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紫金翠柏中山陵
2014-02-26 | 阅:  转:  |  分享 
  
紫金翠柏中山陵

文/新虞舜客



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车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三阙门的冲天式石牌坊。牌坊额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中山先生的手迹,中山先生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

墓道尽头是平台。整个陵墓平面为"木铎"形。铎,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大铃挡。在古代它是用来宣布政教法令和战争令的。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喻义。陵墓选用这样一个图式,让人不禁想起孙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后人。

这座宏伟的三拱门,是陵区的正式开端。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

过了陵门便是碑亭。亭正中这块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馏金颜体大字。

出碑亭,迎面石阶层层叠叠。拾级而上,终于登上顶台。由此既可鸟瞰,更宜远眺。置身此间,背倚巍巍钟山,耳听阵阵松涛,更觉伟人的浩然正气与大自然同存。



祭堂和墓室处在钟山半山腰,是陵墓的主体部分。祭堂屋顶为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全用香港花岗岩砌成。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阳文篆字,这是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导思想。居中的"民生"门相上端,又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字直额。

进入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黑色大理石铺地。东西两壁上所刻的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

经过祭堂来到墓室。墓门分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美国产的紫铜保险门,门上的门钉和铜环上的神兽(椒图)极富中国传统特色。门楣上刻"浩气长存"横额,取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所书手迹。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墓室是半球形封闭建筑,顶呈西式穹隆状,以马赛克镶成国民党党徽图案。圹内墓穴上安放着孙先生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孙先生的紫铜棺就安放在卧像下5米左右处。

如今,两岸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彼时彼刻,倘若孙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会含笑长眠的。?

创作于1998年『戊寅年』秋

献花(0)
+1
(本文系新虞舜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