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帛书甲校勘复原本及其白话译文
2014-01-20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
帛书甲校勘复原本及其白话译文
前言
"道德经"历代传抄,多有错讹,至今已经很难彻底分辨孰真孰伪。因此,解老不能陷入说文解字、抠字眼的误区,正确的做法只能是不同版本之间相互印证除错,大处着眼,注重整体,重在弄清楚和理解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和整体文意。由于各种版本都是出于同源,只是传抄产生的错漏导致各抄本间存在了误差,所以,用各版本间相互印证的方法排除这些抄写错误,这显然是现在所能采取的根本排错方法之一。
原文源于《老子研究》网站的通行本《老子简体》,以保证语义、文意和准确表达整体思想而不会自相矛盾为标准,参照帛书甲乙本、郭店竹简和唐易州龙兴观碑本等订正。尤其是一些久已不用的古字,尽量改为现代同义字。{}内乃是译文等。
不过,最后结果却变成了不得不以帛书甲本为主,再据其它本补正了。这就叫做优胜劣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各章标题是为了便于理解分类而自拟的,帛书甲乙本残文据高明著《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
最终结论:这是一本老子讲授他的"玄学"--主要是关于对立统一等规律及其在自然、社会中的作用和应用的学问--的教科书,其对象主要是统治天下的君王,而并不是什么练功求仙之类的书籍。不过,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玄律等规律是宇宙间普遍适用的最基本客观规律,因而其他方面的应用当然也都可以借鉴此书中的基本原理而不会有错,而这也就是《道德经》在应用方面会具有普遍性的奥秘所在。


2001.12.29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恒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始萬物之宗;銼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

{天地没有仁爱之心,视世间万物都象祭祀用的草扎狗一样;圣人对于百姓也是如此,心无偏爱,一视同仁。

天地之间,是否和风箱差不多呢?虚怀以待,无屈无挠,有动则应,永无穷竭;多闻博学,其数有穷,不若虚怀守中,进退自如。

-----

本章老子以天地无仁爱等为例,提出了君王待人处事方法: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而守中,从而可以受动则应,进退自如。}

第六章玄之母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尽)。

{道,虚空若谷之形神,不生不死,可称为玄牝--玄的母亲。

玄牝之产门也即道之大门,可称为天地之根;绵绵不绝啊,非存若存,万物滋生,用之不尽。

注:堇,通"尽",而不是勤。通行本错抄为"勤",以致文意都无法理解了。

-----

道是玄的母亲、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这是老子世界观的基本观点。由此立即可知,道生玄--对立统一体,也即道生一。

按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物质是世界的本体,任何物质体都是对立统一的,从而都是玄。这显然与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体、道生玄的思想不同。所以,老子的世界观虽然也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论,但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结构不同而成为独立的玄学或玄论。关于这一点的详情,在后面相关章节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

第七章无私成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天能长,地能久,而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是由于它们不只是为自己而生存的缘故,因而能得以长生。

所以,圣人由于能够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中领先,能够置身于生死之外反而能保全身存;不就是因为他无私吗?因而就能够成就其个人私利。

-----

本章以天能长地能久的事实和原因为例,说明了无私而成私的道理:无私与有私对立统一,相互转化。}

第八章最高明者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明者就象水一样。水擅长滋润万物却又能安静无争,自甘居于众人所厌恶之地,因而几乎和道一样了。

居处如水一样善于选择地点,心胸善于象深渊那样深湛清明,予夺如水一样善于一视同仁,言谈如潮汐善于守信应时;从政治国如水中洗涤,去污秽,还清白,善于治理;待人处事如细水长流,善于方圆依物,达权尽变,曲直随形;行动则如水一样冬凝夏融,善于待机而动。正是由于凡事如水一样,一切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因而也就可以避免造成过失。

-----

用水的品质和长处作比喻而给出为人处事和避免造成过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就是本章的重点。可以说,想法、办法都不错,但关键还在于落实。}

第九章量质互化,物极必反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持有而追求其满盈,不若适可而止;器锤炼至极其锋锐,则必易锈折而无法长期保持;满堂金玉,无人能够永远占有;自恃富贵而自大狂妄,则只能是自取其咎;所以,功成名遂必须身退,这乃是客观规律。

-----

对立面之间,达到一定的量或度就必然相互转化--量质互化、物极必反,这是玄的根本性质之一。所以,准确把握量质互化的关节点,避免变化过度而走向反面,这是应用量质互化、物极必反规律处世处事的基本原则。本章老子用简单的实例:"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等举证了这个"天之道"--量质互化、物极必反之客观规律,并由此得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最终结论,确实是言简意赅,意义深远。

"天之道"或"天道",这是老子用于表示自然或客观规律的词语,而不是指天神上帝之道等唯心主义的东西;而"人之道"则是指社会规律。以下皆同。}

第十章反证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修除玄蓝,能毋疵乎?

爱民治邦,能毋以为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就能做到不走神吗?(需要全神贯注恰恰证明存在着神形分离)

静心敛思,聚气致柔,就能象婴儿那样天然柔软吗?(恰说明已经存在非柔,这才需要致柔)

修身除色,就能去除各种杂念和瑕疵吗?(需要修除正好证明了杂念和瑕疵确实存在)

爱民治邦,能够做到无为吗?(爱和治正是有为之举)

天门开合,万象巨变,真能做到处变不惊,静如处子吗?(求雌静恰证明雄心壮志的存在)

睿智奸诈,明白四达,真能做到纯朴无智吗?(求无智正好证明其有智)

所以,生产之,养育之,却并不占为己有,不干涉其成长,不主宰其命运,一切任其自然,这才是所谓的玄德。

-----

本章利用反问形式的反证法,举证了玄之品德或本质:一切都不是有意或刻意而为,而是弗有、弗恃、弗宰、顺其自然。刻意而为本身就已经失去了自然,因而无论做得再好,也只是量的差别,也是做作,而不是自然,从而不是玄德。

"载营魄"中的营魄只能理解为名词,即精力之意,因而"载营魄"就是指集中精力。"抱一"之"一",不是指对立统一,而是指一种信念。因而"抱一"意指抱定一种信念,全神贯注。

玄德,这是《道德经》中首次出现德字。从老子给出的玄德定义来看,老子所说的德就是指现在所理解的物体的品德、品质或本质。如玄德,就是指玄所具有的品德或品质,也就是指玄的本质。}

第十一章有无相生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共同装在轮毂上,只有当轮毂中空无物时,才可能有车可用;和泥烧火制作陶器,当陶器中空无物时,才可能有器皿可用;开窗造屋,当房屋中空无物时,才可能有居室可用。所以,有之,是为了有车、室等器可供利用之利;而无之,则是为了使器中空无物从而有用。

-----

本章用几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归纳出了有与无之间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辩证关系:无"有",也就不存在任何器,从而也就无从谈起器可供利用之益了;而无"无",则任何器也就都没有用处了。所以,正是有与无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才既有了器的可用之利,又使器有了用处而可供利用,从而通过有与无对立统一、无处不在的事例,再次为我们论证了玄律的普遍性。}

第十二章丰衣足食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绚丽的色彩使人眼盲,纵情田猎使人杀心日盛而有如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贪得无厌而行动异常,丰盛的美食只能使人爽口,悦耳的声音则能够使人耳聋。

因此,圣人治理国家,就是要实现民众的丰衣足食,而不是少数人的声色犬马之享乐,因而必然要去除享乐之法而选取丰衣足食之道。

-----

本章以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恶果为例,指出了君王的治国目标不是少数人的享乐贪婪,而是民众的丰衣足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十三章爱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汝)可以寄天下。

{宠辱若惊,患得患失,重视病患就象重视自己身体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宠为基础,得宠亦惊,失宠亦惊,就是所谓的宠辱若惊。什么是重视病患就象重视自己的身体?我所以会有病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病患呢?

