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
数控机床坐标轴不动的故障处理
耿春波史宝辉
摘要阐述FANUC16i、18i、0i数控系统的机床中,产生坐标轴无法移动,出现410报警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并列举了实例。
关键词数控机床坐标轴不动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B
配备FANUC16i、18i、0i数控系统的机床中,如果坐标轴
无法移动,系统会出现410报警,含义是对应的轴移动中的位
置偏差量大于设定值。坐标轴不动的原因有:①机床进入互锁
状态;②电机动力线故障;③伺服放大器故障;④编码器电缆或
编码器故障;⑤伺服电机故障;⑥刹车机构故障;⑦机械故障;
⑧伺服电源故障;⑨CNC控制系统故障。依据维修说明书处理
此类故障比较繁琐,下面根据实际中故障出现的频率高低来逐
一分析。
1.分析及处理
(1)自锁信号是否有效此故障通过查看梯形图即可。①在
系统参数3003中如果第0位(3003#0)设为0时,全轴互锁信号
(IT)有效,对应梯形图中的信号G8.4。由于G8.4采用负逻辑,
低电平有效,即G8.4为0或线圈不点亮时,G8.4有效,所有轴
进入互锁状态,不能移动。此时要根据梯形图进一步分析造成
G8.4为0的原因。②系统参数3003中如果第2位(3003#2)设
为0时,各轴互锁信号(ITn)有效,对应梯形图中信号G130.0
(对应第1轴)、G130.1(对应第2轴)、G130.2(对应第3轴)、
G130.3(对应第4轴)。此信号同样是低电平有效,即梯形图中相
应轴的G信号为0或不点亮时,G信号有效,对应轴进入互锁
状态,不能移动。同样要根据梯形图进一步分析造成G信号为0
的原因。
(2)检查伺服电机的动力线是否正常用万用表检查电机
动力线间的阻值应为几Ω,若阻值无穷大,则可能是动力线断线
或者电机绕组断线。动力线和地线间的阻值正常为100MΩ以
上,若阻值小于10MΩ,说明电机或动力线的绝缘能力下降。实
践中最常见的是电机动力线接头故障。因切削液渗漏或喷溅到
电机接头中造成的短路,可用电吹风机均匀烘干电机和电缆的
接头部分,恢复其绝缘能力或者直接换线;另外经常发生接头连
接松动、焊接断线或动力线因工作台的往复运动而折断的故障。
(3)确认是否为重力轴不动重力轴是指由于滚珠丝杠无
自锁能力、在重力作用下会自行下滑的轴。如数控车床中倾斜
床身的X轴、立式加工中心的Z轴等。在重力轴中装有刹车机
构,伺服电机断电后能锁住重力轴不动,通电后刹车线圈得
电,松开刹车机构,使丝杠顺畅地转动。刹车线圈电源一般为
直流24V或90V。如果重力轴不动,要优先考虑刹车部分是否
有故障,例如线圈是否得电、是否断路、刹车机构工作是否正
常等问题。
(4)伺服放大器故障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用一个完好的伺
服放大器更换。在更换前须测量动力线对地的阻值,无短路时的
阻值应在10MΩ以上,同时观察诊断号200#4(HCA)的值,若为
1,说明有严重的短路故障。须确保伺服电机或者动力线无短路
故障时才可更换,以免损坏好的伺服放大器。
(5)编码器或编码器电缆故障这时通常会伴有300号
以后的报警,显示故障与编码器相关。原因:①编码器电缆断
线、连接松动或屏蔽不良等故障,尤其是接头或经常活动的部
分,需重新焊接或更换电缆。②编码器本身故障,此时需更换
编码器。
(6)伺服电机故障伺服电机动力线之间的阻值应相等,阻
值约几Ω。电机绕组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在100MΩ以上为绝缘
良好,10~100MΩ时绝缘下降,1~10MΩ绝缘下降加剧,1MΩ以
下不宜使用,需维修或更换电机。
(7)机械故障机械阻力大造成电机停转,此时在诊断画面
会有过载或过流指示,对应诊断号200#7(OVL)#5(OVC)可能
为1。可拆下电机,让电机单独旋转看是否正常。用手转动丝杠,
观察是否旋转无障碍。如果阻力太大或卡死,应维修机械部分,
如导轨、丝杠、轴承、联轴器、护板等。
(8)伺服电源模块故障αi系列伺服放大器有单独的电源
模块,输入三相交流200V(允许波动范围170~220V),输出直流
300V(允许波动范围240~400V),提供给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
器经过脉宽调制(PWM)变成交流电驱动伺服电机。独立式伺服
电源如三相交流电源输入正常而直流输出不正常,则应根据电
