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4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2013-12-27 | 阅:  转:  |  分享 
  
September26,2007糖尿病的自我监测糖尿病自我监测的意义和目的糖尿病监测的内容为什么要监测血糖选择何时监测血糖怎
么测血糖监测血糖注意事项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如何分析血糖结果坚持做好血糖监测日记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监测不能代替血糖监测
尿酮监测尿微量蛋白血压监测自我血脂监测相关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频率全面、细致、准确和完善的自我监测,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
科学的、可靠的依据及早发现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治疗方案应该个体
化,因人而异。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建立在病情检测的基础上。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即检测血糖、血压、血脂以及体重等。这些监测指标
会使医生更了解患者并提出准确的治疗指导意见;便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采取措施,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目标
,学会自我分析监测结果。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生病或血糖>20mmol/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尿酮体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
一天或两天。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应每日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情绪、疾病以及用药状况均可
影响监测的结果。公司机密文件礼来公司版权所有?2008公司机密文件礼来公司版权所有?2008公司机密文件礼来公
司版权所有?2008.礼来糖尿病公司机密文件礼来公司版权所有?2008公司机密文件礼来公司版权所有?2008
公司机密文件礼来公司版权所有?2008是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是糖尿病良好控制的保证通过监测加深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血压
、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酮体、尿糖、尿蛋白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眼底检查、心电图、神经系统检查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
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77临床表现方面要监测的项目较尿糖测试更准确更简捷地防止高、低血糖有助
于制订最佳治疗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法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减少、减缓糖尿病并发症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
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76自己战胜糖尿病169参考文献:防治指南:26,27,62餐后2小时午餐、晚餐餐前
空腹夜间睡前运动前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时驾车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28.注射胰岛素
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1~4次/日1型糖尿病患者3~4次/日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增加监测次数生病或血糖>20mmol
/L时同时测定(血/尿)酮体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1~2天/周血糖控制差,不稳定\患其他急性病者每日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向红丁,自己战胜糖尿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0-171.空腹血糖尽量早抽餐后2小时必须从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
间监测餐后血糖必须和平时一样打针吃药饮食状况情绪状况疾病影响用药状况找出变化规律如血糖高了,再测一次并注明就餐情况
最好制成图表或做好记录带给医生,指导治疗能帮助医生和自己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刘志民王文键主编《新编糖尿病诊治365》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p20-p21能帮助医生和自己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每次去看病,带好血糖监测日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
尿病防治指南,2005:28.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稳定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控制目标:<6.5%-7%刘志民王文键
主编《新编糖尿病诊治36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7-p18间接监测血糖浓度只可反映高血糖血糖监测比尿糖监测更准确直
接监测血糖浓度高血糖,低血糖都可反映检测尿糖检测血糖出现呕吐或腹部疼痛时病人面色红,呼吸急促时任何生病期间血糖持续超
过13mmol/L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44-p145以下情况应检查尿酮
体:尿微量蛋白:每1-3月检测一次尿常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是肾脏早期是否存在轻微受损的监测指标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生:
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79刘志民王文键主编《新编糖尿病诊治36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5.第
一次看病时,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量血压血压高的患者,下次就诊时必须复查血压即使血压不高的患者,每3个月也必须检测血压1次正常血压
<130/80mmHg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43.建议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脂糖尿病患者血
脂达标的标准为:总胆固醇 <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 <1.5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1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2.6毫摩尔/升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76-p185刘志民
王文键主编《新编糖尿病诊治36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5.血糖每天尿微量蛋白尿常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血压不高的患者血压高的患者每次就诊复查血压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至少每半年每3个月1
-3月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终身性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作用不足造成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长期血糖升高可导
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危害严重,其中视网膜病变可导致失明;肾病变导致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可
导致下肢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所以糖尿病如果不积极防治,必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寿命。尤其对于大血管并发症而言,不仅是高
血糖,过高的血压和过高的血脂都会加速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大量临床已经证实,只有将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控制在达标水平,才可
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只要注意血糖控制,还要关心自己的血压和血脂等相关指标的监测。血糖监测能够反映饮
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通过血糖监测能帮助医生和患者掌握病情,从而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同时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理解,增
强治疗的依从性空腹血糖:它能够反应胰岛素分泌水平,可以指导患者餐前胰岛素的注射量。人体胰岛素储备的降糖力很强,若胰岛素分泌量
在正常值的25%以上,空腹血糖基本上正常或仅有稍微增高。胰岛素分泌能力不低于正常的4%时,空腹血糖不超过11.1毫摩尔/升。如空腹
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则说明胰岛素分泌量已极少或没有。只有禁食过夜后早餐前抽血才能测空腹血糖,午餐或晚餐前空腹抽血只能监测
餐前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餐前血糖可以指导患者调整要吃入的食物的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的量餐后2小时血糖:反应增加高糖刺激后机
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首先,通过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很容易抓住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因为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
却很高,只查空腹血糖,就可能延误病情;其次,餐后2小时血糖能更好的反映饮食和药物是否合适睡前:可以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或清晨空腹高
血糖,夜间血糖: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运动前后血糖:调整胰岛素的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出现低血糖时测血糖:帮助
指导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驾车前:避免驾车途中,出现低血糖空腹血糖必须早抽,若抽得比平时打胰岛素或服口服降糖药的时间还晚,就难
以反映平时真正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了,而且还可能因为延迟打针或吃药而影响一天以至几天的血糖控制。所以,打算在医院测空腹血糖一定要做好准
备,早点去医院,并且带好降糖药、胰岛素和早餐,一抽完血立刻服药吃早餐,将可能造成的血糖波动降至最小餐后血糖监测值得提醒的有2个
问题:第一,测定餐后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打针吃药,吃饭的量也要和平时一致,否则就不能了解平时血糖控制得如何;第二,餐后2小时血糖应
该从进第一口进餐开始计算,因为从进餐第一口开始,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已经开始了。如果从进餐中或者进餐后开始计算时间就可能影响监测
结果。又称HbAlc,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当血红蛋白和糖结合时,就生成糖化血红蛋白。能很稳定地反映2-3个
月血糖平均水平,反映葡萄糖代谢的情况,应充分重视。不能用它来评价检测当时的血糖水平和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小于6.