所以,把保护自己身体看得比治理天下更贵重,那就象把天下往外推一样;而能象爱惜自己身体那样爱惜和治理天下,则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你了。

-----

本章指出了君王与天下之间的关系:不要宠辱若惊、小题大做、患得患失、总是把自身得失看得比天下贵重,而要象爱惜自己身体一样爱惜和治理天下,如此才可能长期拥有天下。}

第十四章统一体、无状之状、忽恍和道纪的定义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的东西叫微,听不见的东西叫希,摸不着的东西叫夷。由于微希夷三者相互无法彻底分清辨明,故而三者混合而成为一个统一体。

统一体者,其形而上并不变化,其形而下也并不叵测,反复探究啊也不可能为其命名,只能又把它归结于无物,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形状的形状。

没有物体形状的表象,就叫做忽恍,随后无法观察其尾,迎面也无法看见其头。

能够用现在所说的道,驾御今天的既有万物,并由此而把握、知晓万物的原始起源,这就是所谓的道纪--事道的要领。

-----

本章给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定义,回答了:作为统一体的"一"之特征是什么?何谓无状之状?何谓忽恍?等重要问题,这对于理解后面的论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里老子所谓的"一",也就是对立统一之"一",因而也就是玄。虽不可见、闻、摸、名,但其形而上下都是确实的,而不是飘忽不定的东西,只是没有形状罢了。

老子如此认识和确立对立统一体--玄,确实非常具有独创性,也符合实际情况。因为除了太极图的中心--阴阳鱼之圆,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具体描述玄如有无、彼此、好坏等之"无状之状"。而作为没有物体却有表象的无物之象--忽恍,也具有类似的特点。不过,忽恍这个词本身也已告诉我们,它是处于变化运动过程中的东西,而不是静止不动的东西。这样,一种没有固定物体形状的表象如风的表象,还是能够和容易理解的。}

第十五章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

豫呵,其若冬涉水;

犹呵,其若畏四邻;

俨呵,其若客;

涣呵,其若凌释;

沌呵,其若朴;

混呵,其若浊;

旷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古代精通于道的人,神机莫测,很难记述其本来面目。也正因此,只能勉强将其之特征描述如下:

犹豫其事啊,就象是冬天涉水过河一样;

踌躇谨慎啊,就象是害怕四邻一样;

恭敬庄重啊,就象自己是个客人一样;

涣然释疑啊,就象是冰凌消融一样;

纯真敦厚啊,就象是原始天然之朴一样;

混混沌吨啊,就象是糊涂不清一样;

心胸豁达啊,就象是空旷广阔的山谷一样。

使混浊的东西安静下来,所余就必然是清澈了;使女人怀孕,所余就必然是生产了;坚持此种追求必然性的处事之道者并不追求极端完美,而正由于不走极端,这才掩盖了他们的真实面目,使得他们似乎不成其为精通于道之人。

-----

"善为道者",很显然就是指那种大智若愚之人,因此才会具有如此特征。在这种大智若愚的前提下,处事总是使得事情具有客观必然性:"浊而静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同时不走极端:"葆此道者不欲盈",这就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保证和奥妙之处,确实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借鉴和效仿。老子如此告诫和要求人们,的确是独具慧眼,高人一等。}

第十六章归根

致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达到空虚无物的思想境界,笃守无情无欲的平衡心态,身旁万物都在运作变化,我来观察它们的生死循环。

世间万物虽然种类如此繁多,但最终都要叶落归根。归根即万物完成了一次完整生命循环而复归于平静,而静代表着万物复归于其生命起点。复归生命起点是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而能够认识到这种规律,那就是已经明理。如果连这点常理都不明白,那就是昏庸愚昧;昏庸愚昧而胡作妄为,那么遭遇凶险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明白常理就能够明辨是非、正确处事待物从而无所不容;而明辨是非基础上的无所不容,其实就是公正无私;能够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那当然就可以做统治天下的帝王了;帝王作为天子,自然也就是天本身的代表了;天据道变,是道之具体化身和体现;大道能够推行,当然就会鸿运长久,终身不殆了。

-----

用一种出世心态客观地观察世界,就可以明白叶落归根,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乃是客观世界的永恒规律。知道这个常理,并能身体力行而避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就可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道了。这是用天道循环的大道理晓示君王,从而使他明白如何为君才能"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为君(第十八章刨根,第十九章绝学无忧,此处原多分两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刨根)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第十九章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最好的明君,百姓只是知道有个君王;其次者,是那种百姓对他很亲近并称誉他的功德的君王;再次者,是那种让百姓感到害怕的君王;最后,是那种昏庸无道、最终难免被推翻而自取其辱的君王。

诚信不足,民众自然就会不信任你,说话思虑再三的人啊,才是重视诺言的人,如此,在大功告成、诸事遂愿时,百姓才会觉得毫无滞碍,一切自然而然。

所以,大道废驰,才会提倡那些仁义礼教;奸诈巧伪之智技产生了,才会存在严重的伪诈现象;父子等六亲不和,才会需要孝慈;国乱君昏,才会需要、产生和存在贞臣。

因此,弃绝圣贤之誉、奸诈巧伪之智,百倍有利于民众;弃绝尊卑分明之仁、善恶立判之义,百姓就会恢复孝慈;杜绝智巧之谋、可欲物之利,则盗贼自然就会绝迹。这三句话,仅以其为文还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因而还需要再进一步阐释如下:不饰雕琢,保持本色;不谋私利,清心寡欲;弃绝那些自以为是的有为之学,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

本章提出了好坏君王的标准,说明君王要无为、"贵言",而不能轻诺寡信,这样才可能做到一切自然而然;指出了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弊病的根本是"大道废"等;解决"大道废"之具体应对措施就是三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或进一步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而应对"大道废"的这三点措施,其实也就是老子对他在第三章中提出的治世大纲的进一步具体阐述,也为六十章进一步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的观点埋下了伏笔。

应该说,圣智仁义巧利这些事物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而在老子时代,它们的产生和存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而并不是谁想绝就能绝得了的。正确的方法只能是取长弃短,当私则私,当绝则绝,而不是人为地搞什么全面弃绝。所以,在当时条件下的三绝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也只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幻想,也与老子自己提倡的一切按自然规律办的"无为"思想相矛盾而不可能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应该说,老子对现实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一针见血而异常深刻的,但提出的解决方法--因噎废食的弃绝倒退而不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则是不正确不可取的,因而他的社会治理方案基本是失败的,而这就为后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绝其道"奠定了客观基础。

圣智仁义巧利这些方面取代了古代的纯朴自然,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私有制的必然产物,从而只能由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消灭。所以,古代的纯朴自然必然要恢复,但那是否定之否定,而不是简单的恢复和倒退。老子在他那个以农耕为主的科学技术水平时代,就能提出这种否定现行私有社会制度和复归原始公有社会制度的观点,类似于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这确实是非同凡响,高瞻远瞩,确实在人类中领先了几千年!虽然他未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生产自动化在他那个时代还是根本没影的事情,只是在他身后两千多年的现代,才露出了端倪。所以,他的认识和思想实现了他那个时代所能实现的最佳水平,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第二十章明志--人生观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乡(享)于大牢(宴)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呵!

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诺与诃责,相差能有几何?而由此推论的美善与丑恶,它带给人的差别(如升官与杀头)还能与此相若?所以,别人畏惧自己的东西,自己也不可能不畏惧别人!且看样子啊,这种情况还不知何日才会完结!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分享大宴美餐而又春天登台观赏;而我自甘淡泊,根本就没有这种轻佻的念头,就象一个无知无欲还不会笑的婴儿,身心疲惫啊,却又似乎无处可归。

众人皆有余裕,只有我有失遗,只因我有一颗愚人之心,蠢笨啊无比!

卖货者似乎都很明白聪睿啊,只有我好像糊涂昏愦;卖货者似乎都能明察一切而忙来忙去啊,唯独我闷声不响而无所作为。

这现象啊,犹如大海而无边无际;看样子啊,还要继续下去而似乎永无止地!

众人皆有所作为,只有我愚顽而忧虑,我就是要独异于众人,只重视追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根本问题。

注:食:探索,解决;母:源头,根本。

-----

在本章,老子深深地感慨世风日下,人们唯诺诃责,昭昭察察,沉湎于世俗享乐名利,无休止地尔虞我诈,而自己却"愚人之心",鹤立鸡群,出污泥而不染,以致知音难觅:"知者希,则我者贵矣"。但面对此情此景,他仍然坚定不移地明志决不同流合污:"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表现出了一个圣人所具有的宽阔胸怀和远大理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质朴无华,又忧国忧民,"措而弗始,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为天下浑心"的光辉人生观。

事实上,他也确实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通过实际探索世界本原而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千年之后依然光芒四射的朴素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玄论,以及相应的方法论、认识论、社会观、人生观等,真正做到了世界第一和"死而不忘者,寿也"。}

第二十一章道之特性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呢,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即使一个小孔的品德之内容,也都完全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种物体,唯有变动叵测的形状和表象:没有物体形状啊,其中却有表象;没有物体表象啊,其中却有物体;幽虚难测啊,其中却存在着变动规律呢,这种规律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作用应时,非常守信,因而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其之盛名一直不去。

顺此探查各种物体的起源,我是如何知道各种物体起源之原理的呢?正是由道的这些特性。

注:请,情况;有请,表明存在内在变动规律。对于一种变化叵测的东西而言,唯有变动规律可以不变。

-----

本章老子对他提出的作为世界本体的道的特性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明确指出道是客观存在着的物体,只是其形状和表象都变幻叵测而已,但运动变化中却存在着运动规律。这就证明老子的思想完全属于唯物主义范畴,而不是有些人所谓的什么唯心主义。在他那个时代,老子能够打破对神灵上帝的崇拜而提出这样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由此来解释宇宙和万物的起源从而"知众父之然",这确实是一件振聋发聩、举世无双的创举,比几千年之后的许多现代人还要高明进步!

