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儿慢性腹泻并乳糖不耐受及其治疗对策
2014-02-07 | 阅:  转:  |  分享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腹泻患儿,其血清IFN2γ水平较急性腹泻患儿增高,而两组患

儿的血清TNF2α和IL210则无区别;急性与迁延性腹泻患儿

比较,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IgG)均无显著差异;相

反,对于结核菌素的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迁延性组较急性腹

泻组患儿有更低的阳性率(35.7%vs62.9%)[11]。

肠道内大多数外源性抗原不需要机体免疫保护作用,如

果这些肠道内抗原经肠道外途径进入体内,将引起明显的免

疫反应。因此黏膜免疫系统必须能识别有害的外来抗原,并

激发适当的机体免疫反应,而对于对机体无害的良性抗原不

发生免疫反应。这种对肠道内抗原的不反应性称之为口服耐

受(oraltolerance,OT),是肠道免疫系统的一种基本特征。自

身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肠病)或口服免疫耐受的障碍都是婴

儿肠道疾病的病理基础。在每年数以百万计死于慢性腹泻的

婴儿中,如能适当给予营养供给,避免敏感抗原,腹泻通常可

缓解。所以肠道抗原在这些婴儿的肠道损伤和免疫病变中的

作用是巨大的,探讨这些婴儿的肠道病变中口服耐受机制发

生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12]。

免疫紊乱在小儿慢性腹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关注,更好地了解小儿肠黏膜抗感染免疫机制和对食

入抗原的免疫耐受机制,将能为预防和治疗慢性感染性腹泻

和食物过敏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MayerLF.Mucosalimmunity[J].Pediatrics,2003,111(6Pt3):

1595-1600.

[2]deBoissieuD,MatarazzoP,RocchiccioliF,etal.Multiplefoodaller2

gy:Apossiblediagnosisinbreastfedinfants[J].ActaPediatr,1997,

86(10):1042-1046.

[3]TaupinD,PedersenJ,FamilariM,etal.Augmentedintestinaltrefoil

factor(TFF3)andlossofpS2(TFF1)expressionprecedesmataplastic

differentiationofgasticepithelium[J].LabInvest,2001,81(3):

397-408.

[4]BevinsCL,PorterEM,GanzT.Defensinsandinnatehostdefenseof

thegastrointestinaltract[J].Gut,1999,45(6):911-915.

[5]方文慧,姚咏明,施志国,等.肠源性防御素与肠道天然免疫[J].解

放军医学杂志,2000,25(6):463-466.

[6]GorbachSL.Probioticsandgastrointestinalhealth[J].AmJGas2

troenterol,2000,95(suppl1):S2-S4.

[7]DignassAU,SturmA.Peptidegrowthfactorsintheintestine[J].Eur

JGastroenterolHepatol,2001,13(7):763-770.

[8]LeeSK,StackA,KatzowitschE,etal.Helicobacterpyloriflagellins

haveverylowintrinsticactivitytostimulatehumangastricepithelial

cellsviaTLR5[J].MicrobesInfect,2003,5(15):1345-1356.

[9]SilveyKJ,HutchingsAB,VajdyMV,etal.RoleofimmunoglobulinA

inproyectionagainstentryintomurinePeyer′spatches[J].JVirol,

2001,75(22):10870-10879.

[10]HershbergRM,MayerLF.Antigenprocessingandpresentationby

intestinalepithelialcells-polarityandcomplexity[J].ImmunolTo2

day,2000,21(3):123-128.

[11]AzimT,IslamLN,SarkerMS,etal.ImmuneresponseofBangla2

deshichildrenwithacutediarrheawhosubsequentlyhavepersistent

diarrhea[J].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2000,31(5):528-535.

[12]MurchSH.Themolecularbasisofintractablediarrhoeaofinfancy

[J].BaillieresClinGastroenterol,1997,11(3):413-440.

