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4-02-12 | 阅:  转:  |  分享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澄江小学蒙玲

近年来,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屡见报端,屡屡被人提起,在学校掀起了打造班级文化建设的高潮,在这股洪流中,我也不例外地被推入了风口浪尖上。尤其是这一学年。我们都在积极地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努力构建班级特色文化。

2009——2010学年,我再次任教一年级。我满怀信心,希望这个班级成为我为之骄傲的作品。为此,我学习、我实践、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什么是班级文化,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借助网络平台,我如饥似渴地学习,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是指师生在班级学习、管理、生活、教育的互动中所形成的为师生认同并遵循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方式。班级文化实质上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环境。班级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构成的。

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索的问题。

有了对班级文化的深刻认识,结合我们板凳龙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龙腾云山,志在天下”的办学理念,以及我们一年级一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营造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使我班有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能像小蛟龙一样活泼可爱,积极向上。

二、精心布置教室环境,“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特色,我给我们的班级定为小飞龙中队,中队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条条活泼可爱的小龙,并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充分体现出来。

1、教室门:

教室门上有我们的队名——小飞龙中队,有我们一一班的集体照,我们的班级标志——一条可爱的小龙,我们的班级口号“飞呀飞”。

2、教室后墙:

学习园地——主题:龙从这里起飞,内容为学生习字中的优秀作品。

图书角——为了有效地体现“读经典”这一主题,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班级设置图书角,由学生自己和老师提供书籍,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卫生角——整齐有序地摆放各种清洁用具

3、教室右侧:

(前)荣誉栏——张贴流动红旗、奖状

(中)班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后)队角——张贴少先队十知道、看,我们真棒!

队角设计旨在通过激励评比,抓住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板块,结合常规儿歌的评比要求以及各科任老师的评价,对孩子的各方面表现予以奖励,对得到奖励的孩子将红花贴入“花儿朵朵开”园地。

4、教室左右4根立柱:班级口号(学生箴言集锦)

快乐读书,快乐成长

5、教室前面黑板上方——正中为国旗图案,“腾飞”两个艺术字位于国旗两侧。

黑板左边——张贴栏(主要用于张贴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黑板右边——电视机(看新闻、了解时事,开展远程教学)

6、学生课桌椅的摆放除了强调个人自觉外,还要派专人负责,尽量做到统一、整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分拥挤、杂乱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学生就会表现得易暴躁、情绪不稳定。另外,不同的座位安排会让学生感受到受教师关注程度的不同,一直处于被教师忽略的位置上的学生易产生孤僻、自卑等情绪,这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7、教室卫生工作:布置好教室卫生角,摆放整齐。教室内的卫生除每天的值日生负责外,最主要强调的是人人自觉,不随地乱丢垃圾,在班内形成一种共识:“班级是我家,环境靠大家”。

8、植物:在教室里的窗台上还摆放花草等绿色植物,既可以调节教室的气氛,使教室绿意盎然,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因眼前的一抹绿色而缓解压力,又可以通过由学生专人负责,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关爱生命的意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内涵。

教室环境布置可以说是班级整体形象的代言,实践证明整洁美观、充满班级文化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能够起到那些枯燥单调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总之,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我力争让学生一看就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小龙,我们在队旗下成长,我们从这里起飞,好学生要有好习惯,要爱学习守纪律,要团结积极向上。一个“龙”,一个“飞”意义深刻,体现了我们小飞龙中队的特色。

三、激活班级制度文化,强化班级文化构建的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集体中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使每个学生时时都按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包括班风、学风、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级发展目标、班级一日常规要求、班级组织制度(包括班委职责、班委管理制度、班委例会制度等)、班级活动管理制度、班级评价制度(奖惩规定、学生成长档案)……。

我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1.班级公约的产生

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这样产生的班规,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住读生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讨论制定了我们的班级公约——学习公约、纪律公约、卫生公约。

2、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因此,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帮助后进生纠正不良习气。

