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奂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生理学总结
2014-03-12 | 阅:  转:  |  分享 
  
绪论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发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理解)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第二章

单纯扩散

定义: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的跨细胞膜的转运。

如:O2,CO2,乙醇,尿素,水等

易化扩散

定义: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从高浓度侧到低浓度侧的扩散。

分类: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

指细胞通过本身耗能,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参与原发性主动转运的转运体为泵。如:钠钾泵,H+泵,碘泵

(2)继发性主动转运

借助钠泵建立的Na+势能贮备,跨膜主动转运物质的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H+和Ca2+等

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

四.动作电位概念

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细胞两侧产生的快速、可逆、无衰减扩布的膜电位变化。是细胞兴奋的表现,具有周期性。AP分去极化(钠离子外流)和复极化(钾离子内流)期。AP具有全或无的特征。

动作电位特征:全或无现象、不衰减性传导、脉冲式

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强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反应的最小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指标)

阈下刺激仅使细胞产生局部电位,该电位无不应期,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随传播而衰减,但可总和

五.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传递的过程

轴突末梢AP—囊泡释放Ach—ACh与终板膜N受体结合—终板电位—肌细胞膜AP

六.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1.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作等张收缩时长度缩短,张力不变。

等长收缩:肌肉作等长收缩时长度不变,张力增加。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

强直收缩—在连续刺激下,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产生单收缩的复合,包括不完全/完全强直收缩

七.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1.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外因)2.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外因)

3.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内因)

第四章

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静息电位:幅值:-90mV离子基础:K+外流、与骨骼肌、神经细胞类似

动作电位离子基础

0期去极化

膜电位变化:-90+30mV

持续时间:1-2ms

离子基础:Na+内流(INa)

1期复极

膜电位变化:+300mV

持续时间:10ms

离子基础:一过性K+外流(Ito)

2期复极(平台期plateau)

膜电位变化:0mV

持续时间:100-150ms

离子基础:Ca2+内流(ICa-L)K+外流(IK,IK1)

3期复极

膜电位变化:0-90mV

持续时间:100-150ms

离子基础:K+外流(IK1,IK)

4期(恢复期)

幅值:-90mV

离子活动:排出Na+和Ca2+,摄入K+

二.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特点:

(1)最大复极电位小,阈电位小

(2)0期去极幅度低(70mV)速度慢(10V/s),时程长(7ms)

(3)无明显的1、2期

(4)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0.1V/s)

离子基础

4期自动去极:

①K+外流(IK)逐渐减少

②Ca2+缓慢内流(ICa-T)

③Na+内流(If)进行性增加

0期去极:Ca2+内流(ICa-L)

三.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

①静息电位(RP):胞外K+水平

②阈电位(TP)

③Na+(Ca2+)离子通道的状态

四.期前收缩:窦性节律外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所出现的一段较长的舒张期

五.心肌细胞自律性大小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蒲肯野细胞

100504025次/分

心脏搏动受自律性最高的心肌细胞支配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与自动去极速度成正比交感神经促进If&ICa-T

(2)与最大复极电位成反比迷走神经促进IK

(3)与阈电位水平成反比

六.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心电图包括P、QRS和T波。

心室肌兴奋后依次出现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七.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时间:

心率为75次/min计算

心动周期=———=0.8秒

八.心脏泵血过程

1.心室收缩、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

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升高

房室瓣关,动脉瓣关

无血液流动

(2).快速射血期

室内压高过主动脉压

动脉瓣冲开

血液快速射入动脉

容积减小

(3.)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和充盈过程

(1)等容舒张期

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下降

动脉瓣关,房室瓣关

无血液流动

(2)快速充盈期

室内压低于房压

房室瓣冲开

血液快速进入心室

容积增大

(3)减慢充盈期

(4)心房收缩期

心动周期中的瓣膜变化:

房室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房室瓣开:快速充盈期初

动脉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动脉瓣开:快速射血期初

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变化:

最高: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

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

最低:室内压:快速充盈期末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

九.心脏泵血功能评价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搏出量为60-80ml,按心率平均每分钟75次计算,心输出量为4.5-6.0L,平均5。0L左右

