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梅中情结---------赴梅岭中学随感梅岭中学校史馆梅岭中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王力耕(扬州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的课堂教学指导观教什么——以能力为中心的三维目标;怎么教——以学生为中心的“四变三结合”:教师的备课角度要变,要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老师的教法要变,要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方法”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听课的方式要变,要将“以听为主、以练为主、师生互动”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有效学习;作业布置的形式要变,要将“顺次布置、精选布置、分层要求”三者结合起来,以体现实事求是、减轻负担。教得如何——看学生的综合发展,多纵比,少横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谈谈记忆力的训练、体育锻炼与学习成绩、大脑有哪些记忆的黄金时段、作业的态度测评、你的学习动机如何、科学用脑能力测评、学习疲劳的测试、如何记录课堂笔记、如何提高作业效能、如何提高考试能力、如何选择课外习题、如何建立错题本、提倡手脑并用,切忌懒于动手、提倡学有总结,切忌缺乏反思、提倡沉着应考,切忌考前焦虑、提倡一贯高效,切忌平时拖沓、提倡适当过度,切忌见好就收……;他们教室里的宣传,基本都是来自学生的作品,真正的体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为学生努力创造更适合他们实际的学习生活氛围。
校史馆中展示的梅岭中学的教育特色——“体验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体验教育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扮演某个角色,获取真实的体验;梅中创设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碰碰车”体验活动系列,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角色,学会本领,明白道理,获取感受,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自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学会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学会如何研究,同时在体验中培养“梅中情结”。劳动技术教育是梅中的另一个教学特色,该校与德国合作建立了专门的劳动技术教学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在校史馆中我看到了学生在同济大学、科技馆、博物馆参观情景,看到了????2005年7月29日至8月5日,梅岭中学为初一部分优秀新生免费组织的为期八天的“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看到了梅岭中学为营造育人氛围而开展的系列活动: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学会学习————在课堂上探求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