(本文编辑:李建华)

[收稿日期]2006-08-12

[作者简介]王宝西,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陕西

儿科学会、西安市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围产医学会常委,全军

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

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

志》编委,《中华儿科杂志》通讯编委,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全军重大科学

研究子项目1项,获全军科技进步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慢性腹泻并乳糖不耐受及其治疗对策

王宝西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西安710038)

[关键词]腹泻,慢性;乳糖不耐受;治疗;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5X(2006)19-1286-03

小儿慢性腹泻病(chronicdiarrheadisease,CDD)的治疗已

成为当前儿科消化专业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将病

程在2周以上的腹泻称为迁延性腹泻(persistentdiarrhea,

PD),病程>2个月称为CDD,而国外将病程>2周者即称为

CDD[1]。本文仅就CDD并乳糖不耐受(lactaseintolerance,LI)

的治疗对策进行重点讨论。

一、CDD(或PD)的发病机制

1.肠黏膜损害(1)对CDD患儿空肠黏膜活检标本电镜

下观察到小肠黏膜超微结构异常,如绒毛萎缩、坏死,上皮细

胞胞质溢出,细胞脱落,吸收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损害及糖萼

丢失,导致肠细胞吸收面积减少;(2)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

障碍和动物蛋白过敏;(3)肠黏膜屏障功能不全,同时带有抗

原性的完整蛋白质被吸收,触发免疫机制,损伤黏膜;(4)肠内

细菌过度繁殖,胆酸被分解,影响脂肪吸收,细菌还可将胆酸

转变为二羟胆酸,亦可将未被吸收的脂肪转化为羟脂肪酸,二

者进入结肠,促使结肠分泌亢进而加重腹泻。

2.免疫损伤CDD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其粪便分泌型

IgA(sIgA)明显降低,同时血CD4降低,CD8增高,CD4/CD8

比值降低。以上均说明CDD患儿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3.肠黏膜修复延迟正常发育成熟的肠细胞(enterocyte,

EC)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3~5d更新1次,以保证EC

的吸收功能。CDD时EC更新缓慢,特别是位于肠绒毛隐窝

部的隐窝细胞移行至肠绒毛顶端补充EC的速度减慢,致使肠

黏膜修复延迟达数周或数月。

4.乳糖酶活性降低CDD患儿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乳糖

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黏膜组织学结构正常者每克蛋白质乳

糖酶活力为(22.6±2.1)U,组织学结构轻度和明显异常者乳

糖酶活力分别为(12.9±2.2)及(6.9±1.9)U。

二、LI的机制

乳糖在小肠内由乳糖酶2根皮苷水解酶(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LPH)将其水解为葡萄糖与半乳糖(单糖)后被吸收。

如缺乏LPH则未被分解的乳糖滞留于肠腔内,由于其渗透作

·6821·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21卷第19期2006年10月JApplClinPediatr,Vol.21No.19,Oct.2006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用导致水、Na+及Cl-向肠腔内转运,肠内液体增多促进肠蠕