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1)前负荷(心肌的初长度)

(2)心室肌的收缩性能

(3)后负荷

心力储备:心率储备和搏出量储备

十一、心音特点产生标记

第一心音音调低、时间长房室瓣关闭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音调高、时间短动脉瓣关闭舒张期开始

十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BP↑(收缩压↑为主→脉压↑)

(2)外周阻力↑→血液外流↓→心舒期未贮存在血管内血量↑→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的高低可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3)动脉管壁弹性,年龄↑→弹性变化→弹性↓→BP↑(收缩压为主)

(4)心率(舒张压为主)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血量↑→BP↑、容量↑、血量↓→BP↓

十三、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心机收缩力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呼吸运动

重力和体位



十四、微循环的组成(七部分)表4-1P70

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直捷通路: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十五、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1.扩散:脂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

2.吞饮:血浆蛋白

3.滤过和重吸收

十六、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淋巴液回流

4.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十七、小结

血压是指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的形成依赖于血管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以及大动脉血管壁的弹性。

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存在是产生动脉血压的主要原因;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缓冲收缩压而维持舒张压。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血管壁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值。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体循环平均压、心肌收缩力、重力体位、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和呼吸运动。

微循环包括三条道路,直捷通路、迂回通路和动静脉短路。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血液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也影响体温和回心血量。

决定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肢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心血管中枢不是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一部位,而是广泛的分布在从脊髓至大脑皮质的各级水平。

第五章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

(1)呼吸运动的过程

平静吸气:主动平静呼气:被动

用力吸气:主动用力呼气:主动

(2)呼吸运动的形式:(呼吸肌参与)

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胸式呼吸:肋间外肌活动为主

用力程度

平静呼吸:安静时的呼吸

用力呼吸:加深加快的呼吸

肺内压(理解)

肺内压与大气压间压力差是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肺通气的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力差是直接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是原动力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称为胸膜腔负压(-1~-10mmHg)

(1)胸膜腔负压的生理作用

①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使肺随胸廓的运动而胀缩。

②具有“抽吸”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2)形成原理

呼吸运动时胸膜腔负压的变化

吸气:胸膜腔负压逐渐减小

呼气:胸膜腔负压逐渐增大

肺通气的阻力(来源)

①弹性纤维的弹性回缩力(1/3)

②肺泡液体表面张力(2/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原理)

成分 二棕榈酰卵磷脂 作用 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

减小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

稳定肺泡容积(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密度高于大肺泡)

减少肺组织液,利气体交换 肺容量(知道就行)

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补吸/呼气量:平静吸/呼气末,再尽力吸/呼气能吸入/呼出的气体量。

3.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

4.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无效腔(定义)

无效腔是指从鼻到肺泡无气交换功能的官腔,它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两部分。

肺泡通气量(定义)

肺泡通气量指的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由于这部分气体一般情况下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浅快呼吸每分钟通气量:25024=6000肺泡通气量:(250-150)24=2400(与肺泡通气量结合看)

重点:呼吸气体的交换

氧气从肺泡扩散入血液

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入肺

氧解离曲线(名词解释)

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近似S形的曲线。

CO2的运输

CO2在血液中的主要结合形式有以下两种:碳酸氢盐的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

呼吸的调节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舒缩活动完成的一种节律性运动。

化学感受性反射

1.化学感受器

2.CO2对呼吸的影响

3.低O2对呼吸的影响

4.H+对呼吸的影响第六章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波动较大,RP较小(-50~-60mV)

2慢波电位:定义:胃肠道纵横肌中,RP基础上,记录到的自动节律性的的去极化和复极化的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故称慢波。或称基本电节律

3动作电位:慢波电位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机制:刺激——Ca离子通道开放——Ca离子内流——AP



胃的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

概念:食物刺激口,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是胃特有的运动形式。

生理意义:容纳和贮存食物,保持胃内压相对稳定。

2、紧张性收缩

概念:是一种缓慢而持久的肌肉运动,使胃平滑肌经常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

生理意义: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将食糜推进入胃尾区,促进胃排空。

3、蠕动

概念: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的向幽门方向推进的一种运动形式。

生理意义:磨碎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将食糜逐步推进到幽门部。

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概念;是一种缓慢而持久的肌肉运动,使小肠平滑肌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