"孔德",乃是指一个小孔的品德或品质。老子这里是用"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为例,来说明道的影响和作用无所不在,同时也说明了道与德之间的主从关系:无论怎样的德,都必然唯道是从。然后,再由此引申出对于道的特性的说明。大部分人都把"孔德"解释为"大德",这很明显与本章所论毫不相干,也不合逻辑。因为首先大德只能是指大恩大德之意,意指恩惠,而老子这里所说的德则显然只能是指物体的品德,否则"大恩惠之容,唯道是从"就无法理解了。其次,既有大德,那就必然要有小德,如此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一是品德可以论以优劣高下却不能论以大小,二是大德唯道是从,小德是否就不从呢?显然无法自圆其说。}

第二十二章自戒

炊者不立,自视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自我吹嘘者不会建立名望,自以为是者不可能名声昭彰,自视高明者恰证明了他不明事理,争名夺利者必然要劳而无功,自我炫耀者其名望不会久长。它们的道理就在于:有如多余的食物和累赘行动,连动物都可能会厌恶。因而求上进者,决不能如此处事。

-----

自吹自擂,争名夺利,乃画蛇添足、不明事理之举,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因而必须自戒。}

第二十三章用玄

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能曲以顺变则可保常全,能枉以应变则可保无恙;地势低洼,流水自来从而自然盈满,已经破旧的东西,剩下的就只能是向簇新转变;选项很少则对错立即可得,选项太多则歧路迷惑难辨真伪而不知所措。因此,圣人应用玄律来对待和处理天下一切问题。

不自视高明,才能够心明眼亮;不自以为是,才能够彰显才能;不争功邀宠,踏实肯干,则功劳自来;不炫耀自满而若洼地集水,则自然享誉久长。

唯有不争从而使得无从言争,才必然会使得无人能够与之去争,古人所说的曲全辩证关系,道理也与此完全相类似啊!所以,诚然能够做到以曲成全,那么你就算是做到家了。

-----

本章承接上一章,从反面进一步论述了不自吹自擂争名夺利反而可以得到名利等,因而只要能按玄律--对立统一规律处理一切问题,做到以曲成全,自然一切都能获得成功。}

第二十四章理同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少说话才是自然长久之道:狂风无法持续一个早晨,暴雨也不可能下一整天,狂风暴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但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哪?

因此,能够从事情而认识和领悟出道--规律的人,那就是与规律同行;能够从事情而认识和领悟出美德的人,那就是与美德同行;而只能从事情认识和领悟出过失的人,那就是与过失同行。与美德同行者,规律自然就会为他带来奖励;而与过失同行者,规律自然就会给他带来惩罚。

-----

能够从自然现象、做事情中认识和发现其中的道理规律,然后据理而行,按规律办事,自然就能获得成功而相当于得奖。这种要领悟、了解和遵从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正是老子的"为无为"思想的具体阐述。

另一方面,"从事而道"的观点则是老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来源的具体表述:对于客观规律如"希言自然"的认识来源于对客观现象如飘风暴雨等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来源于干事情--实践过程中的领悟和发现,这显然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第二十五章道之定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寞无声空虚无形啊,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可以看作是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将其称之为道,又勉强为其取名曰大。但道之大却不同于普通物之大,道之大无边无际从而也就象逝去一样而无从追寻,而无从追寻也就等于说异常遥远而无影无踪,无影无踪也就是说恰与有物之大相反而复归于无物。

道是大,作为道之子的天、地因而也是大,而帝王作为天子当然也是大。一个国家中有四大,帝王则是四大之一。

人居于地,处事当然只能效法于地,地则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而道则一切顺其自然。

-----本章再次论述了道作为世界本体的特性,给出了大道之名的定义,指出了道虽然虚空无形,大而化之,但确实是客观存在和可以认识的。道的本质就是自然,因而人效法于道,就是要效法于自然,就是一切都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第二十六章为君之戒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

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基,静乃躁的克星;因此君子出行,整天不离作为根基的辎重。

只有被反叛官员包围并象燕处焚巢一样危险,则一切问题才都会昭然若揭,那有统驭天下之君王,不知道自己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道理的呢?

立足于轻如轻浮、轻率、轻信等就等于失去了根本,而不能克服躁如浮躁、骄躁、躁进等就等于失去了主宰的地位。

-----

本章告诉君王要立足于稳重和安静,戒除轻信和躁动,要明白自己身居要害之位,时刻潜伏着危险,决不可轻举妄动。}

第二十七章师与资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擅长行走者,不留车辙痕迹,擅长言辞者,不留话语瑕疵,擅长计数者,不需要使用算筹,擅长关门者,不用门闩而门不可开启,擅长结套者,没有绳索约束而不可脱其羁縻。

因此,圣人非常擅长使非能者转变为能者,从而没有被遗弃的无用之人;物尽其用而没有被遗弃浪费的财物;而这就是所谓的袭明--明察秋毫。

所以,能者,乃是那些擅长为他人老师的人;而那些非能者,则是能者因材施教的材料或学生。不重视老师,不爱惜学生,这是重视知识吗?正是个大糊涂虫!这才是其中的奥妙和窍要。

注:袭,"无孔不可袭入"之意。

-----

本章通过列举多种能者之能,以圣人所做到的人无弃人、物无弃财、花腐朽为神奇为证而论证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不重视老师和学生,就是不重视知识的大糊涂虫。

许多人都认为老子反对学习知识,提倡愚昧,本章就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子所反对的只是奸诈巧伪之智技,而不是反对所有的知识、智慧和技术。很显然,老子不但不反对本章所列举的一系列能者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它们,以使那些非能者由此转化为能者,因而才会指出"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善人,善人之师",才会斥责那些不重视老师和学生的人为大糊涂虫。}

第二十八章大制无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知雄之刚强而能守雌之柔弱,就可如同天下河溪一样。如同天下河溪,能恒久保持如此品质,则可使自己复归到如婴儿一样的纯真初始状态。

知清白之荣而能守侮辱之枉,就可如同天下虚怀容纳万物的深谷一样。如同天下深谷,能恒有如此品质就足够了,就可使自己返朴归真了。

知何为白,却能若不知而守黑,大智若愚,此乃通行天下的定式。能够按此定式处世,恒保品质不出差错,则可使自己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无极限状态。

朴一旦被割裂解体,就只能成为专用之器了,而圣人一旦被任用,就只能成为特定的官长了,因而要实现原始自然的理想社会制度,就不能有这种散割。

-----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品德标准和目标,就是要做到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或换言之,就是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实现否定之否定,回归纯真质朴,虚空若谷,无形无象,大智若愚,从而能够在心理上返老还童,复归于原始之朴和无极限之最高境界,并把这一点作为通行天下的定式来看待。这种品德标准以及追求否定之否定、返朴归真的处世之道,确实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真要是能做到这一点,那当然就是名副其实和超凡脱俗的大圣大贤了。

基于这种品德标准和认识,老子认为朴只能笃守、回归,而不能散割,圣人不能被用为官长,否则就有了界限而失去了原始自然,失去了纯真质朴、无形无象。所以,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制度就是保持自然、原始:"大制无割",显示了老子对于纯朴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制度的向往和憧憬,也是他得出"小邦寡民"的认识和结论的思想根源。

但由老子对现实阶级社会制度所持的否定态度也可知,老子认识到了阶级社会的制度缺陷,认识到了这种社会制度"损不足而奉有余"、"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等致命弊病,因而期望打破和废除这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恢复原始天然生产时代的生活资料公有制度,这确实是他智慧超人、高瞻远瞩、具有非凡洞察力,和同情、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一面。但在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他又不可能认识到只有通过否定之否定的生产全面自动化--高级天然生产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而只能简单地选择倒退--"小邦寡民",这又是他受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所制约而必然要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的一面。

能够认识到现实社会制度需要否定,这证明了老子思想认识上的超凡脱俗,而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则是历史发展所具有的阶段性而导致的客观必然性!而这也就是老子及其思想在后来的悲剧遭遇的根源。不过,老子做到了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允许和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而这也就是他高山景行、非同凡响、令后人敬仰的根本原因。

但在实践中,老子提出的这种道德标准却被完全歪曲了,演变成为一种影响炎黄子孙达数千年之久的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当出头鸟、没有斗争性和开创性的品德标准,从而实际上成为一种存在致命缺陷和弊病的品德标准,对于中华民族的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以及普及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而中华文化的这种致命伤,对于中华民族因科技落后而在近代沦落到被动挨打,对于周朝以后的封建王朝成为一种超稳定社会结构而延续两千多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而不能产生任何创新,可以说都起到了关键和基础作用,以至最后不得不借助外力的帮助才打破了它的桎梏。而作为这种传统制度的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当然也只能同时被代表外来的西方强势文化如马克思主义取而代之了(因为优胜劣汰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建国方略》,这的确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之言。}

第二十九章去甚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诸。

{人为强求争夺天下统治权,我看这没有办法做到。天下统治权,这是不可能强求争夺的东西:强求者必然失败,强行维持则必然会失去它。

这世界上的事情,有行就有随,有嘘就有吹,有强就有弱,有接就有堕,因而圣人总是要去除那些过分、过大、过多等极端性的东西。

-----

本章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取天下统治权必须顺其自然而不能强求,不能过分固执,否则必然失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有点类似于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只是老子得到这一结论的途径与马克思不同,他得出这一结论不是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而是从玄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所以一切要顺其自然而不能有过分、过大、过多等极端要求,否则必然失败。}

