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碧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郑孝胥《海藏楼诗》注译204
2014-03-04 | 阅:  转:  |  分享 
  
游汉阳古琴台



小山障江带城陴(1),

官道绕出湖一涯(2)。

冈峦黄落荷芰死(3),

展此百顷涵空漪(4)。

古台在此实微阜(5),

小山挡住江流,连带着城池,

大路从湖水的一角绕到这里。

山峦的草木凋零,莲荷已死,

展开这百顷湖面,只有涟漪。

古琴台在这里,实在是小丘,

牙琴久绝音以希(6)。

我来拊膺坐还嘅(7),

小憩聊敌疲与饥。

物生能事盖殊趣(8),

如鱼自潜鸟自飞。

眼前山水谁赏得,

况乃意象穷渊微(9)。

百年人已竟孰重(10)?

奚取辛苦求中期(11)。

汪铭宋歌骋文字(12),

兵火所隔馀残辞。

游人三五岂怀昔,

竞爱亭榭娱斜晖。

呼舟撇波绝湖去(13),

逥望延伫含清悲。

伯牙琴音久绝,知音又难觅。

我来捶胸悲痛,坐着还感慨,

休息一会,抵挡疲乏与肚饥。

万物各有能事,情趣却不同,

像鱼二自会潜水,鸟儿会飞。

眼前的山与水,谁能够欣赏?

何况心境要思考的深沉精微。

百年人就逝去,什么最重要?

为什么辛辛苦苦把知音寻觅!

汪中铭文宋湘诗歌驰骋文字,

隔着兵火,剩余些残损题辞。

三三五五的游人岂能是怀古,

争着喜爱亭榭,欢娱夕阳里。

叫来了小舟,冲浪渡湖而去,

回望站立一会儿,满含伤悲。



【题解】

据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一月初四日(12月16日),郑孝胥与友人“入汉阳城,出凤山门,游伯牙琴台,地据郎官湖右,倚大别,稍有亭榭之胜,略似金陵莫愁湖也。呼小舟绝湖,登岸数步,已至河岸,过渡即武圣庙,东行二里馀,复至大观楼。天色将晚,遂同至月华楼,饭讫而返”。次日,晨起作此诗。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吕氏春秋》卷十四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犹城堞。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野莲侵稻陇,亚柳压城陴谓草木枯萎凋零。《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传说春秋时伯牙善弹琴。后因以“牙琴”泛指高手奏琴。捶胸。表示哀痛或悲愤。《列子·汤问》:“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异趣。《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犖超伦,与时殊趣心境。宋王安石《宿土坊驿寄孔世长》诗:“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深沉精微。《后汉书·张衡传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扬州人。乡试屡次落第,遂专心治学。汪容甫《汉上琴台之铭》宛彼崇邱,於漢之隂。二子來游,爰迄於今。廣川人靜,孤館天沈。微風永夜,虛籟生林。泠泠水際,時汎遺音。三嘆應節,如賞彼心。朱弦已絕,空桑誰撫。海憶乘舟,巖思避雨。邈矣高臺,巋然舊楚。譬操南音,尚怀吾土。白雲罷歌,湘靈停鼓。流水高山,相望終古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声廉明。嘉庆年(1799)中进士琴台壁诗:“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也!”击波破浪。《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李善注:“《説文》曰:‘撆,击也。’撆与撇同也。”



献花(0)
+1
(本文系碧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