生理意义: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维持肠腔内一定压力;是小肠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2、分节运动

概念:小肠环行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生理意义:利消化,利吸收,推食糜

3、蠕动

概念:小肠环行肌和纵行肌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作用:使经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

蠕动冲(特殊方式):推进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

胃液及其作用:

胃液的性质和成分

分泌细胞:贲门腺,泌酸腺,幽门腺,胃粘膜——G细胞,D细胞

性质:无色,PH0.9~1.5

分泌量:1.5~2.5L/日

★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粘液

胃液的作用

盐酸:1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使蛋白质变性,利于水解3抑制和杀死细菌4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吸收5促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溃疡)

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凝胶层,润滑食物和保护胃粘膜作用;形成胃粘液—HCO屏障,中和胃酸,胃蛋白酶失活

胆汁及其作用: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肝胆汁:金黄色PH7.4胆囊胆汁:深棕色PH6.8

苦味0.8~1.0L/d包含水分子无机离子有机成分(胆盐,胆固醇,卵磷脂等)

胆汁的作用:

1、乳化脂肪: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增加与胰脂肪酶接触面积,加速脂肪分解。

2、促进脂肪吸收:胆盐与脂肪分解产物形成溶于水的混合微胶粒,运送至肠表面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4、利胆作用:胆盐通过肠--肝循环到达肝细胞,刺激肝细胞合成和分泌胆汁。

胆盐的肠肝循环:肝细胞分泌胆盐,经胆总管入小肠后,大部分经回肠重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运送肝脏。

胆囊的功能:1、储存和浓缩胆汁2、调节胆管内压和排放胆汁3、胆囊收缩或舒张可调节胆管内的压力

吸收部位及机制

口------部分药物(亚硝酸甘油、吗啡)

胃------酒精和少量水

小肠------能力最强、种类最多

大肠------剩余的水、无机盐

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

面积保证长4~5米+皱褶+绒毛+微绒毛→200m2

动力保证平滑肌收缩,绒毛产生节律性伸缩和摆动,促进毛细血管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物质保证食物在小肠内消化成适合于吸收的小分子

时间保证停留时间长,约3~8h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食物----多糖(淀粉、糖原)双糖(蔗糖、麦芽糖)单糖

葡萄糖的吸收: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能量来自Na+泵

2、蛋白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某些食物(虾)过敏)----未消化完全蛋白质被微量吸收吸收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与Na+耦联吸收

3、脂肪的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被脂肪酶水解成甘油、脂肪酸、甘油一酯(均可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以淋巴为主

4、无机盐的吸收

1、钠的吸收2、铁的吸收3、钙的吸收

5、水的吸收

吸收部位消化道各段吸收量几乎全部被吸收

吸收机制水是被动吸收主要动力---Na+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

6、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易化扩散------小肠上段

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回肠

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相似(与胆盐结合水溶性复合物)------小肠上段

主要的胃肠激素

促胃泌素G细胞分泌,刺激胃酸分泌,胃肠运动

促胰液素S细胞分泌,刺激胰液分泌

胆囊收缩素I细胞分泌,刺激胰酶分泌和胆囊收缩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促消化液分泌胆囊收缩胃肠运动

促消化液分泌胆囊收缩胃肠运动------GIP促胰岛素SS抑胃泌素、胰岛素

营养作用------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和生长如胃泌素对胃黏膜的作用

第七章

糖——最主要的供能物质,70%能量;

脂肪—贮存能量,饥饿时供能,30%能量

蛋白质—提供少量的能量(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劳动或运动时耗氧量和能量代谢显著增加,可达安静时的10-20倍。可以将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劳动强度的指标。

环境温度

20~30oC:最稳定

<20oC:↑骨骼肌紧张性增强

<10oC:↑↑寒颤

>30oC:↑新陈代谢↑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定义: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

蛋白质:30%

混合性食物:10%

精神活动

一般精神活动(如思考):影响不大,可忽略;若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情绪激动、恐惧等):肌紧张增强;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

