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1][1]
2014-01-03 | 阅:  转:  |  分享 
  
三、产业结构演进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一)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1.适应新形势,始终重视农
业发展2.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3.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激发和维持农民积极性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
与产业竞争力(二)提升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用先进技术改造
传统产业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竞争力本章小结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
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技术创新、人口规模、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
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产业高度方面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严谨,在产业结构的横向联系方面不断地
由简单向复杂转化,这两个方面的不断变化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霍夫曼定理等。除此之外,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还体现在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等方面。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由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
动规律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进入工业
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业结构进一步表现出“技术和知识的集约化趋势”。工业化以来,工业结构呈
现出“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技术和知识集约化”的变迁轨迹。产业结构优化: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
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
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
调发展的状况。具体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产业结构随着需
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一级演进的过程。即指随着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使得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
产业结构在需求拉动、科技推动、竞争促发等动因作用下得演进过程中,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尤其是科学技
术发展水平而言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技术集约、工业结构软性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
长阶段可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时期,后一个阶段
属于衰落时期。随着对外开放和外国投资大量涌入,我国多数出口产业正处于从要素驱动阶段向投资驱动阶段的转变中,少数产业已
率先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与此同时仍有部分产业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演进;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经济学第五单元产业结构的演进本章主要内容1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
律23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竞争力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一、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三种含义
: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
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一)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
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表现:1.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2.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二)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
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但自然资源禀赋决不是决定性
因素,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国家经济落后,自然资源条件差的国家经济发达,自然资源条件相同的国家经济发展差别很大,说明了这一点。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三)需求结构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个人消费结构、中
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结构、净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均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
本规律(四)人口规模与结构能否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劳动力
中缺乏这种可移性将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自然资源与资本存量既定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大小或劳
动力数量的多少决定或改变着资源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即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五)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
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
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进而从生产方面对一国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一)三
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
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劳动力转
移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由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二、产业结构演进的
基本规律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二)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一,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减少,农业实现
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减少,是任何国家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普遍现象。第二,第二次产业的情况是,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上升是普遍现象
。但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变化,由于不同的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且存在差异,综合起来看是微增或没有大的变化。第三,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
民收入,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三)工业化过程
中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霍夫曼比例)是
不断下降的。霍把工业化的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
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霍夫曼比例为2.5(±1),工业化
有了相当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表明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处于主体地位,是实现重工化的重要标志;第四阶段,资本
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小于1。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四)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从以农
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按顺序依次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作为重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产业和知
识产业为主的结构演进的规律性。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不是随机的,前一主导产业群为后一主导产业群奠定发展的基础。第一
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目标下,根据本国地
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
协调发展的状况。(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
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
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
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要求
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
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有着密切联系。以产业结
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三)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一方
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价产业的均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产业部门、产业要
素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产业,各
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理想化)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四)产业发展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
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考察产业发展状况。经验、实践表明,产业
结构优化程度与处于结构之中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基本保证,也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
、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涵义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代表性的说法:第一种,产业结
构合理化应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全部情形与内容。第二种,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而言,即总量平衡问题。二、产业结
构的合理化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第三种,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反映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要按一定比例发展。第四种,一
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符合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一般国际标准结构。(ppt23、24)以上各种观点,各有其科学合理的成分,但又都有
不足之处。理论上高度概括,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国际标准结构:
由美国经济家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计算出来,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在100-1000美元发展区段经济变化规律的图表,称之为世界发展
模式的“标准结构”表。主要结论——需求和生产结构的改变在人均收入300美元时初见端倪,超过人均收入300美元这一临界
点后,产业结构变化最快、最大,总的结构变化值75%-80%发生在人均300-1000美元之间这个区段。(1000-3000起飞
,4000-6000中期、高危期,60000-8000社会稳定)2011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单位:美元当年价)瑞
士70350美国47140德国43330法国42390日本42150新加坡40920
英国38540意大利35090中国香港32900西班牙31650韩国19890中国台湾地
区16413俄罗斯联邦9910巴西9390马来西亚7900中国5432泰国4210
印度尼西亚2580菲律宾2050印度1340(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1.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
个市场和两种资源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畅进行3.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4.有利于科技进
步和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推进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
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一级演进的过程,其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和分工深化,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度化、高附加价值
化发展,从而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1)高加工度化;(2)高附加价值化
;(3)技术集约化;(4)工业结构软性化。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1.产业竞争力2.企业竞争
力3.核心能力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竞争力一、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长阶段1.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2.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3.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4.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竞争力(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按照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者、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竞争力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要素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需求条件政府机遇图10-1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完整系统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竞争力
献花(0)
+1
(本文系chzhjiet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