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陈宝琛《沧趣楼诗集》注译165
2014-01-06 | 阅:  转:  |  分享 
  
乡人以缅伶侑觞,即席口占



竹琴泥鼓舞腰迴(1),

骠乐当年岂此才(2)。

桑濮故应声靡靡(3),

奈无情绪为渠哀。

击打竹琴泥鼓,舞腰扭个来回,

当年的骠国乐舞就是这样姿态。

桑濮亡国之音就应是靡靡之音,

怎奈我是无情无绪为她来悲哀。

【题解】

陈宝琛到缅甸,家乡侨胞设宴,有缅甸女伶陪酒,感慨赋此诗。侑觞,劝酒。

【注】

(1)竹琴,傣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孟连等傣族地。用大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称黄泥鼓。白居易《骠国乐》指男女幽会的地方。《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於此之水出也。昔殷紂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沉於濮水,后师涓过焉,夜闻而写之,为晋平公鼓之。”后因以“桑间濮上”指淫靡之音。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