第三十章战争观--用兵只是手段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楚棘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以道辅佐处事的人主,不依仗兵力和战争而强制统治天下,发动战争很容易招致报复。且军旅所到之处,必乃战乱之地,以致田地荒芜,荆棘丛生。

高明的统帅只是要得到战果而已,而不是为了逞强。取得战果不骄傲自满,不因此而炫耀自夸,不因此而争名夺利,取得战果乃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所谓的为取战果而不是为逞强。

物体强壮了就要衰老,这就是所谓的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早日衰亡。

-----

有道明君依道而不依兵统治天下,战争的目的是战果,乃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逞强,否则"物壮而老",这就是老子的战争观。由此可知,老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

有许多人把"以道佐人主"解释为以道辅佐人主者,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根本不符合文意。这里的人主显然是名词和主语,而不是形容词和定语,所以,它事实上是指:"以道佐之人主"之意。}

第三十一章兵器观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兵器者,乃是不祥之物,连动物都可能要讨厌它,因而求上进者是不会喜欢使用兵器的。

君子平时居住以左边为上位,而用兵则以右边为上位,因而兵器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

兵器是一种不吉利的东西,万不得已之时才能使用,恬静淡泊才是上策。

不要美化兵器,若美化兵器,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所以,吉庆之事都以左为上,而丧事凶事则都以右为上。因而职位低的偏将军居于左边,职位高的上将军反而居于右边,用以表示按丧礼处理。

杀人众多,则依次站立悲泣表示哀悼;即使打了胜仗,也仍按丧礼处置。

-----

本章承接上一章的战争观,老子提出了他的兵器观:"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进一步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

第三十二章名位

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道,就象一个永远没有名位之朴;正由于其小到了没有任何名位,天下反而没有敢以道为臣者。侯王若能够遵守这个原则,则天下万物将会自动臣服,就象天地相互配合,自然会有雨露降临,没有人命令它如何分配,却自动普惠均匀一样。

自从有了社会制度,就有了名位之分,名位也就是既有利益的代表。由此也将会知道凡事都要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能够避免危险。譬如,道在天下的作用,就完全类似于小河谷作为江海源头的作用--小河谷是汇成江海的源头,却适可而止而并不谋求任何名位等,从而没有任何危险。

-----

不追求名位,甘当无名之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万物将自宾",这就是为君之道。这个道理在今天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有了名位则应该知道适可而止,象河谷那样只奉献而不索取,就可以避免危险,这送给现代那些贪得无厌而走上断头台的所谓"人民公仆"作为座右铭,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三十三章明鉴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能知人者有智力,能自知才是真正的明白人。能战胜别人者有力量,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能知足者就是富有,能勤奋顽强坚持才是真正的有志者。不失其立足之地的人可以长久,但虽死犹生而不被人民遗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者。

-----

本章的宗旨就是严以律己,自知、自胜、自强、自立,如此才可能虽死犹生。大多数人遇事都喜欢找外因,总是认为问题都是别人的,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这就是他永远不能成功的根源。其实,失败的根子永远在内因,在自己身上,那些虽死犹生的人就是那些能把自己锻炼得无比强大的人,而永不会是那些只会怨天尤人者。}

第三十四章小与大

道()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命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道,无所不在啊,它可以左右一切,但功成事就却从不认为自己有功。

万物归结于道,而道却始终不作万物之主宰,这表明道根本就没有贪图名位的欲望,而这种恒无名位欲以及名位的品质可名为小。

万物归结于道,而道却始终不作万物之主宰,这种身为万物母却不主宰万物命运的品质则可以说是命中注定为大。

所以,圣人之所以能成其伟大,正是由于其行为始终不是为了伟大,因而才能成其伟大。

-----

本章以道的优良品质为例而论述了渺小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伟大出于无私奉献,恒无名位的渺小蕴含着真正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道之用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始终保持伟大之品质形象,则天下人才就会不请自来;到来的人都能够不受伤害,则社会自然就会安宁、和平、康泰;能够乐于助人衣食之物,则过客也就自然都会停留下来。

所以说起道来呀,真可以说是:谈之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但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

-----

从三十二到本章,都是论述如何为君的,前三章:不追求名利、自知自强、伟大出于渺小,而本章则是说有了这些品质之后,自然就能人才济济、天下太平,而这一切都是事道的必然结果。}

第三十六章微明

将欲合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

友、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将被闭合的,必然是原已张开的;将被削弱的,必然是原已强盛的;将被去除的,必然是原已存在的;将被剥夺的,必然是原已获得的;懂得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就叫做微明--粗明事理。

所以,显现友好柔弱胜于显现刚强,鱼儿不可脱离深渊而原形毕露,国家的要害利器不可以见外人。

-----

本章用张合、予夺等两对立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实例,为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对外坚守友弱,善于深藏若虚,这样才能避免危险。}

第三十七章自化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永远都是默默无名的,侯王若能遵行这个原则,则万物都将自然治化。若治化之后侯王又欲争名夺利,我将用默默无名之朴为例去警告他。

默默无名之朴使他镇定下来,他也将不会再去自取其辱,而代之以无为清静,则天地万物将会再次自然治化。

-----

不求名利,无欲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则万物就会自然治化,这是老子治世的基本思想。对于自然界来讲,确实是这样: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讲,产生阶级、国家、争名夺利等,这也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侯王自己"欲作"的产物。所以,人类阶级社会是不可能"自正"的,也不可能退回到原始公有制社会,因而必须由人类自己依法治理,民主平正。}

第三十八章探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从不有意布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则总是忘不了布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无德。

上德者一切顺其自然,当然不会有自己的施德目的、作为和对象;上仁者则刻意推行仁,但也一视同仁而没有确定的施仁对象;上义者刻意施义并有自己的对象范围;上礼者则刻意推行礼而没有人响应,乃捋起衣袖上前强拉硬拽。

所以,失去了道才求德,失去了德才求仁,失去了仁才求义,失去了义才求礼。礼这个东西,其所缺少的就是忠信,因而是祸乱的源头。而前面所述也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道没有落到实处,这就是昏庸愚昧之源头。

所以,大丈夫要立足于富有忠信之地,而不能立足于缺少忠信的地方;立足于道已落实之地,而不能立足于道华而不实之地;因而就是要去浅薄之礼而取厚实之道。

-----

本章通过道德仁义礼之间的比较,形象鲜明地说明了道的基础和根本性作用,指出未能落实道乃是昏庸愚昧的源头:"道之华也,愚之首也",而礼则是"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因此,必须去礼而取道。这里深刻体现出了老子对于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提倡什么"刑不上大夫"等不平等礼遇的周礼的深恶痛绝,因为这种人为划定不平等级别的做法其实就正是在鼓励人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正是在彻底消灭人的忠诚和守信等优良品质的作用,从而人为为祸患动乱的形成奠定客观基础。因此老子才会痛心疾首地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对礼持完全彻底否定的态度。很显然,老子全面否定礼的这种态度,与其提倡"小邦寡民"的原始平等公有制社会、崇尚自然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是完全相一致的。}

第三十九章统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此其贱之本欤,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自古以来得以成为一个统一体的得一者:天得一实现了清明,地得一实现了安宁,神得一实现了灵验,谷得一实现了充盈,侯王统一天下而实现了天下的太平和公正。

它们所解决的问题,就是:天若无清明,恐怕就会开裂;地若无安宁,恐怕就会爆发震荡;神若无灵验,恐怕就会失去崇拜;谷若不能充盈,恐怕就会枯竭;侯王若无基于至高的尊贵,恐怕就会垮台。

所以,贵必然以贱为根本,高必然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才会自称孤、寡、不(不善),这乃是他的低贱之本呀,不是吗?

