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非化脓性关节炎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
2014-01-24 | 阅:  转:  |  分享 
  
非化脓性关节炎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一、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早期病变发生于关节软骨,软骨失去弹性,胶原纤维变性,软骨碎裂、剥脱,软骨下骨暴露,其骨质硬化,周边出现骨质疏松,骨赘形成。晚期关节周围肌萎缩,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1.临床表现(1)本病的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病人在静止或晨起时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为“休息痛”。(2)关节活动不灵便,多有关节肿胀或侧副韧带止点区域的肿胀,压痛,严重时有膝关节屈曲,膝内、外翻畸形和肌萎缩。(3)X线片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关节畸形。2.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改进活动范围,增强关节稳定,延缓病程进展。方法主要有:(1)全身治疗:避免过度活动或损伤。过于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冷湿对关节的刺激。(2)药物疗法:疼痛严重者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3)体育疗法:适当活动关节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的稳定性。(4)手术疗法:如病人有持续性疼痛或关节畸形,可行手术治疗,如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2004-258).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C)A.关节内化脓性感染B.关节特异性炎症C.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D.关节骨质疏松E.骨与关节慢性疼痛【答疑编号:30370201针对该题提问】二、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的多发性和对称性的关节炎。它的特征是病程慢、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关节畸形逐渐形成,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表现。本病是由许多致病机制的复杂因素相互干扰而引起的,与免疫机制有关。病变主要累及滑膜,继之滑膜下组织,最终引起软骨坏死并破坏软骨下骨,造成关节僵硬,畸形,直至骨性强直。好发年龄20~45岁,女性多见,病程缓慢,常有急性发作。往往对称性关节疼痛,关节有压痛,活动受限,久之形成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70%的病例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表现为早期软组织阴影增大、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因积液而增宽。晚期关节软骨下有囊腔形成,关节间隙因软骨面被破坏而狭窄,关节间隙消失或骨性强直。1.诊断1978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是:(1)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4)对称性关节肿;(5)皮下结节;(6)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l:32)。上述1~4项应≥6周。具备4条或4条以上可确诊。2.治疗目的是让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程,以便配合治疗,缓解疼痛;抑制炎性反应,消除关节肿胀;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发生畸形;纠正关节畸形,改善肢体功能。手术治疗:早期可作受累关节滑膜切除术,以减少关节液渗出,防止血管翳形成,保护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改善关节功能;也可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冲洗及滑膜切除术;至后期,可作关节成形术或全关节置换术。手的尺偏畸形可作掌指关节成形术或用硅酮橡胶作人工手指关节置换术,纠正畸形,恢复功能。三、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侵及骶髂关节、关节突、附近韧带和近躯干的大关节,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属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反应疾病。1.临床表现(1)本病好发于16~30岁青壮年,男性占90%,有明显的家族史。早期病人两侧骶髂关节及下腰部疼痛,向臂部和大腿放射,腰部僵硬,不能久坐。为了缓解疼痛,病人常呈卷曲体位。病情间歇性发展,活动范围逐渐受限。晚期脊椎僵硬,躯干和髋关节屈曲,出现驼背畸形,严重者可强直于90°屈曲位,视野仅限于足下。髋关节受累时呈摇摆步态。偶见病变自颈椎向下延伸,此种类型预后较差,易波及神经根而发生上肢瘫痪呼吸困难。(2)X线表现①初期骶髂关节间隙假性增宽,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骨密度增高。②以后关节面逐渐模糊,间隙变窄,直至完全融合。椎间小关节也有类似变化。椎体间的纤维环、前、后纵韧带发生骨化,形成典型的“竹节”样脊椎。③骨化也可累及髋关节、胸锁关节、颞颌关节及耻骨联合和胸骨柄、体的软骨。2.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多为阳性。急性期白细胞增多,可继发贫血,血沉加速,尿17-酮皮质激素升高。3.手术治疗治疗目的解除疼痛、防止畸形和改善功能。早期可给予非甾体类止痛药物。鼓励平卧,适当牵引,防止驼背。晚期有严重驼背影响前视时,可考虑行腰椎截骨术。若髋关节强直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