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2年家庭伦理剧文化视点反思
2014-02-10 | 阅:  转:  |  分享 
  
2013年6月

第26卷第3期

阴山学刊

YINSHANACADEMICJOURNAL

Jun.2013

Vo1.26No.3

2012年家庭伦理剧文化视点反思

李群

(闽江学院中文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家庭伦理剧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它探讨当代家庭生活伦理、夫妻关系和家

庭责任,是对社会生活的观照。由于他的平民性和贴近性成为风行荧幕的热播剧。2012年家庭伦理剧创作

呈现出繁荣之势,但却在文化价值建构上存在着模式化、雷同化、世俗化的倾向。家庭伦理剧应该在表现内容

上对现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少一些做作、夸张、故弄玄虚,多传递一些真诚、宽容、善良、美好的价值理念和情感

诉求,重视家庭伦理文化的渗透,以促进家庭伦理剧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伦理关系;文化价值建构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13)03—0066—05

2012年家庭伦理剧依然是当前电视荧幕上播

出的主力类型,该类剧集以通俗剧创作为主要形态,

阐释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

众性而倍受观众喜爱。纵观2012年家庭伦理剧创

作特征,依然延续了近几年来的创作风格,从小人

物、小事件人手,通过喜剧风格营造轻松、幽默的氛

围,探讨人伦亲情、两性关系、婚姻关系、家庭责任等

现实问题。其中许多优秀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取得

较高收视率,如《夫妻那些事》、《金太郎的幸福生

活》等。这两部电视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现

代社会中男女渴望的理想的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

关系、纯净的情感问题等,真实地反映了转型期社会

所出现的问题,受到观众的好评。笔者通过梳理

2012年家庭伦理电视剧所播出的类型,发现创作题

材热衷于展现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住房等社会问

题,作品数量丰富有30部之多,但好剧精品剧并不

多。大量家庭伦理剧在创作中过于放大作品的世俗

性,而忽略了电视剧的艺术特性;过于突出“家斗”,

夸大婆媳关系,夸张现实问题(如房子问题)而忽略

文化价值的传承。作品走向滥情化、恶俗化,这些问

题需要家庭伦理剧在今后创作过程中引起重视。本

文以文化批判的视点梳理分析2012年家庭伦理电

视剧在构建文化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

之道,为今后同类型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学理思考

与借鉴。



、2012家庭伦理剧在文化价值

建构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2012年电视剧荧幕上播出的家庭伦理

剧类型做出相关统计,在所收集到的37部家庭伦理

剧中,发现作品主要集中在呈现个体婚姻的狭小空

间,重点关注视角依然是夫妻关系、婆岳母女婿

关系和亲情关系,如《媳妇的美好生活》、《岳母的幸

福生活》、《丈母娘来了》、《摩登女婿》、《新女婿时

代》、《妯娌的三国时代》、《离婚前规则》、《要过好

日子》等。根据笔者所列出的剧目和所作的数据统

计,婆媳类题材电视剧依然是当前播出的热点,甚至

有泛滥化倾向。当观众熟悉了婆媳类题材电视剧,

出现严重的审美疲劳后,由于创作资源的枯竭,亲

家、丈母娘和女婿、媳妇和公公又成了新的突破点。

收稿日期:2013—03一O1

作者简介:李群(1983一),女,福建三明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闽江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电

视剧、电视节目策划及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虽然类型改变,但内容情节却没有太大变化,导致作

品质量严重下降。因此本论文将从文化视点角度分

析不同类型家庭伦理剧在创作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探

讨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表12012年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类型比例