所以,什么都想得到,就什么也得不到;因而不欲稀缺华丽象块高贵的美玉,而只想坚硬普通象块低贱的石头。-----

老子在本章列举诸多事实说明了统一的重要性,用以说明若天下不能统一,就会动荡不安,天下只有统一才能平正。而侯王的高贵作为天下统一的基础,是以其低贱之本为基础的,因而只有保持硌硌若石的低贱本质,才能永保高贵和统一。老子这是在论述为君之德。}

第四十章道褒无名

上士闻道,堇(尽)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上士了解了道,尽其所能而落实到行动上;中士知道了道,则半信半疑;而下士听说了道,大笑以对,不过如其不笑,则道就不成其为道了。因此,《建言》上这样说:真正懂道者,反而象是什么也不懂一样;真在事道方面取得了进步者,反而象是退步了一样;真正安然事道者,反而象是有毛病一样。

真正崇高的品德反而如同空旷的深谷一样,真正清白之誉反而象是污辱一样,真正宽广的胸怀反而象是心胸狭窄,真正淳朴敦厚的品德反而象是无知浅薄,真正的真诚坚贞反而象是变化无常;方形大到无边无际也就没有了角落,较大器物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磨制从而较晚才能成功,真正洪亮的声音(如次声)反而无法听见,大到没有边际的物象当然也就没有了形状。

所以,道最赞赏那种返朴归真、默默无名的品质,例如,只有永远默默无名之道,才能既善为万物之始,又善使万物有成。

注:《建言》,取朱谦之之校。

-----

通过上中下三种人对道的态度,老子描述了道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貌实相悖现象:"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并进一步以多种日常现象如大白如辱等为例,为我们论述归纳了这种貌实相悖现象的普遍性,从而为我们揭示、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如从辱到白,再从白到如辱的大白,就是一个完整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过程:大白虽如辱,却不是辱,而是辱的否定之否定。

最后,再由否定之否定规律,得出了"道褒无名"的结论--道最赞赏那种因否定之否定、返朴归真而回归如费、如退、如类、如谷、如辱、如偷等无名状态的事物,因为只有具有了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无名品质,才真正是具有大智、大成、大白等品质的具体表现,比如,既善始又善成万物的恒无名之道本身就是个最好的例证。}

第四十一章道生万物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相反者,就是道选定的变动方向,而弱小者,则是道选定的作用对象。所以,使事物向对立面转化,使无、弱、此等转变为有、强、彼等,这就是道的作用。例如:天下之物作为有物当然都是生于有,而任何"有"当然都是无转化为有也即从无到有而产生的。

道生玄,玄由同出异名的两对立面如有无、彼此、强弱等构成,反者道之动--对立两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如无转化为有、此转化为彼等生成第三种物体,而第三种物体之和当然也就是世间万物。万物仍都是由阴阳两对立面共同组成的对立统一体--玄,而阴阳两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对冲中和作用,则导致和实现了万物的平衡与和谐。

注:阴阳就是构成玄的两对立面的统一代称。

------

本章是老子对道的本质的经典表述,指出了对立面之间的转化就是道运动的本质,而使弱小者转变为强大,就是道的作用的本质,并以万物从无到有的产生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把万物的产生过程具体归结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对自己的世界观的精确描述,也使得他的世界观真正成为以玄和玄律为基础的玄论,或者说成为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所以,世界上第一个以玄学形式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人是老子,而不是2000多年后的马克思。

虽然老子以玄、玄律为基础,以方法论等为主要内容的玄论不是很完善,未能包含明确完整的认识论等辩证唯物论的其他内容,也与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论结构不同,但已经包含了它的基本内核:建立在玄和玄律基础上的本体论、方法论等。特别是以玄律为核心而形成的方法论,涵盖自然、社会两大范畴,尤其是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方法论--表现为一系列治世、作战、处事、处世的原则和方法等,老子更是无与伦比的集大成者。

所以,老子的伟大,可以说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他在2500多年之前的简陋科学条件下就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及其一系列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而在他身后的2500多年之内,人们却仍都不能正确理解他,以至关于《道德经》注释疏解等虽多如牛毛,但多种注解之间却彼此矛盾,莫衷一是,没有一种真正抓住了玄论这个老子的思想核心,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老子所具有的超人能力和智慧。}

第四十二章损益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人所厌恶的东西,不外乎孤、寡、不(不善),而最高贵的王公却用它们来称呼自己。

物体或貌似受损而其实受益,或貌似受益而其实受损,因此,别人教给我的东西,傍晚就议论而教给他人。因而就是那些强良者,也不可能令我走投无路,而我也将把这一点作为治学的起点。

-----本章再次论述了貌与实、损与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而不能只看现象,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损益和貌实而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至柔之物,可以任意驰骋于至坚之物之内,但任何"有"都不可能进入到"无"之内,我因此而得以知晓无为的好处所在。以身作则和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好处,天下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比。

-----

任何"有"都不可能进入到"无"之中,这是一个显然的事实,但老子从这个简单事实中却看到了无为之益--任何有为都不能克制无为:因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从而根本就不存在需要克制的对象,从而以不变胜万变。这确是独具慧眼。}

第四十四章辨本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位和身体,谁更值得爱惜?身体和财物,谁更值得多关注?得到与失去,谁更有害处?

过分的爱惜必然要带来过大的费用,较丰厚的收藏也必然要带来较多的损耗;所以,懂得知足就可以避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失败,而能够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保证安乐长久。

-----

什么是多与少?什么是利与害?什么是本与末?老子通过辩证分辨是非,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多少、利害、本末等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极端情况,因而只有知足,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可能真正得到满足,也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第四十五章大成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

躁胜寒,静胜热,请静可以为天下正。

{完美的成品就象是残缺不全,如此它才不会存在应用的弊病;满盈之器却总象空空如也,如此它才能用之不穷。笔直的物体总象是弯曲不直,巧妙到极点就象是笨拙之极,极有赢余就象是不足,真正的善辩就象是言钝语迟。

躁热可以胜寒,而静却能胜燥热,所以,求静无为从而形若缺而实大成者,可以作天下的君长。

-----

本章实际上是承接40章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进一步发挥和应用。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现象--成是对缺的否定,而大成是对"成"的再否定,但似乎又回到了"缺"的状态,以及躁可胜寒,而静则可进一步胜躁等实例,说明了那些能够返朴归真而真有大成的人,其实就是那些能够求静无为的表面若缺者或大智若愚者,从而他们就可以作为天下的官长。老子由此而解答了君长应有的品德以及如何发现和使用人才。}

第四十六章知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下落实了道,就可把军马用于耕田拉肥了;而天下没落实道,则郊野中耕田拉肥之马也都要变成军马了。

放纵欲望就是最大的罪过,贪心不足就是最深的祸根,贪得无厌则是自取其咎的源头。所以,能知足之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

-----

老子认为天下无道大乱是由于君主放纵欲望、贪得无厌的结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君主要知足,能知足就会有持久的和平。所以,知足之足,就是具有永恒性的足,否则,就没有足的时候。老子希望君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自律,去贪平妄,树立良好品德,并由此而取得天下天平。}

第四十七章勤思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为明了天下事的缘由而足不出户,为明了天道运行规律而不看窗外。只重视感性的东西,则走得越远,明了的道理也就越少。因而圣人没有外出却可以知晓天下大事,许多东西没有见过却了解其情况,一切顺其自然却可以取得巨大成就。

-----

许多人把本章作为老子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证据,甚至认为老子提倡反科学的道路,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而这种错误观点的产生,与许多抄本把原作搞得面目全非也是分不开的。如把"不出于户,以知天下"抄成"不出户,知天下",意思就完全相反了:前者是为了思考原理而足不出户,后者则是足不出户就能知道一切。所以,要感谢帛书本的出土,它使得老子的不白之冤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事实上,本章的主题很明显,就是提倡多动脑筋多思考,要有注重理性思维的品德,如此才可能知"天下"、晓"天道",才可能知道事情的缘由原理何在。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则永远也不可能知晓这些道理。而圣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得以知晓和成就天下大事的:"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天道"是不可能直观看出来的,而只能用脑子去看!}

第四十八章贵思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只知学习他人经验,则需要学习的东西只能是越来越多,而重视独立的理性思维,凡事都要思索其规律从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则需要作的事情当然就会越来越少。少了又少,最后也就只剩下一切都要顺从自然规律这一条了。

一切顺从自然规律办事,则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例如取天下,这永远都只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非强为之事,及其成为强为之事,就说明你的条件还不成熟自然从而不足以取得天下。

-----

本章承接四十七章,再次强调了独立的理性思维的重要性:感性的、间接的"为学"当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直接的、理性的"为道",要以"为道"--认识客观规律为宗旨,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睹一知百,以致最后也就只剩下一条规律了: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而只要真正掌握了这一条规律,则天下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了。这是老子从另一个角度再次为我们具体阐述了如何"为无为"的思想。}

第四十九章圣德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圣人恒无自己的私心,而是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己心。因而既能够善待那些能者,也能够善待那些非能者--这说明他本质善良;既相信那些有信用者,也相信那些信用不足者--这说明他本质守信。

所以,圣人在这世界上,公正无私、融洽和睦,整个天下在其心中都是浑然一体,百姓则皆如其之五官,圣人把他们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

-----

本章论述了圣人的品德,而能公正无私、"为天下浑心"则是圣人的基本品质,所以,要想当一个好君主,这就是必须具备的品德。}第五十章不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矢虎,入军不被甲兵:矢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经历了出生入死的战斗过程,能够顺利活下来的兵卒有三分之一,不幸死去的兵卒也有三分之一,而最后能够死里逃生、逃脱险境的兵卒还有三分之一。其原因何在呢?就是依靠自己坚强的求生欲望、毅力和努力,他们才得以活了下来。

曾听说那些善于保护自己的人,在山陵地行走不回避犀牛和老虎等猛兽,在战斗之中不会被敌人刀兵所伤:犀牛无法撞到他,老虎无法抓到他,敌兵无法砍到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他总是首先立足于不死之地的缘故。

-----

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求生奋进的信心,这是成功的基础。同时,处事必须未雨绸缪,首先立足于不败不死之地,或者说,先确保回避了风险,然后再图谋其事,这就是百战百胜的秘诀。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作战等高风险行业的运筹操作。所以,"陵行不辟矢虎,入军不被甲兵",这就是从事高风险行业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从事者应有的品德。}

第五十一章德育万物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谓之玄德。

{道生成物体而德养育物体,万物有了形状,则万物本身当然也就产生了,因而万物不但尊敬道而且也重视德。只是这种对道的尊敬和对德的重视,并不是谁封赏的结果,而是纯属自然现象。

道,生成万物,养育万物,但遂其自然成长,容其或正或邪,任其自行繁衍或绝灭。自己的产品并不自己占有,不仗恃生养之功,不干涉、不主宰其命运,一切任其自然,这就是所谓的玄德。

-----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万物内在的品德或内因是养育和决定着万物成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道生之而德畜之",而这也就是万物重视德的根本原因。然后,他又以道为例而再次论述了何谓玄德。其实玄德的最根本性质就是一条:一切遂其自然,任由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去人为干涉,不谋求任何私利。

玄作为一,生二,再生三,于万物之产生和存在,其功劳当然非比寻常,但却仍然一切顺其自然,弗始、弗居、弗有、弗恃、弗宰等,此种品德确实是天下最可贵的。君王若能够具有这种品德,还会怕天下不治吗?