基础代谢

概念: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定义):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测定条件:

距前次用餐12小时以上,在清晨、空腹时进行,以排除食物生热效应的影响;

室温保持在20~25度,以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

测定前静卧半小时以上,是肌肉放松,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

保持清醒,消除恐惧、焦虑,以除外精神紧张的影响。

基础代谢率=(实测值-正常平均值)

体温

1、产热

主要产热器官:内脏器官、骨骼肌、脑安静时:内脏器官,特别是肝脏;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占90%

机体的产热形式:寒战性产热或非寒战性产热

2、散热

人体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皮肤的散热方式:辐射-传到-对流-蒸发

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调节反应:皮肤对血流量的调节、发汗的调节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性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体温调定点学说:

内容: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在PO/AH中设置一个调定点(如370C),PO/AH就是按照这个温度值来调节体温的。

机制:调定点是由PO/AH区中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兴奋阈值)及两种温度敏感神经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活动所决定。



第八章

1.肾单位的组成

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

分布层肾皮质的外层和中层肾皮质的近髓

占肾单位总数%85%--90%10%--15%

肾小球体积较小较大

入、出球小动脉口径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差异甚小口径

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几乎全部缠绕在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皮质部肾小管周围和U形直小血

髓袢甚至达乳短,只达外髓层长,深入内髓层,

头部

球旁器有,肾素含量多几乎无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血流量大,主要分布在皮质,肾的血流量大,有利于完成其生成尿的功能

2.两套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的血压高、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的血压低

3.滤过膜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结构基础。有三层结构组成:内层、中间层、外层

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肾血浆流量

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n.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的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的血浆流量中,约有19%有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了原尿。

重吸收具有选择性

部位: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因而是各类物质量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途径:跨上皮细胞(主要)和细胞旁途径。

方式:主动和被动

方向:同向转运、逆向转运

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1.Nacl和水的重吸收:主动形式

重吸收的Nacl约占滤液中总量的20%,水约占15%

2.O的重吸收是以CO的形式进行重吸收的。其重吸收是与上皮细胞的Na–H交换联进行的。

3.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主要在近曲小管)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名词解释)

葡糖糖的吸收极限量:人的两肾全部近端小管在单位时间内能重吸收葡萄糖的最大量。

肾小管和集合管主要能分泌

这对保持体内的酸碱和NaK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外髓部渗透压的形成:是由髓袢升支粗段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对Cl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所致。

内髓部渗透压的形成:是由尿素及其在循环和Nacl共同形成的。

抗利尿激素:主要通过提高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发挥抗利尿作用。其分泌和释放量的多或少,决定了体内时处于抗利尿或利尿的功能状态。正常人体,一般都处于抗利尿状态。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细胞分泌。

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Na的重吸收,同时促进CL和水的重吸收以及K的分泌,因而具有维持Na/K平衡和维持细胞外容量稳定的作用。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K、血Na浓度的调节。

第九章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转变成感受神经末梢上的神经冲动的作用。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刺激部位、强度和速度等)转移到感受器电位及传入动作电位的序列中的过程。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概念:以固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

分类:

快适应感受器: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慢适应感受器:利于机体对功能长期监测调节

人眼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瞳孔的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称瞳孔对光反射。

折光异常:

近视以凹透镜矫正

远视以凸透镜矫正

散光眼以柱面镜矫正

“三原色学说”:3种视锥细胞及3种视锥色素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

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

1.暗适应和明适应

2.视野与生理性盲点

3.视敏度:人眼分辨物体精细程度的能力,又称视力。

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小结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和适应现象。

2、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瞳孔对光反射)和双眼球会聚反射。

3、近视是因眼球前后经过长或折射力过强致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用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折射力过弱致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用凸透镜矫正。

4、眼存在视杆和视锥两套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过程主要包括光照致视紫红质分解变构,Na+通道关闭,进而产生感受器电位

听觉的产生过程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声波传入内耳的生理途径是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其中鼓膜、听骨链具有显著的增压效应。

