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人长寿要诀
2014-02-14 | 阅:  转:  |  分享 
  
古人长寿要诀

据史料记载,中国本来是个长寿国家。而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长寿的竟然不是中国人。实在让人遗憾。

最近看到的近代著名长寿老人李庆远,从康熙年间出生活到民国,活了256岁。传说中的彭祖陈团那长寿得更是惊人。有历史记载的魏明帝时就有250岁的老人;五代时太原王仁格家族中的远代祖母也有200多岁,身体缩成3.4尺像婴儿,眼白全变成碧绿色。

上述这些长寿老人中,都没有服用什么特别的补品。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有名人物,道士丘处机说过这样的话,“世上只有卫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很有道理。所谓卫生之道,除了物质方面的清洁、营养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心境的修养。古人说长寿的道理有四点,都是心境方面的:

慈——即慈悲,从小培养慈悲之心,胸中长存一段怜悯情怀,不随意杀生,不损物、不害人,古人看做是“冥报”其实是一种高度的和谐,慈善最乐最合乎健康法则。

俭——凡事懂得俭的人精神容易节省凝聚。俭则不被“物累”所困,不需求人也最安逸。所谓“不取于人谓之富、不辱于人谓之贵”俭于饮食可以不伤脾胃;俭于郊游,可以寡过息劳;俭于嗜欲,可以悠游自得,长寿的机会多多。

和——大抵百岁的人瑞,都是一生只知欢喜而不知忧恼的人物。心常欢喜,喜气洋洋,五脏六腑的每个细胞都安泰自得。心地和悦情绪上少大起大落,吃东西样样香甜,睡觉时魂清梦安,这样的人哪能不长寿呐?

静——气躁轻佻的人,很少有长寿的。急迫喧嚷的人,己见太重,最容易冲突。加以多言多悔,心意随之颠倒不宁,怎能不伤神伤身?仁者往往安静,安静的人安于义理而厚重如山,所以说,仁者寿。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