有许多人把玄德看成是道的品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老子之所以讲玄之德,而不论道之德,是因为在老子看来,"道之物,唯恍唯忽","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根本就不是一种确定的静态物体,何论其德?而玄却是"其上不攸,其下不忽"的静态存在物,因而也就当然存在着确定的品德。其实,玄作为"道生一"的直接产物,其"唯道是从"的品德,当然也就是道之品德的具体代表。}

第五十二章袭常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尽);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天下有个始点,可以作为天下的母亲。既然知道了母亲,当然也就可由此点出发来了解她儿子的情况,然后再回头从它们的母亲这个源头顺藤摸瓜来把握、对待和处理一切事情,则就等于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了。

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则里面的东西终身都不会泄尽;而保持对外交流,还想保住里面的东西,这种做法则终身都不可能成功。能够见识到此类小事情的原理,就叫做明,而能够坚守柔弱,就叫做强。既能够利用事物的长处,又能够通过这种利用而明察其原理,从而不给自己留下隐患,就叫做袭常--在任何条件下都可立于不败之地之常。

注:兑,兑换交流。

-----

本章老子给我们指出了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方法:从源头把握,弄明白事情的原理,然后顺藤摸瓜,就可避免危险;再坚守柔弱,杜绝隐患,就可做到袭常--立于不败之地之常。}

第五十三章盗夸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就是把我算成有知者,走在大路上,我仍然对岔道存在畏惧。大路非常平坦,但人们却很喜欢走分解出的小岔道。

时光已逝去太多了,而田地仍异常荒芜,仓库也异常空虚。在这种大局面下,却仍然走自己的岔道:服饰华丽,身佩利剑,营养过剩而又占有大量财物,这就是所谓的盗夸--强盗奢夸行为,完全是与道相背而驰的行为!

注:他,岔道;除,音:住,逝去之意。

-----

老子在本章以民众喜好走小岔道为例,抨击统治者不管国库空虚和民众死活而只顾自己生活腐化、奢侈浪费的行为和品德,是走错了路线的盗夸行为和强盗品德,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五十四章修德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善于建立者,其所建不会被拔除,善于抱持者,其所抱不会滑脱,子孙也因此而绵绵不绝地祭祀他们。

善修其身,其品德才能真正优良;善修其家,其品德才会余荫子孙;善修其乡,其品德才会影响久长;善修其邦,其品德才能集众家之长;而善于修治天下,其品德才会超凡脱俗、博爱高尚。

以自身修治来了解修身,以自家的修治来了解修家,以自乡的修治来了解修乡,以自邦的修治来了解治邦,以天下的修治来了解修治天下;我是怎么知道如何修治天下的呢?就是通过这种办法。

-----

本章以能手的本领为例,指出和论述了君主只有善于修治身、家、乡、邦、天下,才会修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建立长久的影响力,才会得到子孙的爱戴。同时,也只有通过这种修治实践才能真正学到治理天下的办法和策略而成为治邦高手。所以,实践出真知,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真知来源,因而也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五十五章内和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虫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拥有淳厚品德者,就像一个男婴一样:毒蜂虫蛇不螫他,野兽猛禽不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头却攥得很紧,未知雌雄交合而小阴茎却怒挺--这是其体内精气非常旺盛的结果;整天哭叫,但嗓子却不会嘶哑--这是其体内自行调和得很好的结果。

能够调和从而能够持久,就叫做常,懂得何为常就叫做明,能调和持久则有益于养生,就叫做祥,不能调和心理而任性使气就叫做强。物体强壮了即会衰老,这就叫做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早日衰亡。

-----

本章把品德淳厚者比作赤子,自身就具有旺盛的精气和自行调和能力。由此而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只有具有淳厚良好的品德,才能够避免任性使气恃强,做到知常明理、祥和持久。否则,就会过早衰败。}

第五十六章玄同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懂的人不说,说的人不懂;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神光内敛,纯朴如尘,不露锋芒,没有纷杂,这种封闭原始的精湛状态,就叫做玄同--与玄的状态相同。

所以,因玄同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存在亲近,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疏远;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利,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害;因其不可得而存在高贵,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低贱。因此,玄同就是天下最可贵的状态。

-----

本章论述了与玄相同的所谓玄同状态,其实也就是在描述玄所处的状态,借以说明为什么玄德会成为天下最可贵的品德。

玄作为对立统一体,如有无、彼此、利害、贵贱等,当然是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状态--没有谁能得到如是非、彼此、贵贱、生死等这样的东西。而也正因其不可得,这才得以既存在了亲、利、贵等一面,又存在了其对立的一面疏、害、贱等,以及对立两面之间的本质差别。所以,没有玄同,也就等于说没有对立统一体--玄,从而也就没有天下的一切,而如此之玄同当然要为天下贵了。}

第五十七章谋略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依靠光明正大的正理治理家邦,依靠诡变莫测的奇谋带兵打仗,依靠无自以为是之事取得天下。我是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的呢?

天下统治者忌讳的东西越多,则民众就会越加贫困,而民众手里掌握的利器越多,家邦就越会滋生混乱;人们掌握的智技越多,各种希奇物品也就会越多,而法律保护的这种希奇物品越多,则盗贼当然也就会越多。因而圣人言道:我一切顺其自然,则民众也就会自然治化;我好清静,则民众也自然就会清静自正;我不做强征强为之事,则民众也就自然会富足;我喜欢没有非分欲望,则民众也就自然会纯朴真诚。

-----

本章的内容是告诉君王只要光明正大,以身作则,爱民恤民,无为朴实即可天下大治,这既是统治天下的谋略,也是一个君王应有的品德。

另外,本章中老子反对"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等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老子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果、法制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客观必然性等问题认识不足。不过,这与他期望回归原始的"小邦寡民"思想倒是完全一致的。}

第五十八章祸与福

其政闵闵,其民屯屯;其政察察,其邦。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为政简洁宽松,则民众自然朴实纯真;为政繁杂苛刻,则其邦四分五裂。

祸,乃是福的依据,福,则是祸的伏笔,谁又会知道它们的最终界限在那里呢?它们其实根本就没有正奇之分。正反过来就是奇,善良反过来就是邪恶,这就是令人迷惑的地方,而人们搞不清这一点也为时很久了。

所以,方正但不能过分而形成伤害,兼顾但不能过分而形成讥刺,耿直但不能过分而成为束缚,光亮但不能过分而形成斜视。

-----

为政要自由宽松,而不能严厉苛刻,如此才能民风淳朴,国泰民安。祸与福、正与反等玄之对立两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并不存在最终的界限,所以,处事不能走极端而搞过了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老子还是以玄律解论世事,告诫君主如何为君。}

第五十九章君德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管理人群和依天道行事,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啬俭。

唯有啬俭,最是需要早作计划准备,而能够早作计划准备也就是说具有重视储积的品德。具有凡事早作计划准备、重视储积的品德,就没有他不能胜任的事情,而没有不能胜任之事,也就是说不知道其能力的极限在那里,没有能力极限,当然就能够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

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原理和规律,就能够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治国之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

-----

本章论述了啬俭的好处:处事能够啬俭,就具有了注重计划和积累的优良品德,具有如此处事的能力和品德就可以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了,就可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这也从反面告诉大家,对那些大手大脚、处事没有计划条理的败家子是不能委以治国重任的。}

第六十章国基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理一个大国,其道理和把小鱼虾放在煎锅上烹制相类似。

把天下建立在道的基础上,则任何鬼蜮伎俩就都不再可能神秘莫测了。这并不是说这些鬼蜮伎俩本身不再神秘阴险,而是说其神秘阴险已不再可能害人了。不但这种神秘阴险害不了人,圣人也从无害人之意,这样,两方面都不伤人,因而民众的福祉也就交互来临了。

-----

把国家建立在道的基础上,就可以消除阴谋诡计的危害,再加上圣人的治理,则民众的幸福就能交互来临。所以,本章仍是论述为君之道。}

第六十一章谦下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大国就好比是江河的下游,是容纳天下支流的母体,也是这些支流相交汇合的地方。雌性总是以其安静而胜于雄性,也正因为其喜欢安静,因而适合处于下方。