题材类型妯娌/邻里关系为主父子(女)/母子(女)婆媳/岳母女婿关系为主夫妻关系为主

所占比例12.6%27%28%32.4%

(一)夸大功利价值忽略情感价值,淡化对情

感、责任相互扶持的婚姻价值观的肯定

2012年以婚姻关系为主题的家庭伦理剧在创

作上以夫妻关系为切人点描写婚姻生活,主要以8O

后夫妻生活为叙事载体。这是因为80后已经成为

社会生活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并已成家

立业。这一代处在改革变化的浪潮中,他们面对各

种冲击,渴望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工作、美好的爱

情、幸福的家庭,以此为背景进行描写具有现实意义

且与当前观众的期待视野相契合。在对这一类型题

材进行梳理时,笔者发现该类电视剧有部分热衷于

琐碎化、细节化、表面化呈现夫妻之间鸡毛蒜皮的小

事。对于夫妻幸福生活的描摹也停留在嬉笑打骂的

情节中,电视剧在情节设置上过于简单。故事情节

之间缺乏逻辑性,缺乏深入思考与探索人性之间的

伦理价值,作品显得单薄。以电视剧《离婚前规则》

第一集为例,大学即将毕业的情侣王明轩与蒋新瑶

一起去游乐场坐过山车,王明轩发现自己安全带无

法扣上面临危险,蒋新瑶义无反顾地也将自己安全

带松开,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他一起面对生死,以

示双方之间浓厚的爱情。电视剧以这种脱离现实、

毫无情节铺垫的场景,来展示所谓爱情的坚不可摧,

在情理和逻辑上并不能打动观众,反而让观众觉得

这些缺乏现实性场景所刻画的爱情显得过于稚嫩简

单。在这类家庭伦理剧中通常把情感因素放在青年

婚姻中作为第一要素,而责任感要素退居其次,这将

导致对于夫妻伦理文化价值探索缺乏深度。创作者

人为化地想象出一些所谓的浪漫场景、理想生活,并

未将之有效融入于情节故事中,从而使整个作品脱

离社会现实。

(二)夸大代际冲突,将代际冲突融合于各类现

实问题中,消解传统伦理道德底线

从表1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家庭伦理

剧以婆盘自/岳母女婿关系为切人点的占了28%。这

些作品大部分热衷于展现婆岳母与女婿之间的

斗争冲突。如电视剧《媳妇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

一对80后小夫妻,由于婆婆的独断专行及过时的观

念和做法,给这对小夫妻制造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

非的麻烦。电视剧《丈母娘来了》,丈母娘赵妈看见

提着百万现钞上门求亲的年轻“土豪”就眉开眼笑,

对女儿带回家的“高穷帅”男友就以“无房无车”等

理由奚落有加。剧中以大段情节展现丈母娘的市

侩,这类电视剧在内容上设置了诸多吸引观众眼球

的看点,都在用略显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尖酸刻薄的

言语制造多重的生活障碍。除了婆媳斗场面外,这

类电视剧还以大量描写岳母与女婿之间的矛盾冲

突,媳妇与公公之间的矛盾冲突,亲家之间的矛盾冲

突为乐趣。如电视剧《岳母的幸福生活》中赵慧玲

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申紫受到婆婆的欺负,想尽各

种办法与其亲家斗智斗勇,互相算计。电视剧充满

着浓重的火药味,而婆婆或者亲家的形象也被塑造

成市侩味十足,工于心计的小市民。故事热衷于展

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断夸大、渲染、制造情节,

以此吸引观众。剧中婆婆形象被妖魔化,不断升级

的争斗场面让观众觉得幸福生活不是靠勤劳工作、

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营造出来,而是通过一步一步

的“斗争”争取而来。不极端不成戏,不尖刻、不刁

难不是自家人,家庭“硝烟”弥漫成为此类电视剧的

创作常态和卖点。传统伦理道德底线被消解,亲情

关系淡然无存。电视剧创作者淡忘了自身肩负的道

德职责,对其引发的负面效果熟视无睹,致使一些

“婆媳斗”电视剧逐渐丧失了可信度,滑向了商业

化、功利化。

(三)弱化亲情、妯娌之间情感,重于描写欲望

而忽视人情

2012年以亲情、妯娌关系为切人点的家庭伦理

剧,有着弱化情感、重于描写人性欲望的倾向。正如

刘晔原所言,“中国的家庭伦理剧在创作主导上重

视亲情关爱,但是却很少表现家庭成员对家的经营

和守护,表现较多的是家庭成员在依赖着家庭的同

时,却又在破坏着家庭。家庭剧中充满了争吵、赌气

甚至勾心斗角,从而形成了一种争斗叙事模式。”…

电视剧极力展现家庭成员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为了满

足自身欲望,肆意践踏亲情、妯娌感情,放大对人性

67

欲望的刻画。为了制造看点将传统亲情、妯娌情感

弱化,忽视人情冷暖;将传统的手足情、妯娌情打破,

造成家庭伦理剧走向恶俗化倾向,颠覆传统儒家伦

理文化,对于文化价值构建产生极大危害。如电视

剧《房战》讲述的是乔家老头子乔守诚去世前悄悄

立下一份遗嘱,将所有房产都留给了独子乔曙光,没

有几个女儿的份。老伴郭宝银无奈之下只能顺从,

