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YF1983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让村干部干工作有奔头有劲头有靠头
2014-01-09 | 阅:  转:  |  分享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让村干部干工作有奔头有劲头有靠头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也是推动农村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队伍工作能力的强弱、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近年来,西乡县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一个亟待研究、探讨和解决的现实课题。为此,笔者对白勉峡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然后由点及面分析村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主要问题

白勉峡乡现有8个行政村、41名村干部,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村干部们大多处在基层一线,工作十分辛苦,长期以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骨干带头和协调服务作用。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结构不合理。从文化结构上看,学历偏低。大中专学历为0,高中学历的占村干部总数的31.7%,初中及以下学历则占到村干部总数的68.3%。从年龄结构上看,岁数偏大。全乡村干部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35岁以下的仅占到村干部总数的5%左右,35岁-50岁的有25人占60%,50岁以上的有14人,占33%。从性别结构上看,女性偏少。女干部占村干部总数的4.9%。同时,从职业构成上看,务农的较多,占村干部总数的76%,从事二三产业较少。二是待遇不丰厚。村干部工资普遍较低,09年全乡村干部人均报酬4185元,扣除报刊、垫支等费用后人均3673元,由集体和国家彻底解决所有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难度较大,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虽然每月由10-50元提高到20-60元,但只是正常离任村支书或村主任能享受,其他村干部目前尚未全覆盖。三是能力不适应。部分村干部事业心、责任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部分村干部的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突破个人的局部经验和思维定势来分析解决问题,导致分析形势没有新观点,研究情况没有新见解,发展经济没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没有新办法。有的村干部求稳怕乱思想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视而不见,对外地、外村、外乡镇的新经验、新做法漠然视之,开拓创新精神不强。有的工作被动,精神状态不佳,面对差距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还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魄力。

(二)工作方法陈旧,领导能力不强。部分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学习不够,平时也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习惯凭经验、凭威信做工作,爱用简单办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致使老办法经常用,新办法不会用,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部分村干部对本地经济发展走势心中无数,对新形势下如何对农村工作实施有效领导模棱两可,仍沿袭着发号施令等“一贯制”的工作方法,不懂得运用经济规律指导本村经济工作,不愿意用示范、引导、服务的办法推动工作,不善于用法制的手段解决工作中的阻力和障碍,甚至个别村干部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态度冷、横、硬,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三)工作作风漂浮,服务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高高在上,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多;有的村干部在换届选举时充满豪情,许下承诺,但当选上任后就安于现状;有的村干部看见矛盾装“瞎子”,听到意见装“聋子”,遇到麻烦绕“圈子”;有的村干部间相互比权力大小、地位高低,不讲风格,讲资格;有的村干部廉洁自律不够,以权谋私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有参与赌博现象……等等,所有这些,既失信于群众,又损害了村干部自身的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村干部无法面对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的现实,村干部心难稳的现象较为突出,致使一些村的个别村干部任职“昙花一现”,一有门路,就丢下乌纱帽走人,给村级管理及工作的落实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村级经济薄弱,凝聚能力不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的财力大幅度减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并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村级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应该去办的事没法去办,一些该办好的事很难办好,一些群众发生困难靠不了集体,因而,村委会和村干部失去了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注意到发展村级经济这个问题,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困难多,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仍然十分缓慢。村级集体经济的弱化以及无钱办事的现状,必然影响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村级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五)后备干部匮乏,选人视野较窄。尽管这几年拓宽了用人范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大批农村有文化的青年、有能力先富起来的人员流向城市、城镇安家落户;农村大量的优秀人才通过考取大中专院校输送出去,回到农村的几乎为零,既使有些回到农村,也不愿长期呆在村里甘当村干部;部分仍留在村里办企业或搞其它副业的能人,怕当村干部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或怕得罪人,不愿当村干部。由于村内精英界层和青年人才的流失,或不愿当村干部,影响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输送新鲜血液”,造成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难培养、难选拔,导致村干部选择余地较少,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干部缺少活力和战斗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

(六)村班子不团结,整体功能不强。换届后,大部分村两委班子都能团结协作,工作富有成效,但也有个别村班子不团结协作,尤其是村书记和主任之间矛盾时有发生,在工作上相互扯皮,互相拆台,造成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一是有的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光杆司令跳舞”,不注意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甚至不用两委成员,把两委摆在一边。自己东抓一下、西抓一下,班子形不成合力。二是有的两委成员思想意识有问题,要么怕得罪人,要么混日子;有的个人主义严重,老是闹不团结,工作开倒车,相互拆台;还有的两委成员一味地要钱、要权,就是不好好干工作。三是有的村干部分不清主和次,会议不民主决策,不是以会议定的为准,而是由自己的意,乱答应、乱开口子,给工作造成混乱。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带来困难和影响,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主要成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自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客观因素。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薄弱,知识更新不及时,使村干部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全乡大多数村干部在从事农村工作前,大都没有接受过相应的知识培训,缺乏岗位所需的法律、科技、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受农村传统、地域环境影响,小农意识较浓,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乡镇受师资、资金等条件限制,大都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加之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吸引力不强,以致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县上也主要侧重培训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部分重点村的主要领导,其他村干部县级培训还未完全覆盖。