大国能够以谦下姿态对待小国,则自然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而小国能够以谦下姿态对待大国,则自然可以取信于大国。所以,或谦下以取得信任,或谦下而取得信任,从而大国谦下只不过是为了兼收并蓄他人,而小国谦下则只不过是为了谋事于人而已。不过,若想各得其所,大国还是要以谦下为好。

-----

友好、谦下,与大家和睦相处,就可实现兼收并蓄。本章是告诉君王外交的本质以及如何处理外交问题。}

第六十二章道之用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舆?故为天下贵。

{道,乃是万物奥秘的注解,能者的珍宝,非能者的保障。

好听的话可用于交换,恭敬的行为可以贺人,而那些没本事的人,又有什么理由该被遗弃呢?所以,拥立天子,设置三卿等官员的隆重礼仪,虽有如拱玉璧在前、驷马之车随后,但那些没本事的人还是坐在这里进道。古人把道看得如此贵重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有求就有得,有罪能减免吗?因此,道才能够成为天下最可贵的东西。

注:舆,贱役。

-----

道作为揭示万物奥秘的工具,作为客观规律,当然是能者处事的根本依据和宝贝;而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规律,又必然会一视同仁而能够保护那些非能者的基本利益。所以,只要能真正把道落到实处,能真正按道的要求处事,就能实现"求以得有,罪以免舆"。而这就是道的可贵之处所在,也是民众踊跃进道而对立天子等隆重礼仪不屑一顾的根本原因。}

第六十三章处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行顺从自然规律之为,做无主观强为之事,喜非刻意调制之味。无论大小多少之事,都能够做到以德报怨。

做到这些很困难吗?其实很容易;觉得事情很大吗?其实都是些细微小事。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事开始做起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所以,圣人从来都不刻意做那些使自己伟大的事情,因而也才能真正成其伟大。

轻易就许诺则必然会缺少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则必会遭遇更多的困难。所以,圣人总是从最坏处着想而有备无患,因而最终也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

一切都按自然规律办事,把以德报怨作为处事基本准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凡事从最坏处着想,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处事和终能成事的基本原理。}

第六十四章原则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

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安静的东西容易把握,还没影的事情容易筹谋,脆弱的东西容易分割,细微的东西容易扩散。未雨绸缪,措施要采取在事情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整治要进行在祸乱未现之时。合抱的大树,由细微的嫩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软弱的泥土筑成,登高百仞,第一步从脚下开始。

强为者必然会失败,固执者必然会失算,因而圣人不做主观强为之事,故而无失败,从不主观固执什么,故而也就不会失算。

民众做事情,总是在即将完成的关键时候失败,因此,能够从头到尾始终坚持谨慎从事,则就可以避免这种失败。

所以,圣人追求他人所不追求的境界而从不看重难得之货,学习他人所不学的道理而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能够辅助万物之自然发展而从不敢自行其是。

-----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凡事早作预备,先下手为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不断前进;一切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等等,本章仍是承接上章,告诉我们处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第六十五章明与愚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所以说:奉行道的人并非要通过布道而使民众明白奸诈巧伪之术,而是要通过布道来让他们更加纯朴敦厚而已。

民众难以管理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的奸诈巧伪之智谋太多了,因而想通过奸诈巧伪之智谋来治国,这乃是国家的灾难,而能通过纯朴敦厚之智谋来治国,这才是国家的福祉。要永远记住:这两点也就是治国的准则,而能够永远记住准则,这就是所谓的玄德。

玄德深邃,久远,与普通的事理相反,因而才能够达到一切顺其自然的大顺境界。

-----

从57章到本章,都是在论述处事治国的方法,或者说论述君王应有的品德,本章则是总结之论,因而开头为"故曰"。总结起来,所有的措施都不是教育民众如何更加奸诈巧伪,而是要使民众更加朴实醇厚,这就是老子治国的根本方法、原理和模式。因此,也才会有:"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的最终结论。

总的来看,老子否定现有的社会制度而想要返朴归真的大思路是正确的,符合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但他所提出的倒退回归的方法却不实际,从而不可能落实和实现。在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认识到完全自动化的无人生产的,而这也就是他的历史局限性所在。但他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于2500多年前就提出这种否定现实和回归自然原始社会的理想,这在人类世界中已经是一花独放、遥遥领先了。}

第六十六章下与上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争。

{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够汇集一切溪流而成为百谷之王,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甘居下游的优良品德,因此它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所以,圣人要想管理民众,就必须说清楚自己是甘为民众服务的公仆;要想成为带领民众前进的领导者,就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民众利益之后。这样,他作为领导者才能于民无害,作为管理者才不会成为民众的负担,因此天下民众也才会乐于推举他而不是厌恶他。不就是因为他不争吗?所以天下也无人能够与他争。

-----

本章以江海为例,论述了君王所应有的品德,一是甘为人民公仆,二是人民的利益第一。这在今天仍然具有根本性的现实意义。有些人认为老子的"必以其言下之"是用语言欺骗老百姓,这显然纯属无稽之谈。通观全文,老子从来没有要依靠欺骗统治天下的思想,而且仅依靠语言欺骗而不落实,那怎么能得到"居上而民弗重"的结果和效果呢?!}

第六十七章邦与民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较小的邦域,不多的民众,使得需要十百人使用的大器具都没有用了;使得民众都爱惜生命而避免迁徙,从而即使有车船也没有人需要乘坐,有甲兵也没有地方要用;使得民众重新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满意自己的食物,欣赏自己的服装,喜欢自己的风俗,安心自己的住所,相邻之邦可以看得见,鸡犬之声可以听得到,但民众之间至死都不相互往来。

-----

老子的理想国--原始平等的公有制社会,如此当然可以消灭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了。但问题在于这不是仅靠他的设想就能实现的,而且也根本不具有现实性,从而只能是一个幻想。不过,作为老子否定现实社会制度的替代制度,作为老子的社会观、历史观,它也具有很强的积极和现实意义,就是说那种消灭了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空想社会主义制度思潮的发源地在中国,老子就是它的始作甬者,而不是两千多年之后的近代人。另外,从老子的这种理想国设想也不难看出,2500多年前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是多么的严重,以至老子希望:"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来解决这种阶级和人们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老子的小邦寡民思想还告诉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老子的人口理论。较小的邦域,其效果当然就是易于管理,而不多的民众,则告诉我们,人口一定要与邦域成比例,而不能超出邦域的承载能力。所以,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否则,超量人口的生存竞争就必然会使这种理想国重新陷入尔虞我诈之中而全面崩溃。

今天看来,在地球表面积有限而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无限这样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人类唯一能做和能做到的事情就是控制人口,计划生育。所以,计划生育,始终保持能与地球表面积(国土面积)相容和比例适当的人口数量,做好环境保护,将是人类面临着和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否则,人类就会永无宁日,最终自己把自己推向毁灭。所以,从现在开始,计划生育,将是一种永恒的国策。}

第六十八章得与失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可信;精深的学问不广博,广博的学问不精深;专家专长不会多,专长多者非专家。

圣人没有私人积蓄:他越是以自己的所有为大家服务,那么他越会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愈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予了大家,那么他也就越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从而所得也就愈多。

所以,作为自然规律的天之道,是有利于万物而不是加害万物,而作为社会规律的人之道,则是要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争夺个人私利。

-----

本章以言、知、能三方面的有得必有失和圣人虽然失去了私人积蓄却得到了民众的爱戴为例证,说明了维持政权统治之诀窍:一要行天道,"利而不害",一视同仁,无偏无倚,博爱天下;二要为人道,"为而弗争",甘当人民公仆,不和民众争利。如此则自己貌似有失,实则必然会得到民众的爱戴而取得天下、稳固政权。

老子把甘当人民公仆的"为而弗争"作为"人之道"--社会规律来看,确实是抓住了统治阶级社会的要害。以今天的事实来看,能做到这一点,政权自然稳固;而作不到这一点,反而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贪污腐败等等,成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则迟早要被人民打翻在地。所以,老子2500年前指出的这个"人之道"确是颠扑不破的社会规律和真理,今天依然在发挥着它不可抗拒的巨大作用。}

第六十九章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细久矣!