但为了维护家庭和睦、为了几个非亲女儿着想,她一

直没让这份遗嘱公开。随着老宅即将拆迁的喜讯传

来,几个子女各有打算,都想通过房子来解决各家的

燃眉之急。郭宝银本想公平合理的分配,却为那一

纸未公开的遗嘱犯难。久未谋面的老叔乔守信突然

出现并用计想骗取房产,一家人齐心合力揭穿了老

叔的骗局,但面对老叔的举动,曙光不得不提前将遗

嘱公布。一时间姐姐、姐夫们即震惊又气愤,郭宝银

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郭宝银的劝说下,曙光想

放弃遗嘱但却遭NJL媳尤小惠的强烈反对,甚至以

离婚相要挟,同时乔家的第三代人也卷入到矛盾中。

电视剧无限放大欲望冲突,传统文化精髓被社会利

益、欲望粉碎。这类作品为追求高收视率过度消费

无限放大的欲望人性,社会黑暗、家庭危机充斥电视

荧幕。我们很难再看到像电视剧《金婚》中那种亲

人邻里虽有矛盾,却更加重视人间温情的抒写,将人

世间浓厚的亲情蕴含于电视剧中,让观众觉得温馨

与感动。

二、家庭伦理剧在创作中的文化价值选择

通过分析,2012年家庭伦理剧在文化价值建构

上存在着以上几方面问题,在今后创作过程中需要

引起足够重视。家庭伦理剧需要回归理性,提高作

品的艺术质量,这种理性的回归需要从矫正情感价

值、和谐对接伦理文化、欲望追寻与回归家园等方面

进行探索。

(一)矫正情感价值:在良性婚姻家庭模式中构

建具有现代性的婚恋观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和经济体制的转

型,导致传统家庭关系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是伦理

结构也发生变化。如何与时俱进构建现代性婚恋

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代生活节奏日益

加快,观众收看电视剧更多是为了缓解一天工作压

力之后的疲惫,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但这并不意味着

电视剧为了满足观众消费快感,而不需要深层次去

思考问题。正如张智华教授所言,“中国电视剧是

处在特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的艺术产物,它具有独

68

特的媒介传播特性。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作为当代

中国的一项主要叙事艺术,充分体现了家庭通俗艺

术的基本传统,它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以日常经

验为主体内容,以生活化剧情为叙事特征,以主流意

识为价值观念。面对社会压力加剧、人伦情理淡漠、

道德标准的模糊、离婚率的上升等社会问题,家庭伦

理剧往往通过家庭生活这一特定的题材角度,将人

们经常接触但又并未深入思索的一些问题从道德伦

理的高度凸现出来。它通过展现不同的道德伦理观

念冲突,让人从道德伦理这个窗口,了解他们时代的

社会生活风貌,并在不同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比照中,

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增强对生活的理解与信

心。_2J(因此新时期家庭伦理剧需要在创作过程

中不断走向艺术自觉,在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

的新问题,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上建立新型伦

理道德,这样电视剧才能在通俗性和艺术性之间找

到自身的平衡。

家庭伦理剧作为当代社会较有影响力的传播艺

术之一,在形成当代人的情感价值与道德取向方面

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该通

过剧情构建爱情婚姻的伦理道德文化,用艺术化的

手法创作现实题材,通过婚姻生活中大小不同的事

件,触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将灵与肉、情与义相互

交融,让观众在不同的事件和人物塑造过程中找到

自身的缩影,实现情感共鸣。例如电视剧《金太郎

的幸福生活》,该剧男主角金亮作为“夹板男”面对

着各种矛盾:岳母制造的小麻烦、岳母与其父亲之间

的矛盾、妻子与父亲之间的小矛盾,金亮总能设身处

地巧妙化解。剧中并未刻意夸大金亮这一人物形

象,通过在剧情中制造生活中符合人之常情的小矛

盾,人物真实自然地演绎如何化解矛盾,得到观众的

认可。这些生活场景虽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却是

接地气的艺术化地提炼升华。通过构建良性婚姻家

庭模式诠释现代性婚恋观,该剧与时俱进反映了新

时期夫妻情感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及解决之

道。作品具有现实性,与观众生活贴切,容易引起共

鸣,通过剧情引发观众思考新时期的幸福生活的内

涵,如何维护幸福的家庭生活。

“家庭中所表现的婚姻、情爱过程中的思想道

德和价值取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揭示和回答了伦

