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重庆百年民居
2014-01-26 | 阅:  转:  |  分享 
  
重庆百年民居

文/正权



本世纪之初,重庆城的民居建筑,以一千多年前,甚至与两千年前,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新唐书·南蛮传》:“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所指的就是重庆及其附近的民居。这种干栏,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巴国就已相当普遍。后来,干栏演化为吊脚楼,而吊脚楼是重庆历史最悠久最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那时,沿江两岸,坡前坎下,到处都是吊脚楼。

平顺的地方则以板壁房、捆绑房居多。世纪之初,重庆城内的土墙房也不少。重庆多红沙泥,适宜筑墙,。土墙房造价低,就近取材,牢固耐用,冬暖夏凉。重庆城的土墙房大多筑楼,高达3 层。棉絮街有一幢土墙房,3层,结构复杂,规模不小,是30年代修筑的,到80年代初才采用偷梁换柱方法进行改造,至今犹存。板壁房用木料建造,先在地上将山墙做好,然后立起来,再接好梁柱,钉上板壁,又称为“穿枓房”,当时要有钱人家才能修建。同时木结构民房,一般人只有建捆绑房。用料或楠竹捆扎起框架,再钉上照壁即可。早年用竹篾捆绑,后来用铁丝,其缺点是过几年就要重新捆绑一次。捆绑与穿枓配合使用,房子竟可以修三四层,甚至五六层。一层一层往外挑出晾台或走廊,形成一个巨大的倒梯坎形,令人心惊胆颤。

重庆是山城,城在山上,山在城里。《华阳国志·巴志》:“郡治江州,地势刚险,重屋累居。”吊脚楼、板壁房、捆绑房组成的重庆民居,形成“重屋累居”的格局,一两千年都少有变化。直到20世纪中叶,“洋房子”出现,居民建筑才多个品种。

所谓“洋房子”就是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因为外国人最先修建,因而缀以“洋”字。20年代,一些达官贵人、军阀财主修建别墅,就造“洋房子”。抗战一开始,下江人(江浙赣鄂)大量涌入重庆,很不习惯重庆城的捆绑房。日本飞机来轰炸,那木结构的房屋一烧一大片。轰炸后重建,便出现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一般是砖柱、照壁、木楼板。不少楼房还用围墙围住,那大门与上海的石库门住宅相似。大门内有天井,有的还有水井。直到“文革”前,“洋房子”都算重庆最好的民居。可是,一般人家四五口往往只能住一间,厨房在楼下,公用。没有卫生间,一到傍晚,一声“倒桶!”的呼喊,满院就要闻那臭味。

最糟糕的民居是遍布城内城外的烂棚棚,几张席栅一搭就完事,低矮、阴暗、潮湿、拥挤。沿江两岸还有不少“住家船”,一家人住在一条又小又烂的船上。一遇洪水,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1958年“住家船”上的人才迁移到岸上来。

解放后,最早的新房又当数朝天门的“搬运工人大厦”。红砖高楼,前有庭院,环境优美。虽然,一家人只能分得一间,厨房又系公用,但已有自来水,当时能住进去真令人羡慕。1953年,市政府在人和街和小龙坎等处修建了数十栋“工人村”,也是红砖砌成,一般3层楼,中间是过道,厨房和厕所公用,在两头。

70年代最有特色的民居是“干打垒”。本来,“干打垒”是大庆人修建的土筑简易房,重庆人搬来,创造性地使用,建了不少重庆的“干打垒”。重庆盛产石头,片石也多。用石头或片石砌墙,甚至搭作地板,竟可以修三四层楼。这样的住宅墙特别厚,冬暖夏凉,很有点欧洲城堡的味道。后来发现,这种“干打垒”的造价高过了砖混结构房屋,才停止“学大庆”。70年代的砖混结构住宅,已有了成套的概念,厨房、厕所、阳台都俱全,但面积很小,一套房使用面积仅30平方米左右。

如今,高楼、花园、大厦、别墅星罗棋布,把重庆城装扮得更加美丽。













































献花(0)
+1
(本文系四川依然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