有了班级公约,学生纪律、学习、卫生情况如何呢?我在班级张贴栏内,设计了两张表格:学生纪律、卫生、作业完成一览表。如当学生作业完成好,就在上面画上一张笑脸,反之就没有。谁的笑脸多,谁就是最有责任心、最爱学习的孩子。当笑脸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在家长会上,老师鼓励家长到校关注张贴栏。有了家长的支持,再加上孩子大都积极向上,希望自己的笑脸越来越多。孩子的比学赶超的劲头很快被激发起来。

通过激活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构建的力度得到了有利的强化。

四、丰富班级精神文化,扩大班级文化内涵

1、利用班会,组织生活等途径,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2、打造得力的小干部队伍,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最有魅力的德育,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

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一幢高楼大厦,那么精神文化就是这幢楼的质量。质量是高楼大厦的关键,精神文化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在。如何促进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通过实践,我觉得活动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年级的小学生,个个可爱,个个充满活力,如何让他们的活力散发得更多更好。我选择了竞赛。每次学校组织的活动,认真对待,积极参与。

比如三月的田径运动会,在比赛前我鼓励学生积极练习,为了公平公正,在体育课上,我和体育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了公开选拔,让准备充分成绩优异的孩子参加比赛。最后我们的学生在比赛中奋力拼搏,团结向上,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荣获一年级组第一名。这很好的激励了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每周的清洁、两操、文纪评比,我都让学生认真地对待,争取最优异的成绩。实践证明:竞赛犹如一种种家具材料,每一次竞赛,都给班级精神文化这座美丽的花园装饰了一次,装饰得更好看。

人是因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走到一起,形成凝聚力,从而组成一个集体的。一旦班级精神确立、深入人心,班内每个成员都能有较高的自律要求、自我教育要求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家具有共同的目标、情感、意志,那么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4、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会造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它能使每一个正常人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进而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并使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反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冷漠,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压抑、苦闷,并最终导致人的心理、行为异常,对生活,对人生,对学习都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

班主任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用热情激发学生的热情,用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要让每个学生感到,在这个大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学生在和老师逐渐加深的情感交流中,热爱生活,懂得尊重和关心身边的每个家庭成员。班级亲情使师生间彼此信任,出现问题,只要老师稍做启发提示,学生就会心领神会。在默契、融洽的氛围中,班级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灵气、富有情感的生命实体,班级文化建设才会生机勃勃。

“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我是这个家庭的一员,班级成员就像弟兄姊妹,每个人都要懂得关心、懂得爱、懂得去帮助别人。

班级亲情、友情的建立班主任责无旁贷。

我们一一班是寄宿班,孩子学习生活都在学校,因为年龄小,有的孩子体质还很弱,本期生病的学生非常多。因此,老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比如:天凉了,督促穿衣服,生病了,指导他们吃好药。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自然也会这样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蔚然成风。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热爱我们的老师同学。一个“情”字让班级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有人说,班级形象常常是班主任形象的表现。我非常注意完善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好表率。我虚心地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路上我摸索着前进,渐行渐远。看着我眼前的学生,回顾近一年的辛劳,我发现:

◆最初的设想似乎是美好的希冀,龙文化、龙的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在班级中还没能得到充分地体现,班级文化形成缺乏有效载体。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成员(教师和学生)相互的学习生活相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这里的交往活动除了正常的课内教学活动外还需要更多的课外活动作为载体来为班级观念文化的形成起推动作用。因为种种原因,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天课程几乎排得满满的,出于安全考虑校外的集体活动几乎为零。校内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陈旧,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也就使班级文化的形成成了纸上谈兵。

◆??教师包办较多,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我总想:孩子还小,很多事情就自己做了。现在看来错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转

总之,时代发展要求我们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我们小学应该紧紧围绕班级文化的基本点,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具体精神感染的班级文化。

























10









献花(0)
+1
(本文系山城阿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