理道德层面的许多敏感问题,热情歌颂了人性中的

美好,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起到了积极作用,

剧中深蕴的文化内涵也显得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

种现实,更是人们的期盼。”_3因此家庭伦理剧在今

后创作过程中需要着力思考如何在传统伦理基础上

构建新型传统伦理,对传统伦理文化作出现代性追

求,既满足观众对传统的民族美德的伦理需求,又令

人感受到超越传统审美风格的力量。

(二)和谐对接伦理文化:深入挖掘“孝”文化

的当代价值,重视亲情人伦之美

在当今物欲膨胀所带来的伦理困境中如何对

“孝”文化进行当代价值的挖掘,是家庭伦理剧需要

思考的问题。新时期传统的“孝”文化已经发生了

改变,这主要体现在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传

统聚族而居的居住形态,如今家庭居住形态主要以

主家庭和子家庭两种形态存在。所谓主家庭即是由

父母(含祖父母)和儿女(含孙儿孙女)组成的家庭

称之为主家庭,把儿女各自组成的家庭称之为子家

庭。通过展现主家庭和子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思考

如何构建“孝”文化的当代价值。而主家庭和子家

庭的冲突主要体现为婆媳冲突、岳母与女婿之间的

冲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代际之间

的差异必然造成各种矛盾冲突,在家庭伦理剧中部

分电视剧过多强调“家斗”场面,为了追求收视率,

有些电视剧刻意夸张强化家斗场面,打开电视机经

常会看到婆婆与媳妇在斗智斗勇,儿子夹在其中左

右为难;岳母对女婿的各种不满,导致女儿对自己的

小家庭产生各种误会等等。类似这些情节往往只注

重对观众的视觉刺激,展示一种世俗的热闹场面,与

普通老百姓家庭生活格格不入。编剧为故事而故

事,导演为热闹而热闹,造成电视剧浅薄化、情绪化、

庸俗化。剧中忽略了对“孝”文化价值的挖掘,忽略

对亲情人伦积极向上的引导,缺乏思想力量和伦理

光芒。因此在今后创作过程中应该深入到复杂的社

会现实和个人价值观的演变背景下去诠释“孝”文

化的当代价值,创作者应着力挖掘现代社会中和谐

家庭的典型,探讨新型的“孝”文化方式,以正面积

极的方式去感召,或是建立双向沟通、民主平等的代

际形象,传达给观众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新型伦理

范式。

除了对“孝”文化做出当代价值的诠释之外,家

庭伦理剧在亲情人伦文化的塑造上也应该将笔墨更

多地花在如何营造浓重的家庭亲情之上,如手足亲

情等。电视剧《要过好日子》,房产的分配问题成了

普通人家庭纷争的焦点。原来幸福和睦的一家在利

益面前反目成仇,物欲膨胀的年代亲情沦落,让人可

悲可叹。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当家庭

伦理剧用深刻而露骨的剧情毫不掩饰社会之痛时,

我们不禁会产生触目惊心之感,并不得不重新审视

当今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因此创作者在在创作过

程中不能过分夸大代际矛盾冲突,而应以矛盾冲突

为线索融入对当代“孝”文化价值的思考。这就要

求创作者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伦理资源,又要

深入开掘历史的家庭伦理资源。家庭伦理剧创作者

应该充分利用人类对共有的家庭伦理的感知心理和

对和谐家庭伦理的期待心理,花大量笔墨在情感上

作文章。通过亲情的无声渗透,打动观众,在现代社

会紧张、焦躁的生活中表达着亲情、温情,让人们紧

绷、疲惫的神经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感动。

(三)欲望追寻与回归家园:重视对人性的纵深

挖掘,蕴含浓重的人文主义关怀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它以市民大众为消

费对象,在满足普通受众的文化心理需求方面有重

要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伦理剧仅仅只是停

留在娱乐的功能层面,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

良知,花大量笔墨渲染人性丑恶与人心病态,这将对

主流文化价值的构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创作过

程中要着力去寻找转型时期良性价值观的传达方

式,引导观众从物质世界的迷茫中回归。例如,在面

对利益冲突时,如何平衡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的矛

盾,吸收家庭本位的责任意识,尊重个人本位的自由

观念,并将两者和谐共生的叙事展示给观众;家庭价

值与个人价值间存在对立的同时也会存在统一,学

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家庭伦理剧需要替观众

去思考的角度。

除此以外,人物性格所包含的伦理观念及其诞

