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2014-01-26 | 阅:  转:  |  分享 
  
院前急救的概念和含义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要环节。也是我国急诊医学中最为薄弱部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
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密切相关。一、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措施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
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体征,以便把伤(病)员“活着送到医院”,为伤(病)员获得进一步救治、改善预后赢得时间。措施集中体现在:呼
救和维持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减轻病人痛苦安全转运二、院前急救的特点(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院前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使院前急救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这就是其社会性强的表现。随机性强则主要表现在患者何时呼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
。(二)时间紧急行动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车,一到现场必须迅速抢救。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都是急病或慢性病急性发
作,必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紧急处理,不容迟缓。心情急:多数患者及其亲属心理上的焦急和恐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的心理十分迫切
,即使对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也不例外。(三)流动性大 平时救护车一般在本区域活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每个角落。患者的流
向一般也不固定,它可以是区域内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遇有特殊需要,如有突发灾害事故时,可能会超越行政医疗区
域分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帮助救援,前往的出事地点其往返距离常可达数百公里。(四)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
差,如狭窄的地方难以操作,暗淡的光线不易分辨;有时在马路街头,围观人群拥挤、嘈杂;有时事故现场的险情未排除,可能造成人员再损伤;运
送途中,救护车震动和马达声常使听诊难以进行,触诊和问诊也受影响。(五)病种复杂多样 呼救的患者涉及各科,而且是未经筛选的急症和
危重症患者。(六)以对症治疗为主 院前急救因无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故要明确治疗非常困难,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
(七)体力强度大 如随车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途中颠簸,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若现场在高楼且无电梯时就得辛苦爬梯;若现场是在救
护车无法开进的小巷或农村田埂就得弃车步行;到现场后随车人员不能休息,须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医务人员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抢救后又要边指
导边搬运伤病员,运送途中还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上述每一环节都要消耗一定体力。三、院前急救的任务(一)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
救这是主要和经常性的任务。呼救患者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类为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称为危重患者或急救患者。一类为病情紧急但
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的患者。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称为危重患者或急救患者。如心肌梗死、窒息、休克等。此类患者约占呼救患者的
10%?15%,其中进行就地心肺复苏抢救的特别危重患者<5%。对此类患者必须进行现场抢救目的:挽救患者生命或维持其生命体征。
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如骨折、急腹症、重症哮喘等患者,称为急诊患者。此类患者约占呼救患者的85%?90%,现场
处理的目的:稳定病情、减轻患者在运送过程中的痛苦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二)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前急救对遇难者做到平时急救要
求。还要注意在现场与其他救灾专业队伍的密切配合。注意自身安全。若遇特大灾害或因战争有大批伤员外,应结合实际情况执行有关抢救预
案。无预案时须加强现场指挥、现场伤员分类和现场救护,应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合理分流运送。(三)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指当地的大型集会
、重要会议、国际比赛、外国元首来访等救护值班。执行此项任务要求加强责任心,严防擅离职守。(四)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通讯网
络由3个方面构成。一是市民与急救中心(站)的联络;二是急救中心(站)与所属分中心(站)、救护车、急救医院的联络;即EMSS内部
的联络;三是中心(站)与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救灾系统的联络。(五)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部门:红十字会、院前急救中心。
普及公民急救知识,增强公民急救意识,增强应急能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可提高急救成功率。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对公众
普及急救知识,开展有关现场急救及心肺复苏的教育。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陈富军20
11-03-10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Asphyxia窒
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Bleeding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
内急性出血量>800ml)C.C1:Cardiopalmus心悸或者C2:Coma
昏迷D.Dying(die)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二、急危重症的快速
识别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生命八征(1)生命八征(2)急危
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
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
策——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开枪”、再“瞄准”,即:判断、但暂不诊断对症、但暂不对因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1)先“开枪”、再“
瞄准”!A、呼吸困难(Asphyxia)—端坐体位—立即开放气道(体位、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
—给予有效吸氧(2)先“开枪”、再“瞄准”!B、大出血(Bleeding)—立即彻底止血
—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扩容(3)先“开枪”、再“瞄准”!C1、心悸(Cardiopalmus)
—端坐体位—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4)先“开
枪”、再“瞄准”!C2、昏迷(Coma)—开放气道—有效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5)先“开枪”、再“瞄准”!D、濒死状态(Dying)—立即仰卧位
—尽快徒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复苏药物结束语通过对所谓生命“八征”(包括T、P、R、BP,C、
A、U、S)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常见急危重症的“六衰”范畴。有关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请记住最重要的思路是先“开
枪”、再“瞄准”,采取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广义和狭义的ABCD急救流程,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以及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
。5、神志(C):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采用格拉斯哥评分≥9分;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
往往提示休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
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6、瞳孔(A):正常直径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
光反应灵敏;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7、尿量(U)
:正常>30ml/h;如果小于25ml/h称为尿少、小于5ml/h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8、皮肤黏膜(S):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
胞性、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生了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皮肤
粘膜skin&membrane523867神志Cconsciousness尿量Uur
ine瞳孔Aappleofone''seye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criticalpatient
)(acutepatient)(emergencypatient)(non-emergencypatient)5
~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
诊治(fatalpatient)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生命垂危患者有生命危险急症者暂无生命危险
急症者普通急诊患者非急诊患者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1)体位
——仰卧、侧卧或端坐位(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5)
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常见的水电酸硷失衡之类型:水失衡——如脱水(绝食、腹泻
等原因)、血容量不足(各种休克都可引起),或者相反为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血容量过多(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电解质失
衡——如低/高钠血症、低/高钾血症、低血钙、低血镁等;酸硷失衡——如代谢性酸/硷中毒、呼吸性酸/硷中毒、混合性酸中毒3、广义的
ABCD“万用”急救流程: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确
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道B.呼吸:给氧+人工呼吸C.循环:心脏+血管+血液D.评估:抢救过程中
不断检查和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A第一步判断(贯穿)Assessment是否昏迷?
开放气道Airwayopen如果昏迷或者呼吸道阻塞、立即开放气道第二步呼吸Breath
ing有效吸氧人工呼吸第三步循环Circulation心脏(心力、心律)血管(有无出血)
血液(量和质)第四步评价Diagnoses生命八征心电监护脉氧饱和度BCD万用的
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4、狭义的ABCD急救流程:仅适用于心肺复苏——A判断+气道:徒手开放气道B
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C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电击除颤+复苏药物(高级)5、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
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的基本功,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具体包括两大类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复苏有3项,涉
及到创伤急救有4项,它们分别是:(1)基础生命支持(BLS):有关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能共有3项技术—
—a.徒手心肺复苏ABCb.电击除颤D(及心电图识别)c.复苏药物(及气管插管)(2)基础创伤急救
(BTLS):有关创伤的现场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共有4项,称之为外伤的四大急救基本技术——
d.止血e.包扎f.固定
g.搬运6、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呼吸支持——人工呼吸机、人工肺循环支持——强心、抗休克、血管
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脑功能支持——降颅压、亚低温肾功能支持——人工肾、血液净化肝功能支持——人工肝、保肝药物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救中心潘双海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
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
脑挫裂伤、脑死亡等。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
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
等类型。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
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
克)等。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
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C、A、U、S。
1、体温(T):正常值为36~37℃;体温超过37℃称为发热,低于35℃称为低体温。2、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3、呼吸(R):正常14~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4、血压(BP):正常收缩压>100mmHg或平均动脉压>7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而舒张压如果超过90mmHg,则称之为高血压。血压BPbloodpressure123423体温Ttemperature呼吸Rrespiration脉搏Ppulse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