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书法欣赏3
2014-01-16 | 阅:  转:  |  分享 
  
五、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
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
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俯(頫)、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
传世。1、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54米),原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
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
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他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
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
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共四十一位文人,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
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
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写下了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
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成。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
》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2、李邕(678~747),唐代书
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
海”。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
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李秀碑》等。李邕行书作品左下:法华寺碑中下:出师表右下:李思训碑4、苏轼(1037~1101)北
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
学名世,世称“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宋
.苏轼作品5、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
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黄庭坚书法风格:大
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黄庭
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
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
情趣而言的。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宋.黄庭坚行书作品5、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
书画理论家。名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特点:有飘逸超迈的气势
、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
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
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宋.米芾行书作品元.赵孟頫行书作品6、祝允明(1460—1527),与唐寅、
文徵明、徐祯卿史称“吴中四才子”。他字希哲,号枝山,因为他的手有歧指,因此号枝指生、枝山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由于与唐寅(字伯虎)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看他的遗墨,显出他的传统功力极深。
特点:其小楷学钟繇、王羲之、严谨端整,笔力稳健;草书学怀素、黄庭坚,晚年的草书,更显笔势雄强、纵横秀逸,为当世所重。他为人豪爽,性
格开朗,其无拘无束的气度,表现在“狂草”中,虽偶有失笔,却写得舒展纵逸,气韵生动,值得后人研习。明.祝允明行书作品7、文征明(
1470~1559年),即文徵明,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
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祝枝山
、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特点:文征明书法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
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儒雅之气。他的传世书作有《醉
翁事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明.文徵明作品何绍基行书作品8、何绍基(
1799~1873)清代诗人、学者、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何凌汉曾任户部尚书,是知名的藏书家。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特点: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献花(0)
+1
(本文系饱尝博览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