动引起水样泻。未被消化吸收的乳糖在回肠和结肠内被细菌

分解,产生乳酸、乙酸及氢气(H2),以上有机酸使肠内渗透压

增高,加重腹泻。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鸣及腹胀,称之为

LI。2.LPH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出生时整个小肠LPH

mRNA水平及酶活性较高,断乳后LPH表达呈下降趋势,机

体对乳糖酶的调节作用可能发生在LPHmRNA水平。有学

者在对小于17岁儿童小肠黏膜活检标本中测定乳糖酶活性

为36.7(13.4~100.4)U,2~17岁则为23.2(3.9~

108.1)U,表明随年龄增长酶活性降低。成人小肠长度为5~

6m,其黏膜有许多环形皱襞,其表面有大量似指状突起的绒

毛,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大30倍。绒毛表面覆盖一层柱状上

皮,其顶端的细胞膜尚有许多细小的指状突起称微绒毛,每个

上皮细胞有1000~3000个微绒毛,吸收面积增加约600倍以

上。紧密排列的微绒毛及覆盖在微绒毛上0.1~0.5μm黏多

糖组成黏膜的刷状缘,其上含有许多双糖酶(乳糖酶最重要)、

肽酶、脂肪水解酶等。以上结构具有特殊消化吸收功能。

CHO吸收部位在近端和中段小肠。乳糖酶于肠绒毛刷毛缘,

位置表浅,任何原因所致肠黏膜结构破坏均可导致黏膜水解

酶及载体蛋白减少,故乳糖酶对弥漫性肠黏膜病变最敏感,极

易引起乳糖吸收障碍。哺乳动物断奶后一生中极少可能再大

量摄入乳糖,成年后肠道乳糖酶即失去存在的意义,故多数哺

乳动物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发生于断奶后乳糖酶

下降称为迟发性乳糖酶缺乏,全球人口此情况超过半数以上。

有研究表明,出生1个月的健康婴儿即使接受典型的喂

养方式也出现乳糖吸收不完全,原因为乳糖酶基因关闭。而

在某些成年人,乳糖酶却持续保持高度活性,因常染色体显性

突变,阻止了生长过程中乳糖酶表达的退化。

国内外学者经多年研究已成功在自产乳糖酶的微生物中

研制了一系列“商品乳糖酶”,应用于临床能有效改善乳糖吸

收不良(LM)症状。产乳糖酶的微生物有细菌(乳酸菌、芽孢

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脆壁克鲁维酵母、乳酸克鲁维酵

母)、霉菌(米曲霉、黑曲霉、硫球曲霉)及放线菌等。乳糖酶能

改善LM、LI,但实际应用中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解决:1.加入乳

糖酶后在最适条件下预先水解奶中乳糖可使奶甜度增加3~4

倍,某些患儿依从性差;2.作用时间长达24h,影响实际应用;

