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效总结
2014-03-10 | 阅:  转:  |  分享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平安城镇中学东校邱金侠



通过有关高效课堂的学习,特别是遵化市的“三五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己过去几年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改变学习方式是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高效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如何落实“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去年我主要侧重于合理分组及科学操作。

1.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小组

观察一个月左右,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初次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大组(每组8或7人)。分组时充分考虑了男女生比例、住宿生、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A、B、C、D四层学生,每层有2人,多者C层有3人。然后,又按上述的分组原则,将每个大组划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4(组长管理)或3人(各科组长管理),座位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对桌坐”,两组长对面不对桌,分工管理又互为竞争、合作。并且,座位编排兼顾了对桌互补,邻桌帮扶,这样利于组内互助与组间竞争。

2.加强小组管理

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

(1)选拔小组长。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激励能力;

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

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⑦学习成绩应该优秀。

(2)培训

组长培训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初期让他们明确教师分组、排位、值日安排缘由,组长结合课堂表现了解反馈组员信息后教师再给指导。一周后组长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促进发展。平时组长还要倾听组员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在对本组成员了解和熟悉后可让其对他组成员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让各组长调换管理适应。

科长培训

每个小组还要设立六个学科组长(班主任所教科由个组组长负责),学科组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我班在后黑板建立一个“高效课堂堂堂清单”板块,由学科科长在中午自习填全(配合学习委监督),每天最后一节课督导不达标人过关。

组员培训

①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待优化生学习,把知识让待优化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待优化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②给待优化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③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对于数学,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BB、CC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来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坚持“A教B,B教C,C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④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基本要求

倾听他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用礼貌用语,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态度友好。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会反思与质疑,意见不一时服从组长安排;小组讨论时,有序发言,声音要适当,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⑤高效课堂展示要求

展示者要合理利用白板和黑板,须注意其他组员的反应,有补充、异议的及时指出。个人回答时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如需书写、画图等,也要利用附近最方便的边板,书写位置、大小应以全班同学能看清为准。如果身后白板较低,要换到学生能看到的较高的板上去展示。3、小组评价(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

①课堂即时性评价

以课上教师提问回答正确得分记录为准,如:1号得1分,2号得2分.....8号8分,讲解疑难或提出有思考价值问题随时加分。

②激励性评价

针对教师课堂记录对回答问题或板书优秀或有潜力给予表扬,望暂时落后者努力。

③生成性评价

对导学案预习、课后学案的整理优秀的展示并以印章形式标记。

(本班制定小组评价细则综合评价,以上只是部分内容)

小组合作中问题:

数学导学案设计不能适应两个班。我教的两班差异较大,一班基础扎实,实力相当,另一班两极分化严重,优等生少学困生太多中等生带不起来,造成课堂达标过关率低,两班进度不一。针对这种现象上合班有改观,但有时两班学困生又忽略,现在仍是一难题,正在解决中。

献花(0)
+1
(本文系gaozixu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