????(二)待遇低,出路窄,工作难度大,造成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失衡。近年来,虽然在村干部的待遇方面制定了一些解决办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较突出。在政治上,民选村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名额较少,本事再大、工作再好,许多人受学历、年龄限制,工作一辈子,也成不了国家干部。在经济上,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慢,财力有限,与外出务工人员相比,村干部的工资报酬较低,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不强,工作起来也缺少动力。另外,村书记和村主任退职后可享受相应的离职待遇,而其他两委成员则没有任何保障。在生活上,村干部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一年四季超负荷运转,存在子女上学就业、照顾老人等困难。村干部工作付出与获得反差较大,造成了部分干部心理上的不平衡,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把基层干部推入了“两难”境地。近几年,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但是,客观上也存在一些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在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上,存在资金筹措难,乡镇财源又有限,又不能加重农民负担。而有关政策法规中又缺乏解决这种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和规定。这样,就把基层干部推向了两难境地,造成了农村工作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的阻力。

(四)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村优秀年轻人及能人外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获得了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不少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转包甚至放弃土地,转而外出务工经商。农村中的优秀青年有的通过考学离开了农村,有的参军去了部队,还有的直接去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成为城市工业的“打工仔、打工妹”,在家务农的人员便大多成了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有文化的“能人”外流,直接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断层。有的村选举村委会的几乎已无优秀人选甚至无人可选,勉强选上去的只能是那些没有多少文化且年龄偏大村民,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干部的文化素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村级事务“三四五六”民主治理机制尚未深入推行。在一些村,村“两委”之间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各吹各的号,互不支持、互出难题,形成“两驾马车”、“两张皮”现象,造成班子不团结和工作难以开展,使党的执政意志无法在经过合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组织得到贯彻落实。大量的情况表明,少数村“三委”关系不协调,问题表现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上,根子出在缺乏一套借助村民自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当然,村干部不团结的原因还有个人素质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差异。由此可见,尽管全县大力推行村级重大事项“三四五六”民主治理机制,但在部分村尚未深入实施,部分村干部仍然未掌握这套党的领导、扩大民主与依法办事机统一的规范化制度体系,甚至怕麻烦、图省事、走过场。。

对策建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村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优良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要建好这支队伍,我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七篇文章:

???(一)做好“提神换脑”文章,增强村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责任感。一要迫使村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村干部中的先进典型,树立标杆,激发村干部学先进、比贡献,立足本职干事业的积极性。三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开阔视野、锤炼素质,促使基层干部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与一些知名院校、科研院单位及发达地区的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施结对帮扶,选派一些村到发地区的村挂职学习,邀请知名院校、科研院单位和发达地区的村干部来传经送宝。有计划地选派基层干部到外省市、区和本省本市的一些先进乡村参观考察,使他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学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敢闯敢干、敢担风验、敢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增强善于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

(二)做好“充电补能”文章,强化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机制,注重在职村干部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培训,也要注重实用技术的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除安排必要的理论学习外,还可组织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外出参观、党建论坛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村干部的农村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继续开展“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使村干部在组织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此外,为提高村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可逐步推行上挂锻炼制度和异地学习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选送部分村干部到镇机关上挂锻炼,或外派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

(三)做好“管理考评”文章,建立健全村干部管理考评体制。村主要干部是村级组织的“龙头”,是村级各项工作的“主心骨”,抓好村主要干部的管理考评,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要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制定并全面贯彻实施《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对村干部分别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学习培训等制度,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务“三四五六”民主治理机制,用制度规范和约束村“三委会”班子成员的行为。同时,按照“年初确定目标、年中督查初评、年末述职评议”的管理办法,建立村干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考察,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待遇、任用等挂钩。

(四)做好“待遇提升”文章,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村干部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各方面的待遇也有了明显改善,但要真正保护和发挥好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除村干部“不想当”、“不好当”和“不敢当”等思想顾虑,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关怀。在经济待遇上,要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建立健全村干部离任生活补助制度,并逐步覆盖所有正常离任的村干部;进一步建立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定期体检制度,在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将工作时间长、成绩突出的离任村干部安排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可享受养老保险或领取退休金待遇,力求解决好离任干部的后顾之忧,稳定村级组织基础,使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有“甜头”、离职后有“靠头”。在工作环境上,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对家庭有困难的干部,要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要依法予以保障,使村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在政治上,继续坚持通过合法程序,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农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力度,也可以通过法定途径当选为村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党组织负责人,拓展他们发展进步的道路,使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

(五)做好“人才储备”文章,建立一支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立足选好苗子,建好人才储备库,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注意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优秀妇女、务工经商者等当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并与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每个村有2名以上30岁左右的村级后备干部。将村级后备干部的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计划,定期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并有计划地选送后备干部到中高等院校、发达地区进修深造。实行乡镇、村现任干部与村后备干部“结对子”,引导他们投入实践锻炼,搞好传帮带。要注意给村级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同时,还要坚持备用结合,加强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充实。当干部出现缺额时,要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及时地充实到村级主要领导岗位。??????

(六)做好“发展经济”文章,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加大村级经费的拨付力度,切实减轻村上负担;各级党委政府要鼓励引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出台政策,制定措施,促进快速发展,切实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实现自供自给。各村要立足当地实际,找准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的发展路子,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通过走依法利用经营土地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开发自然资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兴办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等方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提高村干部待遇提供保证,也为大力发展村级社会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做好“民主治村”文章,妥善处理好“村三委“关系。要建立一套党的领导、扩大民主与依法办事机统一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三四五六”民主治理新机制(三会治村、四步议事、五式公开、六制保障)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监督制度,成立党群议事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对重大建设项目让群众全程参与,让群众当家作主,形成“村支部领导、议事会决定、村委会实施、监委会监督”的民主治理格局,要分层次对乡镇干部、村“三委会”成员、党群议事会成员进行培训,使镇、村党员干部熟悉“三四五六”民主治村的程序,灵活运用民主治理机制解决难题。要规范“四步议事”程序,坚决杜绝出现图省事、怕麻烦、走过场、简单化等问题。这样才能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为、理顺“村三委”关系。



献花(0)
+1
(本文系YF198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