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张申府的《呼吁和平》(2)
2014-03-20 | 阅:  转:  |  分享 
  
张申府的《呼吁和平》(2)









?

《呼吁和平》中说:“一般人所以还未群起呼吁和平,也许是感到和战决于有力作战的两方,而两方现在显然还无要收兵的模样;在此情况下,呼吁和平,适足于招犯嫌忌,若伤无谓,非但于事无补,更且于己有损。”看得出来,张申府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才出此言的,他完全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深思熟虑,发出自己尽管微弱,但却不能不发的声音。

《呼吁和平》一文对知识分子有深刻的剖析和批评。张申府认为,近些年来,国人尤其





是读书人,已经犯了一个绝大的毛病,那就是:“把是非与成败利害混在一起。且常常是只管眼前成败利害,而不管是非。”张申府认为,为国家打算,只应辨是非,而不应该计较个人的成败利害,所以他认定:“凡事,但令其是,就应该说,就应该做。”张申府对于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作法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可惜就在抗战之前,有些号称进步的知识分子,就已是左了怕得罪现在,右了怕得罪将来。”这样的情形造成了多数知识分子既不敢左,又不敢右,畏首畏尾。

张申府对于当时的国共双方是比较了解的,他对时局的变化绝非毫无所察,他在文章中分析道:“也许有人以为,现在有一方正打得顺手,正打得起劲,正要一劳永逸,一举而成功。在此时呼吁和平,也许转移他们的战态,必为他们所不快,必为他们所不睬,那么打得不甚顺手的一方是不是也不理不睬?其实不管谁睬谁不睬,这样说法,究竟仍是只顾成败利害,而没注意到是与非。”

张申府的这些判断是出于他求真求善的社会理想,虽然很快到来的巨变有些出于张申府的意外,但这种变化的事实并不能说明张申府当时讲的话错了,无论从公理和进步的哪一个角度看,张申府《呼吁和平》的言论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张申府认为呼吁和平,应当是真正的和平,是长期的和平,是为国为民的和平,必须出于“真情、实感、仁心”而不是别有动机,别有背景,更不是为哪一作战方面“谋取喘息整补空隙时间。”张申府的这些言论被历史误解了半个世纪,当后人开始有重新理解的机会时,他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大?中?小】【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第四节《观察》撰稿人简况(2005/11/500:43)储安平著作单行本目录(2005/11/500:43)后记(2005/11/500:44)第五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心态(2)(2005/11/400:41)第一节关于“《观察》撰稿人”(2005/11/400:41)第二节储安平、徐铸成的交往(2005/11/400:41)第三节《观察》撰稿人的三种类型(1)(2005/11/400:41)第四节四十年代大学教授(1)(2005/11/300:52)第四节四十年代大学教授(2)(2005/11/300:53)第四节四十年代大学教授(3)(2005/11/300:53)第五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心态(1)(2005/11/300:53)









新闻搜索





关键词???







?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