基底振动的“行波”学说

声音以行波方式从蜗底向蜗顶传播,到基底膜的某部位,振幅达到最大,该部位为兴奋区,其毛细胞兴奋,引起不同音调的感觉。

内耳的感音功能作用是把传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为蜗神经的神经冲动,即将机械能转变为生物电能。内耳可将传入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为毛细胞上的感受电位,进一步转化为听神经上的动作电位。音调感觉取决于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动的部位。

螺旋器:耳蜗内有一条长约30mm的基底膜,沿耳蜗的管道盘曲成螺旋状,声音感受器就附在基底膜上称为螺旋器。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Hz。在此范围内,对于每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产生听觉所必需的最低振动强度,称为听阈(在极其安静背景条件下,人耳刚能听到声音的最低强度)。

每一频率的声波都有其特定的听阈和最大可听阈,二者所包括的范围称为听域。

第十章

神经纤维基本功能:

传导兴奋:对其所支配的组织,神经纤维将兴奋传到神经末梢,通过释放递质来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神经的功能性作用)

兴奋传导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轴浆流动:轴浆在胞体与轴突之间流动。

顺向轴浆运输——快速轴浆运输:线粒体、囊泡、分泌颗粒;慢速轴浆运输:微管和微丝

逆向轴浆运输:神经生长因子、某些病毒和毒素。

突触的基本结构

前膜: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小体的膜;

后膜:与前膜相对应的突触后神经元胞体或突起的膜;

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间隙,20-40nm;

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突触传递过程(电-化学-电)

突触前动作电位-----Ca2+内流突触小泡的解离----神经递质的释放及扩散---突触后受体变构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动作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递质----Na+等通透性增加----后膜局部去极化

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组胺等

3.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r-氨基丁酸、甘氨酸

4.肽类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突触延搁;突触传递的总和;突触疲劳;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性

突触后抑制的类型

1、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轴-轴式突触

小结

1.神经系统内主要含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细胞。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胶质细胞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

2.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和处理信息。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3.经典化学性突触传递是一种“电-化学-电”的变化过程,兴奋性突触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钠内流有关)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与氯内流有关)。二者均属局部电位。

4.凡能影响递质释放、递质清除和受体的因素均可影响突触传递的过程。

5.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包括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变化、后发放及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6.中枢抑制包括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的机制是超极化的抑制,突触前抑制机制是递质释放减少。

特异投射系统

特点:1、点对点投射;2、到达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功能:1、引起特定的感觉;2、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点:

1、弥散投射,不存在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2、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3、不产生特定的感觉与定位

功能:1、提高和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2、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体表感觉区也称第一感觉区

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位于中央后回

内脏痛:内脏器官受到损害时产生的疼痛感觉.

内脏痛缓慢而持久,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辨能力差,且常出现牵涉痛。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这些反射平时在高位中枢抑制下不易表现出来,因此,在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的脊休克。

牵涉痛:

内脏疾病时,常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者疼痛过敏的现象。

机制:会聚学说和易化学说

脊休克:与高位中枢离断后,脊髓一切反射活动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脊髓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其机制为肌肉受外力牵拉时,梭内肌感受装置被动拉长,Ⅰ类纤维的传入冲动增加,引起α运动神经元活动和梭外肌收缩。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呈现角弓反张状态。(名词解释)

自主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交感神经系统起源于脊髓胸腰段,胸1-腰3)

1.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外周神经节内换元)

2.双重神经支配(例外:肾上腺髓质、汗腺等)

3.功能相互拮抗(例外:唾液腺)

4.具有紧张性作用

5.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

自主神经的递质及其受体

1、递质

Ach(胆碱能):NA(肾上腺素能):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受体: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条件反射: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于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类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①先天①后天

②反射弧较简单②反射弧较复杂

③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③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

④各级中枢均可完成④需要高级中枢参与

⑤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⑤精确适应环境变化

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表10-5P227

一侧优势:语言活动的中枢主要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习惯用右手的人,其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