生的人生范式,形成了我们观看家庭伦理剧的独特

目光和心理期待,这是家庭伦理剧包含的能满足观

众心灵需求的主要资源。但是,近年来很多家庭伦

理剧过于认同一般市民的思想趣味和流行的价值标

准,人物表现缺乏民族精神高度和时代内涵,导致电

视剧的文化品位庸俗,缺乏生活的厚度和文化批判

的张力。因此伦理剧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摆脱浮躁的

商业气息,重视对人性的纵深挖掘,通过人性纵深的

挖掘,蕴含浓重的人文主义关怀以提升作品的文化

内涵。这就要求在创作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

精致性,以富有张力的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如电

视剧《夫妻那些事》中对于一个新时代女性从想当

丁克家庭的愿望到面对现实传统的冲击碰撞慢慢改

变自己的想法,回归传统生活。剧中成功地塑造了

新时代女性林君这一人物形象,充分展现了一个现

代女性在面对各种问题,在碰撞过程中逐渐成长。

69

她面对问题的处事方法与态度有很强的感染力。人

物身上蕴含着创作者浓重的人文主义关怀,最后这

个女性回归到传统伦理生活中,追求自身的幸福生

活,人物形象塑造鲜明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剧中对于如何追求浓厚的人文主义的终极关

怀,趋向社会和人性的深度开掘;如何把琐碎的家庭

生活演绎的饶有趣味,总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和

凝聚力;如何在追求浅层的合家欢的气氛中,追求深

层次的精神指向,即处于现代社会压力下变得脆弱

的人心的抚慰和紧张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等这

些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问去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2012年家庭伦理剧依然在当前电视

荧幕上炙手可热,但其现状并不容乐观。家庭伦理

剧创作数量和收视率上的优势,无法掩盖其作品在

质量上参差不齐,模式化和过于强化矛盾冲突等问

题。家庭伦理剧应该在表现内容上对现实进行艺术

化处理,少一些做作、夸张、故弄玄虚,多传递一些真

诚、宽容、善良、美好的价值理念和情感诉求,重视家

庭伦理文化的渗透,以促进家庭伦理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哗原.和谐叙事与温馨表述——解读中韩家庭剧的文

化情怀[J].当代电视,2005,(4).

[2]张智华.影视文化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3]桑琪.论家庭伦理剧对于社会和谐的促进——以电视剧

《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6).

[4]戴清.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分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的叙事艺术[M].北京:中央

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韩芳]

OntheCulturalViewPointsofChineseTVPlaysoftheFamilyEthicin2012

LIQun

(DepartmentofChinese,MinjiangUniversity;Fuzhou350108)

Abstract:FamilyethicsdramasarecloselyconnectedwiththesociallifeofaTVseriestype.Itdiscussescon—

temporaryhomefamilylifeethics,relationships,andfamilyresponsibilities,andistheattentiontothesociallife.

Becauseofitscivilianandcloseness,thefamilyethicsdramabecomespopular.Familyethicsplaycreationpresents

aboomin2012,buttherearethetendencyofmodelization,similarityandsecularizationontheconstructionofcul—

turalvalue.Byanalyzingproblemsoffamilyethicsplaycreationin2012,thispaperputsforwardthestrategieson

theconstructionoffamilyethicsplaysandculturalvalue.

Keywords:Familyethicsdrama;Ethicalrelationship;Constructionofculturalvalue

70

献花(0)
+1
(本文系江山携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