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腾蛟泉边
2014-02-04 | 阅:  转:  |  分享 
  
腾蛟泉边





?2014年01月14日来源:齐鲁晚报

□陈忠

最早知道腾蛟泉,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情窦初开,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比我大一岁的漂亮女孩,她家就住在腾蛟泉边一个四合院里。记得那时的起凤桥街路面上铺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石板路上总是湿漉漉的,吸一口气,觉得空气也是湿润润、甜丝丝的。窄窄的街道两边是青砖、粉墙、花脊小瓦的老房子,宁静素雅而无车马之喧,偶尔走过一个“换大米”的小贩,吆喝声过后,百十米长的街道又沉静下来。

那时年少,又腼腆,女孩每次从郊区的知青点回到济南,我就急切地想见到她。可我刚参加工作,白天上班,只能晚饭后到起凤桥街,每次一拐进街口,心就怦怦直跳,既担心她的父母在家,又生怕她在家里不出来。无奈,只能徘徊在她家黑漆大门外,或立在腾蛟泉边上,忐忑不安地等待她的突然出现。

记得那是个初秋的晚上,月光明晃晃的,照在腾蛟泉的水面上,那清澈看上去很幽深,柔柔的,反射出银色的光,生了青苔的青石台阶滑滑的,也泛银白色。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有一个银盘似的月亮,水中好像也有一个。街上很寂静,一阵微风吹过,拂过来菊花的清香,那沁入心底的清香,也浸入了清凉的月光里。就在这时,有开门的声音传来,我忙循声看去,月光下,看见端着一盆衣服,右手提着小铁桶的她走出了黑漆门扇。她穿着白蓝格子的短袖衬衫、一条黑色的裙子。她将衣服浸泡在盆里,站起身来,迎着我笑。夜色温润,如她的明眸。

你怎么不在家复习功课?她轻声问道。我木讷地看着她,只是笑笑,凝视着她柔美的面颊。过了一会儿,我怯怯说道:我的基础不好,怕再复习也是白搭。她走近我,整了一下我的衣领,说:你没问题的,我相信你能考上大学的,真的。她的目光里透着一泓亲切的波纹。她问我:你知道腾蛟泉为什么叫这个名吗?我摇摇头,暗地里琢磨她怎么问起这个来啦。少顷,她笑着说:你要喝一口这里面的水,我就告诉你。我对她的话,一向是听从的,就走到腾蛟泉边,蹲下去用双手捧起了一汪水,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大口。回身一看,她正用右手掩着嘴角笑着。然后,她低语道:从这条街往西走,过马市街,再往北走,就是文庙。古代赶考的秀才祭拜孔子时,这是必经之路。从这里走过去赶考的,每个考上的秀才,就像蛟龙腾跃一样,所以,你今儿喝了这泉水,明个儿就会跳龙门啦。

她的笑语声,至今,还荡漾在腾蛟泉上。

现在的腾蛟泉与我当年看到的没多大变化,腾蛟泉依然青石围砌,精致方正。泉池东墙上嵌清朝历城李姓举人于丁卯年(公元1867年)题写的“腾蛟泉”铭刻。据一个街上的老大爷说,这眼泉水的水温,常年都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天再冷,也不会结冰。附近居民住户还是经常在此洗衣、洗菜,或者提一桶水回家烧开泡茶。那老大爷说,这泉水泡出的茶水,汤色明亮,香气高爽,滋味鲜醇,喝起来就一个字:恣。

腾蛟泉临近人来人往的曲水亭街,但它却在这清幽的小街上,显得恬淡宁静,就像一片秋叶,静美在岁月的深处,偶有人影移动,也是邻居的女人在怡然地淘菜洗衣,或是低眉徐行的邻家女孩似蝴蝶般翩然而去。有外地游客前来观赏,也不喧闹,就像自岩孔涌出的泉水,静静地被阳光和月光过滤着。偶尔,会有鸽子在屋顶上飞过,也如久违的往事,在人们的心头荡起一阵遥远的鸽哨。

此时,我就站在腾蛟泉边。弯下腰来,掬起一捧泉水。泉水从我的拇指间跌落,带着月光的味道,清甜、清凉、清爽。

此时,站在月亮地里,看着被岁月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板池阶和一方池内明晃晃的泉水,突然想起了那一地如影斑驳的满腹心事,忆起了那一片烟雨中摇曳生姿的柔情,掀起了那一帘浅浅曼动的香梦。青石板路上的执手相看,腾蛟泉边的细语呢喃,或许早已注定了只是一场美丽的遇见,但我一直认为,经过泉水滋润的心,无论在何处,都会像泉边的杨柳枝条,春天一到,就会万般柔软。























1









献花(0)
+1
(本文系苦夏20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