源模块的窗口报警提示处理或更换电源模块。βi系列伺服放大
器和伺服电源作成一体。如一体式伺服电源三相交流电源输入
正常仍有报警,应根据模块的窗口报警提示处理或更换一体式
模块。
(9)CNC控制系统故障更换主板,判断故障是否消失。
2.维修实例
例1:一台加工中心配发那科0i-B系统,机床工作台X轴
无法移动,报警号为410。
故障处理:查看诊断号200#5为1,说明有过电流现象。
用万用表检查动力线和地线之间的阻值只有3MΩ左右,说
明伺服电机或动力线绝缘能力下降。打开护板,发现有切削
液渗漏到电机接头处。拆下电缆,用电吹风均匀烘干电机和
动力线的接头,恢复其绝缘能力。将护板断裂的密封条更换
维护与修理
賯跅
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
一、故障
宝钢1880mm热轧装备有5台意大利Pomini公司HS403
型数控轧辊磨床。测量系统采用独立测量臂结构形式。以保证磨
削与测量相互不干涉,提高磨床效率。测量臂由E、Q两个测量
脚组成(图1),由滚珠丝杠同步传动。由于高精度磨床对同步性
要求高,使用中易出现测量脚E、Q光栅探头值数据超差故障。
二、故障原因分析
一般造成测量脚E、Q光栅探头值超差的原因为:①数控系
统中对测量脚E、Q光栅探头值超差门槛值设置过严。②磨床
E、Q两个测量脚受到较大外力,造成两测量脚不同步,保护信号
动作。③E、Q两个测量脚前端接触头单侧磨损严重。④磨床E、
Q测量脚保护光栅的拨动开关设置过于灵敏。
通过定期检查和更换,探头不均匀磨损一般可以避免。保护
传感器的拨动开关一般按图设定后,罩在测量臂罩壳内,不易引
发故障。而超差门槛值设置过严,测量臂翻转频繁,测量脚受外
力或机械间隙产生不同步,是引发该故障的主要原因。
三、故障解决方法
1.针对超差门槛值设置过严采取的措施
由于轧辊直径变化较大,尤其是万能磨床,工装变化频繁,
有时还需进行托轴承箱方式的磨削,可考虑略放大超差门槛值。
一般可将放宽至1.5~2mm(原1mm)。具体方法可使用SIEMENS
编程器进入840DHMI画面:
F6STARTUP
F1MACHINEDATA
F10Userdata
按画面右侧Search,键入MD_TAPERTHRESSHOLDF回车
确认。把MD_TAPERTHRESHOLDFORMANREALIGN项数值由
1改为1.5~2,回车确认。在SIEMENS界面上按重设按钮,让机
床记住修改。最后在磨床JOG界面上重新进行人工E、Q轴寻
参。
2.针对内外测量脚不同步采取的措施
(1)如内外测量脚受外力变形严重,必须进行机械恢复,甚
至直接整体更换测量脚衔铁。一般测量脚受如此损伤,还需检查
测量臂水平、垂直,检查扭力弹簧、光栅位置传感器、保护限位组
件等部件的状态。
(2)如内外测量脚受外力仅有微量不同步(2~5mm),可根据
测量臂校准杆,直接调整测量臂内测量脚调节螺丝A(图1)。直
到两个测量脚同时接触校准杆标定块,可以用0.25mm的薄垫
片帮助增加调整范围;同时要检查保护限位等部件的相对位置,
检查方法是:在测量脚和标定块之间插入一个小垫片(厚度大约
1.2mm),调整螺旋杆C,直到安全限位开关动作。注意,有时当
测量脚远离标定块后,E轴和Q轴显示的位置不是零。如果发
生这种情况,必须进行NCK重置(NCKResetProcedure)。
NCK重置步骤是:磨床处于急停状态,按F10键,按
数控轧辊磨床测量臂探头数据超差故障分析
胡学雄李振刚张海南
摘要意大利Pomini公司HS403型数控轧辊磨床,测量臂由E、Q两个测量脚组成,使用中易出现测量脚E、Q光栅探头值数据
超差故障。采取略放大超差门槛值、更换测量脚衔铁、调校测量脚光栅位置传感器和保护限位组件等措施进行修复。
关键词数控轧辊磨床测量臂光栅探头
中图分类号TG595.2文献标识码B
图1
后,试机正常。
例2:一台配发那科0i-C系统的加工中心,擦拭机床后Y
轴工作台无法移动,报警号为410。
故障处理:机床保养或擦拭时由于个别部件需要挪动或清
洗,经常会出现断路和短路现象。经过观察发现电气箱顶部有缝
隙,清洗剂由此渗漏到Y轴伺服放大器中。更换伺服放大器后
一切正常。W09.05-11
——————————
作者通联: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山东章丘市工业一路
1号250200
E-mail:gengchunbo@126.com
〔编辑叶允菁〕
!!!!!!!!!!!!!!!!!!!!!!!!!!!!!!!!!!!!!!!!!!!!!!!
维护与修理
賯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