2-3岁两侧差不多10-12岁才形成优势半球,此时尚有可塑性

睡眠的时相

1、慢波睡眠:脑电图特征为同步化慢波

分为四个时期: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

2、快拨睡眠:脑电图特征呈去同步快波,伴眼球快速运动,肌肉近乎完全松弛

脊髓---初级中枢

脑干---基本中枢

下丘脑---高级中枢

小结

1、脑的高级功能包括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学习分为联合型学习和非联合型学习。

2、大脑具有一侧优势,左侧大脑为语言中枢,但复杂的语言相关的认知功能需要左右半球的联合作用。

3、脑电是皮层的综合电反应,与神经元活动的同步化有关。受刺激时,在脑电背景上可有皮层诱发电位,分主反应和后发放。

4、睡眠分为SWS(Ⅰ、Ⅱ、Ⅲ、Ⅳ)和PS/REM睡眠两个时相,二者在睡眠周期中交替出现。

5、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控制,二者相互拮抗,维持机体功能协调稳定。

6、交感神经通过肾上腺素能系统发挥兴奋作用,使内脏活动适应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通过胆碱能系统主要发挥抑制作用,在机体安静状态对内脏起支配作用。

7、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对摄食、水平衡、体温、生物节律、情绪行为、垂体激素分泌均有调节作用。

8、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延髓是基本生命中枢,边缘系统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第十一章

激素:由内分泌腺和分散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能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激素传递信息的方式:远距离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激素的分类:

1、含氮类激素(口服无效)

蛋白质: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等;

肽类:神经垂体激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等;

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

2、类固醇激素(可口服)

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

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激素作用机制

第一信使:激素:细胞间信息传递

第二信使:cAMP、cGMP、IP3、DG、Ca2+

将细胞外信息传递到细胞内

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元分泌9类调节性多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调节其它激素分泌



下丘脑调节肽的各类、化学性质及作用 种类 化学性质 主要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肽 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10肽 促进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人分泌 生长素释放激素 44肽 促进生长素的分泌 生长抑素 14肽 抑制生长素的分泌 促肾上腺质激素释放激素 41肽 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催乳素释放因子 肽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多巴胺(?) 抑制催乳素的分泌 促黑激素释放因子 肽 促进促黑激素的分泌 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肽 抑制促黑激素的分泌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

分泌异常:

侏儒症(dwarfism):幼年缺乏GH

巨人症(gigantism):幼年GH分泌↑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ia):成人GH↑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运输

合成步骤:①腺泡聚碘②碘活化③酪氨酸碘化④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要素

原料:碘和酪氨酸(甲状腺球蛋白,TG)

部位:甲状腺腺泡细胞

合成:聚碘、活化、碘化、耦联

关键酶:甲状腺过氧化酶(TPO)

产物:3,5,3’-triodothyronine,T3

3,5,3,5’-tetraiodothyronine,T4

3,3’,5’-triodothyronine,rT3

小结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其所分泌的激素以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内分泌方式进入体液。激素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

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元分泌9类调节性多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调节其它激素分泌。

腺垂体分泌7类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促进蛋白质合成;催乳素的主要功能是促使乳腺泌乳并维持泌乳。

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碘和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性激素

这三类激素是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

1、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原的贮存;抑制肝外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

蛋白质代谢:促进肝外(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特别是四肢);动员脂肪重新分布

盐皮质激素作用及调节

生物学作用

1、保钠、保水、排钾2、增强儿茶酚胺对血管的作用

分泌的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比较



作用类别 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NE) 心率 ↑ ↓(在体) 心输出量 ↑ 不定 冠脉血流量 ↑ ↑ 肌肉小动脉 舒张 收缩 静脉 收缩 收缩 总外周阻力 ↓ ↑ 血压 ↑(尤其Sp) ↑↑(尤其Dp) 支气管平滑肌 舒张 稍舒张 消化道平滑肌 稍舒张 稍舒张 妊娠子宫平滑肌 舒张 收缩 糖代谢 血糖↑↑ 血糖↑ 中枢神经系统 激动与焦虑 激动但不焦虑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1、对糖代谢的调节(1)促进葡萄糖进入胞利用

(2)促进糖原合成,抑制分解

(3)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变成脂肪酸



























献花(0)
+1
(本文系美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