3.片剂乳糖酶在胃肠道内可被降解;4.胃肠道温度、pH可影

响酶活性;5.价格昂贵,尚未能普遍应用。

三、LI的临床研究

1.流行病学目前认为由于乳糖酶缺乏或不足,导致乳

糖水解及吸收障碍称为LM,若同时有临床症状者称为LI。

我国汉族成人LM发生率高达76.3%~92.4%。原发性LM

系遗传因素所致,又称先天性LM。多为家族性,呈显性或隐

性遗传,新生儿及成人均可发病。继发性LM常累及小肠黏

膜或伴其他全身性疾病,原发疾病若能痊愈,LM可望治愈,但

肠黏膜吸收功能恢复常迟于原发病变好转。

继发性LM或LI其原发病有急性肠炎、乳糜泻、热带口

炎性腹泻、Whipple病、克罗恩病、小肠细菌污染综合征、蓝氏

贾第鞭毛虫病及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损害)。儿科临

床最常见者系急性肠炎迁延不愈导致迁延性肠病(PDD)及

CDD。其中LI者达62.96%~82.83%,年龄越小发生率越

高。近年关于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entertis,RVE)并LI

报道较多。有作者认为肠黏膜表面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

(RV)的“靶酶”,且婴儿乳糖酶水平较高,系婴儿易感染RV的

原因。最新资料认为,RVE主要累及十二指肠和空肠,少数累

及胃、回肠和盲肠,RV与受体结合位点在VP4上的胰酶裂解

处和393氨基酸区域[2~4]。RV进入细胞时通过VP4的DEG

序列与整合素α1β1亚基结合,包涵体内Ca2+浓度下降,RV得

以脱壳并穿入。病毒在溶酶体内脱壳后,在细胞质内发育并

组装成单壳颗粒趋向内质网,在其中成熟及集聚,以细胞分裂

的方式将病毒释放。非结构蛋白4(NSP4)现已证实为一种肠

毒素,NSP4引起Ca2+升高导致Cl-分泌引发腹泻,同时NSP4

可特异性破坏细胞间隙,改变丝状肌动蛋白的分布,在上皮细

胞间紧密连接形成过程中阻止紧密连接蛋白21(ZO21)锚定,

影响紧密连接和极化上皮形成,NSP4肽段对小肠刷状缘膜的

Na+耦合的葡萄糖和L2亮氨酸同向转运有直接抑制作用,可

造成钠吸收不良。传统解释认为RV感染引起小肠黏膜破

坏,上皮功能降低,吸收面积减少,导致吸收不良及继发性乳

糖酶缺乏导致乳糖吸收障碍,同时细菌分解乳糖其分解产物

使肠腔渗透压升高而产生腹泻,但不能解释早期肠黏膜无损

伤病例出现的腹泻。但对于RVE恢复期腹泻迁延不愈同时

粪便还原糖大于(++)者,肯定存在LI,应予适宜治疗。

2.LI的临床表现肠道内未被消化吸收的乳糖增加肠腔

内渗透压,肠壁水分渗出形成腹泻液,同时乳糖进入结肠被细

菌发酵分解生成短链脂肪酸、气体(如H2、甲烷),并产生乙酸、

丁酸及丙酸盐,短链脂肪酸可被吸收作为代谢能量。患者可

发生腹泻、腹胀、腹痛、腹鸣及排气增多。此外是否产生症状

尚取决于小肠黏膜乳糖酶活性、乳糖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程

度、胃排空时间(GET)、口2盲转运时间(OCTT)及结肠因素。

(1)GET加快可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小肠的乳糖量增多,加重

小肠负荷,产生症状;(2)OCTT延长(速度减慢)可增加乳糖

在小肠内与乳糖酶接触时间,发挥有限的乳糖酶的消化作用;

(3)结肠菌群对乳糖的代谢水平,影响结肠产H2量,与LI症

状(尤其是腹胀、腹痛、腹鸣等)有关,某些作用于乳糖而不产

H2的细菌(如双歧杆菌)可用来辅助治疗LI。

3.LI的诊断(1)病史:多数患儿均有胃肠道不耐受症状

(已如上述),但症状描述可因患儿月龄小或母亲观察是否细

致而差别较大,特别是有关腹胀、腹痛及腹鸣的叙述不能详

尽,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焦点在腹泻方面,以大便性状改变及次

数增多为主。继发性LI发病率较高的年龄为婴幼儿,其大便

次数及性状因年龄(月龄)及饮食而不同,母乳喂养儿粪便可

呈BristolⅥ、Ⅴ型(条形软便),1、2次/d。如粪便中含水量增

多(达90%)必然改变性状呈水样(BristolⅥ、Ⅶ型)并次数明

显增多;(2)新鲜粪便pH检测<5.5(正常为7~8),表明未吸

收的乳糖在肠内细菌发酵后产生酸所致。此为简便的间接诊

断试验;(3)粪便还原糖测定,采用Benedict或Clinitest片测

定,还原糖大于(++)为阳性,表明粪便中乳糖含量为2~

5g/L,因亦可在少数(3.1%)健康婴儿粪便中检出微量乳糖

(±~+)0.5~1.0g/L,故有意义的阳性指标定为大于

(++)。粪便乳糖定性(量)检测临床诊断价值在于简便、实

·7821·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21卷第19期2006年10月JApplClinPediatr,Vol.21No.19,Oct.2006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用、依从性强;(4)小肠黏膜活检测定乳糖酶活性:该法最直

接、最可靠证明乳糖酶活性,并可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但操

作难度大,临床使用受很大限制;(5)呼气氢试验(BHT):为非

侵入性试验,应用广泛,结肠细菌发酵乳糖产生H2弥散入肺,

取呼气末样本1次/30min,共测2~3h,H2值>2×10-6即提

示乳糖酶缺乏,婴幼儿患者气体标本采集为技术关键;(6)

