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之四十章
2014-02-24 | 阅:  转:  |  分享 
  


天天学一章《道德经》之四十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任法融注释:

“反者,道之动。”



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一德之盛也。”



现以十二月之卦象的运变为例,阐述这一规律:

十月,为至阴至静之时,其卦为坤,其象为,六位皆阴,是纯阴之体。此纯阴之体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



十一月,虽为至寒,但一阳已生于下,其卦为复。复者,一阳来复也,其象为,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是此意。渐趋于十二月。

十二月,其卦为临,其象为,临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移于正月。



正月,其卦为泰,其象为。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气通畅之意。万物草木皆应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相等,气候温平。所谓“三阳开泰”即是此意。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于寅为三阳。“春”字三横是表示三阳。中间透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之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三阳所致。天道运行,必移于二月。



二月,其卦为大壮,其象为。壮者,草木由幼弱至壮之意。此卦四阳二阴,阳大于阴,此为壮盛之意。渐移于三月。



三月,其卦为夬,其象为。夬者,决也,阳决阴也。只有一阴,阳势强大逼决一阴之意。渐移于四月。



四月,其卦为乾,其象为,乾为纯阳,是阳极之谓,此时万物迅猛生长,达至极盛。物极必反,阳至而阴。在阳达至极之时,必然生阴。故至阳的四月必移于一阴的五月。



五月,其卦为姤,其象为,姤者,遇也,阳遇阴也。虽上有五阳,但下已有一阴渐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已开始逆转,向阴回复。渐移至六月。



六月,其卦为遁,其象为,遁者,退藏也。是阴渐长而阳渐退藏的意思。



七月,其卦为否,其象为,否者,塞也。此月虽是阴阳平衡之时,但生气已闭塞,与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阴在上而渐消,三阳在下而渐长;七月则是三阳在上而渐消,三阴在下而渐长。此谓之否。



八月,其卦为观,其象为。观者,看也。是阴气显著而大为可观之意。



九月,其卦为剥,其象为。剥者,落也。即万物雕零,衰落之意。



十月,又复坤卦,达至纯阴,万物枯亡,生机已尽。但阴极必反阳,冬至一阳生,又会阳长阴消,进入下一周期。坤卦虽是纯阴主体,天地万物的生机均含藏于其中。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万物是在阴阳消长中,往来伸屈,周而复始地运化着,但繁盛的反面即虚静之处,含藏着无限的生发动力。这就是“道”的运化规律。所谓“反者道之动”,盖是此意。



“弱者,道之用。”



事物的运化是向反面趋移,是阴至而阳,阳至而阴,物极必反。



从这一运动的规律看,立足于冬,必走向夏;立足于夏,必走向冬;立足于昼,必走向夜;立足于夜,必走向昼;立足于盛,必走向衰;立足于衰,必走向盛。



同样道理,立足于刚,则必走向柔;立足于柔,则必走向刚;立足于强,则必走向弱;立足于弱,则必走向强。只有立足柔弱,才能走向刚强。凡强大之物皆来自弱小,“合抱之木生于毫未”。因而,只有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方可成就大事业,达到成功之目的。这就是“为无为而无不为”。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指天地阴阳之有形象的事物。“无”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无极,即“道”。"万物",指芸芸丛生的亿万生灵。



天下芸芸丛生的亿万生灵产生于天地阴阳,天地阴阳来自混元一气的无形大“道”。



本章主要讲了自然界的辩证法。



本群学习交流记录:

江西谭虚峭(7282467)8:27:06注解:反,其义有二,一是相反或相对,二是反复、循环这类意思,通“返”吧。动:运动或规律弱:柔弱。用的时候柔弱,应该引申为运动不费力气吧,自然而然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无是源头。有无是强名的吧。有无都是道(这几字错了不管)。有-万物之母,无--天下之始(近道,指道)以上应该是表面意义。很好理解,引申意呢?功法吗?



江西刘逢然(147726326)10:11:46反者,对立也,矛盾也,即有形有象之后天世界的基本规律,此规律或者叫法则乃道之运动、应用,表达。道之动表现的是对立双方的冲撞,而道之本质则是安静、寂静、柔和、无争有形有象是谓有,无形无象谓之无。世界上万物纷纭是从有中发展繁杂起来的,而有却是从无化生而来反的第二层意义是反复、循环的意思,万物皆有成住坏空,循环不断

献花(0)
+1
(本文系修道學習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