,口臭,便秘,发热等症状。而大黄配伍石膏正是治疗胃火上炎的良药,用此方代茶饮有一定道理。虚火牙痛者不宜服。玄参桔梗汤治喉炎得了喉炎,可以试试玄参桔梗汤。取玄参10克、桔梗8克、青果6克、蜂蜜1匙,先将玄参、桔梗、青果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沸约15分钟,去渣稍冷,入蜂蜜调匀后服用。期间禁烟酒,忌食辛辣食物及强刺激调味品,多饮淡盐开水。连服10天,喉炎不适感便会渐渐消除。国家药典委员会研究员白晓菊点评: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易侵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本方中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桔梗宣肺,祛痰,利咽;青果清热生津,利咽解毒;蜂蜜祛痰、润肺、止咳。4药合用,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利咽解毒作用,因此,对于慢性喉炎有一定疗效。但如喉炎病情严重者,还应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平素还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疾病处于急性期时应卧床休息;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及带腥味刺激食物。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还应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面罩等工具。丝瓜煮蛋治眩晕丝瓜蛋汤是一道美味菜品,而丝瓜煮蛋则有改善眩晕的神奇作用,方法如下:取1根生丝瓜、7个生鸡蛋,先煮鸡蛋至8分熟时捞出拨壳,再在每个蛋上割个口以进味,再将蛋和丝瓜(去皮切成段)一起煮至颜色改变即可。每天吃丝瓜煮蛋2次,早晚各1次,3天吃完,连吃9~12天即可治愈眩晕症。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眩晕以头昏感觉为主,患者可感到头重脚轻症状,有的可伴恶心、呕吐、耳鸣等。眩晕可因各种疾病引起,如脑缺血、颈椎病、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等。中医则认为,眩晕主要与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或气血不足、痰淤互结等有关。有针对性地治疗引起眩晕的相关疾病,有助消除或缓解眩晕症状。上方中,丝瓜性凉味甘,功效是凉血解毒、通经络、活血脉,适合鼻窦炎、咳嗽、水肿、乳汁不通、脚气等患者食用;鸡蛋有补肺养血、滋阴润燥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胎动不安等,鸡蛋富含卵磷脂、蛋白质,有健脑益智、延缓衰老作用。虽然丝瓜、鸡蛋都有较高营养及食疗价值,但二者合用治疗眩晕,不仅疗效机理不明,缺乏对病、对症治疗的针对性,同时也未见有相关报道。因此,上方治眩晕依据不足,可靠性存疑,不应效法。



献花(0)
+1
(本文系邰汉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