5%坚持写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做好血糖记录,能帮助医生和自己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每位病人都应有自己的血
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血糖自我监测的日记内容包括:测血糖/尿糖或HbAlc的日期、时间。与吃饭的关系,即饭
前还是饭后。血糖或尿糖的结果。注射胰岛素或服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和种类、剂量。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及数量、运动
量、生病情况等。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每次去医院看病时应带好你的血糖监测日记,并与医生
讨论如何调整治疗尿糖要升高到一定程度才能测出,而且尿糖反应的时几个小时以内的血糖的混合水平,精确度低,尿糖因为受肾糖阈的
影响,当血糖低于肾糖阈时,即使血糖已升高,但由于低于肾糖阈,尿糖检测仍为阴性糖尿病患者并发肾小球硬化症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糖
阈升高,此时虽血糖升高而尿糖呈假阴性。反之,如肾糖阈降低(如妊娠),虽然血糖正常,尿糖可呈阳性所以血糖比尿糖精确血糖测试不仅可
反映高血糖,而且可反映低血糖,因而更适合注射胰岛素病人及时发现低血糖,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除了检测血糖外,还应该注重尿常规的检
测,这不仅有助于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而且对糖尿病酮症、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等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及时诊断
也很有帮助。尿微量蛋白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一般1到3个月要检测一次,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监测频率要更
高。有的糖尿病病人长期忽视尿常规的检测,就有可能失去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时机。另外糖尿病人尿中糖含量高,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因此
很容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尤其是女病人。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低,发生泌尿系感染时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尿化验可以见到隐
血和大量白细胞,对及早发现泌尿系感染有利。如果不进行尿常规化验,有时很难发现泌尿系感染,难免耽误治疗。血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指标,近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与糖尿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有人把高血压比作“无形的杀手”,这真是再恰当不
过的比喻了。特别是对糖尿病病人而言,往往除了血糖高外还有血脂异常及高血压,而这些会使得血管进一步收缩变窄,很容易发生阻塞或出血,导
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阻塞的结果就是脑血栓、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下肢溃烂,结果不言而喻。如果血管破裂出血则可导致脑出血、突发双
目失明等。高血压还能使尿蛋白增多,肾脏功能急剧恶化。所以降低血压能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都已经证明
了控制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例如著名的UKPD研究发现,严格控制血压可以使心衰发生率降低56%、中风发生率降低44%、伴猝死、中
风和周围血管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34%。而且严格控制血压对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蛋白尿的发生也有显著的作用。所以对糖尿病病人的高血压问
题必须足够的重视,给予积极的治疗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必须将血压控制于130/85毫米汞柱以下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至少也应
低于140/90毫米汞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糖尿病病人必须经常监测血压的变化,第一次看病时,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量血压,这次看
病时血压高的人,下次就诊时必须复查血压,即使血压不高的患者,每3个月也必须检测血压1次。其次,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须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
,包括多进高纤维、低脂、少盐饮食,同时减肥、戒烟限酒。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血压仍高于140/90毫米汞柱时,应立即开始而且坚持不懈
地服用降压药。血脂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十分密切,有人称血脂异常为“油腻的杀手”。糖尿病病人血脂容易不正常,主要表现
在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同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也升高,结果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增多,严重者还造
成患者死亡。此外,血脂异常症患者肥胖、高血压、痛风、肝胆及胰腺疾病的发生率也增高,必须加以防治。糖尿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标准为:总胆
固醇<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5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毫摩尔/升
。血糖和血脂密切相关要想治疗糖尿病的脂质异常症,首先必须控制好血糖,血糖降低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会显著下降。另外,血
脂的部分来自饮食,糖尿病病人宜进食高纤维低脂饮食,特别是要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以及富含胆固醇的动物内脏和鱼卵、蟹黄、虾子等海产动物食品。同时还要戒烟并少饮酒。另外,运动疗法对血脂异常症和肥胖的控制也很有益。如果采取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措施后,血脂仍不正常,则必须同时服用调脂药物。这类药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还有,经常参加体检对减肥和调脂也十分重要,定期查体能够帮助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血脂异常。建议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每半年检查一次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在20%,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变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五年内:眼底病变不常见病程十年:50%眼底病变病程20年:80-90%眼底病变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