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地理:2章 地球上的大气2章末检测(A)(人教版必修1)
2014-03-02 | 阅:  转:  |  分享 
  
章末检测(A)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

答案1.B2.C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5题。



3.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A.大气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4.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①时间尺度不同②空间尺度不同③成因不同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5.右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①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②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③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④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左图为季风环流,右图表示的是海陆风,其类型均属于因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第4题,左图的季风发生的时间是夏季,范围涉及很大;右图的环流时间分别在白天和晚上,范围仅限于沿海地区。第5题,在同一高度,等压面向上凸出的地方比同一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气压要高,反之亦然。

答案3.D4.A5.B

下图中①~⑦为某月北纬31°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特点是()。

A.低温晴朗 B.高温阴雨

C.高温干燥 D.温和多雨

7.此时⑥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受不同天气系统控制的天气特点;从经纬度位置判断,低压位于南亚地区,②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高的控制,高温干燥。第7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季节变化,由经纬网定位,⑥所在地区为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

答案6.C7.A

读下图,回答8~9题。



8.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9.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解析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多在冬季。冬季时,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及附近山地的阻挡与南部的暖湿空气相持而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并在贵阳附近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答案8.D9.A

分析下表,回答10~11题。

地区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甲 大 大 7月 1月 乙 小 小 8月 2月 10.甲、乙两地的位置()。

A.甲、乙均在北半球

B.甲、乙均在南半球

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11.甲、乙两地气候()。

A.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C.甲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D.甲具有明显的大陆性,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解析北半球最高气温,陆地出现在7月,海洋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陆地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而南半球正好与北半球相反,故两地都在北半球。从甲、乙两地日较差、年较差的大小,以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即可得出甲大陆性明显,乙海洋性明显。

答案10.A11.D

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重建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回答12~13题。



12.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上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据此可推测()。

A.其上游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

B.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

C.该处河水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

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

13.下图表示我国塔里木盆地内一棵古胡杨木的年轮横剖面(部分),年轮①对应的是()。



A.高温年份 B.低温年份

C.多雨年份 D.少雨年份

解析长江流域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因此题干中的信息只能反映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年轮①比较宽,可以判断当年生长条件比较优越,应该是多雨年份。

答案12.B13.C

二、综合题(共24分)

14.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及A、B、C、D四个不同方位的风向图”(阴影部分表示风向出现的几率),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等压线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此图表示________半球的________(气旋、反气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画出A、B、C、D四处的风向。

(4)该地中心盛行________气流,其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一定要先弄明白如何看风向图,如图中A处左侧的风向图,其外边框各点与原点的连线表示各种风向出现的几率,连线最长的表示该种风出现的几率最大,由图可知A处吹西北风的几率最大,由此首先可以断定A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从A指向图示气压系统的中心,因此气压值的排序是④>③>②>①,再由A处吹西北风这一点,可以判断出是向中心运动的气流向右偏转而形成的,再参照B、C、D三点的风向进一步印证,可知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压(气旋),本题由此便迎刃而解。本题先从另外的B、C、D中的任意一点出发进行判断也是同样的道理。

答案(1)④>③>②>①

(2)北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且过A、B、C、D任意一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发现气流的运动方向向右偏转

(3)见下图:



(4)上升易出现阴雨天气

15.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④地降水状况的分别可能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2)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明显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4)结合④和⑥两地的纬度位置,判断两地气压带和风带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及推理判断的能力。图中①~⑥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与③地中海气候相对应的降水量图应为丁图(南半球),与④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对应的降水量图应为丙图。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上分析。④位于南纬40°~60°之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⑥处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丁丙

(2)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且受秘鲁寒流的影响;特点:全年炎热干燥。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3)④地位于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地处安第斯山脉迎风坡,所以,全年降水丰富,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⑤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4)④地位于40°S~60°S之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⑥地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献花(0)
+1
(本文系菊影秋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