我恒有三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天下人都认为我说的大不怎么象大。其实,正由于它是大,因而才不象大,要是象大,那它老早就变成渺小的东西了。

我一直有三件宝贝,其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敢自居天下第一。由于有慈爱,因而就能勇敢;由于能节俭,因而就能广有储积;由于不敢自居天下第一,因而就能成为首长。现在如果舍弃慈爱而仍逞匹夫之勇,舍弃节俭但仍广积,舍弃谦退而自居天下第一,则就必死无疑了。

慈爱这个宝贝,用于出战则可取胜,用于防守则可保稳固。所以,天道要建竖的东西,就等于已用天之慈爱为它建起了一道保护墙垣。

-----

本章通过"大不象大"的现象,再次说明和揭示了存在于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貌实相悖和否定之否定关系。然后据此关系而给出了那种貌似软弱实为至理的处事、处世、战争所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或曰"三宝",以及"三宝"的本质。

三宝中的慈爱,被老子认为是最有效的处事原则,而其中"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则一般被认为是老子明哲保身、思想保守的铁证。按照现代字意理解,"不敢为天下先"当然就是明哲保身、缺乏开创精神的代名词,但老子的道和玄学本身就是"为天下先"的典型之作,同时他又要求"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人之道,为而弗争"等等,他又怎么会说出这种不敢开创、明哲保身的话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他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事实上并不是大家所直解的所谓明哲保身之论,而是指"退其身而身先"、"为而弗争"之意,即不争个人私利,谦退谨慎,"不敢自居天下第一"之意。而也只有能够做到谦退无争、大家的利益第一,这才可能得到大家的拥戴而"为成事长",否则,大家能拥戴一个明哲保身、个人利益第一的人为"事长"吗?}

第七十章尚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善于指挥之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之人不动怒气,善于胜敌之人不战而能屈人之兵,善于用人之人总是甘为他人服务;这些优秀品质就是所谓的不争,就是所谓的善于用人,就是所谓的能与天道配合--能按自然规律办事,就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

老子在本章指出了要善于按自然规律办事,善于用人,而不是主观争强好胜、逞匹夫之勇,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和最优秀品德。}

第七十一章无敌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对于用兵,可以这样说:我不敢先入为主摆好固定阵势去对敌,而总是因敌制宜随机应变,因而我自然不会贸然进攻一寸而是首先退后一尺观察以知己知彼。而这也就是说:对敌没有固定不变的兵阵,出击没有固定不变的手臂,兵器没有固定不变的种类,如此当然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

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自居无敌,自居无敌几乎让我的三宝丧失殆尽。所以说,如果兵力差不多,则义愤填膺的哀兵必胜。

-----

老子在本章提出的用兵之道:因敌制宜,不守常规,达权尽变,哀兵可胜,确是无敌于天下的用兵至理。

而从本章老子"无敌近亡吾宝矣"的话也可再次得知,既然自居无敌会丧失老子的宝贝:"不敢为天下先",那反过来也就是说,"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不敢自居天下无敌,或不敢自居天下第一,从而再次证明了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自居天下第一",而不是什么明哲保身等保守思想。}

第七十二章知音难觅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言有君,事有宗,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者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也没有人去遵照实行。我说话有自己的依据,办事也有自己的宗旨,但由于大家对此一无所知,因而也都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太少,效法我的人也就更难得了。所以,圣人就象一个外穿粗布衣而怀中揣宝玉者一样。

-----

在本章,老子感叹自己的思想理论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从而无法贯彻落实,事实上,根本原因却是因为他的以倒退为主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方法根本不可能付诸实践,从而必然要失败。因此,老子看到了现实社会矛盾的实质,却又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阶段性所必然要带来的悲剧,因而难免令人望天兴叹,感慨不已。}

第七十三章知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聪明;不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愚昧。而圣人之所以没有这种愚昧毛病,就是因为他把这种愚昧看成是一种严重弊病而根除掉了,因此才会没有这种毛病。

-----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无知,才能进步,这是每个人都应牢记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

第七十四章爱民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无压其所生,夫唯弗压,是以不压。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一旦民众不再害怕刑罚威压,则大灾难就要降临了。不要掠夺逼迫得民众无处安身,不要压迫剥削得民众无法生存,只有自己不残酷压榨剥削民众,这才可能避免遭受民众反抗和暴动的压力。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而决不会自以为是,虽然自重自爱但决不会自居高贵,因而他必然要铲除自见自贵而推行自知自爱。

-----

本章告诉君王如何处理自己和民众的关系问题,决不能只是自贵自见而把民众逼上死路,以至官逼民反,政权土崩瓦解,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七十五章善谋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拼者,就容易有杀身之祸,而勇于不敢拼者,则容易保全性命;但此两者无论有利还是有害,都是天道所厌恶的,有谁知道它的原因在那里吗?

天之道所要求的是:不战而能屈人之兵,不言即可应对一切,不召请而能使其自来,弹性十足而善于筹谋。例如,天道之网虽然宽阔稀疏无形且无勇可言,却从不会漏失任何东西。

-----

本章以两种相反的勇敢结果以及自然规律不会容许和产生例外:"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为例,阐述了指挥员的最高境界是善谋,是追求客观必然性,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逞匹夫之勇。}

第七十六章抑杀

若民恒是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是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如果民众的确不怕死,那么用杀头去吓阻他们会有什么用呢?如果民众的确该死,那么效法于此者,我将把他抓来杀掉,那么还有谁敢继续效仿而被杀呢?

如果民众必然都怕死,那么就总会有专门司杀的刽子手。而代替刽子手去杀人,就象是代替木匠大师去砍伐。代替木匠大师去砍伐者,几乎没有不砍伤自己手的人。

-----

本章告诉君王用杀头吓唬镇压民众是起不了什么大作用的,否则,最终只能自食其恶果。}

第七十七章维生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们忍饥挨饿,是因为他们的食物大多都变成为苛捐杂税了,因而才会忍饥挨饿;百姓难以管理,是因为统治者总是争权夺利、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因而社会才会难以治理;民众不怕死,是因为他们求生的愿望太强烈了,因而才会铤而走险。只有无以维生之人,才是真正知道维生之艰难的贤能和重视维生之人。

-----

老子反对苛捐杂税太多以至民不聊生,告诉君王不能强征暴敛、争名夺利、谋私妄为,而应当了解民众维生之艰难,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问题。这是老子思想中代表劳动人民权益的一面的真实反映,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七十八章柔弱胜刚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恒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

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人初生的时候是又柔又弱的,而死以后则总是八尺挺直僵硬;万物草木初生的时候是又软又脆的,而死以后则变得干朽枯槁。所以说:坚挺强硬者就是走向死灭的征兆,而柔弱微细者则是富有活力的生命刚刚启程。

因此,僵硬老化之兵不可能取胜,长大强壮之木则不可能再强;强硬庞大者只能居于下,而柔弱微细者则总是居于上。

注:仞,周制八尺。

-----

万物都是由弱到强成长发展,而强壮以后则必然走向灭亡,以及强大者总是居下、而柔弱者总是居上,这些都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老子却由此而发现和推论出了柔弱胜刚强的原理,提出了坚守柔弱才能永葆青春的客观规律,确是慧眼独具。

由于柔弱与刚强永远是对立统一、相对而言的,因而这个原理虽然说起来是正确的,但落实起来却不易,因为就象祸福间的辩证关系一样,永远也不可能绝对分清柔弱与刚强的最终界限所在。但时刻牢记这种坚守柔弱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原则,尽量照办也就是了。}

第七十九章天、人之道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作为自然规律的天之道,就象一个张弓者的动作一样:高者往下压,低者往上抬,减损了有余者,补充了不足者。所以,天之道,是减损有余者而补益不足者。

但作为社会规律的人之道则恰好相反,它是减损不足者而补益有余者。谁能把自己有余的部分拿出来奉献给天下呢?唯有能遵从道的人。所以,圣人做出了贡献却并不占有自己的产品,取得了成功却从不自居有功。要是都能如此,那就是大家都不想再见到圣贤了。

-----

老子看到了自然规律和阶级社会规律之间的相反关系,提倡人们行天道而取有余以奉天下,"为而弗有,成功而不居也",用意不错,只是难以实现。因此,他自己也感叹,都能做到这一点,就都是圣贤了。}

第八十章尚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

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天下柔弱之物莫过于水,而攻击坚硬物体时却没有任何东西能战胜水,这是因为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水的缘故。水能胜刚,弱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也没有人能够办得到。

所以圣人的话是这样说的:能担当国家屈辱的人,就是所谓的社稷之主;能担当国家灾难的人,就是所谓的天下之王。这本是好话,可听起来象是反话一样。

-----

天下人皆知柔弱之水可以战胜任何坚强物体,却谁也做不到象水一样。老子以此为例,揭示了"不能被替代的人或物就是最佳的"这样一种道理。所以,君王一定要能够担当国家的屈辱和灾难,具有如此品德和能力,才真正是不可替代的人物而能够当仁不让地成为君王。}

第八十一章贵能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用和解的方法来解决已产生的仇怨,必然要留下仇怨残余,这怎么能称得上是高明的办法呢?所以,高明的圣人总是把签立字据的事情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明确彼此责任以预防结怨,而不是等出了问题以后再去责备别人。因此,有德的人只会去做这种类似于签立字据而防患于未然的事情,而只有无德的人,才会总是挑剔、责备他人有过错而无视自己的无能。

作为自然规律的天之道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无亲无疏,永远都只优待和保佑那些能把事情办好的能者。

注:介即中介物,如借据、字据、合同等。

-----

老子在本章以和解仇怨为例,指出有德者的高明,在于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事后补救。而天之道没有亲疏之分,永远都只保佑这种处事方法高明的能者,从而为君王和大家指明了最终的发展方向。}
献花(0)
+1
(本文系解惑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