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二篇 日本帝国主义对宽城黄金资源的掠夺
2013-12-31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篇日本帝国主义对宽城黄金资源的掠夺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世界帝国主义势力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践踏华夏大地,民遭涂炭,国库渐空,丧权辱国的慈禧太后被列强威吓讹诈,惶惶不可终日,闻知峪耳崖一带多有黄金,如同在旋流中见到了一根稻草,亲自下诏永平府(今卢龙县)道台徐立洲来到峪耳崖,设立了“黄金总局”,以“官督商办”的名义垄断了峪耳崖及周边几个县的主要金矿。劳苦大众用血汗性命采得的黄金,作为“赔款”浸透耻辱流向了异帮。

1937年,日本人霸占了峪耳崖金矿,野蛮开采7年之久,杀害中国矿工40多人,掠夺走黄金15万两多。

“九·一八”事变前,由于东北地区黄金资源丰富,黄金业发展很快。伪满洲国成立后,黄金业被列为经济统制范围,伪政府于1934年设立了采金株式会社。该会社是特殊会社,具有法人资格,几乎垄断了所有主要金矿。会社成立后,由伪政府和日本财阀投资,日人经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王义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对东北(包括宽城一带)的黄金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勘查和开发准备工作,蓄意长期霸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开始对河北的黄金资源进行疯狂地掠夺性开采,哪里有黄金,哪里就有日本侵略者野蛮、罪恶的足迹。宽城境内更不例外。在兴隆、宽城、青龙、平泉、丰宁、隆化、固场各县都有满州矿业株式会社开办的金矿、选厂。

1938年开始,日本人田中茂太郎曾在峪耳崖矿区设立“田中矿业所”,开采峪耳崖、牛心山、亮甲台、碾子峪等地一带的金矿。在峪耳崖和铧尖还建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选矿厂,各矿区有矿工400--500人。矿区设有矿山警备所,驻有日本宪兵和伪矿警,全副武装,戒备森严,矿工在刺刀和枪口下从事超强度的奴役劳动。除上述“田中矿业所”外,还有日本的“三朴矿业”,有10名日本人和朝鲜人及矿警在亮甲台大汉沟村的北沟上店子矿点,监督建设房舍,开凿巷道,进行黄金资源的掠夺。各矿区设有矿山警备所,警卫皆为日本人、俄国人及韩国人,全付武装,戒备森严。直到日本侵略者投降,近7年时间,对宽城黄金矿产资源掠夺惨重.大量黄金充填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库,留下的却是破坏的坑道、拆毁的机器、炸掉的厂房、满目凄惨,一片废墟和荒凉。

一、峪耳崖金矿

峪耳崖金矿位于现峪耳崖镇后庄村。1938年,峪耳崖金矿由日“田中矿业所”田中茂太郎管理。据日本人调查,金品位最高的可达每吨矿石287.3克,计算的矿石量为539350吨。当时开采有工人150人,1942年转卖给“满洲矿业所”后,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建有日产300吨的选厂,内燃机发电,斜井卷扬提升,最多日产矿石200吨(每天产出黄金2两),金精粉和富矿块送到沈阳冶炼,年产黄金15000两。1945年7月停办。

二、铧尖金矿

铧尖金矿位于现铧尖乡铧尖村与沟口子村交界处。1934年开始由日本“田中矿业所”开采,有工人100工人,机械开采,白天作业,有主要坑口(指矿井)有5、6个,日产矿石60吨,送到峪耳崖金矿冶炼。1943年停办。

三、大汉沟金矿

大汉沟金矿位于现亮甲台乡大汉沟村。1938年日本的“三朴矿业”建矿,有工人30人,全天作业,日产矿石10吨左右,送到峪耳崖金矿冶炼。1943年停办。

四、碾子峪金矿

1941年开始日军掠夺碾子峪的黄金矿产资源,碾子峪大板金矿被日军占领4年,他们把品味低的矿石扔掉,把品味高的都拉到沈阳。大约五、六天拉走一车矿石(一车装八吨)。日本人还在榆树峪开了一年金矿,拉走矿石一百来车。4年间日军在这两个村共拉走矿石1860吨。

从1938年至1945年间,仅仅7年时间,日本在峪耳崖金矿掠夺黄金4687.5公斤(15万两)。据当地采金群众推测,日本人在宽城境内峪耳崖等矿区掠走黄金约4-5吨之多。待抗战胜利前夕,日伪将设备运走,炸药崩塌巷道,炸毁场房,所有矿山一片废墟。

日本人占领时期,除对矿山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外,还对工人实行法西斯统治,矿工在日本人的刺刀和枪口下从事超强度的奴役劳动。期间,有王清、刘才兄弟等40人先后死于日本人的迫害和欺压之下,这是日本人欠下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44

















献花(0)
+1
(本文系黄金安全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