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悄变
2013-12-16中国文化传媒网
送戏下乡、放映电影、慰问演出……这些是人们提起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常常能想到的关键词,但纵观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探索做法,便不难发现,这些关键词正在悄然变化。
从零散到品牌,文化活动创新不断
今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的很多居民对红火的电视选秀节目没了兴趣,因为身边的选秀看上去更热闹:拖拉机手来不及换衣服就开唱,菜贩拉着女儿跳拉丁舞,机械工人组建摇滚乐队登台,上访户成了文化活动带头人……这些都是发生在“唱响定海”文化活动中的故事。5年来,该活动举办了600余场赛事,覆盖全区15个乡镇、119个社区,吸引3万余人登台,成了名副其实的浙江群文品牌活动。
和“唱响定海”的选秀方式相比,在河南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里,“教你一招”最得人心。活动中,人们能学到杂技魔术、书法绘画、摄影舞蹈和器乐演奏等。河南商丘的龙腾笔庄负责人甚至将祖传的毛笔制作工艺在活动中贡献出来,部分学员因此受益而走上了致富路。
在黑龙江,不少围绕地域和民族特点开展的文化活动深得民心。该省不仅有哈尔滨的“激情广场”、伊春的“大森林之声”、鸡西的中俄文化交流周,还有漠河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海林的“端午诗会”等。据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郑伟志介绍,已经形成品牌的文化活动覆盖了黑龙江省80%以上的市县,并且群众参与广泛。
放眼全国,类似“唱响定海”“教你一招”的大型周期性群众文化活动已不鲜见。不难发现,如今基层群文活动零散开展的越来越少,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这些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并不是依赖昂贵开支,而是凭借形式创新和群众互动,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新路。
从主动到互动,文化服务以人为本
“我们的剧目可以看样订货。”江西省乐平市赣剧演艺责任有限公司的新编剧目常获好评,其负责人黄国祥介绍,戏排好后,剧团会专门邀请周边的村委会代表、老年协会代表或戏迷代表前来看戏、评戏,洽谈演出事宜,这种订戏营销模式目前已在全国推广。山西芮城县青年蒲剧团也在尝试通过一边演、一边发放演出评价单的方式,征求观众对演出的建议。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双桥镇桥头施社区的居民陈燕惠,身边有一帮40岁左右的姐妹想学广场舞,但是一直苦于没有老师,听说区里有了网上的“文化超市”,她试着点击了“我要培训”并输入资料。数天后,她们迎来了广场舞老师——文化志愿者林斌。
“看样订货”让观众意见得以传达,“文化超市”则让服务有了更多选择。打开定海区的文化超市网页,服务项目清晰明确,有看演出、看电影、培训、健身、非遗学习等。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文化超市里,还设有“导购”“文化套餐”和“自助配餐”。
“十艺节”闭幕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文化馆馆长何强一直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夷陵区选送的《爱在山水间》、《美酒喷喷香》都获得了群星奖!”何强说,夷陵区一直看重送文化,但实践中发现,仅凭专业演出队伍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基层需要。于是,夷陵区文化馆对全区12个乡镇进行群众文化培训,在每个乡镇中,有重点地选择1个至2个村进行集中培训,并形成了一套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创作、培训、辅导流程。
吉林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团长李云杰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基础的工作是培训,尤其是培训文艺能人、文艺骨干”。据统计,仅今年的“农民文化活动月”中,吉林省重点培训了6600多名农村文化大院负责人、乡镇文化馆站长和文化能人。在陕西省周至县,19个放映队的38名放映员每年会接受不少于两次的业务培训,并有机会参加农村电影放映技术比武竞赛锻炼人才。
从单一的“送文化”到培养人才“种文化”,再到文化服务预订、选择,基层文化服务正在逐步从主动走向互动,群众对于文化服务的期待正在得到更多尊重和满足。
从传统到新潮,服务手段随时代进步
浙江省安吉市横山坞村的村民周长法最近离不开家里的电视机,不光是为了收看节目,还能帮小孙子找幼儿园、为儿媳妇物色工作。村里需要征求意见时,老周也都摁摁遥控,通过数字电视就能给予反馈。去年,安吉县建立起了“村村用”信息云台,时髦的“云服务”如今走进了农村。
眼下,农民“看电视”正在逐渐被“用电视”取代。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蓟县分公司去年启动了农网数字化、双向化、信息化“三化”网络改造工程,使蓟县农村地区和市区一样享受到互动电视和点播电视。“过去天线收信号,换台都得一个人在屋外摇天线,一个人在屋里盯着。现在使个遥控器,百十来个台都倍儿清楚,还能倒出来以前的瞅呢!”70多岁的蓟县农民李大爷说。
吉林省长白县新房子镇的农村电影放映员马凤武深感这些年工作环境的变化。虽然当地山村道路崎岖难行,但去年有了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路上就方便多了。对于马凤武来说,如今放映电影越来越方便,因为每一部放映设备上都安装了GPS模块,放映地点、时间、片名、场次一目了然。
科技发展也为图书馆拓展服务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各地涌现的“自助图书馆”成了街边的文化风景线。挤地铁上班前先借本小说,下班回来再顺路归还;在购物中心逛累了,随手插卡借本书翻上几页……这样惬意的读书方式,已在上海市嘉定区实现。此外,嘉定区图书馆还启用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借阅设备,读者可以更加方便省时地自助借还图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