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2014-01-05 | 阅:  转:  |  分享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叫生命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1、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P6)

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P9)

3、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干湿表、计时器,P12);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的基本方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显微镜: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P17)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P18-19)



二、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明确的目标、探究过程、结果。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P21)

2.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P30)

(1)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A.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B.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C.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如细菌、真菌,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不是孤立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4、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环境的总称。

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1、食物中对人有用的物质称做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P48)

糖类:在馒头、米饭、面条等谷类食品中含量较多。

脂肪:在食用油、肥肉和一些豆类食品含量较多。

蛋白质:在蛋、鱼、奶、瘦肉、豆制品等含量较多。

3、营养物质的作用(P49)

4、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综述如下:建造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

6、合理膳食应做到:食物多样、饥饱适当、粗细搭配、三餐合理。

7、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P60)

8、胃的功能:(1)暂时储存食物(2)初步消化食物。

9、小肠适应消化吸收的特点(P61):①长②表面积大(绒毛和皱襞)③有肠腺④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0、消化的概念: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1、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2、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括号内为起始消化部位)(P63图3-7)

①淀粉的消化:(口腔)淀粉→葡萄糖

②蛋白质的消化:(胃)蛋白质→氨基酸

③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甘油+脂肪酸

13、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食物链: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

2、食物链的构成特点:(P75-76)

(1)食物链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二环节是植食性的动物,其它环节是肉食性动物。

(2)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食物链环节越少,越简单,否则相反。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的流动不可逆)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环节的生物发生变化,其它环节的生物也受影响,可能造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和中断,甚至破坏生态平衡。

(3)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最关键的生物是绿色植物。

(4)食物链和食物网,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富集效应。(越在食物链末端有害物质富集越多)

5、应用(生物防治:利用天敌)

(1)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林害虫。猫头鹰、啄木鸟、灰喜雀等(2)生态农业

















第五章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

一、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P89)

(1)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P91)

①选取植物(银边常春藤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

②实验用具和方法同上一实验。

③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光照处理→酒精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非绿色处不变兰色,绿色处变兰色)

④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3、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点:

⑴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有机物(淀粉),并释放氧气过程。

⑵公式:(P102)光(条件)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原料)叶绿体(场所)(产物)

⑶条件、原料、场所、产物?

⑷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化);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化)

⑸意义:

①同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光能,蓄积化学能。③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⑹应用:

①农作物的合理密植;②连阴雨天农作物的减产;③温室“气肥”(二氧化碳)的使用



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了什么

1、无土栽培: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成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2、实验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提供了水和无机盐

3、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P98)

大量元素(氮、磷、钾,植物营养“三要素”)、微量元素(如铁、硼、锌等)

4、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根毛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长)和成熟区(根毛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P100)

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水总是往浓度高的地方走)

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失水

⑵、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吸水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失水

⑶、水分从土壤进入植物体的途径(P101)

土壤水→根毛细胞→根表皮内层层细胞逐步渗入→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叶肉细胞

6、应用: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植物失水)、带土移栽植物(保护根尖及根毛)



第六章能量与呼吸

第一节: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1.呼吸作用: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过程。

2.生物体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P109)

3.呼吸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意义:

场所:所有活的细胞;原料:氧气和有机物;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意义:提供能量

4.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ATP的物质中。

5.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P122)

?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细胞种类: 所有生活细胞都能进行 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 光照条件: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过程: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本质: 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贮藏能量

第二节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使空气温暖湿润清洁,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由人体胸廓和呼吸肌完成:人体胸廓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呼吸肌由肋间肌和膈肌(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组成.

3、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P118)

呼吸肌 肋骨 膈肌 胸廓容积 气体进出 呼吸状态 收缩 上举 下降 扩大 进入肺 吸气 舒张 下移 上升 缩小 从肺排出 呼气 4、气体交换

气体进出人体的途径:P120图6-11

5、人体肺活量: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总量。(以测定时的最大值为准)

























4









献花(0)
+1
(本文系美文集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