13C/2H葡萄糖试验:口服13C/2H乳糖2.5g及2H葡萄糖0.5

g,45~75min测13C/2H葡萄糖的血清质量浓度比,乳糖酶活

性缺乏者比值为0.26±0.09(正常值0.46);(7)口服乳糖

(1.0g/kg),于30、60、90及120min后采血测血糖,血糖最高

值<200mg/L(1.1mmol/L)即为异常,提示有LM或LI,但采

血标本频繁,不适于婴幼儿。

4.LI的治疗原本健康儿童在罹患感染性腹泻病后极易

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SLI)已如前述,SLI可致腹泻迁延或为

CDD,此种情况的治疗对策与原发性(或先天性)LI不应等同。

(1)膳食剔除疗法:乳糖富含于母乳或牛乳中,以乳类为主要

营养品的婴幼儿在患病期间应完全避免富含乳糖的食品。曾

有学者提出豆浆代替乳类,但口感及营养成分远不及乳类,且

依从性差不易推广,在短期内暂时替代乳类尚可考虑。目前

婴幼儿食品市场“无乳糖奶粉”供应充足,配制后奶液,每

100mL含脂肪3.33g、蛋白质1.68g、碳水化合物7.55g,热

量279kJ,口感与普通奶粉无异,依从性佳,已在临床推广,改

善和消除LI症状效果显著,为目前常用的膳食调整对策。我

院儿科近10年内应用无乳糖奶粉治疗SLI已逾百例,疗效颇

佳,多数患儿于喂以无乳糖奶粉后1~2d大便性状及次数正

常。但疗程不宜超过2周,否则热量偏低且影响钙质等吸收。

(2)酸奶:其中所含乳糖已预先被部分(75%)水解成单糖(半

乳糖+葡萄糖),因此较等量牛奶有更好的耐受性,但乳儿对

酸奶的依从性并不理想,限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3)乳糖酶

制品:商品性乳糖酶在国外已普及,加入牛奶中可使70%~

80%乳糖水解,但价值昂贵,目前国内尚无应用报道;(4)基因

治疗:基因表达高效、稳定的基因“片剂”,系口服腺病毒相关

载体能使上皮及固有层细胞中β2半乳糖苷酶转基因持续表达

治疗LI,有应用前景,但仍有若干问题需解决;(5)双歧杆菌制

剂:该菌作用于乳糖后不产生H2,减轻腹胀、腹鸣可作为辅助

治疗。

[参考文献]

[1]董永绥.加强对小儿慢性腹泻病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21(1):1-3.

[2]王大燕,王健伟,于修平,等.轮状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

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1):1670-1673.

[3]刘崇海,魏钰书.轮状病毒感染研究现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2(3):18-20.

[4]RamigRF.Pathogenesisofintestinalandsystemicrotavirusinfection

[J].JVirol,2004,78(19):10213-10220.

(本文编辑:蔺琳)

[收稿日期]2006-08-13

[作者简介]黄永坤,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

化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

云南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昆明医学院学报》编委,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方向为

消化、感染与免疫疾病。

小儿慢性腹泻病的营养治疗

黄永坤,杨武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昆明650032)

[关键词]腹泻,慢性;营养治疗;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5X(2006)19-1288-03

小儿慢性腹泻病(chronicdiarrheadisease,CDD)是导致小

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而营养不良又常会加重CDD患儿病

情,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因此若想减轻或避免腹泻引起的

营养不良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合理地作好CDD患儿营养治

疗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

一、腹泻病的定义

我国儿科学教科书根据腹泻症状的持续时间,将腹泻病

分为急性、迁延性和CDD3型。急性腹泻病是指病程不超过

2周者;迁延性腹泻病是指急性起病后,病程迁延至2周以上,

但不超过2个月;CDD是指腹泻经久不愈,病程迁延至2个月

以上[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腹泻持续14d或14d以上

称为迁延性腹泻[2]。而国外教科书将腹泻持续2周以上称为

CDD[3]。

如以WHO的标准,约有10%急性腹泻转为迁延性腹泻。

迁延性腹泻经常造成营养状况恶化和死亡率增加,迁延性腹

泻致死亡约占全部腹泻死亡患儿35%。虽然志贺菌、沙门菌、

黏附性大肠杆菌可能较其他细菌作用更大,但细菌不是单一

的原因,在严重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隐孢子同样重

要。在急性和慢性腹泻中许多其他致病细菌和原虫约占半

数,但其在疾病病因学中作用尚不清楚。

二、CDD的危险因素

1.营养不良:可使受损的肠上皮细胞修复延迟,致使腹泻

延长。2.最近食用动物奶和配方奶:反映了乳糖不耐受,对乳

蛋白高度敏感,细菌污染奶或某些其他机制。慢性腹泻的发

病中,30%~40%动物奶起重要作用。3.年幼:大部分患儿在

18个月内。4.免疫功能受损:见于严重营养不良小儿、麻疹

后、其他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5.近

期腹泻:包括近期有急性腹泻病或以前有CDD的小儿。

三、CDD与机体营养的关系

CDD大部分是一个营养性疾病,多发生于已患营养不良

小儿。CDD可持续3~4周或更长时间并可引起体质量明显

下降,有时迅速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如消瘦。CDD体质量下降

是由于所有营养物吸收减少,尤其是脂肪,部分小儿中有乳糖

吸收减少。其他因素包括食物摄入差,这是由于食欲不振或

禁食或予稀释低能量食物。患者也可能缺乏各种维生素和矿

·8821·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21卷第19期2006年10月JApplClinPediatr,Vol.21No.19,Oct.2006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