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TOC与MRP II、JIT的比较研究
2014-03-18 | 阅:  转:  |  分享 
  
TOC与MRPII、JIT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玉荣孔祥云2002-2-6

【来源:AMT】

TOC与MRPII、JIT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经济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企业管理方式。但作为生产组织管理领域当今最流行的先进管理思想与方式,三者又有其相通之处。本文将深入到运用背景、运用准则、管理手段等多层面多角度,对TOC、MRPII、JIT进行比较研究。



一、运用背景比较



MRPII的核心MRP的思想在四、五十年代即已产生,随着六、七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走向应用。其后又经过多次改进,直至形成MRPII体系,现阶段又继续融合了其他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向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发展。MRPII根植于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寻求最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经济、有效地运行。

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但当时主流的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面临需求不足与技术落后等严重困难,加上战后日本国内的资金严重不足,难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达到有竞争力的规模。因此,丰田汽车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JIT生产方式。它的核心是力求消除一切浪费,体现了一种追求尽善尽美的思想。

而TOC从OP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90年代逐渐形成更加成熟完善的体系。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地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有必要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最紧要的环节上去,强调决策沟通与团体协作,体现了“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的管理思想。具体如表1所示。



表1TOC与MRPII、JIT产生背景比较



比较项目 TOC MRPII JIT 市场需求 产生初期面临的是一种内部生产能力不平衡的情况,多应用于离散型生产环境。随着经济环境向买方市场过渡,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以及企业内部的无形约束日益重要起来,同时应用也拓展到酿酒等流程型环境。 初期考虑采用MRPII的企业,大多处于市场对产品种类的变化要求基本不大的情况。产品结构基本稳定、成品类型少而组合件类型多的企业,随着MRPII向ERP的拓展,亦逐渐面临产品变化多,特别是多配置项的生产与市场要求。 产生初期的社会需求基本为多品种、少批量。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更加多样化,而产品的多样化则为企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大批量基础上的高柔性是采用JIT生产的大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









企业间协作环境 产生初期,市场的多变性已经非常明显,生产能力的平衡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企业转向追求彼此间物流的通畅无阻。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各个企业都是供销链上的一环,当某个薄弱的环节给企业带来不通畅时,企业就要设法突破这一瓶颈。 MRPII系统是在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以美国为代表)产生与推行的,企业间不强调密切的协作关系,但一般都遵循一套规范的市场运作程序,如合同执行规范、财务往来规范、运输管理规范、生产协作规范等等。 产生初期正处于社会资金与需求都不足的情况,整个社会基本上采用分级协作的方式展开密切合作,而未采用完全自由的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JIT的合作配合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企业间协作氛围正日益加强。 企业内人员协作环境 当时企业间多是部门林立,管理者从局部利益出发,往往忽视企业整体的目标。企业间迫切需要一套中间管理指标,把日常管理决策与企业整体目标联系起来。90年代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日益凸现,创新成为持续性的集体行为,强调借助科学的管理工具进行共同管理决策。 源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环境,企业内部与外部一样强调竞争,企业的人事管理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制度为目标。企业的内部管理多处于严格的控制下,业务运作强调集权,即在企业高层强有力的控制之下,员工展开自由竞争因此MRPII倾向于集权式管理。 起源于东方的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烈的集体观念,较西方更重视社会以及团体对个人的长期评价。同时建立社会半强制性的终身雇佣制度,使企业内部能够产生非常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的组织机构与人事制度也有效地确保了内部合作关系的维持。 生产专业化技术 市场的波动已经相当频繁,这种多变性要求企业向柔性化发展,企业生产中每道工序在库存水平、批量大小、提前期等各项指标都要适应这种动态的变化。因此TOC中的这些指标是是编制作业计划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事先的固定输入。 源于大量生产的鼎盛期,社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由于自身局限,适用于产品和生产的较稳定的环境,因此初期多用于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作为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MRPII的应用面得以迅速拓宽,对专业化依赖性减弱。 初期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且资金缺乏,难以建立高度专业化的生产线。后期推行生产专业化的程度逐渐提高,但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带动了对生产柔性的需求,JIT也逐渐适用于强调对生产线进行干预的柔性化生产线上。 信息技术 OPT思想提出后不久,就贯彻到了计算机软件编程当中。TOC软件与TOC的管理思想同步发展成熟。TOC软件包是实现TOC思想的重要工具。随着TOC软件用户的逐渐增多,TOC的思想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MRPI思想的提出比其计算机应用提早约20年。MRPII所要求的高速计算与及时的信息反馈,都需要先进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来实现。因此说,MRPII运行的基础就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ERP系统的功能将比MRPII大大拓宽。 JIT运用初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并没有真正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上,其在计划协调上更加重视人际协调,即通过人员组织与信息传递媒介来反馈信息。但其后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逐渐引入到JIT的运行体系。





二、运用准则比较

TOC与MRPII、JIT源于不同的背景,因而有着不同的管理目标与追求,即其实际管理运用的准则不同,如表2所示。

表2TOC与MRPII、JIT运用准则比较



比较项目 TOC MRPII JIT 追求目标 企业目标是在现在和将来赚到更多的钱,由增加有效产出、降低库存、降低运行费来实现。 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改善计划,压缩库存 追求尽善尽美,消灭一切浪费。 成品储备 取决于约束环节的位置。例如,如果成品运输是约束,则应允许储备适量的成品作为缓冲。 尽量满足客户需求,平衡生产能力,压缩成品库存。 生产直接面对客户,追求零库存。 在制品库存 合理设置“缓冲器”,以配合约束环节的“鼓点”。 控制少量,保证连续生产。 属于浪费,应当消灭。 原材料库存 原材料库存数量与投放速度由“绳子”来控制,与约束环节的“鼓点”相协调。 为应付生产与供给的波动,必须有一定的安全库存。 不利于降低成本,应尽量减少。 质量管理 避免质量问题带来的问题波及到约束环节,因为“约束”上一个小时的损失就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小时的损失。 允许一定的废品,以最终检验加以控制。 以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代替最终检验,消灭废品。 提前期 TOC的提前期是批量、优先权等多种因素的函数,是编制左翼计划产生的结果。从平衡物流的角度出发,允许在非关键资源上安排适当的闲置时间。 控制一定的提前期,保证安全生产,事先设定。 不利因素,必须压缩至最短。 人员使用 把资源的“利用”与“活力”加以区别,不认为“满员满岗”就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严格执行MRPII的各级计划与指令。 强调协调,以人的协同合作为现场控制的主体,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献花(0)
+1
(本文系轩鸣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