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吃亏是福
2014-03-18 | 阅:  转:  |  分享 
  
吃亏是福

厚德

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唐代的两位智者寒山与拾得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一日,寒山问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那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人结局就可想而知了,而我们也一定可以想象得出拾得的胜利的微笑——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超脱圆滑者的微笑。不过,它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宽慰。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那么,我们就真的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我想,“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记不清哪位哲人曾写下下面这段令人怦然叫绝的文字,的确是对“吃亏是福”的最好的诠释。在此引用,以与大家共赏: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吃亏是福,吃亏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聪明的人敢于吃亏,睿智的人善于吃亏。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只局限在“不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灾难。任何人都是在不断地吃亏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被世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留下两句四字名言,一句是“难得糊涂”,另一句就是“吃亏是福”。对于修身养性,后一句无疑更值得人们奉为信条。古人讲“吃亏是福”,实际上就是告诫我们:对吃亏的事要看长点,想远点,为人处事,不必斤斤计较,还是忠实厚道为好。有无吃亏精神,既是人生面临的一道考题,也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精神境界。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很多人因为人性的弱点很难拒绝摆在眼前的诱惑。能否抵制诱惑,反映了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高下。有无吃亏精神,还反映了一个人有没有舍弃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利益的战略眼光。其实,能吃亏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赢家之所以赢,就是因为赢家能吃得起亏。深圳有一个农村来的妇女,起初给人当保姆,后来在街头摆小摊,卖一个胶卷赚一角钱。她卖的胶卷一直都只有一个一角钱的利润。然而,正是微薄的利润使得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还是一个胶卷只赚一角钱。结果,批发量大得惊人。不仅如此,有的外地人买东西把钱包丢在她那里,她就算花再多的长途电话费,也一定要找到失主;有时候,算错账多收了顾客的钱,她也要想方设法找到买主还钱。听起来她有点像傻瓜,可事实上,这种“吃亏是福”的精神使她赚到了非常多的钱。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我们越是不肯吃亏、怕吃亏,反而会因为占小便宜吃大亏。而不怕吃亏的人,却因为愿意吃点小亏而赢得人缘,获得好信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有吃亏精神的人忠厚朴实、讲信用、讲信誉,为人宽宏大度,往往能够更多地体谅他人,这种人会受到别人更多的尊重和赞美。信奉“吃亏是福”,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阔,更加积极乐观,而且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帮助。“吃亏是福”实际上就是付出与得到的科学辩证法,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他们往往会在舍弃了一点物质利益的同时,赢得一个更广阔、宽容的世界,并能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而这种豁达宽广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到头来会带给他们更多物质上的回报。吃亏是精明睿智的妥协,是淡定从容的洒脱,是不去争强斗狠的风度,也是为了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是变成伟大的第一步。学会吃亏的艺术,练就包容的心胸,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广泛的人脉资源。让吃亏成为一种福气,让包容的胸襟助你成就精彩的人生。
献花(0)
+1
(本文系天性之谓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